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天步曲 第7章

《天步曲》第7章

作者:言妍 字数:2722 书籍:天步曲

  茉儿的心陡然冷却下来,脚如石块般重。怎么和严武说的不一样呢?她是很不想打扰官府,但严武说这是应该的!而她向来不管一些琐碎之事,全由老仆打点,这也是严家的规矩,谁知却妨碍了公务进行,反让地方人士诟病?

  她可不想让自己的一时失察,坏了爷爷首辅的名声,更不愿教任子峻以为严家小姐都是骄蛮任性、不可理喻,因为她直觉,他将是她生命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男子。

  “我想,严小姐绝对不会如此不讲道理的上定是受下人的欺瞒……”她试着说。

  子峻一想起立于石阶上女子那张俗艳的脸,不禁冷笑道:“我可不以为然。”

  严家的种种,只会坏了眼前的气氛,于是,他转变话题说:“姑娘算是任某今日的贵人,还不知该如何称呼?家住何处?”

  出了这糗事,自然不能说自己就是那严小姐,所以,茉儿支吾地道:“我叫茉儿……茉莉的茉……”

  “茉儿。”他微笑地喃念一声。

  这一声念到了茉儿的心坎里,她轻声地说:“雨停了,我也该回去了。”

  外头两歇雾散,阳光破云而出,在水面洒下一片金光。

  子峻有种形容不出的不舍,但礼教告诉他,男女授受不亲,茉儿不是青楼女子,他们之间的相遇,已足够造成闲言闲语了。

  既然人不能留,他只有说:“我送你。”

  茉儿的心情极为矛盾,想时光停驻,又望速速远离。

  水波轻荡的河面,还不是她能操舟处,于是,子峻又成为她的撑篙人。

  两人目光相接,茉儿忍不住问:“你明年春天,一定会到京城应试,对不对?”

  “我没有道理不去。”子峻回答。

  “我希望你能金榜题名,高中状元,我相信以你的才学,天下无人能敌。”她热切地说。

  “姑娘太抬举我了。”子峻很纳闷她的器重,但又迷醉于她明眸之美,接下去说:“但愿任某能够不负姑娘的期望。”

  这多像张君瑞和崔莺莺的对话呀!茉儿恨不得身上有什么王佩钗环之类的信物可以为证,可惜她村姑打扮,素面示人,连只手镯也没有,而且,私相授受,太过大胆,只怕子峻也会看轻她。

  他们最终还会再见面的。茉儿笃定地想。

  乌篷船又回到吹箫处,河岸原来的船夫一见到他们,就朗声大叫,“我的船、我的船!”

  茉儿怕众人发现她的身分,于是趁着一阵混乱时,弯到一棵大树后的巷弄中,匆匆回到已慌成一团的驿站。

  “姑娘……”子峻应付完船夫,左右寻找,却不见佳人的踪迹,他转头问船夫,“坐你船的那位姑娘到哪儿去了?你知道她住在什么地方吗?”

  “我不知道哇!她是半途叫船,说要逛逛,我只认银两不认人的。”船夫说。

  子峻走到大街上,又绕回河畔,跨了几座桥,却全然不见茉儿的踪影。

  他站在原地,觉得有些莫名其妙,像撞了邪神似的。

  但更教他气馁的是,除了“茉儿”两字,他甚至不知道她姓什么。

  +++++++++++++++++++++++++++++++++++++++++++++++++++++

  茉儿一回到驿站,就立刻把严武喊来,发小姐威地怒责他一顿,不但食宿付钱,自雇车马,还赏了厚银给驿丞、士卒及服侍的丫环、老妈子,一扫前日苛待的印象。

  她更不准官府再追究偷马贼,或者查办那几个赶着办事的官爷们。

  因她而被打得遍体是伤的小萍,除了赠金养伤外,因其忠厚,还被茉儿提携为身边的丫环,进入北京人人可望而不可及的严府大宅。

  小萍的家人自是拿了一笔财物,千恩万谢。

  后回京的路程,茉儿都小心的盯着,绝不占公家一点便宜,反而叫严武一路打赏,惠泽接待的人马。

  可怜的严武,这回偷鸡不着蚀把米,非但没有赚到严莺拨下的那此些钱,自己还倒贴了不少。

  不过,心疼归心疼,回到北京,凡贿赂、关说、建屋、斋祭……只要找上严府的,他都可以狠狠的大捞一笔,本金加上利钱,连滚好几倍,数都数不完。

  对于孙小姐幼稚的行为,他就担待点,不过是个没见过世面的小女孩嘛!以后她自然会明白,严阁老的这一块招牌有多好用,有时还好过圣旨呢!

  另一头,仍在淳化城的子峻,有好几天都在大街小巷中打听茉儿的下落。

  “没有了,我连怡香院都搜过啦!现在全城的女人看到我都躲。”任良夸张地说。

  子峻愣愣地坐在天步楼中,看着湖光山色,他突然说:“阿良,我们是不是遇见狐仙了?”

