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水尽曲 第21章

《水尽曲》第21章

作者:言妍 字数:2815 书籍:水尽曲

  燕姝举着白布,迎著风,鸥鸟低飞,涣涣桨声在静寂中特别大而惊心,前后、前后、前后……

  突然,划破水流的扬声叫唤传来,“燕姝,回来--”

  她猛地回头,见鹿仔港的沙岸上布满绰绰人影,当然包括不断唤她的迟风。

  “别理他们,继续走!”王伯岩更卯尽全力。

  天呀!他并没有醉那麽厉害,但要找燕姝时,一切已太晚。迟风在几条船上踩来踩去的,竟毫无主意了。

  燕姝的小舟就快出海湾了,往前追必遭俞家军的袭击,可难道他真要眼睁睁的再一次见她消失吗?

  “大哥,要不要用炮来阻止他们?”潘子峰间。

  “笨蛋!你用炮或火铳,明军必也反击,不恰好沉了燕姝的船吗?”迟风止不住怒气说。

  “王伯岩和王姑娘都太可恶了,枉费大哥一片苦心,沉了他们的船也算惩罚。”有人说。

  迟风手一扬,叫道:“不许有任何动作!”

  燕姝的臂膀好痛,终于,看到大船上的军士,他们开始放下梯子。那一刻,她忍不住又回头,东番岛已化入灰蒙中,树林呈层层暗影,一轮又圆又大的月,由东方的天空冉冉升起。

  这是一年中最好的满月,迟风说过。是的,全世界没有比海上的月更美了,如贴到眼前,像可以碰到般的神奇。

  俞家军聚合了愈来愈多的火把,慢慢有欢呼声,“风里观音”回来了,并带著流浪多年的兄长归队。

  溟茫的鹿仔港边,扑通一声,迟风在大伙的意外中潜跳入水。他一直游、一直游,想看得更清楚,确定燕姝平安上船,没有失误。

  他沉入一片芦苇底,燕姝踩索梯,有人扶抱她到船板,然后是王伯岩。叛徒!迟风心中泛过一股悲愤,手扫断大把苇杆,一群栖息的野鸭哗哗飞起,在天空形成一道暗影。

  俞平波必然也在船上,也许正激动地叫“燕殊”吧?!

  哼!浦口城总不远,怎么也逃不过他李迟风的手掌心。即使燕姝嫁人或入道,仍会是他笼里的金丝燕,永远!

  第七章

  水尽

  沧浪空阔,

  残月惊梦,

  寂寞无烟依稀影,

  莫道荒海无情碧,

  千潮万恨谁与盟。

  嘉靖四十三年春,岁次甲子,闽东浦口城。

  妈祖生辰方过,庙里仍结著红彩,地上散落着碎炮竹。栅门前的小贩比前几天少一大半,尚有几个摊留着,卖些海产吃食,像竹蝗、黄螺、糖芋泥之类的土产。

  有一群孩子在广场前喧闹著,男孩们啃著甘蔗,并拿甘蔗玩著官兵抓倭寇的游戏;女孩们则玩观音迎妈祖,叠起小手,每个人轮流坐假轿。

  再远些,红黄纸的香铺前,一对姑嫂正纳著鞋底,也一边闲聊著。

  “刚才翁小姐回娘家,你有没有看到?人变漂亮了,能嫁进俞府,真是好福气。”大嫂说。“喂!听说当时俞二公子想娶的是我们风里观音,还巴巴的不肯放哩!”小姑说。

  “观音哪能娶?她是注定来修道的,谁娶谁倒楣。”大嫂说:“那是破天规的。”

  她们又絮絮叨叨的提及去年秋天,燕姝是如何由大军送回。一个女子能在海盗出没地近三个月,并招化兄长归来,这也只有南海女神林默娘做得到。

  燕姝的声名更远近皆知,时常有各地的人来祈福,一座专门为她盖的“燕子观”,也迅速落成在妈祖宫之后。

  “嘿!又有大户香客来了。”小姑扯扯大嫂的袖子说。

  一座藏青色重帘轿摇晃而来,后头另扛着两份礼,看起来沉甸甸,肯定又是哪位富家太太来还愿,直往燕子观的方向走去。

  燕子观粉墙红瓦,两层楼高,门外几棵新芽勃翠的大榕树,门内散出茉莉的幽幽花香。

  燕姝一身素蓝袍子,曾妈边帮她解下玄色腰带,换上月色绸质绣有云纹花草的,边说:“晚上翁老板是请自家人,俞姑爷和小姐明天就去广东了。”

  “说是自家人,还不是常有些不认得的生客。”燕姝无奈地说。

  “钦!人家想看皇帝封的观音嘛!”曾妈笑着说。

  风吹开窗,河上嬉戏的野鸭声传来,呱呱呱,燕姝心念一动,也顾不得梳头,忙到书柜里搜索。

  “燕姑娘,轿子可都等在门口了。”曾妈催促著说。

  找到了!江采苹,福建莆田人,自幼牧鸭为生,后召入宫,唐明皇宠爱,封之“梅妃”。后来唐明皇移情杨贵妃,淡忘了梅妃,久久才派人送一斛珍珠,梅妃不受,且写一首诗回复--

  柳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污红梢,长门自是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幼时在京,母亲思念故乡,最常提及闽地的故事,除了陈靖姑和林默娘外,就是江采苹。

  燕姝很不喜欢江采苹,尤其是残妆和泪的样子,还天真地嚷,“我长大了绝不入宫,也不嫁人!”

