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权欲 第159章

《权欲》第159章

作者:造粪机器 字数:2786 书籍:权欲

  薛瑜也点了点头,道:“真是搞不懂,师尊那么高的武功,怎么就是不教师妹。害得她走路,都要摔跤。”说着又想起刚才诸葛芸摔跤的样子,忍不住笑了出来。

  “不来啦,你们取笑我。”诸葛芸嘟着小嘴,又向前面跑去。脚下一个踉跄,若不是薛瑜、秦舒一左一右的搀扶着,怕是又要摔个跟头。

  “好啦,别生气了。”秦舒呵呵一笑,道:“就慢慢走吧,我们都三年没见了,正好说会儿话。等见到师尊,就不能怎么自由自在的说话了。”

  “就是。”诸葛芸十分赞同,然后就开始不停地询问,两位师兄这三年的经历。她自小就跟在义父身边,从来没有离开半步,所以长安、成都,对她而言,都是极为新鲜好奇的事物。

  走了大半个时辰,三人终于来到山顶的一片开阔地,中间一片小竹屋。周围有不少的山鸡、雪鹿,见到三人走来,竟然一点也不害怕,若无其事的继续在雪地里觅食。秦舒在地上抓起把雪,捏成一团,道:“好久没吃过这样的野味了,今天真是好口福。”

  “不行。”诸葛芸一把抓住秦舒的手,道:“这些都是我的朋友,不许你们吃。”

  秦舒知道她从小每到一处地方,都会和周围的动物打成一片,刚才不过是故意逗逗她。见诸葛芸真的着急,便呵呵笑道:“大师兄,怎么办?我们三年不见,难道就吃点素?”

  薛瑜两手一摊,很无奈地道:“碰到怎么可爱善良的小师妹,我们还能有什么办法,只好跟着吃素了。”

  “才不是呢。”诸葛芸笑道:“前两天,我就让义父下山去买好了肉食。今天不会让二位师兄跟我受罪的。”

  “那有什么区别吗?”秦舒愣了愣,道:“山下卖的鸡鸭,和这些有区别吗?”

  “当然有。”诸葛芸一脸正经地答道:“山下的鸡鸭,本就是养来吃的。这些山鸡、野兔,却是天生地长。本来就该自由自在地生活,我们凭什么可以随便吃它们?”

  “很有道理。”秦舒见她说的振振有辞,只好苦笑着道:“听小师妹一席话,真是胜读十年书啊。”

  诸葛芸满脸得意,故意咳嗽一声,打算继续和秦舒开玩笑。突然一阵琴声传来,薛瑜低声道:“师尊。”然后快步跑到竹屋前,伏身拜倒,道:“弟子薛瑜见过师尊。”

  秦舒知是屋内师尊,正在抚琴,也急忙跑到屋前,跪下道:“弟子秦舒拜见师尊。”

  琴声悠扬,意境绵长,一曲终了。才见一名老者从竹屋内出来,道:“你们都回来了?起来吧。”

  刚才师兄妹三人在一起的时候,有说有笑。但见到老人后,都神色恭敬,不敢丝毫嬉笑,便是诸葛芸是必恭必敬地站在一旁。薛瑜、秦舒二人闻言起身,秦舒才道:“师尊刚才一曲《卧龙吟》,意境悠远,闻之心旷神怡,远超古人。”

  老者淡淡一笑,道:“此曲意在龙隐于野,远弃功名利禄。为师所奏,不过徒具其形,不具其神。”

  秦舒答道:“龙隐于野,是未遇风云。一旦风云际会,必然龙鸣于九天之上,盘旋于天地之间。”

  “说的好。”老人笑着点了点头,对诸葛芸道:“你去准备饭菜。”然后又对着薛瑜、秦舒道:“你们两个,随为师进来。”说完便先转身进屋。

  诸葛芸趁着老人转身之际,冲着秦舒吐了吐舌头,似乎是在嫉妒他会说话。秦舒却没有理她,而是和薛瑜一前一后,跟着老人走进房间。

  房间不大,陈设也极其简单,都是些竹制的桌椅。只有正中墙上,挂着一副画像。上面画着个老者,坐在四轮车上,手摇羽扇,指点江山。薛瑜、秦舒二人都快步走到画像之前,焚香行礼。

  “都坐下吧。”老人等二人落座后,才道:“芸儿脖子上的白貂围脖,价值连城,非达官显贵之家,不能有。瑜儿,看来你在蜀国公府中,很受器重。”

  薛瑜急忙起身,道:“全赖师尊教导,弟子才能有今日。”

  “你先坐下。”老人摆了摆手,又道:“为师若是看的不差,芸儿的那双手套,乃是白狐皮所制。白狐百年难得一遇,纵有家财万贯,权势熏天,若非机缘巧合,也未必能得其毛皮。为师记得,当年李疆代汉自立,便是猎到一只白狐,自以为天降祥瑞。能有这等贵重礼物,舒儿,楚王李昌待你可算不薄啊。”

  “回禀师尊。”秦舒起身道:“那双手套,并非楚王所赠,乃是皇帝得知弟子要为师尊贺寿,才赏与弟子的。”

  “李疆给的?”老人显得有些意外,随即又笑道:“你有平乱大功,他自然该赏你些好东西。”、

  秦舒笑了笑,答道:“以弟子之见,恐怕是皇帝因弟子的缘故,觉得师尊更是世外高人,所以想借弟子之手,将这双手套送与恩师。以此打动恩师出山,为朝廷效力。”

