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娇妻在上:夜少:强势锁婚! 第1427章

  有人告密吕良仕掌握他贪污公款的证据,司马骄才醒悟过来。

  他从没把吕良仕这个贪婪、胆小、愚蠢无知的七品县令放在眼里,因此没能及时发现孝敬上来的女人基本出自吕良仕。

  恍然大悟后回头数一数,骇然地发现后宅有一半女人或多或少都经过吕良仕的调1教。

  不知道多少次枕头风吹过,司马骄当着那些自称不识字的女人的面处理账本。

  他以为柔弱如蒲草的后宅女人竟有偷偷描摹账本,并将账本悄悄送出府的本事,以至于吕良仕的威胁到了跟前,他才发现。

  他和萧问策都被吕良仕这蠢货摆了一道,公堂对簿走了一遭,回来复盘、细思,司马骄总算悟了。

  那钦差和郑楚之是一伙的,他们利用旧部之情联手欺骗吕良仕、摆了吕良仕一道。吕良仕是个蠢货,上当受骗不说,还把萧问策和他一块带进钦差设置的陷阱里。

  脸面虽被狠抽一把,但吕良仕手里的账本才是重中之重。

  司马骄派人灭口吕良仕,奈何刺杀失败,之后数天胆战心惊,随时会被抄家灭族的恐惧就快逼疯他。

  多日寝食难安,司马骄突然发现钦差不仅没针对他的意思,反而抓了安怀德底下的参议官,还冒出个江南皇商满门被灭的案子?

  司马骄一边庆幸钦差的注意力被转移,一边担心安怀德连累东宫,连夜书信送至徐州质问。还未等安怀德来信,便有牢里的衙役来告密,道行刺吕良仕失败概因孙负乙出手。

  “那姓孙的参议官发誓保吕良仕一条命,才从他口中套出您历年来贪污公款的账本。”

  闻言,司马骄眉尾抽搐了一下:“你没听错?”

  衙役小心回应:“小的敢拿性命担保!刺客杀进牢里,我来不及跑就躲在其中一间牢房的草垛里,那姓孙的贼子和吕良仕的对话,我都听见了,我还知道账本藏在哪。”

  “在哪?"

  衙役赔笑:“都漕大人,钦差大人到时间也差不多该回京都复命,可这江阳县县令的缺还空着,小的听以前的师爷说四品以上大员能举荐他人顶缺,您看……”

  “如果你所言属实,账本也能安安全全落到本官手里,没人跟你抢县令的缺。”

  “多谢大人提携!”衙役连声感谢,压着声音告诉账本藏身地。

  “行,我知道了,你下去吧,这消息别透露出去,否则我不保证还能给你一个县令的缺。”目送衙役走了,司马骄同左右说:“下边这些县的衙役好赌好酒,说不定哪天喝得烂醉如泥,不小心掉进河里就淹死了,恐怕没享福的命。”

  左右一听立刻明白都漕的意思,不约而同附和。

  司马骄颇为满意,叫人赶紧去拿回账本。

  约莫两个时辰后,底下人气喘吁吁地跑回来禀告:“大人——不好了!我们去迟一步,账本被安怀德的左右参谋官拿走了!”

  司马骄‘嚯’地起身,抓起茶杯就砸过去:“废物!”转身一脚踢掉凳子,怒喝:“安怀德,你想干什么?你是真想背主不成?”

  左思右想,司马骄说:“准备笔墨,待我写信问问安怀德是不是要和东宫、和我司马氏作对,你们快马加鞭给我送去徐州。”

  送到徐州的信只得到安怀德打太极似的回应,司马骄气得脑瓜子嗡嗡响,竟叫驿站八百里加急,一天之内连送四封信叱问,安怀德干脆闭门谢客,婉拒信使。

  这番姿态令司马骄心慌,令心腹到徐州行营找东宫私养的兵马,竟得来安怀德一句反问‘行营兵马皆属朝廷,受诏而动,如东宫需调令兵马,出具官防印信即可。贸然找老夫要兵马,老夫何来兵马可给?’——

  俨然一副‘我和东宫门党、司马氏不熟’的姿态,骤然翻脸不认,钱要私吞、兵马也要私吞,无所顾忌,跋扈嚣张。

  安怀德是真心想反?还是临时倒戈——可他能倒戈谁?谁是他的新主子?

