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中医天下 第二章 天医堂制药

《中医天下》第二章 天医堂制药

作者:青斗 字数:2667 书籍:中医天下

  江河听了,点头赞同道:“宋总想得这么远,实是件好事,也是件当务之急的事,从明天开始我来安排罢。下午门诊量少些,就安排在下午罢,由各位老师们每人每星期讲授两个课时,学生除了天医堂二线的医生,也可以让那些来实习的学生们来听讲。有出色表现的,日后可考虑留在天医堂。”

  唐雨道:“这个计划应该实施了,天医堂名医讲习所也要例入我们工作中的重点,中医现在后继乏人,就由天医堂开始培养真正的后备力量罢。时机成熟了,再另行组建天医堂中医学院,这也是宋浩的愿望。天医堂名医讲习所应该成为日后天医堂中医学院的前身。”

  洛飞莺笑道:“宋浩,你这种发展中医的系列完整样式,面面俱到,我们的天医堂日后当是要被你建设成一个包含了教育及各顶中医产业的中医药帝国了。”

  宋浩笑道:“那是我曾设想的一个时代,一个大中医的时代,就让我们创造并迎接这个大中医时代的到来罢!”

  天医堂的发展,日声月隆,自是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这天,一位省电视台广告部的经理亲自找上门来,通过江河的关系直接见到了宋浩。

  “鄙人姓李,省电视广告部的经理,闻天医堂事业兴起,特来联系广告上的业务。”那李经理开门见山地说道。并递上了自己的一张名片。

  宋浩礼貌地接过对方的名片,看了一下,笑道:“可能我要令李经理失望了。”

  “怎么,天医堂已经与别的广告公司联系上业务了?其实那些公司大多是一种中介,你们与我们电视台直接联系,是可以省一大笔费用的。我们更有专业的广告策划人员,各方面足以令你们满意的。”李经理听了,有些急切道。

  宋浩摇了一下头道:“天医堂暂时没有和任何的广告公司有业务上的联系,是因为我们天医堂不做广告。”

  李经理听了,暗中一松,笑道:“这是一个信息的年代,酒香也是怕巷子深的,广告宣传是可能提高天医堂的知名度的。并且我次来是想谈一下天医堂制药的广告,你们药厂生产的几种药,听说效果不错,若是再配合上广告方面的宣传,一定会供不应求的。”

  宋浩笑道:“李经理说的不错,这的确是一个信息爆炸的年代,想尽法子促销自己的产品本无可非议。但是对医药这个行业来说,尤其是对天医堂来说,这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天下任何东西都可以进行广告方面的宣传,唯独医药不可,因为它已有了自己的宣传方式,那就是口碑相传,病人间的口碑相传是最好的广告。李经理不也是听说了天医堂生产的药吗。非我偏执,而是认为医药的特殊性,是救人性命的,容不得任何假里头。前几年有几种药品广告满天飞,几乎是家喻户晓,老幼皆知。现在怎么样了,不也是销声匿迹了吗!那般炒作式的广告,只是令某些人得一时之利而已,是经不住时间考验的。药品这个东西,一上广告,便自掺有水份,久则便假。即便我们十分自信天医堂制药厂生产出的药品,但做为一种成药来说,并非适应一切的所治病症。相同的病症之间也会有一定的偏差,这就需要准确的辩证来进行全面的纠正,方可万全,天医堂的医生们会做到这一点的。”

  “药品如此,医生更是!”宋浩接着说道:“一名好的医生,哪里会有时间去为自己做广告宣传呢!病人认可就是最好的广告,口碑相传的力量和效果虽然不是最大的,但是是最好的。天医堂治病,是求一个一个准确无误的治疗效果,而不是流水线式的作业方式,那样效益是有了,效果却是少了。不是我们天医堂所追求的。这样做可能暂时影响到天医堂生产的药品的普及,但不会有碍天医堂的发展。我们做的是一种特殊的事业,事业的成功可能要以不断增长的效益上的数字来做为依据,而我们事业的成功,是看治愈疾病的效果,真正的解除病人痛苦,那就是我们的成功。”

  “宋总!”那李经理听罢,很受感动,感慨道:“谢谢你为我上了一堂很好的教育课,不做广告的天医堂,才是真正的天医堂!”

