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处世与礼仪 第72章

《处世与礼仪》第72章

作者:佚名 字数:2961 书籍:处世与礼仪

  TA理论的概念里,强调人的发展过程中,父母扮演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和影响力的作用,父母的教养方式与态度,会左右小孩子的早年决定、人生地位以及人生脚本的形成。所以在生长的过程中,父母若多是以命令(injunctions)的方式教养,少给予抚慰(strokes)的需求,即使小孩子生而OK,这些成长过程的负向生活经验却会主宰了小孩子早年决定的关键因素,人生地位、人生脚本的不当也因此根深柢固地形成。在治疗的过程中,分析便成为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从结构分析、沟通分析、脚本分析、心理游戏分析等,无非是让当事人去察觉、了解到自己目前的自我状态、人生脚本为何,透过检视的过程,帮助当事人去重新做决定,并且选择建立新的生活态度与人生脚本,这也是TA在人性观中强调“人是有改变决定的能力”带来积极、乐观的态度,使人能更加地掌握自己,朝健康地成长与发展方向迈进。总体来看,TA虽然有精神分析的影子在,但它的精神却是同于阿德勒与完形学派---相信人是主动的行为者、决定者,其人生脚本的概念也近于阿德勒所提的生活方式,是决定一个人往后生活的方向,而生活方式与人生脚本的不当,是可以透过治疗历程的觉察,有所改变。当然,每个学派都有其优缺点和被批评之处,不同的是,TA能收集各派的优点和长处,形成一套新颖、独特、易懂的理论,一般人也能由自修的方式学得这些概念,对自己有所帮助与成长,我想这是TA应该可以被提出来说明其最有贡献的佐证。

  情商与人际关系

  心理学专家研究发现,人际智能的四大要素是:

  组织能力。这是领导者的必备技巧,包括对群体的动员和协调能力。剧院的导演与制作人、军队指挥官与任何组织的领导者多具备这种能力,表现在孩子身上则常是游戏场上的带头者。

  协调能力。具备此能力的人善于仲裁与排解纷争,适于发展外交、仲裁、事业购并等事业。表现在小孩子身上则常为同伙排难解纷。

  人际联系。具备此能力的人深谙人际关系的艺术,容易结交朋友而且善体人意,适于团体合作,更是忠实的伴侣、朋友与事业伙伴。事业上是称职的销售员、管理者或教师。这种人最善于从别人的表情判读其内心情感,也最受同伴的喜爱。

  分析能力。敏于察知他人的情感动机与想法,易与他人建立深刻的亲密关系。心理治疗师与咨商人员就是将这种能力发挥到极致的典型例子。

  专家指出,以上四种技巧是人际关系的润滑油,是构成个人魅力与领袖风范的根本条件。

  智商测量方法标准

  对智力测量的方法很多,通常有观察法、实验法、谈话法、个案调查法、作品分析法、智力测验法等。

  现代心理学最早使用智力测验的是法国心理学家比奈。1904年法以国教育部长邀请科学家与教育家组成了一个委员会,专门研究学校判断低能儿童的方法问题。比奈就是该委员会的成员。他与西蒙合作,于1905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测量智力的具有成效的量表,叫做可量的智力表。

  1908年,比奈与西蒙对这个智力量表做过一次订正与补充,1919年双做了第二次订正。这个量表儿作比奈-西蒙智力测量量表。比奈一西蒙智力测量量表很快被翻译成各国文字。在中国,20年代初期有陆志韦订正的比奈一西蒙智力测验,谬世承、陈鹤琴合作的《智力测验法》。30年代有陆志韦、吴天敏再次订画龙点睛的比奈一西蒙智力测验。

  智商是一种表示人的智力高低的数量指标。它是德国心理学家施特恩在1912年提出的。智商是智力商数的简称,智商用英文IQ表示。智商是智力年龄被生理年龄被生理年龄相除而得出的商数。智商的计算公式如下:IQ=MA÷C.A×100,智商表示人的聪明程度.智商越高,表示越聪明.生理年龄指的是儿童出生后的实际年龄、智力年龄或心理年龄是根据智力测量测出的年龄。

  智力年龄只能表示智力的绝对高低,不能表示不同生理年龄不同儿童的智力高低。例如:甲儿童生理年龄5岁,智力年龄6岁,而乙儿童年龄10岁,其智力年龄11岁,两个儿童的智力年龄都比自己的生理年龄大了1岁,这就很难比较他们两个人的智力的高低。采用智商就能相对比较出他们智力水平的高低。甲儿童的智商力5/6×100=120,乙儿童的智商等于11/10×100=110。从甲乙儿童的智商我们可以认为,甲儿童智力水乙儿童的智力水平高。

