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建国大业 第11章

《建国大业》第11章

作者:王兴东 陈宝光 字数:2341 书籍:建国大业

  刘少奇、王稼祥、高岗、师哲等中共代表团成员出席。

  斯大林叼着烟斗略带歉意地:“……少奇同志,由于我们对于你们的情况不了解,出过一些错误的主意,是不是妨碍过你们呢?”

  刘少奇谨慎地:“没有。”

  斯大林:“在你们渡江时,我们担心美国插手。但是你们在毛泽东的指挥下,把握了局势,打得很好。”

  刘少奇:“现在我们推翻国民党,没有人说我们不对。”

  斯大林:“胜利者是不受审判的。”

  刘少奇:“现在我们集中力量解放华南各省。”

  斯大林:“打算什么时间成立中央政府?”

  刘少奇:“初步定在1950年1月。”

  斯大林思索片刻:“为什么那么晚?国民党政权实际上已不复存在了,你们具备掌握政权的一切条件。千万不要错过时机,奇Qīsuū.сom书要警惕帝国主义利用所谓无政府状态,出兵干涉。”

  04

  127.北平中南海菊香书屋

  毛泽东:“……斯大林的意见很有道理,中央政府应当尽快成立,提前三个月,10月1日怎么样?”

  周恩来:“政治协商会议的筹备工作,要加快步伐。”

  毛泽东:“小超同志那里有消息没有?”

  周恩来摇了摇头:“没有。她陪孙夫人在上海参加了几次市委组织的活动,但没有说定什么时间北上。”

  毛泽东急躁地站起,习惯地像指挥战役般命令:“给小超同志发电报,政治协商会议要在9月份召开,中央政府也要在那时成立,请孙夫人早日定下北上的时间!”

  周恩来:“主席,我已传达了你要耐心等待的意见。”

  毛泽东有所意识地慢慢坐下,从口袋里摸出半支烟来,慢慢点燃。

  毛泽东:“是啊,我太急躁喽。我的急躁,不能对小超渗透半句。”

  128.上海市委接待处的宾馆

  邓颖超对镜梳头,陷入痛苦的思索。

  陈毅带着警卫员进来:“大姐。”

  邓颖超:“陈老总。”

  陈毅:“听说大姐吃不下饭去,我给你搞来点城隍庙的小吃。”

  邓颖超:“主席交给的任务没完成,哪能吃得下!”

  陈毅看到桌上有关宋庆龄的书和照片,墙上还贴着宋庆龄和孙中山的照片:“真难为大姐,研究起国母来了。”

  邓颖超:“恩来天天催我,我能天天催孙夫人吗?”

  陈毅:“大姐,你可别急出病来,首先要吃好!”

  邓颖超看着那饭盒里精美小吃:“今天北平又来电报了。”

  陈毅:“你别急。”

  邓颖超:“不是我急,是中央急,现在新政协万事俱备,只欠国母出山呀!”

  陈毅:“能用得上我陈毅的地方,大姐只管下命令!”

  邓颖超看着眼前的精美上海小吃,油然生智:“有了,今天中午,你给我做180套这种小吃。”

  陈毅:“一模一样。”

  邓颖超:“当然。”

  陈毅:“送孙夫人?”

  邓颖超看表:“还有三个小时,你能不能做好吧?”

  陈毅霍地从椅上站起:“许参谋。”

  门外进来一位参谋:“陈司令员。”

  陈毅:“通知司令部协理员,12点前搞出200套上海小吃,交邓大姐!”

  129.上海市虹桥路1191号

  字幕:1949年8月19日“小先生”夏令营

  宋庆龄邀请邓颖超、许广平、廖梦醒视察中国福利基金会举办的小先生夏令营,在180多名孩子参加活动。

  宋庆龄:“孩子们,玩得开心吗?”

  小先生们齐声:“开心!”

  宋庆龄:“到了午饭时间了,大家该回去吃饭了。”

  “我们不想走。”

  “我们不饿。”

  邓颖超:“孙夫人,让孩子们再多玩一会儿吧,看他们玩得多开心呀!”

  宋庆龄:“这是基金会搞的第一个少年夏令营,请多指导。”

  邓颖超:“我知道基金会经费比较紧张,住得比较差,不能请更多的孩子来参加,跟苏联的夏令营没法比。”

  宋庆龄:“颖超,你说到根儿上了,我就是想让中国的孩子,也有欢乐幸福的童年。”

  这时,两辆军车开来,许参谋跳下车来:“邓大姐,饭送来了。”

  宋庆龄:“这是怎么回事?”

  邓颖超:“我请陈毅市长给每个孩子送一盒饭,解决肚子问题。”

  宋庆龄激动地:“孩子们,邓妈妈给你们送午饭来了!”

