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第三帝国的兴亡-纳粹德国史 第204章

  英国外交部发表一项正式声明,说公爵在战争期间对英国的忠诚从来没有动摇过。

  第二十三章 巴巴罗沙:轮到了俄国

  当希特勒在1940年夏季忙于指挥征服西方的战事时,斯大林利用他无暇他顾的机会,进入波罗的海沿岸各国并南下到巴尔干各国。

  这两个大独裁国家之间的关系,在表面上一切都是友好的。在德国采取每一次新的侵略行动或进行新的征服时,代表斯大林的莫洛托夫从不放过任何机会来赞扬和奉承德国人。当德国在1940年4 月9 日入侵挪威和丹麦的时候,这位苏联外交人民委员立即在当天早晨对德国驻莫斯科大使冯·德·舒伦堡说,“苏联政府谅解德国被迫采取的措施”。莫洛托夫说,“我们祝德国在它采取的防御措施中取得完全成功”。

  一个月以后,当德国大使拜访莫洛托夫,把德国军队在西方进行的攻击正式通知他的时候(里宾特洛甫曾指示他的大使解释说,这种攻击“是德国被迫进行的,因为英法即将取道比利时和荷兰向鲁尔推进”),这位苏联政治家再次表示感到高兴。舒伦堡打电报给柏林说:“莫洛托夫抱着谅解的精神接受了这个通知,并说他认识到,德国必须保护自己不受英法的攻击。他毫不怀疑我们会获得胜利。”

  6 月17日,即法国要求停战的那一天,莫洛托夫约请舒伦堡到他的办公室,“表示苏联政府对德国军队的光辉胜利致以最热烈的祝贺”。

  这位外交人民委员还说了一些别的话,这些话在德国人听来并不是非常愉快的。正如德国大使发往柏林的“特急”电报所说,他把“苏联对波罗的海沿岸各国采取的行动”通知了德国大使,并说——人们几乎可以看到莫洛托夫眼中的兴奋神情——“现在有必要结束英法企图在波罗的海沿岸各国散布德苏之间的不和和不信任而进行的一切阴谋”。莫洛托夫又说,为了结束这种“不和”,苏联政府已经派“特使”到这3 个波罗的海国家。事实上,他们是斯大林的3 个最优秀的刽子手:杰卡诺索夫被派往立陶宛;维辛斯基被派往拉脱维亚;日丹诺夫被派往爱沙尼亚。

  这3 个人像人们预期的那样,彻底地执行了他们的任务,特别是后面这两个人。早在6 月14日,德军进入巴黎的那一天,苏联政府已经向立陶宛发出了限9 小时答复的最后通牒,要求它的政府辞职,逮捕它的一些主要官员,并且要求有权愿派多少红军就派多少红军去。虽然立陶宛政府接受了这个最后通牒,莫斯科还是认为它的接受“不能令人满意”。第二天,即6 月15日,苏军占领了这个国家——与德国接壤的唯一波罗的海国家。在以后的两天中,苏联向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提出了同样的最后通牒,接着它们也都被红军占领了。

  在这些事情上,斯大林是能够和希特勒一样残酷无情的——甚至比希特勒更加无耻。报纸受到压制,政党领袖被捕,除了共产党以外的各个政党都被宣布为非法。俄国人7 月14日在这3 国举行了“选举”,在这样“选出的”

  各国议会通过把它们的国家并入苏联以后,俄国的最高苏维埃(议会)就“接纳”它们到祖国来:立陶宛在8 月3 日被接纳,拉脱维亚在8 月5 日,爱沙尼亚在8月6日。

  阿道夫·希特勒丢了面子。但是他由于忙于设法组织对英国的入侵工作,对此无能为力。根据里宾特洛甫的命令,3 个波罗的海国家驻柏林公使抗议俄国侵略的信件被退还给他们了。为了进一步使德国人丢脸,莫洛托夫在8 月11日不客气地叫他们在两周内“清理”德国驻在考那斯、里加和塔林的公使馆,并在9 月1 日以前,关闭在这些波罗的海国家的领事馆。

  占领波罗的海国家并没有满足斯大林的贪欲。英法军队惊人迅速的崩溃促使他尽量趁火打劫。他显然觉得,时不再来,机不可失。6 月23日,即法国正式投降,在贡比臬签订停战协定的第二天,莫洛托夫再次召见纳粹驻莫斯科大使,对他说,“比萨拉比亚问题的解决刻不容缓。如果罗马尼亚政府拒绝接受和平协定,苏联政府决心使用武力”。莫洛托夫又说,苏联希望德国“不要妨碍而要支持苏联的行动”。此外,“苏联的要求也同样扩大到布科维那”。比萨拉比亚是罗马尼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从俄国手中夺去的。但是布科维那从来不是俄国的领土,罗马尼亚1919年占领布科维那以前,它一直处在奥地利管辖之下。当纳粹—苏联条约在莫斯科进行谈判的时候,里宾特洛甫曾被迫把比萨拉比亚划归俄国的利益范围。他现在向希特勒提醒这一点,因为希特勒向他询问此事。但是他从来没有放弃过布科维那。

