当前位置 首页 权欲 第33章

《权欲》第33章

作者:造粪机器 字数:2965 书籍:权欲

  朕平日可是这样教导你们的?”

  “儿臣知罪。”李吉伏地不起,连声道:“儿臣并非此意。只是回到府中,诸位皇弟都来询问太子兄长之事,都十分关心。儿臣并不知情,所以才想请父皇将真相告知,也好让儿臣与诸位弟弟安心。”

  这个借口找的并不十分高明,但李疆还是信了几分,出了这样的大事,确实隐瞒不了。别说这些皇子,朝中的百官只怕也都在私下猜测,人心惶惶。李疆抬眼看着李吉,问道:“你当真不知内情?”李吉忙道:“儿臣委实不知。但听说三弟亲自处理此事,儿臣还亲自去楚王府询问,可三弟再三不肯说,儿臣只好来问父皇。”李疆点了点头,道:“老三做的不错,这事朕本不打算张扬出来。”

  李吉听到皇帝夸奖三弟李昌,顿时又想起当日在河内军中,秦王李坤说的话,心中不禁暗生恨意。只得道:“儿臣知罪,这就告退。”李疆却轻叹道:“算了,你说的也有道理。此事瞒也瞒不住,迟早要公之于众。早日让你们知道,也好叫你们安心。”说着便高声道:“来人。”林甫急忙入内,道:“奴才在。”

  李疆略微思考片刻,便念出一串官职人名,让林甫前去传召。这些人中不仅有皇后、楚王、在京的两位国公,还有朝廷一些德高望重的老臣,总共有十几人,也亏得林甫能听一遍就清楚记住,下去安排人手。

  李吉跪在下面,明白父皇是要公布太子的罪状,心中大喜,但却不敢丝毫显露出来。李疆瞟了他一眼,见他还跪着,只说了句:“起来吧。”便又不再理会,静静地等候众人前来。

  桓皇后就在宫中,最先赶来,见到李吉也在,顿时明白了几分,脸色也不禁沉了下来。接着被传召的大臣陆续赶来,勤政殿内本来不十分大,突然多了十几个人,顿时显得有些拥挤。李疆命人端来两张椅子,除了他与皇后之外,只有雍国公郭援,楚国公关彝得以坐下,李吉与李昌二人都随着那些老臣一起站立。

  这些大臣大都不知道皇帝召见所为何事,但见李疆脸色不善,行礼之后,都按着官职站好,不敢开口询问。等召见的人来齐之后,李疆才轻咳一声,开口道:“今日朕召集诸位爱卿前来,是因为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顿了顿又道:“想必众位爱卿都已经知道太子被禁之事,今日朕便是要当着众卿,将太子与马杲的罪行公布。来人,带太子与马杲父子。”

  在这期间,李疆早命人前往太子府和天牢将三人带来,等候在外。李疆话音落地,三人便在禁军的押送下,鱼贯而入。其中只有马则被绳索捆绑,盖是因他身有武艺的原因。李建性格本来就有些懦弱胆小,自从事败之后,被软禁在东宫就整日胆战心惊,惶惶而不可终日。现在见到皇帝,心中更是害怕,进来之后,立刻扑上前下拜,道:“儿臣参见父皇。儿臣不孝,儿臣该死……”说到后面,早已是泪流满面。

  李疆心中本就着恼,见他如此更是不喜,喝道:“住口。”李建顿时吓得噤若寒蝉,再不敢说话,只是跪在下面,身体不住发抖。便是皇后看在眼中,也暗暗摇头,心道,自己生的这两个孩子,倒还真是天壤之别。

  马杲父子行礼之后,李疆便道:“楚王,此事你最清楚,就由你将事情始末向诸位爱卿叙说吧。”李昌施礼答应之后,便上前几步,从头开始讲述傅羽入京求救,被马杲谋害,而后谋逆之事,详细说出。在场众位大臣之中,也有极少数知道真相,但还有不少也是今日才知道太子与马杲犯下的罪行,都是大惊失色。

  李昌说完之后,又退回原位。李疆冷冷地瞪着李建,问道:“太子,你可知罪?”这次李昌当着众人之面,措词得当,既没有为太子开罪,也没有隐射太子。但李建自觉罪孽深重,被垂问之后,便不住道:“儿臣死罪,儿臣死罪……”

  马杲昨日受到皇帝暗示,此刻也开口道:“陛下,罪臣有下情禀告。”李疆看了皇后一眼,便道:“讲。”马杲于是再拜道:“楚王殿下方才所言的罪行,句句属实。只是此事都是罪臣所为,与太子无关。而且在太子知晓罪臣所作所为之后,还竭力阻止,只是当时京城兵权就在罪臣手中,太子纵然有心,也无能为力。”

  马杲这几句话,又引得下面群臣窃窃私语。李疆挥手示意众人安静,问道:“不知诸位爱卿有何建议?”然后目光环扫殿内,最后落到雍国公郭援的身上。

  郭援乃是三国时候名将郭淮之孙。郭淮先是魏臣,又转投太祖皇帝李兰,在蜀汉效力,为其左膀右臂,一直镇守荆襄要地。太祖北伐攻魏时,郭淮引荆州之兵北上,克樊城、破宛城,会师洛阳。但在洛阳却不幸战死,长子郭统领其旧部,屡立战功。后在李疆代汉时,也是极力支持,位列开国四姓国公之一。三年前,郭统酒后坠马而死,世子郭援便承袭雍国公的爵位。

