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科幻纵览 第12章

《科幻纵览》第12章

作者:郑军 字数:2742 书籍:科幻纵览

  但他担心这项技术为奸人所用,从不外传。由于他整整一个多世纪都保持青春,所以必须每几十年就更换一次身份,在另一个地方生存下来。一百多年后,他那奇特的身世终于引起了警方的怀疑。……

  推荐理由:

  这也是王晋康一部能够与社会大众产生交集的小说。长生不老,可能是最古老的梦想之一。王晋康将它与基因科学相结合,成为故事的主线。《生死之约》本身的情节并不大,集中在主人公一个人的命运上。但由于主人公跨越两个世纪,他身边的背景要逐渐从“现代”到“后现代”。这是这部电影成为巨片的理由。类似影片可以参考《两百岁人》。机器仆人安德鲁为主公家几代人服务,他本身相貌基本不变,而周围的环境越来越超现代。

  九、星河《残缺的磁痕》

  故事大纲:

  每隔百万年左右,地球的南北磁极就要倒转一次。这是地质学上的事实。但在此以前无数次倒转中,并没有智慧的人类生存在天地间。那么,下一次地磁倒转发生后,人类是毫发无损,还是能够毁于灭顶之灾?作者为我们研讨了这个奇异的可能性。/

  推荐理由:

  推荐这部小说的最大理由,就是从未有人把地磁极倒转作为灾难片的题材搬上银幕。它体现了中国科幻作家在题材方面的创新能力。

  十、郑军《海与人》

  故事大纲:

  反感国营科研体制的海洋科学家甄涛辞职下海,慢慢成为投资巨头。他用巨款打造了“郑和一号”。以领先世界的技术开始深海资源开发。他的对手是深海中存在了亿万年的不明生物。体积巨大到可以击毁核潜艇。另一个对手是国际上的极端生态主义者。他们认为,现在应该制止中国人为了开发资源而破坏环境了。影片最后,自然界和人类的两股力量合在一起,向企业家展开了挑战……

  推荐理由:

  这是一部人类深海科研的史诗。片中涉及的矛盾:市场经济与生态保护,在中国本身已经逐渐激化,而尚未有影视界的人士关注这个并不太遥远的问题。小说中那艘比泰坦尼克号还长一百米的世界第一海洋考察船,以及如梦似幻的深海景色,算是给中国电影人的一个挑战。也是他们展示自己能力的一个舞台吧。

  作品相关 历届奥斯卡奖科幻片获奖总名单

  1953年(二十六届)

  《星际战争》(派拉蒙电影公司)获得最佳剪接奖

  1954年(二十七届)

  《海底二万里》(沃尔特迪斯尼公司)获得最佳艺术指导奖(布景装置)、最佳特技效果两奖。

  1966年(三十九届)

  《奇异的旅行》(根据阿西莫夫同名小说改编)获得最佳艺术指导奖、最佳视觉效果两奖。

  1968年(四十一届)

  《2001年太空漫游》获特别视觉效果奖。该年荣誉奖授予对《人猿行星》一片的化装有显著成就的约翰钱伯斯

  1969年(四十二届)

  《被放逐的人》(哥伦比亚和弗兰柯维奇—斯图格斯影片公司)获得特别视觉效果奖。

  1976年第四十九届

  本届奥斯卡奖特别成就奖授予为《金刚》(彩色版重拍片)设计视觉效果的卡尔洛兰巴迪,格伦罗宾逊,弗兰克范德维尔,并授予为《23世纪大逃亡》一片设计视觉效果的勒布阿博特,格伦罗宾逊,马修尤里西奇。

  1977年(五十届)

  第五十届。科幻片狂收“小金人”的一年!《星球大战》(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获得最佳艺术指导(布景装置)、最佳服装设计、最佳音响、最佳剪接、最佳视觉效果、最佳音乐(作曲)、六个奖项。《第三类接触》(哥伦比亚公司)获得最佳摄影奖。该年特别成就奖还授予了为《星球大战》设计音响效果的小本杰明伯纳,以及为《第三类接触》进行音响效果剪接的弗朗克华纳

  1978年(五十一届)

  《超人第一集》(华纳和亚历山大索尔金德影片公司)获得特别视觉效果奖。

  1979年(五十二届)

  《异形》(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获得最佳视觉效果奖。

  1980年(五十三届)

  五十三届荣誉奖授予《帝国反击战》(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和卢卡斯电影公司)的视觉效果制作者弗雷德海恩斯。

  1982年(五十五届)

  《ET》(环球影片公司)获得最佳音响、最佳音乐(作曲)、特别视觉效果、最佳音响效果剪辑四奖。

  1983年(五十四届)

  《杰迪的归来》 获得特别视觉效果。

  1985年(五十八届)