  柏林方面相当惊慌。这种惊慌情绪也传播到最高统帅部在西[795] 线的大本营。德军非常需要罗马尼亚的石油,德国也需要从这个巴尔干国家得到的粮食和饲料。如果红军占领罗马尼亚,德国就会失去这些东西。若干时候以前,5 月23日,当法兰西战役达到高潮的时候,罗马尼亚参谋总部曾向德国最高统帅部发出求援电报,通知它说,苏军正在边界集中。约德尔在第二天的日记中总括了希特勒大本营的反应。他说:“由于俄国集中部队对付比萨拉比亚,东方局势日益逼人。”

  6 月26日晚上,俄国向罗马尼亚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割让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那,并且坚持要罗马尼亚在第二天答复。里宾特洛甫在专车上慌忙向德国驻布加勒斯特公使发出指示,要他劝告罗马尼亚政府屈服。6 月27日,罗马尼亚屈服了。苏军在第二天开进新获得的领土。柏林松了一口气,由于俄国并未夺取整个罗马尼亚,至少保住了丰富的石油和粮食来源。

  从斯大林的行动和德国的秘密文件可以清楚看出,在德国人被牵制在西线时,斯大林虽然力求在东欧能捞到多少就捞多少,但是,他并不希望也没有打算与希特勒决裂。

  6 月底,丘吉尔在一封私人信件中设法告诫斯大林,德国的征服除了对英国有危险外,对俄国也有危险。这位苏联独裁者没有答复;他也许像几乎所有其他人一样,认为英国已经完蛋了。因此,他向德国人透露了英国政府的打算,原来英国首相曾赶派左翼工党领袖斯但福·克里普斯爵士到莫斯科担任新的大使,希望能在布尔什维克那里引起比较有利的反应——他后来悲哀地承认,这是一个无望的希望。7月初,斯大林接见了克里普斯,丘吉尔称这次接见是“客套的和呆板的”。7月13日,莫洛托夫根据斯大林的指示向德国大使提交了关于这次秘密谈话的书面备忘录。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文件。它透露了苏联独裁者在冷静估计外交事务方面的严重局限性,这是任何其他文件从来没有透露过的。舒伦堡用“特急”(当然也是“机密的”)电报赶紧把它发往柏林。里宾特洛甫对于电报的内容非常感激,他对苏联政府说,他“非常重视这个情报”。备忘录说,克里普斯曾力促斯大林表示他对其中这样一个主要问题的态度:英国政府确信德国正力图称霸欧洲??这对于英国和苏联都是危险的。因此丙国应当商定一个防御德国以自卫的共同政策,并且商定重建欧洲均势的办法??[796] 备忘录说,斯大林的答复如下:他看不出存在着任何一个国家称霸欧洲的危险,更看不出德国可能鲸吞欧洲的危险。斯大林曾观察了德国的政策,并且清楚了解德国的一些主要政治家。他没有发现他们有鲸吞欧洲各国的任何欲望。斯大林并不认为德国的军事胜利威胁了苏联以及它与德国的友好关系??这种令人吃惊的自满和这种极端的无知,真使人为之咋舌。当然,这位俄国暴君并不知道希特勒心中的秘密,但是,希恃勒过去的行径、他的人所共知的野心以及纳粹的意外迅速的征服,应当足以使他看到苏联现在面临的严重危险。但是,不可理解的是,这些事情并不足以使他看到这种危险。

  从缴获的纳粹文件中,从参加那一年在西欧广大舞台演出的伟大戏剧的许多主要德国人物所作的证词中,可以明显看出,正当斯大林表示极度心满意足的时候,希特勒心中事实上正在打着转而扑向苏联、毁灭苏联的主意。

  他的基本思想少说早在15年前就在《我的奋斗》一书中表现出来了。

  [ 希特勒写道] 因此我们国社党人要接替我们在600 年以前中止了的事业,我们要停止德国向南欧和西欧的无休无止的移动,把我们的视线转向东方的土地??当我们今天谈到欧洲的新领土的时候,我们主要必须想到俄国和它周围的附庸国家,看来,命运本身希望在这里向我们指出道路??东方的这个巨大帝国解体的时候到了,犹太人在俄国的统治的终结也将是俄国作为一个国家的终结。这个思想在希特勒心中是根深蒂固的,他与斯大林缔结的协定根本没有改变他这种思想,而只不过是推迟执行的时间罢了。但这也只是短暂的推迟。

  事实上,在这个协定缔结并被利用来毁灭波兰以后不到两个月,希特勒就指示陆军说,要把已被征服的波兰领土看作是“德国未来的军事行动的集结地区”。作这个指示的日期是1939年10月18日,哈尔德在那一天日记中记下了这一点。

  5 个星期以后,11月23日,当他向他的态度勉强的将领们大谈其西线进攻的问题时,他的心中绝没有忘记俄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