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为官之道 第84章

《为官之道》第84章

作者:舍人 字数:2755 书籍:为官之道

  张云生哈哈一笑,甚为满意,说:“既然大家没异议,那么就按计划行事咯。而且我感觉这次必定非常顺利,原因是连李学之都会赞成我们的提议,他心里可只有平头百姓,再没其他了。再说杨灵欣肯定会捅到省电视台去,这样的节目只要播出来,就会有好戏看了。”

  易立宏站了起来,举杯说:“我们欲祝县委张书记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张云生眼睛里精光一闪,也没推辞,一口将杯中酒一饮而尽,那神情似乎他已经稳稳坐在了黄县县委书记的宝座上了。

  (本文纯属虚构,请勿对号入座)

  第六十二章

  当晚的例行常委会没开,原因是吴新宇因为心脏病有发的迹象,只得卧床休息,故而取消了会议。

  李学之得知后连忙去家中看望,小陈陪着吴书记老伴在客厅听戏文,看他们有说有笑的,李学之松了口气,吴书记的身体应该没大碍。

  小陈把李学之引到了楼上睡房,吴新宇正仰靠在床上看文件,见李学之来了,热情地请他坐下。

  李学之望着脸色憔悴的老书记,不由心中一酸,握着他的手,深情地说:“吴书记,身体不适,就多休息,别太累了。”

  吴新宇摘下眼镜,把文件搁到床头柜上,笑笑说:“学之也很婆妈呢。医生来查看了病情,没什么大问题,吃了药睡了一小会,现在很精神。我们说说话,小陈,给李县长倒杯水吧。”

  小陈点头出去了,李学之坐在床前的椅子上,打量着房间简单的陈设说:“吴书记,您不愧是毛主席时代的干部,生活真的很节俭呀。”

  吴新宇知道他说的是真心话,可仍旧脸色微变说:“毛主席时代的干部就理所当然该节俭吗?其实不论什么时代的干部都应该节俭的,这也是一个共产党人必需具备的素质呀。”也许觉得语气有点生硬,低声叹口气又说:“唉,我真的老了,感慨也多了,老是觉得一说是毛主席时代的干部就联想到思想僵化,行为古板。”

  李学之怔了怔,不知道吴书记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一时间也不知道怎么回答,只是静静地听着。

  吴新宇撇开了这个似乎有点沉重的话题,说:“刚才宣传部段玉芬打电话来告诉我,今晚的全省新闻联播里报道了我县王满秀的事了,还检讨说没管理好电视台,让这事闹到省里去了,给黄县丢脸抹黑了。嘿嘿,你说这是什么意思!”

  李学之看了看他,说:“怕丢脸就不要做出伤民坑农的事情来嘛,真要农民把什么痛苦都咽到肚子里才算好事?如果还要强调培养顺民,我看是社会的退步!”见吴新宇没什么表示,真想索性把话一古脑全倒了出来,可还是担心吴书记会受不了,便强压了下去。

  吴新宇看着李学之,知道他有话要说,可不知道怎么又打住了,他明白是怕有些话自己听了受不了,何况自己身体本就不适,他笑着说:“学之呀,咱们之间还有什么话不能直说的?是不是怕我老头子的心脏受不了?呵呵,没事的,只要你不是刻意要让我心脏病发作就行了!”

  李学之摇了摇头,表示没话可说了,但他还是不依,说:“我说你婆妈吧你还真婆妈,说嘛说嘛。”

  李学之被逼不过,只得斟酌着说:“其实有人提醒过我,说是胡家事闹大了,捅到市里省里去了肯定会引起重视,难免追究起来会连累到您吴书记,还说我是您全力举荐起来的年青干部,这样做会伤害到您,叫我三思而行。”说到这里,李学之打住了,抬眼看着吴新宇。

  恰好吴新宇的目光一直注视着他,虽然在吴新宇的目光里没有丝毫激动之情,可没有丝毫情感的眼光更让他难受,李学之也只得硬着头皮对视着。

  慢慢地,吴新宇移开了视线,问:“那你有没有三思而行呢?”

  李学之说:“我有,我只认为这件事一定要火速处理,早日弥补胡家的损失才是对的,而且对于从中违法干部也要从快从严查处。新闻媒体本来就有如实采访报道的权利,我无法干涉。”

  吴新宇木起的脸上开始露出笑容,他目光里闪现着一丝丝地感激,说:“你做得对,也做得好。说明我没看错人。出了这样的事我这个县委书记不但有责任,而且还要负责任!现在的干部因为这样那样的人情少了原则,有的甚至还丧失了原则,才会出现这样的伤民坑农事件,更是因为某些干部不愿承担责任不敢承担责任才导致胡家的事一瞒就是几年!而我是这些干部的领导,我必定是要负责任的。学之,你知道吗?我不但不怨恨你,相反我还感激你,不能因为顾虑颜面而不管人民群众的死活呀!”