  司马骄恨不得生吞安怀德,偏他不敢狠心掀翻台面。

  贪污公款数百万两,全用来养私兵,条条桩桩都是掉脑袋的大罪,偏把柄被安怀德拿捏在手,司马骄不敢轻举妄动,更不敢将此事告诉太子。

  东宫屡次告诫他戒色,否则迟早死在女人肚皮上。

  司马骄明面响应,实际是别人送多少女人他就收多少,他不贪钱、不好赌,唯独女人戒不了。他也看不起需要依靠男人才能生存下去的女人,对她们能威胁到己身性命一说不以为然,不料到头来真在这上面栽了个大跟头。

  所幸还有钦差扣押孙负乙,有意借此问责安怀德,拖住安怀德的意思。

  司马骄将希望寄托在钦差身上,之前恨不得钦差铩羽而归,现在无比希望钦差能借整顿淮南之际杀了安怀德。

  安怀德要求钦差将孙负乙和灭门惨案转交两江,司马骄立刻跳出来抓着徐州观音丢失和三千渔民攻击安怀德。

  双方隔空斗法,几桩案子同时僵持,直到东宫来信打破司马骄无计可施的局面。

  司马骄看完信,拍着大腿惊呼:“安怀德果然有二心!原来他真正臣服的人是靖王。好啊,卧底这么多年,借东宫的声势,吸尽我司马氏血肉,现在想利用完就扔,天底下哪来这么便宜的好事?来人,来人——”

  “带我的官防印信和太子口谕前往两浙调兵,随我到扬州包围寄畅山庄。”

  与此同时,郑运副借钦差口谕,找上旧部、也是郑国公府门党的扬州府行营都监,连夜赶往寄畅山庄。

  ***

  天色晦暗,蜿蜒山路亮起火把,形成一条曲折长龙,正朝寄畅山庄前进,而在山的背面也有条火龙行走于陡峭的山路,逐步逼近。

  山巅上,一人一马居高临下俯瞰底下兵马走过的盛况,身后则是一列重甲武装的骑兵,玄铁铠甲沾染未干涸的乌黑鲜血,顺着重甲鳞片的纹路嘀嗒落地,连人带马萦绕着挥之不去的肃杀和血腥气。

  他们正是霍惊堂带领的十五唐河铁骑,一个时辰前闯进寄畅山庄杀光里头的禁军,一刻钟前才离开,驻足山顶观望两方人马的碰撞。

  郑楚之和司马骄的人包围山庄,两方人马撞个正着,没等司马骄反应过来,郑楚之已经率兵抢先一步冲进山庄。

  司马骄愣了下,随即恼羞成怒:“拦住他——不,快进去!赶在他前面抢下银子!”

  兵马明火执仗冲进山庄,互相推搡,显然不擅长打仗的司马骄略逊一筹,他带的兵马还是从两浙借来的,日夜兼程,紧赶慢赶,未有休息,比不过扬州本地行营兵马精神饱满,很快处于劣势。

  郑楚之擅长战术,令兵马成小股分散,快速钻进假山、翻过凉亭,忽有人惊呼:“这里有尸体!”

  郑楚之闻言一惊,难道还有人抢先?

  他和司马骄同时迈步向前,另一方向传来士兵的喊声:“报都漕——庭院发现十来具尸体,着禁军盔甲、配军用环首刀,或一刀割喉,或长1枪当胸而过,无一活口!”

  应该是安怀德私下练的那支军队,对标西北禁军的训练方式,各个骁勇善战,还有完整的步兵配置,如今却被悄无声息地灭口?

  郑楚之疾步过来查看尸体,发现尸体温热,血还没凝固,说明先他们一步的人还没走远。可能前脚刚走,他们后脚就到了,可前后山路都被兵马围堵,根本没遇到第三方人马,难不成会飞天遁地?

  再看死者伤口,分明是军用环首刀和边境骑兵所用的双钩枪,是哪路兵马千里迢迢从边境赶过来?

  若无诏,谁敢擅离边境?

  郑楚之心生不祥预感,只是来不及抓住那点感觉就听到前头有人兴奋地喊:“找到银子了!一共十个箱子,每箱二十万两——就是徐州丢的两百万赈灾银!没出错!”

