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穿越从语文书开始 第三百零二章--老银币的战术构想

《穿越从语文书开始》第三百零二章--老银币的战术构想

作者:杨儒鸿 字数:2038 书籍:穿越从语文书开始

  此战大胜,杨鸿儒他们幢斩敌二百余,除了伤俩被流矢射中的倒霉蛋之外没人死亡。

  这就是重骑兵在战场上的巨大优势--我砍你,你必死;你射我,我没事。就问你气不气?

  不过柔然也不是泥捏的,除了杨鸿儒他们幢,其他四幢的轻骑兵皆有伤亡。普通皮甲带来的防护在面对飞矢的时候并不牢靠,尤其是胳膊、大腿等护不到的地方,被射到就是一个窟窿眼。

  每支骑兵队伍都有随军的大夫,虽然没奢侈到每一幢都有一名大夫,但是基本能做到每一分队都有随军大夫。

  这些大夫的能力很一般--也就能拔拔箭、上上药。更多的东西他们也不会!

  杨鸿儒的士兵们就幸福的多了,作为木兰氏族的大巫祭,杨鸿儒的治疗术是远近闻名的。试过的都说好,治愈率贼高!

  经历过一场真实战斗的洗礼,士兵们跳脱的性子被打磨掉不少。真刀实枪的战斗不比平时训练,稍有不慎真的容易掉脑袋。

  他们算是运气好,能跟着杨鸿儒这般猛将冲锋。如果重骑兵冲锋的时候遇到猛将折损率也不低,有些猛将的武力值并不是装备可以抹去的。

  三国时期的关张赵马黄,随便来一个都能破开重甲骑兵的铠甲。三国时期就已经有了重甲骑兵这一兵种,北魏的具装骑兵只不过是在此基础上继续发展了而已。

  柔然国再次再次也有一些豪雄,这些豪雄的武力值不低于当世名将。听说正面主战场那边也进行过斗将,北魏和柔然互有胜负。

  在个人战力上,久居大漠逐水草而居的柔然不比北魏差。

  他们欠缺的地方是装备!

  北魏入主中原之后获得了汉民族的工业基础之后可以大肆制造铠甲兵刃,柔然只能可怜兮兮的去西域打打秋风。

  西域的锻造水平是不低于中原的--相反,西汉的炼钢之法就是龟兹、月氏那边传过来的。人家的技术不比中原差,这一点要认识清楚...不过西域那些小国才多少人?中原有多少人?人口才是双方武备之间差距的主要原因。

  这一次大获全胜、近乎无伤是因为他们挑了个软柿子捏。他们的敌人只是一群散乱的护卫,根本不成建制、不成军阵,欺负他们一点成就感都没有。

  打扫完战场,士兵们割下属于自己的“军功证明”(右耳)。打仗是要论功行赏的,如何证明你斩杀了敌人?这时候军功证明就要出场了。

  至于被俘虏的柔然平民,一律打为奴籍带回长城以南。一旦他们离开马背,离开居住的达摩,过了若干年之后他们就再也不是柔然之民。

  为了省事儿,副将联络周围巡逻的分队,让他们把这些俘虏带回长城。条件是要分给他们一部分战功--这无可厚非,要不然人家凭啥给你打白工?

  有杨鸿儒这一幢重甲骑兵,他们才不会把时间浪费在运送俘虏上边。有这些时间再灭几个部落他不香吗?

  扫平一个千人部落,他们分队缴获了不少活得牛羊以及粮草、肉干、奶制品...牛羊和俘虏被一起运回长城,粮草、肉干、奶制品则被留下充作军粮。

  他们吃不了,可以给同僚们分呀!白给肯定不能白给,拿军功换!

  在杨鸿儒他们分队把俘虏、牛羊、马匹委托给同僚运送的时候,双方会签下协议盟书。这样一来,押运的人就不会侵吞杨鸿儒他们的战利品...不然的话很容易陷入扯皮。

  此战最为关键的一环就是杨鸿儒的重甲骑兵冲锋。没有这些“小坦克”的突进,三百柔然护卫的临死反扑会给他们带来大量杀伤。

  难怪具装骑兵一直能所向披靡,飞矢射不透铁甲怎能不无敌?

  就在他们准备继续上路的时候,一伙溃兵吸引了他们的注意。

  “你们是哪队的?”副将问道。

  “禀将军,我们是仆兰幢将麾下兵士...昨日我们遭到两千余柔然骑兵突袭,幢将壮烈,我们也被杀散了。”溃兵连忙道。

  副将命令道:“从现在开始,你们将编入我的麾下继续战斗!那支柔然突骑现在在什么方位?”

  “在此西南方向...”溃兵说道。

  副将叫来几个幢将开会,一支两千余人的柔然突击对于一个分队来说简直是灭顶之灾。他们必须要联合几个分队的力量一起歼灭他们。

  上千规模的骑兵战斗已经算是一场大战,几万人的战场当中在第一线的士兵也就千人...所以千人战场的烈度是不低于万人战场的。

  面对两千余柔然突骑,就算杨鸿儒他们有一百重甲骑兵都不太够用。重甲骑兵倒是能把地方阵营敲出一个口子,但是在草原上的骑兵战,就算柔然的阵型散了依然可以持续战斗。

  重甲骑兵在战场上的战略意义就在于突破和分割战场,如果打歼灭战,重甲骑兵的杀伤数量并不比骑射手高。

  最后经过讨论,大家还是一致决定寻求外援。如果能找来五个以上的分队,纠集三千人马就能稳妥地吃下这股柔然突骑。

  柔然后方能出现两千人以上的突骑队伍,显然他们已经发现了北魏的军事意图,另外又组建了突骑队伍阻击北魏绞杀队伍。

  为了能让友军顺利找到他们,杨鸿儒他们只能原地扎营等待援军到来然后狠狠干它一仗。

  杨鸿儒有感于重骑兵的限制,准备玩点黑科技给柔然突骑一个惊喜。

  北魏长城就修在内蒙境内,杨鸿儒他们冬天扎营的地方搁在现在叫包头。他们越过长城不久,脚下的土地在现在没名,但是在二十一世纪以后却及其牛皮格拉斯--白云鄂博了解一下?

  这地方是华夏最大的稀土储雪区,同时还蕴藏着丰富的硫铁矿。硫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s2,除了有铁之外,硫的含量也贼高,非常适合提取浓硫酸。

  作为一代老银币,杨鸿儒觉得不能浪费脚下的资源。他在扎营的时候,让麾下士兵出去寻找硫铁矿...因为脚下就是矿脉,士兵们很快就带回来了很多矿石。

  杨鸿儒把硫铁矿分解成铁和浓硫酸,然后把浓硫酸装进他用斡旋造化加工出来的铁罐子里。但凡有点化学基础的同学们都知道:浓硫酸是可以用铁器承装的,因为浓硫酸和铁反应会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这层氧化膜不溶于酸。

  他打算把这些铁罐子做成炮弹的形状打出去,然后再柔然头顶上玩个人工降酸雨。浓硫酸泼在脸上的滋味...想一想都觉得上头,这么干虽然不太光明磊落,但是两军对垒还管那个?

  死了的敌人才是好敌人!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