  通常人们对智力水平高低进行下列分类:智商140以上者称为天才,智商120-140为最优秀,100、110、120为优秀,90-100为常才,80-90为次正常,70-80为临界正常,60-70为轻度智力落后,50-60为愚鲁,20-25为痴鲁,25以下为白痴。

  人际交往中的心理

  我们生活的空间中,每天都需要与人进行交流,掌握一定的交际心理方法,你就可以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成为人际交往中的焦点人物。

  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在人际交往中对人的影响较大,是交际心理中较重要的名词。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效应即为首因效应。我们常说的“给人留下一个好印象”,一般就是指的第一印象,这里就存在着首因效应的作用。因此,在交友、招聘、求职等社交活动中,我们可以利用这种效应,展示给人一种极好的形象,为以后的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当然,这在社交活动中只是一种暂时的行为,更深层次的交往还需要您的硬件完备。这就需要你加强在谈吐、举止、修养、礼节等各方面的素质,不然则会导致另外一种效应的负面影响,那就是“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与首因效应相反,是指交往中最后一次见面给人留下的印象,这个印象在对方的脑海中也会存留很长时间。多年不见的朋友,在自己的脑海中的印象最深的,其实就是临别时的情景;一个朋友总是让你生气,可是谈起生气的原因,大概只能说上两、三条,这也是一种近因效应的表现。利用近因效应,在与朋友分别明,给予他良好的祝福,你的形象会在他的心中美化起来。有可能这种美化将会影响你的生活,因为,你有可能成为一种“光环”人物,这就是“光环效应”。

  光环效应

  当你对某个人有好感后,就会很难感觉到他的缺点存在,就像有一种光环在围绕着他,你的这种心理就是光环效应。“情人眼里出西施”,情人在相恋的时候,很难找到对方的缺点,认为他的一切都是好的,做的事都是对的,就连别人认为是缺点的地方,在对方看来也是无所谓,这就是种光环效应的表现。光环效应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在这种心理作用下,你很难分辨出好与坏、真与伪,容易被人利用。所以,我们在社交过程中,“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具备一定的设防意识,即人的“设防心理”。

  设防心理

  在两个人独处的时候,我们不时地会有些防范心理;在人多的时候,你会感到没有自己的空间,自己的物品是否安在;你的日记总是锁得很紧,这是怕别人夺走你的秘密。为了这些,你要设防。这种设防心理在交往过程中会起到一种负面作用,它会阻碍正常的交流。

  这只是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几种心理,我们留心身边的人和事,你会对交往有更多的认识。愉快的人际关系会带给你朋友和自信,有助于良好身心健康的建立。

  人际关系9道润滑油

  1你面部的表情比你的穿戴衣饰更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2谈论别人感兴趣的事物,是一种愉快的与人相处的方式,它与虚伪的恭维是两码事——罗斯福在每当有人来访的前天晚上,开始翻阅这位客人感兴趣的话题。

  3如果你想每天得到快乐,那么抱怨的次数不能超过三次——不管是上司临时派给你任务、中午的饭菜还是恋人的着装。相反,你的赞许要超过三次,这样你便会快乐。

  4在尚未确实了解一个人之前,唯一妥当的法子就是假设他是诚实正直的——人们往往会按别人以形成的观点去做,再说谁都希望享有品德与好名声。

  5我始终相信,只有用放大镜看自己的错误,而用相反的方法看他人的错误时,你才能对自己和他人有个较为公正的评价——这句话是甘地说的。

  6沉默并不永远是美德。它有时会在你周围筑起一篱笆,让别人无法走进你——而对你的距离感并不一定都会延伸出好意,它有时会造成他人对你的误解。

  7为朋友要一份丰盛点的菜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不要太克俭。因为你同时也享受到了美味,和在美食佐餐下的友情的酐畅。

  8不一定要在他人生日结婚时送礼,只要你碰见了合适的礼物,不一定要是什么特殊日子。礼物不是为了义务与交换,只是为了向对方表达友好与情感。

  9不要给自己下这样那样的结论,比如:我是个内向害羞的人,或者,我是个不讲究衣着的人。这会限制住你生活中的许多乐趣与交往。相反,做些与你结论相反的事情,这会使你的生活获得许多意外惊喜。

  懂得感恩 懂得回报

  不管你取得了多大的成就,都应该培养自己的感恩之心,回报之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