  司马骄脸上喜色一闪而过,举步向前走,却被一柄雪亮的刀抵住脖子,吓得手脚颤抖,脑袋僵硬地呵斥:“郑、郑楚之,你拿刀顶着……顶着朝廷三品大员的脖子,你、你不要命了!”

  “您很快就不是三品大员了,司马都漕。请您说句话,让您手底下的兵都向后退,否则我这刀不长眼,指不定在您身上捅多少个窟窿。我也不怕没法向陛下交代,只要保你不死就成,可是能让人生不如死的法子多得是。”

  郑楚之冷笑:“都漕大人,您要尝尝吗?”

  司马骄眼神阴恻狠毒:“太子是中宫所出,除了早夭的大皇子,占嫡占长,正头香主,百官拥戴,陛下钦点储君,受命于天,承天下万民之期许,必然得继大统,届时你和郑国公府都将为今日谋害东宫的所作所为付出惨痛代价!郑楚之,本官劝你别干会后悔的事!”

  郑楚之:“先帝不占嫡不占长,依然继承大统,除晚年略有诟病,还是一代明君。前朝非嫡非长的帝王多的是,立了储君又如何?前朝有两年一换的储君,还有当了二十年储君,最后被非嫡非长的隆武帝抢了皇位,你看世事难料,不到最后一刻尘埃落定,谁能保证谁是笑到最后的赢家?”

  司马骄脸色铁青:“你们果然觊觎储君之位。”

  郑楚之:“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罢了。天生我等,予地位、予才能,怎么能没有与之匹配的雄心壮志?”拿刀的手猛然一抖,就在司马骄脖子上划出一道血痕,他扭头喝道:“看清楚你们司马都漕在我手里——不想他死,两浙行营军速速撤退!”

  吼声镇住跑过来的两浙行营军,见他们顶头上差被胁迫,顿时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

  司马骄刚想开口说别管他,就被郑楚之一掌劈向喉咙,剧痛袭来,便一句话也说不出了。

  没有指令,两浙行营军停在原地,不敢寸进,彼时扬州行营都监已将十箱银两装上板车带走,特地前来复命:“禀将军,都带走了。”

  司马骄闻言,绝望闭眼,心里明白他和司马氏都完了。

  东宫想利用两百万两赈灾银甩锅,同时对付靖王和霍惊堂,觊觎他们手里的两支西北兵,但对司马骄来说,更想借此要挟安怀德,拿回他贪污公款的账本。

  既是他贪污公款的证据,也是东宫养私兵的证据!

  东宫和司马氏,只能保其一,不能全其二!

  郑楚之拍了拍司马骄的肩膀大笑:“虽然不知山庄禁军尽数被杀,独独留下两百万两赈灾银,是何人所为,但老夫还是感谢都漕,不仅拱手相让这泼天富贵,还主动把把柄送到我手里——”压低了声音,充满得意:“都漕为何冒夜闯山庄?为何知道赈灾银所在?是不是发现了什么,提前转移银子?安怀德劫赈灾银,和你司马氏,和东宫,有什么关联?”

  司马骄一听立即挣扎,被狠狠压制,猛地抬头瞪着郑楚之,目光如炬,脑中白光闪过,有什么很重要的地方被他忽略了。

  心念电转间,醍醐灌顶,司马骄露出快意的笑:“原来你不知道。”

  "知道什么?"

  司马骄充满恶意:“本官期待你机关算尽后发现自食恶果的绝望表情哈哈哈哈……郑楚之,你是自作聪明而不知啊!”

  郑楚之皱眉,啐一口,故弄玄虚。

  “都带走!”

  ***

  烛火通明,随行营兵马退场而重归寂灭。

  山巅上,散指挥:“将军,需要跟上去吗?”

  霍惊堂抓紧缰绳,调转马头:“回扬州,会会我的父亲。”

  ***

  崔副官跑进来,双目炯炯地盯着赵白鱼:“小赵大人,如您所料,带扬州行营兵马找到赈灾银的郑楚之没有回来复命,他想独吞功劳,还抓了司马骄,这是要剑指东宫啊。”

  赵白鱼:“估计下一步就是调兵遣将抓安怀德,不过安怀德没那么好抓,他手里还有私兵,闹不好真就在徐州造反。”

  崔副官焦急:“擒贼先擒王——您有直接调动地方兵马的权利,立刻下令,我来带头,围了安怀德的行营。”

  “固然没错,但你擒错对象了。”赵白鱼拿着信纸,抬眼说道:“擒王擒王,擒的是靖王。”

  崔副官愣住,怎么扯到靖王——等等!

