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龙夫人-慈禧故事 第75章

  老奸巨滑的曾国藩(据大家说,此人是个杰出的性格鉴定专家)在他29年之前第一次见到慈禧时,恰好也有这样相同的经历并得出了类似的结论。他说她的才能“并无特异处”,并观察到她“语皆平常,无关宏旨”。几乎不像人们所预期的那样,是个邪恶的武则天。

  在这样软弱表面的背后,那位头号新兴汉人军阀及李鸿章某方面的导师,还有那位将成为常驻北京的MI611 (假如那时真有MI6 的话)的科伯恩,他们所窥透的到底是什么呢?

  慈禧在管理朝廷方面的软弱,也许可以追溯到她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父母对她的鄙薄和抛弃。她的丈夫也抛弃了她,而回到丽妃的身边。她的儿子也抛弃了她,而去追求自取灭亡的性生活。她始终在从她的朝臣那儿寻找自信,这使得自己成了那些精于算计的亲王们一个易被利用的符号。作为老百姓的当家人,她完全不是曾国藩或李鸿章的对手。她无法预见麻烦,并绕开它。她消极等待,避免行动,希望事情会自生自灭。她不是现实政治的大师,相反倒是接二连三地遭遇进退维谷的艰难困境。她从来就没法制止亲王们不间断的阴谋。她的一生中只有三次采取了戏剧性的行动,每次都是在巨大危险的威迫下行动的:1864年,1875年和1898年。每次危机都会导致一场政变,所以每一步都是在绝望中铤而走险,而并不是因为她有什么了不得的谋略。每一次从险境中走出之后,她都会重新回到纱帘的背后,退回去扮演她作为一个调停者和皇额娘的角色。因此可以说,她的放弃不只是一次两次,而是连续不断。

  虽然慈禧被那些对她一无所知的人——还有那些应该更了解她的学者——栽上了许多悖谬乖张的特性,但一个简单的事实是:她是一个很平常的人,就像喝水一样平常。其余的,全都是胡说、诽谤和恶作剧,是由贪婪、种族偏见、性别歧视以及简简单单的日常邪恶所激发起来的。这也就是为什么说,对她的任何研究,事实上必定是一种对那些妖魔化她的人的研究。喝水,的确不过是一件平常的事,不过,那是在它变得稀缺之前。

  「译注」

  1 白利南,又译璧利南(见《清史稿》),即拜伦。布伦南(Byron Brenan生卒年未详),英国外交官。1898-1901 年间担任英国驻上海总领事,旧上海曾有一条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白利南路(今长宁路)。康有为到达上海之前,上海道蔡钧曾致信白利南,要求协助截获康有为。

  2 盛宣怀(1844-1916 ),字杏荪、幼勖、杏生等,别署愚斋,号次沂、止叟等。江苏武进人。晚清洋务运动核心人物之一,也是近代中国最重要的实业家。历任天津海关道、山东登莱兵备道、督办铁路总公司事务、办理商务事务大臣、铁路总公司督办、工部左侍郎、邮传部尚书等职。1901年任办理商务事务大臣,加太子少保衔。盛宣怀热衷于教育和实业,1892年创办北洋大学堂,1895年奏设天津中西学堂,1896年奏设上海南洋公学。还曾担任过上海轮船招商局会办、冶萍煤铁公司总理、轮船招商总局董事局会长等职。1916年病逝于上海。著有《愚斋存稿》、《盛宣怀未刊信籍》等书。

  3 这里应该是弄错了,贝勒载滢乃是恭亲王奕䜣之子,这里所说的恭亲王的孙子指的应该是载滢之子溥伟(1880-1937 )。

  4 何东(1862-1956 ),原名启东,字晓生。原籍广东宝安,出生于香港。1881年入香港怡和洋行任副买办,后升正买办,并兼任香港火险、广东水险两公司分行经理,1900年后自营商业。1921年曾任中国出席华盛顿会议代表团顾问。1929年接办香港《工商日报》。后长期在港从事各种社会活动,历任香港臬署高等陪审员、华商总会董事、华商会会长、经济调查局分任委员会长。香港大学名誉法学博士。1915年受封爵士勋衔。

  5 梅含理,即弗朗西斯。亨利。梅(Francis Henry May 1860-1921 ),香港第十五任总督(1912-1918 ),出生于德国,曾任香港辅政司,1911年被封为爵士。

  6 康有为:《康南海自编年谱》,转引自《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第四册第167 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5 月第一版第1 次印刷。

  7 大隈重信(1838-1922 ),日本近代政治家、教育家,侯爵。早稻田大学的创始人。曾两度出任外务大臣,1898年组阁,1907年退出政界,完全致力于早稻田大学的校务工作。1914年再度出任首相,1916年因病退休。著有《东西方文明之调和》等书。

