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为官之道 第217章

《为官之道》第217章

作者:舍人 字数:2928 书籍:为官之道

  第一三九章

  第二天一早,闵建华谢绝了李学之再三挽留,声称总局工作繁忙,匆匆告辞而去,临行嘱咐道:“学之兄,我今天下午五点的飞机回北京,就不再出差了,一心在家等里进京,你可要加紧行动!”李学之明白老同学的一片苦心,连连答应不迭。

  送走了闵建华,李学之家也顾不上回,就直接上了回黄县的路,顺便叫政府办通知杨凤毛厂长,到政府商议点事情。

  李学之前脚进了办公室,杨凤毛后脚就跟了进来。还不等李学之开口,杨凤毛满脸欢笑连连打拱手道:“李县长,给你拜个晚年,都初七了我们才见面。中午我做东,请你一定要赏脸吃个饭。”

  李学之看着年过半百的杨厂长为了造纸厂的效益而四处奔波,心里很不是滋味,说:“杨厂长,其实该我请您吃饭才对,县造纸厂是黄县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利税大户。要是没了你们的辛勤工作,我这县长可就头痛得很了,今天中午我请您吃饭,在家的副县长们做陪,以示感谢!”

  杨凤毛呵呵一笑,谦逊地说:“李县长言重了,造纸厂能取得那么好的经济效益,这与县委县政府的关心、支持是分不开了的,而且我们也只是做好了本分,不值得李县长如此高的评价啊!”他嘴上谦虚可心里还是感觉良好的:我老杨在黄县可是举足轻重,没了我一年一千来万的利税,再本事的县长也坐不住!

  李学之说:“杨厂长过谦了。今天请你来,是想听听厂里情况的,你就随便说说,尽量简单扼要点。”

  杨凤毛接到政府办的通知后就急急忙忙进了城,期间也打电话问询了一些人,想知道李县长要他来的目的,可谁也说不清楚,心里还是有点惶惶,生怕有什么辫子让政府抓住了,原来就是听听情况,一颗心也落回了肚子,拿出笔记本侃侃而谈起来。要知道造纸厂一年不晓得要应付多少这类所谓的情况汇报,所以连脑筋都不要动就可以汇报个三两小时的。

  李学之倒是听得很仔细很认真,只在一些小问题上打断杨凤毛的汇报问上几句。既然县长要求简单扼要,杨凤毛很好的把握了火候,大约半小时不到,就把基本情况全面地汇报完了。

  李学之也做点一些记录,听完了汇报,说:“杨厂长,刚才你在汇报过程中提及了造纸厂今后的发展计划,在实际操作中会不会有什么困难?”

  杨凤毛摇摇头微笑着说:“就目前情况来看,暂时还没什么困难。真让我们厂担心的就是要应付各方面的检查、考核太多,企业实在不愿意把过多是精力花费在应酬上哟。这点还请李县长大力支持啊!呵呵。”

  李学之说:“这确实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不过你放心,除了必要的检查、监督、考核,能免我一定给你们免掉!还请杨厂长相信我们政府是全力支持、关注企业的生产和发展的。”

  杨凤毛连忙点头说:“那是那是,虽然前任刘县长不是非常关心我们造纸厂,可李县长你就不同了,各方面政策都还是比较倾斜我们造纸厂的,俗话说知恩图报,我也在这里跟李县长做保证,一定完成预定上缴利税计划,而且还尽量超额完成!”

  李学之再追问了一句说:“杨厂长,就真的没要我李学之帮忙的了?”

  杨凤毛说:“我巴不得有李县长这句话呢!可实在没什么事惊动李县长的。不过你这话我可记住了,到时候真找来了,李县长莫不认帐哟!”

  其实杨凤毛不是不想把那事提出来,而是实在没什么把握了,省市去了几位级别、影响都比县处级高得多的领导都没拿下,钱倒用了一大坨!虽然国家税务总局有个李学之的同学,只怕关系也仅仅是同学,找他时也不怎么热心。就基本想放弃了,现在造纸厂生产邮票专用纸虽然不象从前那么利润高,但还可以维持,也就不愿意提及。何况事前也根本没想过请县委县政府的人出面,杨凤毛晓得,县里一帮领导卵本事没得,真要花钱不比谁差!就怕事办不成钱打了水漂。

  李学之不得以才说:“杨厂长,你还真不相信我李学之了。去年年底你是不是去北京搞生产税务专用发票纸的指标了?”

  杨凤毛楞了楞,笑着说:“李县长果然信息灵通啊。我也听一朋友说的,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争取了争取,可实在是没门路,去了有半月一事无成,只好打道回府。是不是你税务总局的同学告诉你的呀?我也去求过你同学了,可他也只是个处长,我估计也起不了什么大作用。说老实话,上次去我请了省市有关部门的领导出面,他们个个级别都不低,还有个省计委的副主任,都没办下,所以也就不敢惊动县里的领导了。”

  李学之说:“杨厂长,你说说看,如果把生产税务专用发票纸的任务搞回来了,能提高咱黄县造纸厂多少经济收入?”

