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处世与礼仪 第108章

《处世与礼仪》第108章

作者:佚名 字数:2996 书籍:处世与礼仪

  在用餐过程中,已经举起筷子,但不知道该吃哪道菜,这时不可将筷子在各碟菜中来回移动或在空中游弋。不要用筷子叉取食物放进嘴里,或用舌头舔食筷子上的附着物,更不要用筷子去推动碗、盘和杯子。有事暂时离席,不能把筷子插在碗里,应把它轻放在筷子架上。

  在席间说话的时候,不要把筷子当道具,随意乱舞;或是用筷子敲打碗碟桌面,用筷子指点他人。每次用完筷子要轻轻地放下,尽量不要发出响声。

  祝酒的技巧

  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推举出来提议祝酒可能是非常令人紧张的。此时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说出你的感受。祝酒辞从来用不着太长。如果当你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叫起来致祝酒辞,你可以说一些简单的话摆脱困境,如"向肯致意,上帝保佑你。"或"向出色的朋友和伟大的老板,格里塔致意。"

  但是如果你想表现得更有风度,更有口才,你就会想增加一些回忆,赞美,以及相关的故事或笑话。然而,祝酒辞应当和与场合相吻合。幽默感极少会显得不合时宜,但是在婚礼上的祝酒辞应该侧重于情感方面,向退休员工表达敬意的祝酒辞则应当侧重于怀旧,诸如此类。

  在餐会上,致祝酒辞通常是男主人或女主人的优先权。如果无人祝酒,客人则可以提议向主人祝酒。如果其中一位主人第一个祝酒,一位客人可以在第二个祝酒。

  在仪式场合,通常会有一位酒司仪,如果没有,组委会主席,会在就餐结束,开始发言前,致必要的祝酒辞。在不太正式的场合,可以在葡萄酒和香槟酒上来之后,就提议祝酒。祝酒者并不必要把酒杯里的酒喝干。每次喝一小口足矣。

  你可能根本不碰包括葡萄酒在内的各种酒精饮料,甚至敬酒时也是如此。当酒传递过来时,你当然可以谢绝,在祝酒时举起装着苏达水的高脚杯。过去,除非是酒精饮料,否则不祝酒,但是今天各种饮料都可以用来祝酒。无论如何,你应该站起来,加入到这项活动之中,至少不应该极端失礼地坐在座位上。

  敬茶的礼仪

  茶叶的原产地在中国。我国的茶叶产量,堪称世界之最。饮茶在我国,不仅是一种生活习惯,也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中国人习惯以茶待客,并形成了相应的饮茶礼仪。比如,请客人喝茶,要将茶杯放在托盘上端出,并用双手奉上。茶杯应放在客人右手的前方。在边谈边饮时,要及时给客人添水。客人则需善“品”,小口啜饮,满口生香,而不是作牛饮。

  日本有茶道,其实它起源于中国。茶艺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比如中国的“功夫茶”,便是茶道的一种,有严格的操作程序。

  嗅茶。主客坐定以后,主人取出茶叶,主动介绍该品种的特点、风味,客人则依次传递嗅赏。

  温壶。先将开水冲入空壶,使壶体温热。然后将水倒入“茶船”一种紫砂茶盘。

  装茶。用茶匙向空壶中装入茶叶,通常装大半壶。切忌用手抓茶叶,以免手气或杂味混肴。倒水、续水粗看似乎是比较简单的,但却是体现对宾客文明礼貌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因而对倒水、续水有其具体的要求和操作规范。

  服务员为宾客倒水、续水时,须先敲门,经同意后才能进入客房、会客室或会议室。右手拿暖瓶,暖瓶提手归向把手一边,左手带小毛巾。往高杯中倒水、续水,应用左手的小指和无名指夹住高杯盖上的小圆球,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握住杯把,从桌上端下茶杯,腿一前一后,侧身把水倒入杯中

  宴席上的礼仪

  未上菜时,不可玩弄杯、筷,或频频起立、离座。同时,你不可给主人增添麻烦,例如主人问你要喝绍兴酒或啤酒时,你要在两种酒中作选择;不可说你喜欢喝威士忌,因为主人可能没有预备威士忌,使她发窘。

  席间如遇有主人或来宾致词,应停止进食,正坐恭听,不可和旁人交头接耳,或左顾右盼,也不要搬弄餐具。

  进餐时,不宜高谈阔论,吃食物时,尽可能将嘴巴闭合,吃时不要发出啧啧的声音,万一喷嚏、咳嗽,应马上掉头向后,拿手巾掩口。如果你在那天伤风咳嗽,最好不去赴宴会,因为在席上频频咳嗽不仅失礼,而且缺乏公德。夹菜时,筷子不可在碟中乱搅一通(“拔草寻蛇”)或专挑好的来吃,筷子也不要伸到碟子的对面(所谓“飞象过河”)。用汤匙舀汤不要舀得太满,以免倾泻于桌上。

