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谁是李世民 第110章

《谁是李世民》第110章

作者:风明 字数:2866 书籍:谁是李世民

  在网上贴文最让我高兴的当然是能得到大伙的支持,每次遇见瓶颈想停笔的时候,你们的支持,让我觉得自己不是一个人在孤军奋战,便咬牙坚持了下来。但你们的留言对我既是动力也是压力,因为大伙各有想法,意见总是难以统一,而文章的情节总是曲折迂回的,所以我每写到一个转折的地方,看到大伙迥异的留言,我都会受到很大的压力。因为这时我已经没办法不顾及大伙的想法,一意孤行,完全按照自己原本设定好的故事情节下笔。(撞墙反省中,我真是个意志薄弱的家伙~~~~)

  呵呵,所以大伙还是等到这文全部写完再来看吧。喜欢这文的朋友可以去书店买书,若是不想要买书的朋友也可以等到出版后,大概就是几个月后(因为出版的时间暂时还难以确定),我就会将全部的内容贴在网上。

  还有一点要说的,就是关于这文的结局,也就是女主风明最终的归属问题,我可以明确告诉大家,不算是悲剧,而且在我自己看来,这已经是最美好的结局了,但很可能是在大家的意料之外。当然,悲剧、喜剧,我一个人说了不算,最终的评判权还是要交给看文的各位。

  最后,要感谢大伙一直以来的支持,对于暂停更新,我只能对大伙说抱歉再抱歉,希望你们能谅解、支持,谢谢,某城抱拳答谢下场~~~~~

  正文 第九十五章 所谓决心(1)

  “明,你……”李世民踏前一步,才想说什么,帐外忽然传来长孙无忌的声音,“殿下……”

  “进来。”李世民望了我一眼,无奈地回身坐下。

  帘子一挑,进来的是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他们先是躬身施礼,而后互相看了看,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三位有话想对本王说吧?”李世民看出他们似乎有话要说,“说吧,不必忌讳什么,只管说出来。”

  “殿下要亲自领兵作战,这固然是好。但战场之上,变幻莫测,凶险太多,稍有不慎,便会……”长孙无忌停了下,这才又说道,“所以,我等恳求殿下不要亲至虎牢,在最前沿上阵厮杀了。”

  “身为主帅,应当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杜如晦接口道,“不可好强斗勇,如悍将勇夫一般上阵与敌人厮杀拼命。”

  “是啊,如今战事紧急,”房玄龄也赶忙说道,“而主帅乃一军之砥柱,一旦有失,大军就会群龙无首,不战而败了。所以,请殿下另派人去镇守虎牢。”

  “今日是什么日子?难得你们三人说话如此整齐,都是同一个调调。”李世民托着下颚,定定地看着他们三人,忍不住笑道,“几位何时也变得如此胆小了?”

  “不是我等胆小,而是殿下太轻视自己安危了,次次不顾生死冲锋陷阵。”相比李世民的轻松自若,长孙无忌他们可一点都笑不出来,个个脸色凝重,“自大军征讨洛阳以来,殿下已有数次身陷险境,命悬一线,令我等惊出一身冷汗。殿下若还是如此鲁莽,恐怕我等没有战死沙场,反倒惊骇而亡,被他人耻笑了!”

  “哈哈哈……你们未免也太夸大其辞了。”李世民朗声大笑,“战场上虽有凶险,但也不到你们说的那般惊骇。虎牢一战,事关全局,非同小可,本王必定要亲自前往。”

  “明……你怎么坐在那里,如老僧入定似的?”那三人一看说服李世民无望,便齐齐地冲我施了个眼色,那意思再明白不过,就是让我也帮忙劝解一下。

  我只能在心里暗暗叹气,李世民最不喜欢别人管束他了,长孙无忌他们几个自己吃力不讨好也就算了,犯不着把我也放到火上烤呀?再说这李世民命还长着呢,虎牢一战虽然凶险,但他可是一根毫毛也没伤到。

  “一场战役若想要取胜,最终靠的还是将士的誓死效命。很多主帅为了使兵士有进无退、勇往直前,常常在阵后以刀斧手押阵,迫使兵士上前杀敌,但是,这种方法并不可取,只能招致兵士的怨恨,并不能真正驱使他们为国效命。而殿下身先士卒,与兵士站在同一阵线,这才是激励我军战士心甘情愿冲锋陷阵的最好方法。”看他们拼命地冲我施眼色,那就是非逼着我多嘴不可了,我稍稍思忖了下,才说道,“而且这虎牢关,左临汜水,右靠黄河,中间只有个狭窄的峡谷,易守难攻,正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扼住虎牢,三千五百人也就足够了。”

  “恩……”长孙无忌三人听后,都沉默不语,若有所思。

  “呵呵……怎么,你们还想找明做说客?可惜,这趟可是阴沟里翻了船。”李世民侧头含笑望着我,这才又说道,“我知道你们也是担心我的安危,放心,我会加倍小心谨慎。”

  “是,是我等疏忽了,料想不到殿下有如此想法。”杜如晦正色道,“但我等还有一个疑惑,请殿下明示。就是殿下为何要将留守洛阳的兵权真的交给李元吉?齐王与殿下素有心结,他甚至买凶要置殿下于死地,今次殿下亲自在虎牢与夏军苦战,万一他在洛阳城外放松对王世充的围困,那殿下岂不是有腹背受敌之险?”