  兴奋的孩子们排上队,每人得到一份包装好的城隍庙小吃。

  孩子们开心极了。

  宋庆龄分发给孩子们:“要谢谢邓妈妈。”

  邓颖超也给孩子们发饭。

  宋庆龄:“颖超,孩子们多高兴啊!”

  邓颖超:“让他们在这里多玩一会儿。”

  宋庆龄:“你想得比我周到。”

  邓颖超:“我喜欢孩子。”

  宋庆龄:“那你,为什么不生个孩子?”

  邓颖超:“孙夫人不是也没有孩子吗?”

  两人相对,无言。

  130.宋庆龄寓所前的绿地

  几只鸽子在草地上嬉戏。

  邓颖超和宋庆龄坐在椅上:“……恩来让我告诉您,由于革命形势发展很快,政治协商会议要在9月份召开,希望您早日康复,去北平商量建国的事。”

  宋庆龄:“谢谢,我也希望早日康复,可是,力不从心哪。”

  邓颖超:“但愿您早日康复!”

  宋庆龄:“跟你说,即使我参加会议,也不愿作为党派代表。”

  邓颖超:“您不愿意作为国民党……”

  宋庆龄摇摇头:“最好还是以旁听资格列席会议吧!”

  邓颖超:“怎么能让您旁听呢?”

  05

  131.北平香山双清别墅夜

  毛泽东在看邓颖超发来的电报:“一国之母,不参加党派也好。”他拿起桌上半支掐灭的香烟,重新点燃,在屋里踱步。

  李银桥:“这个孙夫人,架子也太大了,谁都请不动她!”

  毛泽东连连摆手:“莫乱讲啊!”

  李银桥:“?”

  毛泽东:“孙夫人有个戒指,那就是国宝,上边有一个印章。抗战时期,蒋介石封锁我们,孙夫人为我们在海外募集物质。有些华侨、外商就是想得到孙夫人的签字、盖章才捐赠的。第一个采访我们的美国记者斯诺也是孙夫人介绍的。”

  李银桥:“对不起主席,我不知道这些。”

  毛泽东:“从1927年算起,孙夫人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支持了我们整整22年啊!现在,我们胜利了,等她几天还等不得吗?”

  李银桥:“主席,你问谁呢?”

  “问我自己呀!”毛泽东把烟头拧灭。

  132.台湾国民党军用机场

  蒋介石边视察边询问陈诚:“这里起程轰炸北平,能回来吗?”

  陈诚:“太远,不加油回不来。”

  蒋介石:“共党那个政协会有什么名堂?”

  毛人凤接话:“还在筹备。”

  蒋介石:“孙夫人去了?”

  毛人凤:“没去,还在上海。”

  蒋介石:“孙夫人还是有些骨气的。”

  毛人凤:“共产党拿国母也没有办法呀。”

  陈诚:“轰炸上海也起到了震慑作用。”

  蒋介石:“能不能借美军在南朝鲜的基地加油,轰炸北平?”

  陈诚:“我跟美国人商量一下。”

  两架轰炸机腾空而起……

  蒋介石扬起头瞩目战机,投以寄托的眼里隐露出狰狞的目光。

  133.上海林森中路宋庆龄寓所琴房

  字幕:1949年8月18日

  钢琴声从宋庆龄二楼房间传出来。

  保姆推开门,邓颖超悄然站立在楼梯上。

  宋庆龄回头,停下:“颖超,你很准时。”

  邓颖超:“夫人身体好些了?”

  宋庆龄:“是的。”

  邓颖超:“我打断了贝多芬的《悲怆》。”

  宋庆龄:“你也喜欢这个曲子?颖超,你来弹吧。”

  邓颖超:“夫人接着弹吧。”

  宋庆龄:“你不是想与我研究有关孩子方面的事情吗?”

  邓颖超:“是的,我慢慢讲,您慢慢弹,不是更轻松吗?”

  宋庆龄示意保姆把门关上。

  06

  134.宋庆龄寓所琴房外

  保姆听到琴声又响起。

  几个园丁也都停下来了。

  传来了邓颖超委婉自如地随着琴声的叙述声音:“……天下的女人没有不想当妈妈的,而我们为何没有孩子?”

  宋庆龄的琴声从高调中走向低沉,舒缓。

  邓颖超的声音:“……1927年在广州,周恩来的妻子难产,生下一个十斤重的男孩……”

  135.宋庆龄寓所琴房内

  邓颖超扶着钢琴在讲述:“……周恩来没有看到,这个男孩就夭折了。在他妻子产后治疗时,特务搜捕来到医院,要杀掉周恩来的妻子,在医生掩护下,她化装逃离广州,从此产后坐病,终生不能生育……”

  宋庆龄的琴声突然停住:“颖超,你好像在讲别人的故事……”

  邓颖超:“夫人想听下去吗?”

  宋庆龄:“有关孩子的,我听。”

  邓颖超:“不要停,弹吧。”

  宋庆龄美丽的脸宠望着讲述中邓颖超,琴声变得如怨如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