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第三帝国的兴亡-纳粹德国史 第226章

  10月16日夜间,美国驱逐舰克尔纳号在援助遭受德国潜水艇袭击的护航队时,发射了深水炸弹,德国潜水艇对它发射鱼雷,作为报复。船员11名死亡。这是美国在对德国的不宣而战的战争中的第一批伤亡。* 紧接着就有了更多的伤亡。

  10月31日,美国驱逐舰卢本·詹姆斯号在执行护航任务中被鱼雷击沉,全舰145名人员中牺牲了100 名,包括全部7 名军官。这样,在最后正式宣战以前很久,一场真枪实弹的战争就已开始了。

  日本自有打算

  前边已经说过,希特勒给日本派定的任务,不是让美国参加到战争中来,而是使它置身于战争之外,至少要暂时做到这一点。他知道,如果日本拿下新加坡,威胁印度,这就不仅对英国是一个严重打击,而且也会把美国的注意力——以及一部分力量——从大西洋转移到太平洋去。甚至在他请求日本进攻符拉迪沃斯托克之后,他仍然认为日本这样做不仅是可以帮助他打垮俄国而且是可以进一步压迫美国继续保持中立的一种手段。说来奇怪得很,不论希特勒本人还是其他任何德国人,似乎从来没有想到过,日本另有它自己的一套打算,他们一直到很久以后才明白,日本在没有摧毁美国太平洋舰队、消除后顾之忧之前,是不敢在东南亚对英国、荷兰发动大规模进攻的,更不用说从背后进攻俄国了。不错,纳粹征服者对松冈作过保证,说一旦日本与美国交战,德国一定跟着参加,可是现在松冈已经下野了。此外,希特勒也曾经常不断地要求日本避免与美国发生直接冲突,集中力量对付英国和苏联,因为英国和苏联的抵抗使希特勒无法赢得这场战争。这些纳粹统治者不明白,日本可能首先考虑的是对美国进行直接的挑战。

  这并不是说,柏林方面希望日美达成谅解。那将使三国条约的[884] 主要目的——恐吓美国,使它不敢参加战争——遭到破坏。里宾特洛甫在纽伦堡回答提审人员时,把元首对这个问题的想法作了一个大概是诚实而确切的估计,不过也就是这一遭:他[希特勒] 害怕,美国和日本一旦达成某种协议,就意味着使美国免除了后顾之忧,美国将会更快地发动突然进攻或参战??他担心他们会达成协议,因为日本有某些集团是希望与美国取得和解的。野村吉三郎海军上将就是这样一个集团中的一员。他于1941年2 月到华盛顿任日本驻美国大使,从3 月份开始直到最后一刻,与科德尔·赫尔进行了一系列目的在于和平解决两国分歧的秘密会谈。这些会谈使柏林方面感到极为不安。* 老实说,德国为破坏华盛顿会谈作了最大努力。早在1941年5 月15日,威兹萨克向里宾特洛甫提交一份备忘录,指出“目前日美之间达成任何政治协议都是不可取的”。他力陈,除非能防止产生这样一种协议,否则日本将会脱离轴心。纳粹德国驻东京大使奥特将军经常访问外务省,对赫尔—野村谈判提出过警告。当美日双方不顾这种警告继续进行谈判时,德国方面又改用一种新策略,竭力诱使日本把美国放弃对英国的援助和敌视德国的政策作为日美继续谈判的条件。那是5 月间的事情。到了夏天,情况发生了变化。7 月间,希特勒最关心的是唆使日本对苏联进攻,而在这同一个月中,由于日本侵入法属印度支那,赫尔国务卿中断了与野村的谈判。到8 月中旬,日本政府建议近卫文首相与罗斯福总统亲自举行会谈,以便和平解决两国的争端,这才恢复了赫尔—野村的谈判。柏林方面对日美恢复谈判十分不快,不知疲倦的奥特不久以后又到东京外务省表达了纳粹方面对这一发展的不快情绪。外务相丰田海军上将和外务次官天羽甜言蜜语地告诉他,计划中的近卫—罗斯福会谈,只会有助于实现三国条约的目标。他们提醒他说,三国条约的目标就在于“防止美国参战”。到秋天,正当赫尔—野村谈判继续进行时,威廉街又恢复了[885] 春天用过的老策略。它在东京坚决要求日本方面指示野村向美国提出警告:如果美国对欧洲轴心国家继续采取不友好行为,德意两国可能要宣战,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将要按照三国条约的规定参加德意一边。这时希特勒仍然不希望美国参战;他采取这种手段的用意实际上是为了恫吓华盛顿,使它不敢参战,同时缓和一下大西洋上的美国的敌意。

