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天龙灵云传 第1章

《天龙灵云传》第1章

作者:M Y 字数:2684 书籍:天龙灵云传

  《天龙灵云传》

  作者:M·Y

  申明:本书由文学库(www.Qisuu.com)自网络收集整理制作,仅供预览交流学习使用,版权归原作者和出版社所有,如果喜欢,请支持订阅购买正版.

  历史人物年代表

  【北宋】

  神宗(赵顼)出生:公元1048年--去世:公元1085年(在位18年)

  英宗长子,1067年即位。1069年起用王安石变法,新法推行了十几年,取得一定效果,但在大官僚,大地主的反对下,于神宗死后废除。

  哲宗(赵煦)出生:公元1076年--去世:公元1100年(在位15年)

  哲宗赵煦,神宗第六子。即位时10岁,由祖母宣仁太后垂帘听政,起用司马光,将王安石的变法尽行废除。哲宗死时25岁。

  徽宗(赵佶)出生:公元1082年--去世:公元1135年(在位25年)

  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死后,无子由哲宗弟赵佶继位。任用奸相蔡京,吏治腐败。在位期间,爆发了诸如宋江,方腊等农民起义。1125年金兵南下,宋徽宗传位于其子赵恒(钦宗),自称太上皇。1127年为金兵俘虏北去,死于五国城(1135)。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是宋代(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少游,号淮海居士。高邮人。北宋文学家。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进士。

  【辽】

  道宗(耶律洪基)出生:公元1032年--去世:公元1101年(在位46年)

  耶律洪基,兴宗长子。道宗为人昏庸,忠奸莫辨,迷于酒色,在位期间,其叔父耶律重光发动政变,虽被镇压,但,社会矛盾以极为激化。洪基死于1101年,时年70岁。

  天祚帝(耶律延禧)出生:公元1075年--去世:公元1126年(在位24年)

  耶律延禧,道宗之孙,父耶律浚。天祚帝信谗言,喜女色。他率军征金,大败而回。六年,渤海人高永昌据东京(今辽宁辽阳)反辽,向金求援,金乘势夺取东京,尽占辽东五十四州之地。1125年,天祚帝被金兵所俘,辽亡,死于1126年,时年52岁。

  【西夏】

  崇宗(1084--1139)1086年即位,在位54年

  崇宗李干顺,惠宗长子,即位时3岁。亲政后,采取联辽抗宋的策略,辽被金灭后,又联金抗宋。死于1139年,时年56岁。

  【金】

  完颜乌古乃

  完颜乌古乃(1021-1074)女真族首领。名完颜乌古迺,生女真完颜部人。金太祖阿骨打之祖。《金史》言其“为人宽恕,能容物,平生不见喜愠。”被辽封为生女真部族节度使,“有官属,纪纲渐立”。从邻国输入铁器,兵势增强,诸部来附。病死。

  完颜劾里布

  完颜劾里布(?—1092)

  金世祖,也译为完颜劾里钵,完颜乌古乃次子。完颜劾里钵十三子,完颜阿骨打是其次子。他世袭了完颜乌古乃辽国节度使官位,他大哥完颜劾者也把部落勃极烈的位子让给了他。

  完颜乌雅束(1061年—1113年),字毛路完,金景祖完颜乌骨乃之孙,金世祖完颜劾里钵之长子,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兄。是女真族的酋长都勃极烈,1103年-1113年期间在位,他被后世追封为金康宗。金熙宗即位后,追上谥号为恭简皇帝,庙号为康。

  太祖(完颜阿骨打)出生:公元1068年--去世:公元1123年(在位8年)

  太祖姓完颜,名阿骨打。1115年称帝,建立金国。建国后,多次打败辽军,攻下西京(今大同),南京(今北京)。灭辽战争同时,阿骨打进行社会改革:改革地方行政单位,建立奴隶主贵族统治;对新征服的地区实行安抚政策;确立新法制;创造女真文字。巩固了女真的奴隶制。死于1123年,时年56岁。

  太宗(完颜吴乞买)出生:公元1075年--去世:公元1135年(在位12年)

  太宗姓完颜,名吴乞买,汉名晟。太祖的四弟即位后,继续进行灭辽战争,1125年,消灭辽朝。开始进攻宋,1126年,攻下汴京,北宋亡。其后,太宗进行了经济,军事改革,并且他本人非常节俭。他下诏在女真旧地实行赋税制,不得私役百姓;规定权势之家不得买贫民为奴;多次下诏敦劝农功和派遣使臣到各地劝农。死于1135年,时年61岁。

  Ps: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内容不断添加。

  第一章 送别

  桐剪秋风,枫林尽染。

  洛阳通往雁南的山道上,两骑健马一黑一黄正自奋鬣扬蹄,八蹄过处,落叶飞舞;凛冽秋风中,益发教人秋意萧瑟。

  领前的黑马上是三十多岁青衣长衫的男子,长着一张国字脸,神情俊朗;跟在他身后的黄驹,鞍上则坐着一个年约十七、八岁的锦袍少年,少年气宇非凡,身形硕长,腰间悬着一柄黑鞘长剑,叫人一望而知,这个俊逸的年轻人,显是一个练家子弟。

  两骑出了洛阳境地,委折而驰,绕过山道,但见前方官道上缓缓而行的一列车队,黑马之上的男子神色才略显宽慰。

  他马不停蹄,催动马力,当离车队不过百尺之遥时又疾声高呼,“天鸣兄,且等子瞻!”