  那位李经理回去后,深有感触,没有做成天医堂的广告,却制作了一个专题片《不做广告的天医堂》,播出后,影响颇大,为不做广告的天医堂也自做了一回广告。

  日后的天医堂果然没有做任何药品方面和医药馆的广告宣传,但是媒体上却时常有天医堂治愈疑难杂症的传奇报道。天医堂生产的药品,也自成了人们心目中解疾救苦的灵丹妙药。这是一种不做广告而广告的神奇效果。当然,天医堂制药厂的药品,是经得住时间考验的,每一品种,皆自百世不衰。

  天医堂走出了一种独特的经营模式,那就是购买天医堂药品的病人,在自行服用治疗后,痊愈则罢,不愈者可持所购买药品的包装到天医堂由名医进行辩证医治,自会免去其购买药品的费用。

  宋子和、林凤义二人又从《奇方验抄》里拣出一方,名为“皮病一扫光”,治那般外感风邪所致的风疹、麻疹等皮肤诸病奇效。分内服、外洗两方。外洗方中重用雄黄、硫磺二物,皮肤诸癞,洗之即效,其效如扫。又经过部分改进后,随即投入了批量生产。

  对于天医堂制药的产品,宋浩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价格标准,尤其是在零售价上,天医堂根据国家标准定好价格后,不准许零售商们高出一分钱,否则将取消销售资格,这是不给那些*炒作某一品种而获得暴利的药商们一点机会。医药行业的暴利黑幕时见报端,深受其害的只能是那些购买这类药品的患者们。

  有一个药商主动找到天医堂,要求代理“皮病一扫光”的全国销售权,并且每年交给天医堂三百万的代理费来。却有一个条件,那就是他自行进行广告宣传和制定零售价,将天医堂规定的每盒药28元骤升至148元。并且能保证每年一百万盒的销售量。但是被宋浩一口拒绝。郑重地告诉对方,天医堂经营的是一项对病人负责的特殊事业,而不是一种生意。令那药商悻悻而去。

  天医堂制药的产品,价廉效实,深得人心,以至时常供不应求。

  水明扬到达天医堂后,先后成功地进行了十几例复杂的大型胸脑外科手术,其娴熟的刀法,是若在表演一种优美的艺术,令宋浩、吴启光等人叹为观止,敬佩不已。以中医诊疗为主的天医堂有此外科高手的加入,其“神刀”之名也自增加了天医堂的声势。可谓无病不治了。

  一名遭到车祸而濒临垂死的病人,在经过水明扬的抢救之后脱险,令他名声大振。也让人知道了,天医堂内竟还有世界上最一流的外科医生。

  在水明扬进行的几例手术中,宋浩和吴启光在征得他同意的情况下,施以研究出的“针刺麻醉术”进行辅助性的局部针刺麻醉,尤令水明扬惊奇不已。更令他感到惊讶的是,他确诊的几例必须实施手术的病人,在以过中医方面的“保守治疗”后,中药之力竟然神奇地化去了病人体内的病灶,而致痊愈。

  一次,一名腿部粉碎性骨折的病人被人送到了天医堂,求诊骨科的叶成顺。时值水明扬在侧,他认为这种严重的情况,必须施以外科手术才能保住其腿。但是经过叶成顺的手法揣摸一阵后,以小夹板固定,在光下显示,其碎裂的五块骨头竟然神奇地被接上了。服以叶氏接骨丹,一个月后便自能下地走动了。此病例自给水明扬带来了一次强烈的震撼,这是西医之术万不能做到的事。

  叶成顺曾开玩笑地对水明扬说道:“见血的是你的,不见血的是我的,勿争勿争!”

  在经过了几次之后,水明扬感慨道:“西医确诊必须进行手术的病例,可有大半经过中医中药的治疗而能令病人康复,此般神奇,在海外几十年所未见也!”于是他对中医的兴趣愈发的浓厚起来。并谦虚地认为,天医堂所有的医生,都是他的老师,有一种重新学过的劲头。

  宋浩告诉水明扬,古籍有载,中医在几千年前就有人能进行高难度的外科手术了。众所周知的华佗便是一位。并且说,华佗发明的千古奇方“麻沸散”有可能存世。尤令水明扬惊讶不已。感叹道:“若有来生,我当习中医!”

  宋浩笑道:“现在学习也不晚,天医堂众名医,足令水先生少费三十年之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