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杜月笙传 第39章

《杜月笙传》第39章

作者:陆京士 字数:3024 书籍:杜月笙传

  五月卅一日,由当地绅士八人,北平商联会代表二人,上海商会代表-黄金荣一人,陪同半官方人士陈调元、温世珍、安特生在雾家原和匪方代表郭其才、刘武刚重开谈判。六月一日,陈调元、温世珍带了几名书记,进抱犊崮点名收编土匪,同日,山东督军田中玉,派人自天津购来军装两千套,另备大洋五万元,令吴长植入山分发,以资犒赏。轰动中外的临城刼案于焉宣告圆满解决。

  六月中,黄老板踌躇满志的回上海,更大的打击在等待着他,趁他远赴临城,露兰春逃逸无踪。-由于保险箱的钥匙一向由她掌管,露兰春把黄家的道契、债券、金珠宝贝,可以说她已将黄老板的全部财产席卷一空。

  露兰春嫁到黄公馆三年,惊涛骇浪,纠纷无穷,使黄老板的心情由亢奋而忧悒,由忧悒而萎靡,当年豪情胜概,都随着身心折磨,付诸九霄云外,「英雄难过美人关」,黄金荣在他声势日趋壮大,事业兴盛已极的当儿,竟会壮志消减,遽然引退,俨然巨星之隐没,实足令人浩叹,-临城一案,使他名扬中外,声誉鹊起,再加上民国十六年清党一页他的策划有功,只不过是月落星稀时的一痕微芒而已

  相反的,杜月笙天纵智能,又复勤恳努力,聚精会神,他在光怪陆离,无奇不有的大千世界,接触其心脏,伸展其触角,融会贯通,无远弗届,正如砂砾中的一粒宝石,迭经磨练,终于光芒四射,脱颖而出,浸假成为黄浦滩上史无前例,「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一代人杰。他和黄金荣的一消一长,除了「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换旧人」的必然趋势尤有天赋、磨练,及其时代环境、政治情势的多种因素所使然。

  黄老板内忧外患,打击重重,从山东临城回到上海,他憬然悟觉,他放在杜月笙肩头的那一只手,份量越来越重,年未及六十,他已垂垂老矣,无论家事外事,他都必须仰赖杜月笙代为尽心处理。

  露兰春当了将近三年的「老正娘娘」,她一直不曾生育,黄金荣一度为了收她的心,替她领养了一个男孩,取名源焘。他对这个孩子相当宠爱,然而露兰春一旦逃之夭夭,那孩子的啼哭之声,那使他感到份外的烦恼。

  无须他吩咐或下令,露兰春一逃,杜月笙这边立时侦骑四出,他早已掌握了露兰春的行踪。但他很聪明的秘而不宣,他晓得黄露这一段姻缘,必须以悲剧终场,他雅不欲将事态扩大,唯恐砸了老板的金字招牌。

  时间可以治愈感情的创伤,黄金荣迭经变故,露兰春大胆泼辣,花样层出不穷,她使黄老板深感无法驾御,在莫可奈何时,唯有放她一马,对于破镜重圆,为之全部绝望。黄老板有意无意的告诉杜月笙说:

  「女人心,海底针,露兰春既然变了心了,寻她转来也是白费。罢罢罢,我只要她把偷走的东西拿回来,多少有个交代。」

  杜月笙深深的点头,他心中高兴,黄露脱幅,只有好处,黄老板花甲以前的「美人关」,总算由于他自己的大澈大悟,可以迎刃而解了。

  替露兰春出面作调人的,有上海会审公所的法官聂榕卿,和逊清道台,民国十四年五三惨案曾任交涉使,时为上海清丈局长,镇江人许九爷许沅,号秋颿,上海大中华饭店便是他的产业。许九爷和黄老板私交极好,再加上聂榕卿跟黄金荣等的渊源很深,聂老爷在会审公所,黄金荣经手承办的案件,大部份都是由他过堂。

  情场失意的黄老板,一想开了,便量大福大,宰相肚里好撑船,他决意不再过问露兰春的事情,露兰春缴回她卷走的财物,正式和黄金荣脱离,她下嫁薛二,两个人果然爱情弥坚,躺在鸦片烟榻上过了大半辈子。她替薛二生了六个孩子,为薛二在民国十六年时带来一场「横祸」,她不再唱戏了,这一对情侣除此以外,并无一事足记,抗战胜利后她始侘 而卒。临死时她渴望见一次「妹妹」,-黄家长辈对黄李志清的嫟称,曾经托人带了信去的,说是死前有要紧话告诉她,黄李志清恐怕公公生气,她不敢去见那最后一面露兰春怅惘地怀着她的秘密心事,魂归黄泉。老板退隐独当方面

  由于黄金荣的金面,使临刦案顺利解决,法租界公董局的头脑十分兴奋,他们由衷的向他道贺,并且这么样直率的问他:

  「你平时不出法租界一步,怎么连山东的大向马都认识你呢?」

  心里稍微轻松一点,黄老板也会得意洋洋的回答:

  「干我们这一行的,本来就要三教九流,一概熟悉。上自皇帝总统,下迄土匪瘪三,必须统统认得。」

  酬庸殊功,法租界当局想再为他晋级,然而黄金荣在法捕房的级职已经晋无可晋了,于是法国人又破一次例,升他为督察长。这个「洋官衔」是史无前例的,因而可以说是「巧立名目」。