  母亲自此很少再提梅妃,燕姝也几乎不记得这哀怨的女子。但很奇怪的,这半年来,她却常忆起梅妃,尤其是那种“寂寥”感,彷佛也能体会女人被弃的凄凉。

  她轻轻一笑,像是自嘲。

  楼梯有脚步声传,丫鬟珠儿报有来客,并拿上名帖。

  “谁呀?在这节骨眼,可别误了宴席。”曾妈嘀咕著说。

  名帖上写著“葛镇,柳夫人”,燕姝脸色一变,提了裙就下楼。

  曾妈由梯顶偷看,哦!柳夫人是常客,每个月至少都会来一次,带著大箱小箱的礼,这燕子观能盖成,她也出了一大笔银两,是贵客,催不得的。

  燕姝则是柳夫人一来,就坐立难安。

  去年由海上归来后,人事更纷扰,外头有俞平波逼亲,内心又牵念著无烟岛和东番的种种,于是向大哥表明要到“碧霞观”修真之意。

  消息传出,浦口百姓不放人,反建议在妈祖宫后为她独修一观,这第一笔大款项,就来自柳夫人。

  燕熟直至观筑成,才见到柳夫人,当时险些昏倒,人似浮在云上,脚不著地。当晚就梦到那头狼,没有靠近、抚摸或舔舐她,只注视着她!看不清眼神,但有一抹微笑。

  微笑?狼怎么会笑呢?

  梦里,柳夫人的话不断重复,“迟风整个冬天都在帮杉山藩主打仗。倭国内乱,又下大雪,伤了好几次。不过,他仍不忘记你,很赞成你修道,难得有这缘嘛!别人求都求不到,如果可以的话,他巴不得送你十座道观哩!”

  “他仍不忘记你”和“很赞成你修道”,不知哪一句更令燕姝惊愕。总之,一个“惊”字,避开海上和凡尘,他依然缠缠绵绵的来,甚至化成她周遭的梁柱和顶宇。那样的喜欢,像无底的大海,像不止的征服,往往她以为懂了迟风,却又迷惑,正如她以为明白自己,却又迷乱一样。

  这燕子观有一半是迟风的,但她不敢告诉大哥。王伯岩归降后,已有许多适应问题,尤其是戚继光对他充满了不信任,因此,俞大猷调防广东后,王伯岩也立刻跟去。

  若俞平波一走,她又更孤单了……不!男人有男人的事要办,她有妈祖的力量,大不了再试著“感化”李迟风一次吧!她已经召回王伯岩这“千里眼”,“顺风耳”的妖法或许更可怕,但既已到眼前,只有奋战一条路了。

  燕姝深吸一口气,冷静地走进会客室。

  唉!她再看一百回,大概也不会习惯扮成良家妇女的清蕊吧?今天清蕊更夸张,不知打哪儿借来这套深褐衣裳,头顶兜个发网,倒像是哪家的小寡妇。

  “你刚巧来了,上次你说有白发,我制了一帖“陇西白芷”复黑偏方,正好让你带回去。”燕姝和气地说,并遣退珠儿,关上厢房门。

  “太好了!”清蕊的眼睛亮了起来,“对了!你以前给我的茉莉香囊还有吗?我们姊妹都好喜欢呢!”

  “多得是,我满园都是茉莉花呢!”燕妹说。

  “呀!燕姑娘,你真不愧是许多人心目中的观音哩!”清蕊一兴奋,就又扭起腰肢。

  燕妹瞥见送来的两份礼,一是暗紫大盒,一是长几大小的东西,倚墙而立,用黄布盖著。

  “这回又送什么来了?”她有些无奈的问。

  “你看过不就知道了。”清蕊说。

  燕姝先开盒子,一排排的金元宝,光灿灿的。

  再扯下黄布,她立刻惊得后退。那是一块匾额,美丽的深色木纹,有阵阵异香,上面刻着豪迈的三个金色字--风与燕,那字的飘逸奔放,还真像燕儿展翅而飞呢!

  “这木头可珍贵罗!是中土看不到的南海香木。那几个字则是纯金条熔了灌进去的,吓死人的值钱。”清蕊带点妒意的说:“我真不懂,你对他又不好,什么也没给他,他干嘛老把金山、银山往你身上砸?真比我们醉月楼中的火山孝子还孝顺。”

  燕妹眼里没有香木或黄金,只想到迟风那句“以后我要刻个匾在我们的家”。没有家,不可能有,匾却刻了?

  “感动吧?”清蕊斜睨着眼说:“我“半截美人”看尽天下男女,就没像迟风那麽有情的,你好福气哟!”

  “他……他在倭国还好吗?”燕殊轻声问。

  不问还没事,一问,清蕊突然拿大袖掩脸,哀哀啜泣地说:“才要跟你说这坏消息哪!呜……打仗的男人哪会好?大雪天里冻手冻脚的,倭人呗!一刀就劈死人。呜……听说迟风重伤……死了,这元宝和匾额是留给你的遗物,以后不会再有了,呜……”

  燕姝的心陡然揪住,像有根针狠狠地猛戳,痛得她顺不过气来,“不……不会的,迟风身经百战……他不可能……死……”

  虽如此想,但黝黑壮硕的他躺在冷白的雪地上,血流成河的惨状,不停地在她的脑海里交错,腥红味和孤独的气绝……

  清蕊见她脸色不对,陡地冒出一句,“你其实很在乎他的生死,对不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