  走在回宿舍的路上,李学之仍然被吴书记博大的胸襟所感动,这就是无私的共产党人的胸怀!虽然深秋的夜风凉彻透身,可他的心火烫火烫的。

  进了家属楼区,见楼下停了辆皇冠车很眼熟,里面似乎还坐了人。等他走近,车门呼地开了,里面下来两个人,定睛一看,原来是县棉麻总公司的总经理王金龙和财务部汪副经理。

  王金龙上前一把握住李学之的手说:“李县长您好,我们等你好久了,终于等到你了。”汪副经理也在后面打招呼说:“李县长,您好。”

  李学之问:“王总经理,有什么事情一定要等着我?”

  王金龙讨好地笑着说:“可不是吗,真的很急呢!这几天您又忙着开会,所以只好晚上等你了,只是耽误您的休息了,很对不起啊!”

  李学之见正在路口,不便于谈工作,就说:“那我们一起楼上说话吧,只是我是一个人住,还不知道有热水招待你们没有呢。楼上请。”

  王金龙连忙说:“既然这样,要不就去供销社的翠园宾馆吧,那里有茶有水的。反正我们开了车来的,方便嘛。”

  李学之皱了皱眉,抬手看表,时间不到九点,就上了车。一会到了翠园宾馆,在王、汪的带路下上了三楼,进了一个套房。

  三人在客厅坐下,一会服务员端上了茶水。

  不等李学之开口。王金龙苦着脸说话了:“李县长,您要帮帮棉麻呀,眼瞅着就要开始收购新棉了,可收购资金差老远呢。我们棉麻可是拼了全尽也只凑了不到两千万的现金,可支撑不很久呢!”

  李学之问:“农发行那里怎么样了?他们行动起来没有?”

  汪副经理愤愤地说:“我和财务部的一个现金科长跟农发行的跑了快一星期的市行了,请客送礼倒是花了不少票子,可就是没听到个实话!”

  王金龙接着说:“昨天基层供销社的一帮人到棉麻拿铺底资金,两千万真不够啊,如今二十六个基层供销社已经收购了十万多担籽棉了,准备这几天送到轧花厂去,马上就要现金!我可愁死了哟!”

  李学之把记事本翻了翻,说:“周行长不是答应五千万资金在收购旺季时到位的吗?到了多少?”

  汪副经理唉了一声说:“莫说五千万,连五元都没有。”

  李学之说:“你把周行长的电话拨通了,我跟他谈谈。”

  汪副经理连忙拨电话说:“周行啊!我是老汪,李县长要跟你说话!”就把话筒递到李学之手上。

  李学之说:“周行长,你好啊!”

  “哎呀,李县长,你好,百忙中给我打电话,不知所为何事呀?”

  李学之暗道:明知故问呀,还是客气地说:“是这样的,棉麻公司的老总们找到我来哭穷呀,想找你周大老板解决燃眉之急哟!不知道上次你答应的五千万什么时候到位啊!”

  “你说收棉花的五千万什么时候到位呀,我们到市行做了不少工作,可也是没钱啊,我现在就在市里的,下午还在催问,可答复我就是一句话,没钱!你看我不也正愁呢!”

  李学之说:“据王金龙说下面的基层供销社已经收了不少花了,别到时候没钱付给棉农,就麻烦了哟!”

  “哎呀!我不也在努力吗?要不你也抽时间到市行跑跑?毕竟有县领导去市行会重视点!要不明天你抽点时间?我们一起找市行领导施压,也许效果要好些哟!”

  李学之皱眉考虑了会,说:“好吧,你明天约好市行领导,我大约在上午十点到市行。”说罢就挂了电话。

  王、汪两人得知县长要亲自出马,眉花眼笑地说:“感谢李县长的大力支持呀!只要资金到了位,就能全面展开收购,到时候农民不就可以在春节前把棉花款全部拿到手,过个开心年呀!”

  李学之说:“你们别只管挑好听的说,告诉你们,可千万好把好质量关,我也抽空看了看有关的资料,质量可是第一重要!”

  一脸轻松的王金龙连连点头说:“李县长您放心,我们可不敢砸自己的饭碗!几百职工可全靠棉花养家糊口咧!”

  汪副经理站起来说:“时间也不早了,我们在二楼安排了宵夜,请李县长下去吃点吧。”

  李学之摇头说:“不吃了,我回去休息了。”

  王金龙却不管那些,说:“去吧去吧,就吃点面食什么的,我晓得李县长节俭,不会浪费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