  狐仙的说法,在大湖一带谣传甚多,无论是坊间的话本、说书弹唱、士子醉语,都曾提到狐化的佳人。

  子峻在松江府守祖母墓,方才到淳化,并未受此风影响,至少他在别墅内苦读,夜深人静时,除了任良的打呼声外,什么都没看见、听见。

  “极有可能喔!那姑娘是有狐仙的妖媚。”任良兴奋地说。

  “胡说!”子峻没好气的斥责他。

  因为心头徘徊不去的牵挂,他放下策论,研丹青画起记忆中的茉儿。如一朵茉莉,净白而秀丽,坐在一艘小舟中,眼带期盼,欲语还休,诉不尽的过去和未来。

  “茫茫天步,湖山漠漠……”他提了这几个字左右上角,却不知该如何接下去,只好罢住。

  “子峻庆申年淳化遇茉儿”。这是他在左下角的落款。

  读书那么多年,大半是因为光耀任家门楣的重任,他个人还没去想太多千锺粟、黄金屋或颜如玉的问题。

  如果金榜题名后,接着的是洞房花烛夜,而他的颜如玉能够像茉儿一般,不也是人生一大称心之事吗?

  他想起茉儿盼他高中时的殷殷神情,隐隐透露着许多玄机。

  是不是他榜上有名,就能再见茉儿呢?

  太荒诞了!这甚至比狐仙的传说还更缥缈无稽!

  春闱会试在即,他绝对不能让自己胡思乱想、走火入魔了!

  第三章结亲

  下水流,泗水流,

  流到瓜州古渡头;

  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

  恨到归时方始休;

  月明人倚楼。

  --白居易·长相思

  嘉靖四十年,岁次辛酉。

  春,北京。

  正是清明时节,但京师不同于江南,不见牧童吹笛,也不见细雨纷飞。虽是如此,春意仍弥漫,楼宇粉墙,及远远的大内琉璃瓦,都笼罩着一层明媚的柔高气息。

  京城的人也不一样,因为今年是恩科会试,各省的士子,以举人及荐举的身分,约有六、七千人赶考。这庞大的数目,除了像子峻有家可住的之外,大都集中在各同乡会馆一带,增加了许多热闹。

  会试三场已过,只录取三百人次。发榜那日,万头钻动,有人雀跃、有人哀叹,各有各的心情。

  今年的题目集中在“北虏南倭”破坏之后,种种休养生息的策论。子峻的长兄子峰带兵大同,专对付俺答,所以家中不时有消息传来;再加上子峻刚从江南来,熟知倭寇动向,便以他纵横的文笔,由均田、择吏、去冗、辟土、薄征等各方面,洋洋洒洒地写上一大篇。

  他很有自信,榜单上一定少不了他的名字。

  果然,中了会试,接着要等皇上钦点的殿试,然后分出名士,考试才算真正完成。

  殿试一甲的状元、榜眼、探花,是全国前三名,一举闻名天下知,也是士子寒窗苦读、梦寐以求的。

  那种出身就是不同凡响,所以,子峻虽以父亲职位可以庇荫保荐做官,就像很多六部官员的子弟一样,但他喜欢自己努力得来的挑战,由秀才、举人到进士,一步步上来,尽管有些固执,但也因而受到乡亲父老的称赞,认为他正直耿介,前途必大有可为,状元梦也指日可待。

  今早,任礼部侍郎的任传周又再一次交代儿子,“殿试那么多篇文章,文笔好很重要,但要名列前茅,则要看书法,字迹工整画一者最吃香,所以,这几日你务必要多练字,不可以闲散。”

  但子峻不是那种习惯临时抱佛脚之人,当别的士子正在苦练翰林院最爱的馆合字体时,他偏偏跑出去逛,想清清自己埋在四书五经八股文里的脑袋。

  他先到会馆找朋友,朋友不在,便迈开脚步到城南的廊房一带。那儿有好几条街,是市集店铺围聚之处,天天人来人往的,好不热闹。

  子峻对绸庄、药铺、米店……都视而不见,他感兴趣的只是几座书坊,偶尔到茶馆去听听说书,并没有一些京官子弟的玩乐恶习。

  子峻来到一家“紫书棚”中,打算先看看有没有新鲜东西。他收集了一些珍藏书,有的是旧日绝版、有的是枣木绣梓的精品,若看到名笔、名砚或上好纸笺,他也不会错过。

  然而,这嗜好也很昂贵,有时一套名书,可相当于三、四十石米的价钱。所以,一个不小心,就很容易成了玩物丧志,反而得不偿失。

  依他父亲俭省的习惯,书仍用手抄,一本本的下去,自己也可以增加更多的学识。

  走出“紫书棚”,天忽然下起雨来,春雷响动,街上的人纷纷跑散,子峻也暂避到一家小茶馆,叫了几样炸糕、豌豆黄等京城小吃,啜饮着茶,暂解饥饿。

  茶馆掌柜见生意上门,忙叫里面的瞎老头和他的孙女银花来为大伙唱几段曲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