  大凡筷子、汤匙,不要整段塞进口里,筷子夹菜送到牙齿,汤匙仅沾唇边,既合卫生、又很文雅。夹菜时,偶然掉下一些小菜于喋外,就可把它重放于原碟,只得夹来自己用,或放于盛置残渣的碟中。

  在宴会中,主人例有敬酒之举,你也必须敬一杯。敬酒时,身体要端正,双手举起酒杯,待对方饮时即可跟着饮。如果是大规模的宴筵开百席,主人只能依次到各张台去敬酒,每台可派出代表到主人台去向主人回敬。敬酒时态度要从容大方。如果服务人员端茶给你,要起来用双手接着,这表示你尊敬别人,也即是人尊重你。

  在宴会中最好不要中途离去,若万不得已时,也应向同桌的人说声对不起,同时还要郑重地主人道歉,说明原委。如果有长辈在内,最好后退两步,才转身离开,这样,才能表现出你一个有教养的人。

  吃完之后,应该等到大家都放下筷子,以主人示意可以散席,才可离座。

  宴会完毕,便可以告辞了,这时主人家已经站在门口准备送客了,你可以随着众客人走到主人面前,握手一下,说声“谢谢”便成了,千万不要拉着主人的手不停的谈话,即使你有很多话要跟主人说,也该留待他日有空再谈,免得妨碍主人送客。更周到的做法,事后也可以写封致谢的信。

  年夜饭的讲究

  除夕之夜,无论相隔多远,工作有多忙,人们总希望回到自己家中,吃一顿团团圆圆的年夜饭。有时实在不能回家时,家人们也总是为他留一个位子,留一副碗筷,表示与他团聚。这年夜饭也叫“合家欢”,是人们极为重视的家庭宴会。俗话说得好,打一千,骂一万,三十晚上吃顿饭。

  按照我国民间的传统习惯,年夜饭的吃食很有讲究,通常有馄饨、饺子、长面、元宵等等。

  新年吃馄饨取其开初之意。传说盘古氏开天劈地,使“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结束了混沌状态,才有了宇宙四方。再则取“馄饨”与“浑囤”的谐音,意思是粮食满囤。

  饺子是我国的传统食品之一。也称作扁食或煮饽饽。古来只有馄饨而无饺子。后来将馄饨做成新月形就成饺子了。除夕夜,十二点钟声一敲响,就开始吃饺子,因此时正是子时,取其新旧交替,子时来临之意。

  长面,也叫长寿面。新年吃它,预祝寿长百年。古代的一切面食都叫做饼,所以汤面起初也叫汤饼,开始的面片不是擀成或压成的,而是将和好的面,用手往锅里撕片,和现在北方吃的“乌鸦头”、“猴耳子”等做法差不多。到唐代以后开始用案板擀面,才逐渐有了长面、短面、干面、素面、荤面、挂面……

  不少地方在吃年饭的时候还搭配些副食品,想讨个吉利的口采。吃枣(春来早),吃柿饼(事如意),吃杏仁(幸福来),吃豆腐(全家福),吃三鲜菜(三阳开泰),吃长生果(长生不老),吃年糕(年糕年糕,一年比一年高)。

  (阿堵供稿)

  年夜饭的种种名堂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在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这天,即使不会喝酒的,也多少喝一点。古代,过年喝酒,非常注意酒的品质,有些酒现在已经没有了,只留下许多动人的酒名,如“葡萄醅”、“兰尾酒”、“宜春酒”、“梅花酒”、“桃花酒”、“屠苏酒”等等。在这些酒中间,流传最久、最普遍的,还是屠苏酒。但是屠苏酒的名称是如何来的?又是用什么制作的?从来传说不一。

  屠苏是一种草名。也有人说,屠苏是古代的一种房屋,因为在这种房子里酿的酒,所以称为屠苏酒。据说这种酒是汉末名医华佗配制出的,后由唐代名医孙思邈流传开来的。孙思邈每年腊月,总要分送给众邻乡亲一包药,告诉大家以药泡酒,除夕进饮,可预防瘟疫。孙思邈还将自己的屋子起名“屠苏屋”。以后,经过历代相传,饮屠苏酒便成为过年的风俗。古时饮屠苏酒,方法很别致。一般人饮酒,总是从年长者饮起,但是饮屠苏酒却正好相反,是从最年少的饮起。宋朝文学家苏辙的《除日》诗道:“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说的就是这种风俗。这种别开生面的饮酒次序,在古代每每令人产生种种感慨,所以给人留有深刻的印象。

  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有不同,有饺子、锟饨、长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讲究。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