  “安怀德不是效忠东宫,而是靖王?将军的生父,靖王?”崔副官几乎失声,愣怔半晌忽地说道:“不行,我们得拦下郑楚之,他揭发靖王谋反会连累将军。小赵大人早就知道幕后主使是靖王……您怎么不早点说?”

  “要不是怕霍惊堂被连累,我还需要七弯八拐地布局吗?”

  崔副官反应极快,霎时拨云见月:“对啊,凭小赵大人的聪明才智,断然不可能眼睁睁看将军陷入两难局面而无计可施。”

  赵白鱼弯着笑眼看他:“拍马屁的功夫你是修炼得越来越出神入化了。”

  崔副官嘿嘿笑:“实话实说。对了,那现在去抓靖王?”

  “霍惊堂现在应该已经和靖王会面了,你去徐州一趟,别让郑楚之看见,就说霍惊堂带唐河铁骑去找靖王闲话家常了。”

  “就行了?”

  “足够了。安怀德是个聪明人。”赵白鱼折叠信纸,颇为感慨:“聪明,忠心耿耿,可惜选错路,做错事,死不足惜。”

  ***

  司马骄被扣押,两浙来的行营军虽有东宫均令,但在养私兵、意图谋反此等大逆不道的罪行下,心生退怯,不敢草率行事。

  郑楚之则借机带扬州行营兵,没有通知,只悄悄联系徐州知府贺光友,趁夜色赶路,悄无声息抵达徐州并与贺光友会合,迅速包抄徐州行营。

  安怀德就在徐州行营里,左右参谋大惊失色,语无伦次,好不容易镇定下来出主意,从八百里加急奏禀东宫,到派人前往江阳县请钦差来解围……能用的办法都说出来,结果安怀德无动于衷。

  左参谋:“郑楚之哪来的兵?”

  右参谋:“是扬州行营都监,我认得他,他是郑楚之旧部!难道他们是奉了钦差旨意强行抓捕帅使?”

  左参谋:“郑楚之什么时候和钦差联手?”他来回踱步,念念有词:“荒唐,实在荒唐!不管是邓汶安冤案还是孙参议灭人家满门的案子,都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和帅使有关,便是权利再大、有万种理由,也不该调动营兵强行抓捕朝廷二品大员!”

  右参谋:“帅使,即刻着人八百里加急,东宫没法出面,干脆一折子告上朝廷,奏禀陛下……郑楚之和钦差行事没有章程,枉顾大景律法,实在荒唐至极!”

  安怀德闭目养神,老神在在:“郑楚之有没有说抓我的理由?”

  左参谋犹豫。

  安怀德:“但说无妨。"

  左参谋硬着头皮:“他说您劫掠赈灾银,杀害朝廷命官,冤枉无辜百姓,还……还私养兵马!”

  右参谋听得不禁咕咚一声吞咽口水,这罪名光是听着就两股战战,满脸写着‘荒唐’:“无凭无据,是要冤死帅使吗?”

  安怀德笑出声:“我千思万想,所有人都想到了,包括那乳臭未干的小钦差,也假设过我栽在他手里的可能,唯独忽略敌意最明显的郑楚之,没想到他居然是第一个发现我的人。”

  这话什么意思?

  意思很明显,郑楚之历数的罪名十有八1九没造假。

  左右参谋听出意思,吓得两眼一翻白,摔了个屁股墩,满头冷汗渗出来,好半晌都没法再起身。

  “怕什么?”安怀德扫了眼左右参谋:“念在你们追随老夫多年,兢兢业业的份上,老夫留你们一条命。”随后对部下将领说:“请郑郡公进来说话。”

  这时有人在外边禀告:“帅使,临安郡王随行副官,崔国公府崔氏七郎求见。”

  安怀德:“不见。”

  部下语气为难:“帅使,他说您要是不见会后悔,事关扬州城内的某位贵人。”

