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处世与礼仪 第34章

《处世与礼仪》第34章

作者:佚名 字数:3092 书籍:处世与礼仪

  无论何种原因“得罪”上司,我们往往会想向同事诉说苦衷。如果失误在于上司,同事对此不好表态,也不愿介入你与上司的争执,又怎能安慰你呢?假如是你自己造成的,他们也不忍心再说你的不是,往你的伤口上撒盐,更有居心不良的人会添枝加叶后反馈回上司那儿,加深你与上司之间的裂痕。所以最好的办法是自己清醒地理清问题的症结,找出合适的解决方式,使自己与上司的关系重新有一个良好的开始。

  第二,找个合适的机会沟通。消除你与上司之间的隔阂是很有必要的。最好自己主动伸出“橄榄枝”。如果是你错了,你就要有认错勇气,找出造成自己与上司分歧的症结,向上司作解释,表明自己在以后以此为鉴,希望继续得到上司的关心。假若是上司的原因,在较为宽松的时候,以婉转的方式,把自己的想法与对方沟通一下,你也可以自己的一时冲动或是方式还欠周到等原因,无伤大雅地请示上司宽宏,这样既可达到相互沟通的目的,又可以替其提供一个体面的台阶下,有益于恢复你与上司之间的良好关系。

  第三,利用一些轻松的场合表示对他的尊重,即使是开朗的上司也很注重自己的权威,都希望得到下属的尊重,所以当你与上司冲突后,最好让不愉快成为过去,你不妨在一些轻松的场合,比如会餐、联谊活动等,向上司问个好,敬下酒,表示你对对方的尊重,上司自己会记在心里,排除或是淡化对你的敌意,也同时向人们展示你的修养和风度。

  指正上司也有技巧

  老板不是万能的,总有可能做错事。如何让犯错却不自知的老板明白自己的错误,可是门大学问。

  发展好的指正策略

  但如果真的因为老板做错事而让你看不下去或睡不着,那么我建议你要发展个“说老板不是”的策略,以免有任何闪失,影响自己的工作权或未来的职涯发展。

  最重要的第一步是,请务必确定这是老板犯的错。但请别在告知主管错误时还带着证据,让老板以为你要摊牌。此外,如果是整个团队都不满老板的错误,我也不建议以“团体沟通”的方式,因为这更容易让主管有“你们一起来摊牌”的坏感受。

  一旦百分之百确定是主管的错时,就开始找个好时机并且观察老板的脸色、找个适当的场合,再设计好的起头,告诉老板他的错误。

  请别在公开场合直接指出主管的错误,这只不过是匹夫之勇罢了。因为,老板的面子非常重要,而且古今中外皆然。因此,请你等人群散去后,再私下找主管聊。

  “以退为进”的沟通

  有好时机、找到适当的场合后,开头的话术也会影响着你这次表达沟通是否成功。先让老板知道你的出发点是好的,例如“我是为了公司营运着想”或“我非常尊敬你”之类的话,接着再以轻描淡写的方式暗指主管的错误。

  此外,“以退为进”也是个好策略。例如,很多部属最讨厌说一套、做一套的老板。如果你想要让主管知道他“说一套、做一套”的错误,你可以以隐喻的方式,例如“我的朋友在某家公司工作,总是抱怨他的老板说一套、做一套……”,暗示主管他所犯的错。

  一般而言,聪明的老板听得懂暗示,并且会感谢你的诚恳与体谅。至于有错却不承认,或是笨到听不懂你的暗示的主管,我建议你可以试着抱持着“视而不见”的心态,以免自己太难过而伤了自己。

  主管,请有雅量接受指正

  至于身为主管,请承认自己并非万能,因为人总有犯错的可能。如果有部属指正自己的错误,只要出发点不是纯粹要羞辱上司,就要感谢部属的用心,因为他们都是为了公司、甚至为主管好,才提起勇气指出自己所犯的过错。

  对一家公司企业而言,有错不承认的主管会影响整体团队的士气,进而影响公司营运。因此,我建议企业可以设置投诉管道,让员工永远不会有“秋后算账”的疑虑与担心。

  当上司比你逊色时

  当上司比你逊色时你会怎么做?锋芒毕露只会让自己陷入僵局,“得罪”上司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不是件好事,只要你没想调离或辞职,就不可陷入僵局,以下几种对策可为你留有回旋的余地。

  金点子一:摆准位置不越位

  25岁的林心蓝身高1.70米,不仅脸蛋俊俏,还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在跟外商谈判中,她时常露脸,同事对她都赞许有加。相比之下,她的顶头上司——部门经理陈玲比她逊色多了。林心蓝刚进公司的时候,经理对她很亲切,但在一次跟外商谈业务的Party上,林心蓝出尽了风头,得意地用英语跟外商海阔天空地交谈,并频频举杯,充分显示出高贵与美丽,竟把上司陈玲冷落到一旁。过后不久,林心蓝就被调到另外一个不太重要的部门。