  8 宫崎滔天(1871-1922 ),本名宫崎虎藏,又名寅藏,别号白浪庵滔天。日本熊本县人。早年受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影响,接受“支那革命主义”思想。光绪十八年(1892)曾到中国考察,旋因经费告罄返日。1897年,再度来华,并结识了康有为、梁启超,又经人介绍与孙中山成为知交,为兴中会反清革命活动出力甚多。1899年前后往返于康梁与孙中山之间,极力劝说两派联合反清。1900年参与惠州之役,失败后回国。1902年撰写《三十三年落花梦》发表,向社会介绍孙中山的革命事迹。1905年为同盟会成立奔走效力,旋成为同盟会最早的外籍会员之一。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多方挪借旅费再来中国,拥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8 月,力阻孙中山应袁世凯之邀北上。10月间返日。1913年,孙中山返国反袁时与孙偕行辅佐。二次革命失败后,往来于孙中山与黄兴之间,力解孙、黄矛盾。1921年最后一次来华,在广州晤见孙中山,次年病逝于日本东京,有《宫崎滔天全集》。

  9 光绪二十四年八月初十日上谕,《光绪宣统两朝上谕档》第二十四册第424 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10月第一版。

  10尼古拉二世(Czar Nicholas II 1868-1918),罗曼诺夫王朝最后一位沙皇,被1917年的二月革命所推翻。1918年,尼古拉二世及其全家被当时的苏联政府秘密处决。

  11MI6 ,即英国情报机构军情6 处。

  第四部分逃亡第71节毒笔(1 )

  北京城里对新闻记者梁启超的搜捕,在他成功地逃到日本与康野狐会合之后,也就草草收场了。一篇下令将其逮捕并就地正法的谕旨,将此两人形容为“狼狈为奸”,这匹狼就是康有为。而梁启超,这只因为腿太短而骑在康有为背上的“狈”,当时仍在北京,城门已经关闭,为的是防止他逃跑。他只好跑到日本公使馆寻求庇护。危机期间,日本使馆内唯一一名留在城内的高级外交官(其余的人都去海边或大山中度假了)是署理日本公使,他正忙着招待伊藤博文。在伊藤的吩咐下,梁启超立即就得到了庇护权。

  伊藤博文在北京又呆了一个礼拜,直到9 月29日才离开,其间曾多次和梁启超会谈,也听说了六君子的被捕、审讯和就戮,这几个人都是他在朝廷上的毫无保留的拥护者。与此同时,北京城里一张针对梁启超的全城搜捕网已经拉开。在伊藤博文的指挥下,梁启超装扮成一个日本人,被一个名叫平山周的天佑侠团密探秘密地带到了天津。靠近大沽锚地的时候,这位密探和日本驻天津的领事官护送这位逃亡者安全地登上了“大岛号”炮舰。日本外相大隈重信直接发来了密电,命令大岛号起锚,驶向外海,没想到竟被一艘中国水师的军舰截住了。荣禄总督的密探一直在严密监视着日本人,不过严密得还不太够。中国水兵登上了大岛号,要求交出梁启超,日本船长拒绝了。梁启超这会儿正呆在中国水兵看不见的小舱里,奋笔疾书,给家人和朋友写最后的遗言(他相信这是自己最后的文字)。不过,他的幸运之神还在继续庇护他。中国水兵两手空空地回到自己的船上,大岛号继续它的航程。

  在日本,10月22日的《神户记事报》透露:大岛号带来了“一件非常贵重的礼品”。比起康有为来,他多半算得上是“非常贵重”了。这两个人可算是博斯韦尔和约翰逊博士1 的中国副本:康有为表演,梁启超记录。直到此时为止,比较起来,梁记者还只是个为康有为出谋划策的无足轻重的角色,一只“狈”(正如那个成语所暗示的),对于昂首阔步来说,自己的腿还太短了。他缺少康有为的攻击性,宁愿通过自己的笔拐弯抹角地达到自己的目的。日本人的营救把他推到了世界舞台上,并使他成为他那个时代最有杀伤力的抹黑宣传员,一位毒笔大师。他的主要靶子就是慈禧。

  虽说他的腿很短,但他的天才却很长。作为一位广东农民的儿子,他聪慧异常。9 岁时就能写千字短文,囫囵吞枣地咽下了不少唐代诗人李白那些含碱量很高的诗歌。16岁就中了举人。不过他讨厌专横的形式礼仪,抱怨道:“不知天地间于训诂词章之外,更有所谓学也。”1890年,他赴北京参加会试,铩羽而归。回到广东后,他拜见了康有为,成为康有为的“学堂”里最早的弟子之一,而后又成了“学堂”的一位老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