  郭统虽然与李疆平辈论交,但却长其二十余岁,而郭援也是四十到头,年近半百之人。在场的大臣之中,自以他与楚国公关彝的爵位为尊,但关彝只过而立之年,所以郭援便首当其冲,成了皇帝第一个询问的目标。郭援与其父祖不一样,少经战阵,多历官场,当下起身答道:“陛下,臣虽然久不在京,但也对太子殿下仁德有所耳闻。马杲既已经伏罪,自该明正典刑。至于太子殿下……”稍微顿了一顿,又看了看坐在皇帝身边的皇后,继续道:“太子殿下纵然有过,但也非十恶不赦之罪,还请陛下圣裁。”显然他能看出皇后爱子之情,所以开口便在为太子脱罪。

  郭援这话虽十分迎合皇后之意,但却惹恼了旁边一人,那便是齐王李吉。虽然李昌曾经邀请他一起为太子作保,但正如秦舒所言,李吉图谋太子之位多年,恨不得兄长李建从此万劫不复,哪里还会在皇帝面前保他?便是别人为太子作保,他心中也是老大不愿意。但又不能明着站出去唱反调,只好向着旁边的太尉桓延打眼色。

  桓延乃是大充开国四姓国公桓易第三子。桓易有子三人,长曰冲,次曰帆,又次曰延。桓冲早年病逝,于是次子桓帆承袭蜀国公之爵位。由于桓氏功高,李疆又以三千户封桓延为平陵侯,入朝供职,又将女嫁与齐王李吉,可谓隆宠至极。

  桓延官居太尉高职,自然在今日李疆召见之列。齐王与太子争夺嫡位,桓延肯定是支持自己的女婿,所以平素就与太子岳父马杲不合,现在看到老对手落得这般下场,心中正暗自窃喜。齐王李吉的眼色使过来,桓延顿时明白其意,急忙上踏一步道:“陛下,臣有话讲。”

  李疆似乎能猜到他将要说的话,眉头先微微皱了起来,也不说话,只是点头示意。桓延遂道:“陛下,臣以为马杲之言不可全信。陛下北征,以太子监国,京城大小事务皆由太子掌管。若说马杲谋逆,太子毫不知情,只怕让人难以信服。更何况马杲所作所为,都是为了能让太子早日登基,若是太子当真无意于此,马杲又何必甘冒大险,犯下如此重罪?现在事情败露,马杲却声言与太子无关,其意明显是为了保全太子。他与太子乃是翁婿,其证词怎能取信?”

  桓延说的确实有道理,本来马杲与李建就是翁婿关系,事到如今,马杲为了保全太子,将罪责一人独揽,也在情理之中。只可惜桓延与李吉都还有件事没有想透彻,那就是李疆只想废除李建的太子之位,而并不打算要李建的性命。常言道:“虎毒不食子”,太子究竟李疆的亲生骨肉,李疆只需要“太子懦弱,致使马杲谋反”这样的借口就足够了,而不需要李建亲自同谋造反。所以等桓延说话之后,李疆不置可否,只是淡淡地问道:“诸位爱卿,可还有高见?”

  在场的大臣能混到现在的地位,少说也在官场沉浮几十年,最少不了的应该就是见风使舵的本事。雍国公郭援与太尉桓延说了两种不同的意思,也各自代表了皇后与齐王的心意。虽然理论上来说,齐王不能与皇后相提并论,但太子被废之后,齐王可就是夺嫡的最大热门,现在得罪了他,难保日后没有小鞋穿?所以这些大臣大多数都选择了保持沉默,包括楚国公关彝,也是端坐在旁边,一言不发,浑然不觉得眼前发生的事情与自己有多大的关系。

  桓皇后在听到他兄长的一席话之后,脸色就沉了下来,多年来最担心的兄弟相残,还是最终发生了。桓延这几句话,无疑是想至太子于死地,而其背后主使之人,也肯定就是齐王李吉。看到众大臣都像锯了嘴的葫芦一样不吭声,桓皇后终于开口道:“齐王,你觉得呢?”

  李吉被皇后点名询问,心中也是一惊。父皇与母后的心思,他还是能隐约猜测到几分,可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兄长李建当了二十多年的太子,在朝廷中的影响,远不是其他的几位皇子所能比。一个活着的废太子,怎么也比死掉的前太子,对李吉的威胁更大。李吉应了一声,走出行列,心中却不住地盘算,应该这样措词,才能既置兄长于死地,又不让父皇母后怪罪自己?

  “吉儿,你说吧。”桓皇后冷眼看着李吉,道:“依你看,你兄长可会参与谋逆之事?”尤其将“兄长”二字咬得极重,便是希望李吉还能顾及到几分兄弟情谊。虽然皇后知道李疆也有意保全太子的性命,但如果大臣之中,反对的人太多,再加上太子本身与马杲也是含混不清,众口铄金,皇帝也不能一意孤行,执意护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