  “恩。”老人点了点头,哈哈笑道:“可是区区一双白狐手套,又岂能入为师双眼。”

  “正是。”秦舒马上接口道:“所以弟子便送给小师妹了。”

  “你呀。”老人看了看秦舒,笑道:“说话是越来越圆滑了。废话少说,你们下山已满三年,就给为师说说都有什么见解收获吧。老大,你先来。”

  “是。”薛瑜再次起身,道:“弟子奉师尊之命,前往成都,投入蜀国公麾下。蜀国公桓帆,乃大充四姓国公之首,又在天府之国的益州,手控十万大军。既有山川之险,又兵精粮足,虽然表面上对皇帝必恭必敬,实则早有不臣之心。三年前,皇帝北征鲜卑,受困赤城,桓帆便借机夺占汉中,若非皇帝及时与鲜卑议和返京,说不定桓帆已经坐在洛阳的龙椅上。也正因为汉中事件,皇帝对桓帆的戒心愈重,密令雍国公郭援在长安操练兵马,以阻塞桓帆出川之路。现在桓帆南结好于南蛮王孟鸠,北交好于郭援,内操练兵马,外修缮关隘,只等时机成熟,便要奋力一击,以夺取天下。”

  “郭援?”老人沉吟片刻,缓缓道:“郭家自其祖郭淮起,便对李氏忠心耿耿,绝对不会与桓帆勾结。当初郭家虽然与皇室没有血亲,却能受封于长安,正是要为大充王朝阻拦桓帆出川。郭援才干虽不及其父祖,但却李氏的忠心,却丝毫不减。桓帆想要将他拉拢结盟,只怕诚为不易。”

  “师尊说的是。”薛瑜又道:“但自从皇帝将郭援的爱女远嫁塞外,给慕容胜为后,郭援虽然嘴巴上不说,心里却多少有些怨恨。当然单凭这点,还不足让郭援转向桓帆。可雍国公世子郭鹏,与其姐感情深厚,常常对皇帝口出怨言。如果他能登上雍国公之位,说不定就能让桓帆成事。”

  “黄口孺子,不足为惧。”老人摇了摇头,转对秦舒道:“你呢,在京城三年,也说说看。”

  “是。”秦舒早打好腹稿,侃侃说道:“如今的大充,虽然表面平静,但实则暗潮汹涌。内有四姓国公,尾大不掉,特别是蜀国公桓帆,反迹已露;外有鲜卑为患,慕容胜能征惯战,麾下又都是百战余生的精兵。这几年大充朝廷虽然也在努力练兵,包括弟子也为皇帝训练了支必胜营,但区区数年的训练,总比不上那些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鲜卑士兵。只是大充兵多粮足,再加上鲜卑刚经内乱,以至朝廷此时的胜面反而还要多些。一旦等鲜卑元气恢复,则必是大充劲敌,所以皇帝有意来年开春,便再度北伐,以雪三年前兵败之耻。”

  “师弟,你是说朝廷要和鲜卑开战?”老人还没有说话,薛瑜便抢先问道:“这消息可确实?怎么蜀国公还没有收到消息?”

  “当然属实。”秦舒相当肯定地道:“这是皇帝亲口告诉小弟的,只是此事十分机密,蜀国公的密探未必能打听得到。”

  薛瑜便点了点头,不再说什么,脑袋又不知想到哪里去了。老人却道:“疆土报仇心切,内忧未除,便急着想与鲜卑开战。一旦战事旷日不下,倒给了桓帆可乘之机。”

  “师尊所虑极是。”秦舒立刻道:“不过皇帝老谋深算,肯定能有办法化解这个难题。否则又怎敢轻易与鲜卑言战?”

  “恩。”老人点了点头,又问道:“几位皇子表现如何?据说自从太子、齐王事件后,楚王李昌成了皇储最有希望的竞争者,看来你的眼光确实不错。”

  说起此事,秦舒脸上的笑容逐渐退去,缓缓道:“此事倒颇为棘手。师尊有所不知,自从太子、齐王事件之后,皇帝似乎觉得以前对皇子们太过宽容,所以一改常态,对诸位皇子都极为严厉。现在楚王李昌表面上虽然是最受皇帝宠信,但实际上也是提心吊胆,生怕稍有不慎,就惹怒皇帝。弟子离京前两天,梁王李霸还因为些小事,被皇帝当着众人杖责。所以现在众位皇子,见到皇帝都是战战兢兢,楚王虽然最有希望,但也最是危险。反而晋王李茂,表面上喜好酒色,但弟子总觉得他深不可测,可能会是楚王最大的威胁。”

  “晋王?”老人重复一次,突然问道:“晋王妃是不是楚国公关彝的幼妹?”

  “正是。”秦舒急忙道:“说起关彝,这次武陵叛乱,他有极大的责任。只是皇帝顾念来年北征,所以才暂未追究。一旦北征获胜,只怕皇帝第一个要开刀削藩的,就是他了。”

  “未必。”老人摇了摇头,道:“楚国公关氏,祖上是三国蜀汉五虎上将之首的关羽。关彝的父亲关统是太祖皇帝养子,关家与皇室的关系极为密切。太祖皇帝的孝慈皇后就是关氏之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