  《天茧》(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扎纳克和布朗影片公司)获得最佳男配角:唐阿米奇。这是科幻片第一次,也是到目前为止唯一一次获得表演方面的奖项。该片并获得本年度最佳视觉效果。

  《回到未来第一集》(环球影片公司和斯皮尔伯格影片公司)获得最佳音乐剪辑、

  1986(五十九届)

  《异形续集》(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和白兰地瓦恩公司)获得最佳音响效果剪辑、最佳视觉效果两奖。

  1987年(六十届)

  《内层空间》(华纳兄弟影片公司和安布林影片公司) 获得最佳视觉效果奖。

  1989(六十二届)

  《深渊》(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获得最佳视觉效果奖。

  1991年(六十四届)

  《终结者》第二集《末日审判》(吉尔德、卡罗尔柯和西太平洋影片公司)获得最佳化妆、最佳音响、最佳音响效果剪辑、最佳视觉效果四奖。

  1993年(六十六届)

  《侏罗纪公园》(联合国际、环球和安布林影片公司)获得最佳音响、最佳音响效果剪辑、最佳视觉效果三奖。

  1999年(七十二届)

  《黑客帝国》获得最佳音响、最佳音效剪辑、最佳影片剪辑、最佳视觉效果四奖。

  又:根据凡尔纳同名作品改编的《八十天环游地球》曾经获得第二十九届(1956)奥斯卡奖最佳影片、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剪接三项奖。《007之霹雳弹》获得过三十八届(1965)特别视觉效果奖。《大白鲨》获得第四十八届(1975)最佳音响、最佳剪接、最佳音乐(剧情片作曲)三奖。《阿波罗十三号》获得六十八届(1995年)最佳音响效果剪辑、最佳音响成就、最佳电影剪辑三奖。不过笔者认为,这几部都是现实题材电影。由于不少人认为它们是科幻片,这仅是我的个人观点,故先记录在此备考。

  作品相关 科幻的艺术规律 上卷前言

  在《科幻纵览》七卷本中,这是惟一一卷完全以理论讨论为内容的文本。也是全书的核心。它最难写,以至于笔者跳过它,去写比较容易的后面两卷,然后才翻回来完成它。

  科幻作品素来不为专业文学理论家重视,一方面是发表园地相异的问题。科幻小说并不发表于文学杂志上,也基本不由文学出版社出版。哪个文学理论家会专门去阅读科普杂志和少儿杂志呢?而且如果他们写了关于科幻作品的评论文章,又能够发表在哪家文学评论刊物,或者哪家学报上呢?当然,最近一段时间,一些文学出版社或者综合类出版社已经开始出版科幻小说,这个问题初步得到了解决。不过,整体上,科幻作品仍被打入科普和少儿读物的行列,并因此生存在文学评论界之外。

  但是,更为重要的原因,则是理论工具的不足。不借助任何文学理论,单纯去阅读小说本身,那是一般的阅读欣赏。而理论家是必须要戴起理论眼镜的。当今的“主流文学理论眼镜”在其打造过程中,又恰好没有加入任何科幻的零部件。所以,戴上这副眼镜去看科幻小说,恐怕什么也看不出来。或者,直观地感觉一些科幻作品很不错,但说不清它们好在哪里。

  在《科学与现代中国文学》一书中,刘为民对于主流文学作家和主流文学作品的分析恰到好处。但在谈到《猫城记》时,却很认真地去分析它如何具有“探索宇宙、搏击外层空间的科技意识……”(该书279页),很仔细地分析“猫人”的生理特征,并探讨猫人与八十年代美国科幻片《ET》中的外星人形象有什么关系。显然,如果作者的理论分析宝库中拥有与科幻小说有关的工具,就会知道老舍的这些描写只是背景设定,和真正描写宇航技术与外星人的科幻小说完全不同。

  在另一部文学理论作品中,作者把视线投到倪匡身上,却只找出了倪匡的一部滥作《聚宝盆》。这部作品无论科幻构思还是文笔,在倪匡小说里都是末流。而作者却惊诧其想象力如何惊人。

  这些例子表明,并非主流文学理论家就一定不重视科幻。但如果没有必要的理论眼镜,他们很难从中挑捡出真正的艺术价值。而这副眼镜,既然主流文学界尚未有人来打造,那么就只好先由科幻界人士先动起手来了。

  这只是创作本书的一个小目标,还有一个大野心包含在本卷的创作过程中:既然主流文学的基本理论只是从部分类型的文学作品,而远非全部类型文学作品中提练出来的。那么它必然是有缺陷的,甚至可能会有某些根本缺陷。引入科幻文学这股新鲜血液,是否也能多少改造一下现有的文学基本理论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