  “让他留守洛阳,这其中的凶险,我当然知晓。但事到如今,这却是最好的办法。我若带他一同去虎牢攻打夏军,那窦建德绝不比王世充弱,他若到阵前作乱,或是临阵败退,我可真是束手无策了。”李世民缓缓扯出一个笑容,蓝瞳微眯,射出精芒,“所以只能将他留下,让你们可以从旁看着他。而他毕竟名义上是右元帅,若留他围攻洛阳却又不将兵权交给他,他一定会怀恨在心,恐怕还会在此发生变乱。我若冒险将兵权交给他,他便会有了受宠若惊之心,或许便能能老实乖顺地替我困住洛阳。胜向险中求,我愿意赌上一次。”

  “秦王殿下思虑缜密,是我等多虑了。”房玄龄叹了一口气。

  李世民悠然交迭双手:“既如此,你们便退下吧,我也该准备出发了。”

  “是。”三人再无异议,深施一礼后,便都退出帐去。

  “无忌与如晦他们虽然也清楚我的脾性,但最懂我心的人,始终还是你。”李世民手臂一伸,便将我搂进他的怀里。

  “殿下,时候不早了,该出发了吧?” 我神态平静地看着他。最懂你心?有时我情愿不懂。

  “恩,是该出发了,你若决心要与我一起去虎牢,那就去吧,但是你要答应我,千万不可冲到队伍的前头去。”李世民伏身吻了吻我的唇,见我毫无反应,便扬眉道,“怎么,打算用冷淡疏离来隔开与我的距离?

  “我与你的事,我想还是等这场仗打完了再说。”我蹙起眉,表情依然冷淡,“殿下如此睿智,不可能不知道眼下最紧急的是什么。”

  “呵……”李世民对我纵容地一笑,他站起身,双手一摊,带着难以捉摸的戏谑,“明,为我着装。”

  正文 所谓决心(2)

  “呵……”李世民对我纵容地一笑,他站起身,双手一摊,带着难以捉摸的戏谑,“明,为我着装。”

  我叹了口气,无奈地举高手,为他穿上盔甲,带上头盔,并系上斗篷,“好了,走吧。”

  李世民满意地一笑,轻抚了下我的脸颊。

  我们走出中军帐的时候,外面笳角鼙鼓已是轰鸣奏响。他们演奏的是《秦王破阵乐》,这是一支歌颂李世民功业的舞曲。听着这样雄壮、催人奋进的乐曲,兵士们个个都精神抖擞,信心百倍。

  李世民看似漫不经心地问道:“明,我凡是出征,无论多么疲惫、多么落魄,也非要演奏这首《秦王破阵乐》,你知道这是为何么?”

  “是为了壮大你的声势。因为这曲子每演一次,你秦王的的勇猛威风便会深深地烙入将士的脑中一次,到时人人都会唱,等战事结束,老兵解甲归田、新兵回家探视时,他们便会将这支舞曲带到天下的每个 角落。”我原本不想理睬他的,但看他那洞悉一切的表情便有些气恼,随即压低声音答道,“这一来,大唐秦王的名字便会远播天下,威震全国。人人都知道,这天下是你李世民打下的天下,连大唐也是你一手开创的大唐,便会折服在你的威名之下,日后你若到了紧急关头,只需等高振臂一呼,立刻从者如云,应者无数,这是你用心良苦藏在民间的一股支持你的强大力量。”

  “先前无忌、文静他们还为不停演奏这乐曲而与我有争论,”李世民锐利如鹰的蓝眸紧紧地盯着我,而后意味深长地笑了:“我以为世上无一人会知晓我这个念头,没想到,你居然如此清楚……”

  “怎么?”我肩一耸,眉一扬,偏头看着李世民。到了这个时候,我若还受他的威胁,那我就真的是不折不扣的大傻瓜,“接下去,你是不是又想说,帝王最容易做的事情,就是排除异己、消灭眼中钉。所以,不要轻易去揣测帝王的心……虎须拈一次就够了,再不收手,很可能会被啃得尸骨无存……”

  “呵……明,你好似又恢复了从前的孩子气……”李世民先是呆怔了下,而后学着我的样子,故作无奈地耸了一下肩。但很快他便沉下脸,向着一旁的尉迟敬德问道,“玄甲兵都到齐了么?”

  尉迟敬德立即答道:“回殿下,都已到齐,只等一声令下,便可出发了。”

  剿灭刘武周后,为了东征洛阳,李世民亲自挑选了一批身强力壮、武艺高强的精锐骑兵,统一训练,统一着玄衣玄甲,所以便称为“玄甲兵”,他们直属李世民掌管,只听他一人指挥,并都誓死效命于他,他们已经成为李世民克敌制胜的一支奇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