  安怀德猛地睁眼,思索稍许:“先叫他进来。”

  崔副官下马,避开郑楚之见安怀德,将赵白鱼嘱咐他的话带到。

  安怀德看着他:“老夫不知道你说的是真是假,焉知不是虚张声势。”

  崔副官挠头:“我们小赵大人说您是聪明绝顶之人,知道怎么做。”

  “小钦差?”安怀德忽地笑出声,拍着大腿说:“好!好个小钦差,好个临安郡王。”蓦地收起笑脸,仰头长叹:“咱们这位陛下实在是好算计,怪不得当年靖王会败在他手里。”

  崔副官闻言,心里催生出异样的感觉,他看不透今晚的行动,也看不出淮南复杂的形势,只是能从安怀德的感叹里,隐约猜出他似乎凭小赵大人的一句话就触摸到了整件事的真相。

  或许安怀德的确聪明绝顶,兼有赤胆忠心,否则不会从寂寂无名做到一省二品大员,原本追随东宫,前途大好,仍然一条路走到黑,继续效忠旧主,眼下为旧主安危,当即束手就擒。

  崔副官离开行营时,郑楚之已经带兵进去抓放弃反抗的安怀德,不禁感叹:“可惜了,本也是个英雄人物。”

  马蹄嘚嘚,连人带马很快没入浓重的晨雾里。

  ***

  谢家大宅隔壁的宅子占地颇为宽广,但是清静,和门庭若市的谢家比起来,说它门可罗雀都是夸赞。

  时常紧闭大门,一年半月不见有人出入。

  赵钰铮曾起过兴趣,旁谢氏族人旁边的宅子住户,年轻人统一摇头,说是不知道,只知曾经祖上阔过,但现在落魄了。

  问过不少人都是同一个口径,赵钰铮便失去兴趣。

  但凌晨时分,赵钰铮拖着赵三郎到屋顶对月喝酒,听到街道传来隆隆的马蹄声,定睛瞧去,却是一列威武肃穆的骑兵破开晨雾而来,停在隔壁宅子门前。

  过了一会儿就全都进去了,由于角度问题,再没能看到里头的动静。

  赵钰铮有点好奇:“三哥,你知道那是什么人吗?”半天没听到回答,他疑惑地转头:“三哥?”

  却见赵三郎呼吸急促,满脸红晕:“是传说中的唐河铁骑!”

  赵钰铮追问:“唐河铁骑是什么?”

  “当今最强的骑兵部队——为圣祖立下汗马功劳,至少有一半江山是唐河铁骑打下来的,可想而知它有多强大。但它没落几十年,声名不显,现在少有人知道它曾经的辉煌,爹曾经透露过,唐河铁骑是陛下藏起来的王牌,至少十年前,它活了过来。你可能不知道,大哥一直想进唐河铁骑,奈何不够资格。”

  “大哥武艺高强,也进不去?”

  “唐河铁骑不仅需要高强的武艺,还有其他硬性要求……不多说了,四郎,我想悄悄摸过去看看。”

  赵钰铮抓住赵三郎的手腕:“三哥,带我过去吧。”

  赵三郎犹豫半晌,禁不住弟弟的祈求,还是把他带了过去。

  溜进隔壁宅子,寻烛光而去,赵三郎躲在百米开外的大树上屏气凝神观望大厅里的亮光,赵钰铮眼神没他利,只能看到隐约的光和人影。

  “我看不见也听不到他们说话。”

  “嘘!”赵三郎:“再靠近点会被发现,你说话声音大点,也会被发现。”

  连赵宰执和赵大郎都对唐河铁骑推崇备至,赵钰铮不会天真到认为赵三郎危言耸听,便刻意放轻呼吸,专注地盯着大厅里头的情景。

  此时大厅正位坐着靖王,四十岁出头,身强体健且保养得当,顶着张好皮相和几十年刻意修身养性得来的儒雅气质,就着泡好的茶水温吞浅尝。

  霍惊堂一进大厅就随便找了个位置坐下,身体斜挎,洒脱不羁,和身板端正的靖王一个天一个地。

  有一下没一下地拨弄佛珠,霍惊堂觉得自己挺尊老爱幼的,作为一个有礼貌的人,他选择先开口:“老而不死是为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