  赫尔国务卿立即获悉德国施加的这种新压力。这是由于当时人们所称的“魔术”而获悉的。原来美国政府从1940年底开始,依靠这种“魔术”,把日本用绝密电码拍发的电报和无线电报都抄收下来和翻译出来了——不仅是来往于东京与华盛顿之间的电报,而且还有来往于东京与柏林以及其他各国首都之间的电报。德国的要求在1941年10月16日由丰田打电报告诉野村,还附有指示,要野村把德国的要求用一种大为缓和的口气转达给赫尔。这一天,近卫政府倒台,换上来的是以狂热好战的东条英机将军为首的军人内阁。在柏林,与东条一样好战成性的大岛将军,连忙跑到威廉街,向德国政府说明这个好消息的意义。大岛大使说,东条担任首相意味着日本将更加靠拢轴心伙伴,华盛顿的谈判将要告终。不知是否故意,他并没有向他的纳粹朋友们道出停止谈判将必然会导致怎样的结果,也没有谈到东条接任首相因而将有着比他们所设想的还要多得多的意义,那就是:除非华盛顿会谈以罗斯福总统接受日本得以自由行动——不是进攻俄国而是占领东南亚——的条件而迅速结束,否则日本新政府将决意与美国进行战争。这样一种可能性从来没有在里宾特洛甫和希特勒的头脑中出现过,他们仍然认为,日本只有进攻西伯利亚和新加坡并使美国担心太平洋的局势而不敢参战,才对德国有利。元首一直没有懂得,他的糊涂的外交部长更不用说了,他们所渴望的赫尔—野村的华盛顿会谈的失败,恰恰会带来他们力图在时机成熟以前要避免的结果:美国卷进世界冲突中来。* 现在,时间越来越紧了。

  11月15日,来栖吉三郎作为帮助野村进行会谈的特使抵达华盛顿。来栖此人曾出使柏林,签订过三国条约,多少有些亲德倾向。赫尔国务卿不久便发现这位日本外交使节没有带来什么新建[886]议。赫尔认为,他此行目的在于力图说服华盛顿立即接受日本的条件,如果不成,则以谈判来麻痹美国政府,等日本准备就绪,便发动一场迅雷不及掩耳的袭击。11月19日,东京给野村发来不祥的“风向”暗号,赫尔的密码译电员立即翻译出来。在日本大使馆每天收听的东京短波广播中,如果日本新闻广播员插进“东风,有雨”的字眼,那就意味着日本政府决定与美国作战。东京方面还通知野村,在收到“风向”的警报时,立即销毁所有密码和机密文件。

  现在柏林方面才意识到要发生什么事了。在发出“风向”电报的前一天,11月18日,里宾特洛甫突然接到东京一项请求,希望德国与日本签订一项规定两国不与共同敌人单独媾和的条约。这使他颇为惊异。日本方面所指的共同敌人是哪些,并没有说清楚,但是很明显,纳粹外交部长是希望以俄国为第一号敌人的。他“原则上”同意了这项建议,显然是放心地认为日本这下子终于要履行它将在西伯利亚攻打苏联的含混诺言了。这是十分可喜而及时的,因为红军在辽阔的战线上的抵抗正日益猛烈,俄国冬天又已到来,它比原先预计的要早得多。日本对符拉迪沃斯托克和太平洋滨海各省的进攻,可能会增添额外压力,促使苏联迅速崩溃。

  但是里宾特洛甫的迷梦很快就破灭了。11月23日,奥特大使从东京发来电报,向他报告说,种种情况表明,日本将要南进,目的在于占领泰国和荷属婆罗洲的油田,并说日本政府希望知道,一旦日本发动战争,德国是否将与日本患难与共。这项情报清楚地意味着,日本不是要进攻俄国,而是打算在南太平洋对荷兰与英国“开战”,而这场战争很可能使日本卷进与美国的武装冲突中。但是里宾特洛甫和奥特并没有领会到最后这一点。他们在这段时间中来往的电报表明,尽管他们现在失望地了解到日本不愿意进攻俄国,但是却仍然相信,日本的南进将是进攻荷兰与英国的属地,而不会是美国的属地。像希特勒所希望的那样,山姆大叔将继续放在一旁,等到轮到它的时候再说。纳粹德国在这个问题上所以发生种种误解,主要是由于在这个关键时刻,日本没有对德国推心置腹,把它的有关美国的重大决定通知德国。赫尔国务卿由于得到密码译电“魔术”的帮助,消息灵通多了。早在11月5日,他便得悉新任外务相东乡茂德已打电报指示野村,以11 月25日为根据日本方面的条件同美国政府签订协定的限期。日本方面于11月20日向华盛顿提出了最后建议。赫尔和罗斯福所以知道这些建议是最后建议,因为两天以后,“魔术”给他们译出的东乡发给野村和来栖的一份电报就是这样说[887] 的,只是限期延长至11月29日。

  [ 东乡打电报给大使和特使说] 我们所以要求在25日以前解决日美关系,有种种为你们所猜测不到的理由。但假使能于29日签字??我们决定等到那一天。这次我们已下定决心,限期绝对不再改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