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聋棋士 12.第6章 寻师

《聋棋士》12.第6章 寻师

作者:秋储 字数:2568 书籍:聋棋士

  第六章 寻师

  2004年1月18日下午3时,中国棋院3楼一间对局室里,一个虬髯大汉正在和一个黄脸的中年男人对弈。因为临近春节,大家都在忙着准备过年,可供3、40人同时对弈的屋子里只有5个人,显得空落落的。

  “这几天没什么生意啊。”中年人说。

  “唉,是啊,又到年关了。年关难过,年年过啊。”中年人的话触动了虬髯大汉的心事。

  这个虬髯大汉叫做王招茂,出生在北京一个工人家庭。1986年,随着聂卫平在擂台赛上的的出色战绩,中华大地上掀起了第一次围棋热,很多人都是在那时候成为围棋迷的,当时在技校上学的16岁的王招茂就是其中一员。

  五大三粗的王招茂并不是什么乖孩子,经常在外惹是生非,让父母很是头疼。见围棋这个爱好可以让他安静下来,他们自然是全力支持,至少,在他要钱买棋书的时候没有犹豫过。

  技校的功课很轻松,王招茂有充足的时间摆弄围棋,加上毕业以后,王招茂进入了北京一家工厂,8小时以外所有的时间都扑在了棋上,所以进步非常快,96年的时候就成为了5段。对于王招茂这个年龄的人来说,仅靠自学有此成就非常不易。他常常感叹,说如果自己早学10年棋,肯定已经成为专业棋手了。

  97年,因工厂效益不好,王招茂成为了下岗大军中的一员。不过他并不太难过,因为这样他有了更充足的时间下棋。心安理得的吃着低保,除了偶尔打点零工,王招茂的时间都花在了棋上。

  99年,是王招茂最辉煌的一年,在北京市棋王赛上拿了第三,不过,后来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因为棋校遍地开花,成人的业余比赛是那些准备以围棋为职业孩子们必经的练兵场,即使是一些实力很强的业余6段对这些棋力高得离谱的小孩都头疼,更何况他这个强5段了。

  棋院是王招茂最常来的地方,一方面是找人切磋,另一方面,靠赌棋挣点小钱。虽然,在业余棋手里,王招茂的棋艺难称一流,但是,在赌棋的经验上如果他自称第二恐怕没有人敢称第一。如何辨别对手棋力,如何扮猪吃老虎,如何挑起实力不济的对手输棋后翻本的希望,他都自有一套研究。另外,他还精通各种骗招和盘外招。下棋只要和钱挂上勾就难免变味儿,尤其是对于王招茂这种靠赌棋为生的底层人民来说,在温饱都顾不上的时候斯文肯定是多余的东西。为了赢棋,王招茂不惜使用各种茅招,所以朋友们私下都把他的名字倒过来念,戏称他为“茅招王”,对此他也不以为忤。

  很多棋迷来北京都会慕名来中国棋院看看,这为王招茂带来了不断的“客源”。虽然,棋院命令禁止赌棋,不过这种私下的小打小闹是根本禁不住的,只要不闹出什么事儿来,棋院方面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近几年,随着网络围棋的兴起,寻找合适的棋友对弈不再是什么难事,来棋院下棋的越来越少,加上春节临近,难免让王招茂生出年关难过的感觉。

  “今天你状态不好啊。”那个黄脸男人说。

  这个黄脸男人叫张建伟比王招茂大8岁,打小和王招茂住一个院儿,自己家有一个门脸房,做点小生意。他学棋比王招茂晚2年,店里生意不忙的时候经常来向王招茂讨教,两人关系不错,当王招茂遇到“目标客户”的时候经常和他一起演双簧,放耙子。

  “是啊。”王招茂苦笑了一下,日子越来越不好过,要是状态好那才叫怪呢。平常他可以让张建伟5个子,可今天,让4个居然还要输。

  就在王招茂推枰认输的时候,走廊里传来脚步声。

  “会不会是有生意了?”张建伟说。

  “也许不是来这个屋的。”王招茂对春节前的“生意”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

  “呦,阿杰,什么风把你吹来了?”进门的是一个一米七左右,瘦瘦的,戴着一副金丝眼镜的年轻人,一见到这个人,王招茂的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被称作阿杰的这个人名字叫周杰,比王招茂小一岁,是王招茂的邻居。他们两人的父母在一个厂子工作,从小一起玩到大,交情很好。

