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肌肉大导演 第435章 点映(上)

《肌肉大导演》第435章 点映(上)

作者:大胖鸡 字数:1826 书籍:肌肉大导演

  “火烈鸟”是茄子点评网的一名大众影评人,而且还是和网站签约,领着保底奖金。

  属于网络影评人这个新型行当的翘楚,要知道网络影评人的入门门槛很低,理论上只要注册账号成为会员就可以。

  哪怕是评论影片,只有简单的“好看”“推荐”“浪费时间”,也算是迈出第一步。

  但想要晋级为大众影评人,那么标准就要严苛的多,除了观影量(影评)和收到的点赞,其他会员的关注,也就是粉丝也有硬性要求。

  最起码要有过万的粉丝,虽然茄子网的日均活跃量在几十万,过万粉丝似乎也没啥了不起的,但人多说明竞争也很激烈。

  能从千军万马杀出来,每一个大众影评人的实力都不容小觑。

  “火烈鸟”就是如此,他是一名大学的在读研究生,平常就喜欢看电影写观后感。

  因为观影量的庞大,他的影评风格总体以引经据典为主,辅以幽默的语言风格,在所有大众影评人里,也属于前三的人物。

  现在还不像后世,想看什么电影迅雷一响全都有,很多人看电影的途径十分单一,就是买或者租盗版光碟。

  什么欧美的、港台的、日韩的还有国产的电影,很多时候不是你去选电影,而是看看有什么碟片。

  所以有渠道看到大量的外国电影,本身就是一种资源。

  这次“火烈鸟”被选做《壹十三》点映的大众影评人,能在第一时间观看这部国产大作,让他颇为的激动。

  《月球》虽然在戛纳帮助董熹拿奖,但属于人红戏没红,大家的对其的期待远不如《壹十三》。

  这要得益于熹子的宣传,从戛纳电影节开始,关于《壹十三》的通稿就没有停下过。

  今天是外国观众看哭了,明天就是评委举着大拇指赞赏。

  反正在熹子的宣传中,《壹十三》成功的征服戛纳,至于为啥后来没有拿奖,被解释为给董熹的另一部电影让路。

  反正,观众还真的相信,纷纷在网上留言表示会去电影院支持《壹十三》。

  6月1号,魔都黄埔江畔齐天大圣影院门口,早早的排起了长队。

  今天这里将会有三场《壹十三》的场次上映,全部都是在最豪华的影厅。

  为了配合防疫的需求,一切从简,没有整什么花里胡哨的准备工作。

  时间一到,大门敞开迎客,确定身份信息后,就可以直接进入影厅,准备观看这部投资超过两亿的国产大片。

  现场除了影评人之外,还有一部分和熹子影视同一阵营的记者。

  相比于影评人,《壹十三》点映对记者的筛选相当的严格,虽然不至于像后来某部大片,在蓉城点映时封锁了所有媒体通道,还强调“不得负面报道”下,拒绝媒体观看。

  然后就引起强烈反噬,成功被当地媒体联合“封杀”。

  这年头局部地区媒体的封杀,对于一部早已产生轰动效应的大片没有任何效应。

  《壹十三》之所以筛选媒体,不是拒绝负面报道,而是拒绝让某些南方系报纸,有趁机炒作的机会。

  影评人和媒体的到场,很快就将齐天大圣影院的一号厅给坐满了。

  看到时间差不多了,孙海平亲自拿着话筒走上舞台。

  此时的董熹和韩彬还未归国,所以已经隐于幕后的孙海平不得不站出来挑大梁。

  “感谢各位光临熹子影视2003年年度巨献《壹十三》的点映现场,我是熹子影视的CEO孙海平……”

  一番简单的自我介绍后,孙海平继续说道:“《壹十三》是一部很有趣的电影,它改编于真实的历史,其中富含的意义值得我们学习。”

  “这人谁啊?看起来很有艺术家的派头!”

  “我知道他,是董熹的左膀右臂,从《驭风少年》时期就担任着董熹电影的制片人。”

  “董熹去哪了?”

  孙海平在舞台上说着,一点也不影响台下观众小声的讨论。

  这些年他专注于公司内部的工作,名气早不如对外的韩彬那么响亮。

  不过多年的上位者经验,也慢慢的改变了他的气质,就连曾经猥琐穷酸的造型,现在也会被认为是不羁的艺术家。

  孙海平对于舞台下的议论充耳不闻,他知道今天自己不是主角,在简单的陈述结尾后,正式宣布点映开始。

  影厅暗了下来,《壹十三》正式开始。

  “滴答滴答~”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大银幕上还是一片漆黑,观众耳边先响起雨滴的声音。

  先进的音响设备,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也是在电影院看戏的优势之一。

  雨声渐渐的消失,随即而来的是压抑着的,不安的喘息声,黑暗中亮起一丝淡淡的光。

  那是一名士兵的瞳孔倒映出的景象……

  《壹十三》开篇的夜袭绝对算得上是重头戏,也是董熹炫技的地方。

  雨声、嘶吼声、马啸声、脚步声、兵戈交融甚至火焰燃烧的声音,堆积在一起却层次分明,一步步让观众的肾上腺素飙升。

  仅仅是开场5分钟,影评人“火烈鸟”就觉得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

  他有种强烈的预感,《壹十三》并不是《卧虎藏龙》那种武侠电影,也不是《英雄》那种伪武侠。

  它是实实在在的古装战争史诗!

  果然随着剧情的推进,电影所透露出的东西也肯定了“火烈鸟”的想法。

  没有飞来飞去的武打动作,也没有男女缠绵的爱情,剩下的就是斗智斗勇的战场厮杀。

  汉军与匈奴,以疏勒城为中心,展开激烈的争夺。

  两军对垒,死伤是家常便饭,但董熹却将这种死亡拍出了浓浓的cult风格。

  比如前脚才将死去的战友用石块埋上,后脚在敌人攻城时,就将这些石块砸下去……

  或许在其他人眼里,这就是董熹给电影增加的一些搞笑的桥段。

  但“火烈鸟”确认为,这是董熹的隐喻,表示士兵就算战死,但依旧在战斗!

  这种小细节数不胜数,当“火烈鸟”沉迷于其中时,他却发现自己有些错过了主线剧情。

  “艹!”暗骂自己一句,此时“火烈鸟”的感受,就如同上课时弯腰捡了下笔,再抬头时,黑板上已经密密麻麻写满了答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