  症结:面对不如自己的上司时,林心蓝自己犯了职场忌讳——越位。在公众场合喧宾夺主,旁若无人地与上司抢“镜头”,使上司陷入尴尬的处境,上司当然不愿意把这样犯上下属留在手下,势必给她小鞋穿。

  处方: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用谦虚和谨慎自然会博得上司的信任和赏识,与上司一起走路时,要走在他后面;与客户谈生意时,应在适当的时候为上司“补台”,比如一个关键数字上司忘记了,在上司停顿的瞬间及时地提“台词”。说不准哪一天,他会极力举荐你任另外一个部门的经理哟。

  金点子二:收起你的锋芒

  苏强应聘到公司任职不久,部门经理就对他说:“老弟,我随时准备交班。”说心里话,当时苏强也是这么想的,因为经理是自学成才的,知识和修养存在先天不足。而苏强是大学毕业后,在外资企业已有五年的工作经验,独立有主见,工作能力强。由于个性率直,在讨论一些工作问题时,他向来直来直去,为此他常与上司发生争执。虽然经理有时对他也有一定的暗示,但他却不以为然。久而久之,经理便渐渐疏远他,让他渐渐失去施展才能的舞台。

  症结:锋芒毕露。虽然苏强的能力确实超过他上司,但他不知道上司毕竟是领导。在领导眼里,下属永远比他差一截,他才会有成就感。你的能力比上司强,他本就坐立不安了,如果明目张胆地与他对着干,哪怕你是无心的,上司也忍不住会对你施加压力。

  处方:收敛起自己的锋芒,以消除上司的戒心。比如在业务会上,对自己的远见卓识有意打点埋伏,留下空间给上司作总结。当然,在平时要经常向上司请示汇报,不擅自作主,特别是一些决策性的工作,都要等上司表态。

  金点子3:找上司的闪光点

  宋刚刚工作那会儿,为了表现自己能胜任财务工作,他在各种场合都会找机会表现自己。而他的顶头上司在某些方面的确不如他,为此,同事们在私下谈论的时候就会对上司说三道四。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上司知道后当然也不示弱,在一次例会上,上司直截了当地说:“搞财务工作的人要求冷静、细致,但有的同志在工作上却很浮躁,这样对我们的工作极为不利,小心摔跟头。”这威胁的潜台词令人不寒而栗,同事们虽然口里不说什么,但心里说什么也不服气。

  症结:太介意上司的不足。在没有全面认识上司的情况下,妄自对上司说三道四,显出不服管教的态度,这让上司的威信受到了牵绊。如果你不重视上司,上司自然也不会重视你。

  处方:不要老把眼光盯在上司不足的方面,应该去尝试找老板的闪光点,因为职场比拼的是综合素质,而不是专能。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或许上司在很多方面不如你,但毕竟也只是在某些方面而已。你一技之长胜过他,可他的综合素质也比你强。只要你留心上司的优点,并经常把他对公司的决策思路与你自己的思路相比较,你会从中找出你自己的差距。

  如何面对领导发火

  人都有脾气,谁都有发脾气的时候,终生不发一次脾气的人是没有的。其区别仅仅在于,有人脾气大,有人脾气小,有人是乱发脾气,有人故意用发"脾气"去达到一定的目的。

  老板是人,自然具有人的一切属性,即老板当然也会发脾气。就通常的情况来看,老板发脾气往往与工作有关,即老板们常常是有意无意地在用发脾气的手段去达到一定的工作目的。

  发脾气对于一般人而言是一种应该控制的不良情绪,但对于老板而言往往代表着一定的权威,这一点可以从战场上前线指挥员的行为态度得到验证。不少指挥员在激战时都是发着脾气指挥作战。发脾气往往能使对方产生心理震撼。而下属、员工的心里震撼,常常是老板希望看到的应激效果。假如,老板在指挥工作时,其指令不能对下属产生心理震撼,往往影响其工作效率。所以,就一般情况而论,权力越大的人其脾气往往也就越大。当然,所说的脾气是指理智控制下的"脾气",超过理智界线的"脾气"常常导致相反的效果。

  员工在与老板打交道、相处时,必须正确对待和妥善处理老板发脾气的问题。否则,要么会使老板小看你,要么激化以方的矛盾,从而使一方、或双方遭受不应有的损失。

  对待老板发脾气的正确态度是:只要老板不是有意侮辱人格,或故意找岔子,你应该以忍让为上。

  特别是当员工在工作上出了差错,老板为此发脾气时,你不仅应该忍耐,而且应主动表示认错或道歉。因为,事实证明,纠正一个人的错误的最好方法,与其说是和风细雨,不如说是适当地发点脾气,只要不超分寸,后者的教育效果往往优于前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