  杨凤毛露出向往地神情说:“至少年产值能提高百分之七十以上,而且目前现有的设备基本就能生产!就是搞不到哟!真要把这项指标争取来了,不但能扩大生产规模,解决百几十人的就业问题,我还敢立下军令状:多上缴县财政五百万!”

  李学之哈哈一笑说:“杨厂长,如果我们把指标争取来了,你说的话可当真?”

  杨凤毛惊喜地说:“李县长,咱们真能搞到指标?如果是真的,我杨凤毛就敢拍胸脯敢立军令状!”

  李学之兴奋地站起来,走了几步说:“杨厂长,我那税务总局的同学给我打来了电话,说能帮咱争取到,我这才找你来跟你商量的。”

  杨凤毛又喜又愧地说:“李县长,没想到你那同学跟你这么好的关系!咳,我真是糊涂!早应该请李县长出马的!这事成了,你就是造纸厂的大恩人啦,我们造纸厂一定要好好感谢李县长!”

  李学之笑着说:“杨厂长,说到底还是要谢谢你敏锐的市场嗅觉啊,我的同学关系再好,也没有想到给造纸厂开拓市场。看来我这县长还是做得不够啊!”

  杨凤毛这才被李学之的为人品德所折服,一心想着财政收入,帮了人还在检讨自己,真要换了其他人,还不一副大功臣的面孔洋洋自得啊,还不明索暗示地开始捞好处了啊!看来这李学之究竟还是与黄县那些土包子领导不同。

  李学之接着说:“杨厂长,既然有利可图,咱就起早不起晚,赶紧动起来。我把情况跟县委反映反映,抽一天时间把政府近期工作安排安排,你也回厂交待清楚,争取后天动身进京,怎么样?”

  杨凤毛哪还有其他异议,饭也不吃的走了。

  李学之把思路整了整,就去县委楼找张云生。张云生正在跟几个干部谈话。李学之莫名地暗笑:书记就是好当,谈话就是工作了,不象县长,要搞具体工作。

  张云生倒很给李学之面子,撇下几个干部,把李学之领进最里间。原来吴新宇的办公室还在搞装修,所以张云生还是用的原来的办公室,只是把外面的牌子换成了书记办公室。

  李学之简单地把情况跟他说了说,张云生微笑着想了想说:“能让造纸厂一年多上缴财政五百万,是天大的好事,到时候还要给你庆功呢!家里你就只管放心,心无旁骛地去把指标搞回来!哦,余大力那里谈得怎么样了?”

  李学之惋惜地说:“老余还是坚持要进城,只好由他去了。不过石桥的乡长人选还请张书记再仔细斟酌斟酌,需要一个扎实肯干的人去才好啊。农科院的老张对基地前景十分乐观,就是还有部分群众在观望,我想明天我去石桥一天,再好好做做农民们的思想工作。”

  张云生说:“学之呀,你放心,这次乡镇领导班子的调整,县委有全盘的考虑,你不用太担心。政府的工作上不去,我这县委书记也是有责任的嘛。你到黄县四年了,基本没享受旅游度假,要不这次去北京,顺便放放假,玩上几天?当然如果还想去其他地方,只管去,到时候给家里来个电话就行了。”

  李学之见张云生没什么心思跟自己说话,再说了点事就起身走了。

  张云生等李学之一走,三言两语打发走请示工作的干部们,把易立宏叫到了办公室。

  易立宏说:“老张,这狗日的李学之还真能耐,说要去北京帮造纸厂搞什么指标,是不是真的?”

  张云生说:“嘿,传得蛮快嘛,李学之才从我这里说了的,就传到你那里了?”

  易立宏说:“是杨凤毛那老鬼说的,正巧我下车,他满脸春风地从政府楼下来,见到我就辟里啪啦地说了。该他得意!”

  张云生笑着说:“李学之说这次能让造纸厂一年多上缴财政五百万,你就该想到是多么大的业务了,杨凤毛能不心花怒放么?”

  易立宏哼了一声说:“杨凤毛这几年把造纸厂搞得水泼不进、针插不进,仗着厂里效益好、利税上缴多就不把县委政府的人放在眼里,该找个由头整治他了。要不他还真以为黄县没了他就搞不下去了。”

  张云生说:“杨凤毛事小,等得闲了再说。现在李学之出差在即,我还顺便给了他公费旅游度假的时间,估计十天半月不得回。我们得加紧时间把干部调整搞完,免得他在又费时费力。”

  易立宏诧异地盯着他说:“老张,这不象你的性格了。以前什么书记县长都不放在心上,现在我们大权在握,你倒忧心忡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