  车中,蒙天鸣正闭目养神,忽闻有人呼唤,连忙吩咐车夫将马车停下,掀开车帘寻那呼声源头。

  顷刻,两骑已追上车队,齐齐在车前勒缰停下。

  看清两人,蒙天鸣匆匆下了马车,向两人抱拳鞠礼,“原来是子瞻贤弟、少游贤侄!”

  蒙天鸣口中的“子瞻贤弟”正是北宋时的大文学家兼名臣——苏轼,苏东坡;那少年儿朗便是“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秦少游。

  蒙天鸣和苏轼同为嘉佑二年(1057年)进士,京城会考时两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一见如故,当下便相邀到了酒楼饮酒吟诗,谈古论今。

  后嘉佑六年(1061年),苏轼“三年京察”,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逢其父于汴京病故,丁忧扶丧归里。

  熙宁二(1069年)年当苏轼服丁忧期满还朝,仍授本职时,朝野旧雨凋零,已不是他二十多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

  苏轼离京几年,宋朝已发生了天大的变化:宋神宗——赵顼即位,任用王安石为相国,实施变法;苏轼的许多师友,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当国王安石意见不合,被迫离京。

  俗语:“京官难做。”

  苏轼夕日的好友蒙天鸣对新法——青苗法于普通百姓的损害之举,更是狂炮猛轰,屡屡顶撞当时深得宋神宗赵顼宠信的相国——王安石;若不是宋太祖赵匡胤传下“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的“誓牌”,怕是早已被捕下狱,冤死狱中,更不会有眼下流放代州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苏轼结伴秦少游策马相追送行的情景。

  见蒙天鸣出车相迎,秦观首先翻身下马,抱拳还礼,“天鸣叔叔安好。”

  苏轼却顾不得诸多礼节,丢开缰绳走上前去握住蒙天鸣抱拳的双手,“前日才得知兄长被贬代州团练副使,贤弟连夜追赶,险些错过了为兄长饯行。”

  北宋朝廷重文轻武,蒙天鸣进士出身在朝中也是个文臣,可身为将才之后,却也是能文能武,想他祖上是谁?正是先秦时的大将蒙括。此时的蒙天鸣头上没有如一般的官员一样戴着乌纱幞头,也没有戴官帽,而是插了一根玉簪,把头发束起来,显得格外的英气;浓眉之下,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却是光芒内敛,并无被贬流放落魄失意的神色。

  蒙天鸣嘴唇轻抿,从苏轼掌中抽出一手反握在他手背之上,“有劳子瞻贤弟牵挂,为兄感激不尽。”

  “原本以为此次回京后能与天鸣兄把酒言欢,岂料会是今日这番情景……”说到此处,苏轼原本清朗的声音已略带哽咽。

  蒙天鸣竟只是淡淡一笑,回答苏轼,“子瞻不必伤感,把酒言欢,又何需你我兄弟同在京师?”

  “天鸣兄说得极是,少游快快取酒来。”

  苏轼一代文儒风骚,同故人相聚岂能少了美酒在手?

  秦观立即从马袋里取出早以准备好的美酒、器皿,为苏轼、蒙天鸣各斟了一杯。

  “天鸣兄,贤弟先饮此杯,为兄长饯行。”酒不离诗,诗在酒中,苏轼才华横溢,盛名于世,杯酒一饮而尽,佳句脱口而出,“与君世世为兄弟,相逢一醉是前缘,干!”

  “干!”蒙天鸣擎杯仰脖,杯中不余半滴。

  乘秦观再次为两人斟酒,蒙天鸣缓缓叹道:“唉,这次下放代州团练副使,却也了却我一生宿愿。”

  苏轼微微怔了一下,疑当蒙天鸣经此变故已变得心灰意懒,所以才有这番随遇而安的想法,“天鸣兄勿虑,三年任满,皇上必有大用。”

  蒙天鸣见苏轼安慰自己,放声朗朗笑道:“居庙庭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我虽不在京为官,可却也能实实际际的为陛下牧守一方,此生无憾矣。”

  放眼前方雁关,苍山如海,残阳似血,蒙天鸣这样一等一的热血男儿立于此间,更见豪迈。

  “代州位于在雁门山长城一线以北,与辽国西京道辖下朔州、应州、蔚州三州接壤,历来都是我大宋河东路重要边防州郡。

  我朝沿代州边境由东向西修筑了瓶形寨、梅回寨、麻谷寨、义兴冶寨、天石寨、茹越寨、胡谷寨、雁门寨、西径寨、土登寨、阳武寨、楼板寨等数以十计兵家居点;它与东边真定府,西定宁化军、苛岚军、火山军、保德军、府州、丰州,一起筑成针对辽国西京道的重要防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无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