  “过年了,当然要给王哥来拜年喽。”说着,周杰递过两条中南海。“我介绍一下,这是我的头儿,鹏飞。这位就是我跟您说的王5段。”

  鹏飞打量了一下眼前这位周杰口中的高手,将近一米八的身高,络腮胡子,块头很大。鹏飞上学的时候很喜欢运动,也算是一条大汉,不过比起眼前这位,还是小了一圈。这位王哥和他想像中的围棋高手相去甚远,如果说这位是黑社会的打手或是杀猪的屠夫他倒是相信,可见人不可貌相。

  鹏飞礼节性地伸出了右手:“幸会,幸会。”

  周杰有业余2、3段的水平,是鹏飞的公司里公认的第一高手。本来鹏飞想请周杰指点一下小宇,不过周杰听鹏飞介绍了小宇的情况后,坚称小宇是个天才,如果自己教的话就耽误了,应该找个人好好带带,于是向鹏飞大力推荐王招茂。正好公司提前放假,鹏飞就让周杰带自己来看一看这位据说能让周杰2、3个子的高手。

  “幸会。”王招茂赶紧伸出右手,握住鹏飞的手,同时露出一个友好的微笑。此时,他突然有种感觉,觉得自己命运的转折点到了。不过,他万万没想到,今天他会成为未来的世界第一人的老师。

  王招茂是个典型的北京人,嘴皮子利落,能砍。在棋院附近的一间餐馆的包间里,几杯啤酒下肚,话匣子就打开了。从超一流棋手的辉煌战绩,到业余强豪的奇闻轶事,从流行布局的百年演变到棋赛背后的江湖传闻,直听得鹏飞如痴如醉,他没想到围棋的世界里竟然有那么多有趣的故事。

  最后,谈到了学棋,王招茂问周杰“阿杰,下了这么多年棋了,我问你,围棋最重要的是什么?”

  这个问题一下把周杰问住了。布局?死活?收官?攻击?连续猜了几次之后,周杰放弃了。

  “围棋最重要的是什么?是两点:一是计算,二是判断。哪个更重要?一样重要,就好像人的两条腿一样。计算要建立在合理的判断上,而判断则要靠计算来修正。下棋就是一个判断、计算交替进行的过程,就像人走路一样。学棋要先学会判断,下棋要有目的性,很多初学者提高非常慢,为什么?因为他不知道如何去判断,下棋没有目的性。目的性,是学习判断的第一步,也是学棋的第一步。而很多初学者养不成这种习惯:下棋之前先考虑一下这一招走下去,我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目的概念非常重要,如果一个初学者目的概念建立起来了,棋力至少提高两个子。然后是计算,尤其是对死活的判断……”

  周杰知道,王招茂开始展现他对围棋的理解了。这话虽然是对着他说的,不过,实际上是说给鹏飞听的。和王招茂认识那么多年,他还是头一次听到他说出这么精辟的见解。

  “……其实,下棋和学语言类似,首先,都需要实践。你听再多的英语,看再多的书,不说,一辈子学不会英语。同样,你打再多的谱,做再多的题,不下,永远提高不了。其次学英语光说不行,你整天对着墙说,或者两个半吊子在那里说,也提高很慢。最好的方法是找个打英语的,你跟他说,或者你跟别人说的时候让他帮你挑毛病。随时纠正你,告诉你这个意思该怎么表达,那个词该怎么用,这你提高就快了。学棋也一样,有高手在旁边指点就会快得多,因为很多时候,没人告诉你什么是正确的,你就会重复错误还自我感觉良好。各种各样的英语教材很多,可为什么英语好的那么少?因为光自己看书很多东西是学不会的。下棋也一样,要发现哪方面有缺陷,怎么弥补,光靠自己摸索是很困难的。当然,对学棋的孩子来说看书很重要,但是,一定要有一个过来人帮他把握住方向才不会耽误孩子。”绕了一圈,王招茂终于来了一番总结性陈词。

  这一番话连周杰这样的资深棋迷都听得如醉如痴,大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感,更何况是鹏飞了。很快,他和王招茂达成协议,以1200圆一个月的价钱聘请他每月教授小宇围棋,为期一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