  黄金荣苦笑着接受此一殊荣,他早就心灰意懒了。升了官反而不大问事,为了消愁解闷,他开始抽上了大烟,进入半退休状态。他知人善任,把家务事和所有的财产物业,交给新寡的儿媳黄李志清掌管,外间的公事呢,他毫不犹豫,全部责成杜月笙。

  一颗光芒万丈的巨星,辞离片片云霭,在黄浦滩的上空熠熠闪亮。-杜月笙风云际会,踌躇满志,他勇猛精进,大刀阔斧,开辟他的天下,与此同时,也将大上海导向更繁荣,更璀烂的境界。

  纵使帮会的力量早已和捕房势力相结合,然而事实上黄金荣却是在将近退休,门生故吏满法界的日薄崦嵫时分,方始正式加入了清帮。

  这也是杜月笙一力促成的杰作,结束了黄金荣独创的清帮「旁门左道」,使「倥子」成为前人,支流纳入正轨。起因是黄老板某日接到一封无名信,他顿时大感恐慌,因为这封信上义正词严的对他加以指责:他犯了帮会中不可宥恕的戒条:他分明是个「倥子」,用清帮规矩收学生纳名帖已是大大的不该,怎可以再冒充张老太爷,大字辈张镜湖的门人,有恃无恐的深入临城匪窟,「黄天霸拜山」,博致虚名。

  又是杜月笙出面,替他解决这个问题,黄金荣「弄假成眞」,他向张镜湖递了名帖,送一笔丰厚的挚敬,两万大洋。自此成了清帮「通」字辈的前人。他比杜月笙高一辈,却和手下的金廷荪、马祥生、顾掌生、张啸林,……乃至杜月笙身边的顾嘉棠,高鑫宝等一字并肩。

  将近六十岁,还受到感情上的严重挫折,使黄老板无论在心情上或外表上,都呈现了龙钟老态,除了他所经营的娱乐事业,他那拥有儿孙三代依然人丁单薄的家庭,他不大过问其它的事,他开始斤斤较量金钱,并且,过份关切、寄望于他心目中认定的继承者,和他相处已及二十五年的杜月笙。他密切注视杜月笙的一言一行,尤其是他的路向与做法

  杜月笙承接了黄老板在法租界的惊人权势,然而羽翼丰满,雄心勃勃的他,目光远大,他所做的头一件事,便足以说明上海法租界这个小圈圈,实在容纳不下他这一颗巨星

  他一开头便要向英租界进军

  所谓英租界,正确的名称应该是「公共租界」,道光廿五年(一八四五)由英美两租界合并而成,但是由于美国一向委托英国人代管,典章制度,政治社会一切英国化,因此上海人相沿称它「英租界」、「大英地界」,公共租界的字样,仅祇登载在官文书上。

  大英地界的范畴远比法租界辽阔,市容与秩序也较为整齐,它可以说是大上海的心脏和精华之所在。在那边另有一批亨字号的人物,譬如说巡捕房里的先后三任华探长,谭绍良、尤阿根和陆连奎,都俨然是大英地界的「黄金荣」,早期的大八股党,如沉杏山、杨再田、鲍海筹、郭海珊等人,以及赌界的大亨严老九等等。

  杜月笙这一方面,跟大英地界那一路人的关系,起先是明争暗鬪,嫌隙甚深。小八股党抢了大八股党的金饭碗,黄老板又敲过沉杏山的耳光,杜月笙开山门的徒弟江肇铭,且曾讹过严老九的赌台,害他一怒之下关门打烊。凡此种种,都有闹出剑拔弩张,双方火拼的可能。不过,黄金荣的「前敌总指挥」是杜月笙,他有羣众,有力量,他以有组织有系统的阵营,对付大英地界的各自为政,一盘散沙,大英地界诸人实在惹不起他,于是只有自甘退让,被法租界的人全部吃瘪。

  大英地界那一般人最惨的时候大八股党销声匿迹,严老九不能不买杜月笙的账,沉杏山这个吃耳光的人,慑于黄杜张的声威,居然跑到北方去避过一阵风头。一年多后,当他在北方存身不住,又悄悄的回到上海,恰值黄老板将对外事务,统统交给杜月笙掌管。而杜月笙登台以后,他的手法与作风,和黄老板大大的不同。

  换一个人,当法租界的朋友大权在握,气焰万丈,大英地界的人自承失败,势力急剧降退,纵使不斩尽杀绝,扩充自身的力量,迅速的将大英地界也兼并过来;最低限度,他总不会再去理睬那般手下的败将,予他们死灰复燃的可乘之机。这就是杜月笙之所以为杜月笙了,他从老板手中接过权柄,头一件事,便是一心化敌为友,他很热烈而诚挚的向昔之敌伸出了手。听说沉杏山从北方回来了,躱在家里孵豆芽,栖栖皇皇,彷复「无面目见江东父老」,于是杜月笙想尽方法,说服黄老板,「冤家宜解不宜结」、「人水冲了龙王庙,横竖都是自家人」,他又说:

  「想当年沉杏山从崇明岛到黄浦滩闯世界,身上只有两块银洋,省吃俭用,用到第二块钱,居然是只哑板(敲不出叮当之声,假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