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为官之道 第147章

《为官之道》第147章

作者:舍人 字数:2955 书籍:为官之道

  张云生笑着说:“呵呵,既然我在河堰的,你就不必来了吧,小事一桩还要代理书记代理县长一起才能解决?学之你放心,翻不了天的,你也不要来了。”

  李学之听他这么一说,只得作罢,说:“我怎么不放心张书记呢,据我了解,爱民村这几年来财贸上缴税费提留都完成得很好,是全县少有的现象,这样的典型村得保护和支持啊,村民们应该是很理解和支持我们政府的政策的。既然他们集体对抗政府,我看有他们的理由,可不能寒了农民群众的心啊!”

  张云生依旧笑呵呵地说:“我也搞了这么多年农村工作了,我知道怎么做的。李县长就不要太操心了啊!”语气中透露出丝丝不耐烦。

  李学之只得说:“那好,我就不再说了,张书记还有指示吗?”

  张云生说:“学之你就是见外,什么指示不指示的,我没什么事了,记得中午等着我啊,一起吃饭!”说着把电话挂了。

  李学之无奈地摇摇头,古秘书小心翼翼地说:“李县长,今天的政府工作报告已经起草出来了,请批阅后再完善。”

  李学之点点头说:“好的,古秘书你把这些批阅了的文件带下去,我现在就看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哦,给张主任打个电话,叫他给我回个话。”

  李学之静下心来仔细阅读《黄县政府工作报告》,虽然只是初稿,可也没秘书誊撰地工工整整,字是一流清晰漂亮,可内容就是模式化和常规化了,林林总总罗列了六大条,第一条是“实现向小康的跨越,经济社会呈现良好的发展状态”

  文中说全县人民在中共黄县委的领导下,按照建设现代化新黄县的总体部署,深入实施“三带”发展战略,抓住机遇,发挥优势,求真务实,开拓进取,胜利完成了县人民代表大会历次会议确定的各项奋斗目标和工作任务,初步实现了由温饱向基本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经济社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第二条是“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壁相互辉映”,文中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把发展先进文化与发展先进生产力紧密结合起来,全面繁荣各项社会事业,形成比较完善的基础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协调,共同进步。

  第三条是“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树立高效廉洁的政府新形象”文中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黄县现代化进程,县政府及其部门必须身体力行,切实加强自身建设,树立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求真务实,高效廉洁的政府新形象。这是政府报告所着力强调的。

  看了一半李学之看不下去了,使劲把厚厚一沓稿纸推在一边,他焦虑地站起来,想发泄着什么,可转念一想又沉重地坐了下去,历年来的政府报告不都这样么?怎么自己一来主持政府就看不下去了呢?文中华丽的辞藻,宏大的构想不是所有政府官员们所喜欢和期待的么?如要按照实际情况来写报告,在人大会上能讲得出口,代表们能举手通过吗?

  李学之不禁又拿起报告看着,搜寻这里面体现的数字,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国内生产总值从12.4亿元增加到13.5亿元,财政总收入从1.2

  亿元增加到1.6亿元,经济结构显著改善。效益农业取得可喜成绩,农业粮经比从1996年的73.6:26.4下降到去年的66.1:

  33.9。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今年累计基础建设投资达5.2千万元......

  看到这些,李学之还能说什么呢?完全是数字游戏!全县财政收入1.6亿元,那要把黄县地皮刮上三尺才可以完成,所有的乡镇绝大部分村组财贸上缴何成完成过?不但今年的没收上,就来去年的前年的甚至五年前的都还有,从县财政到乡财政全部负债,要不是年年省财政拨补贴款,靠财政发工资的干部教师早就饿死几回了。

  再看城市基础建设部分,新城区的建成让县财政背上了三亿多的债务,从去年开始就再没用过一分钱来维护保养基础设施了,不少街道路面龟裂塌陷,乡级公路坑坑洼洼也只能听之任之,还敢说拿出几乎县财政的全部收入来投资基础设施,哄鬼去吧!还有什么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433元增加到1802元,城镇职工年平均工资总额从5641元增加到6811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由3.84亿元提高到5.7亿元等等,都不知道这些数字从何而来!

  现在农村大量青壮劳力年轻女孩南下打工,那在外面辛勤工作的收入赚集着寄回家,才导致某些农民家庭年收入有了增加,可大量的耕田被抛荒又给农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李学之坐在县长这烤人的位置上焦虑不安,要做的事实在太多,要处理的事实在太多,要担负的责任更是太多!他不禁暗暗扪心自问:仅仅凭我洁身自好就是一个合格称职的县长了吗?

  桌上的电话刺耳地响了起来,李学之拿起话筒接听,还没喂一声,里面传来急促地声音:“李县长,我是县社的彭比桂,轧花厂出事了......”

  (本文纯属虚构,请勿对号入座)

  第一百章

  李学之的车是从轧花厂侧门进去的,正大门已经被两百多农民堵住了。

  来到厂部办公楼下,李学之就让县社主任彭必桂等人迎进了三楼的职工会议室。

  轧花厂的厂长叫孙晓先,人称“孙酒仙”,酒量足有两斤白酒不醉,是全县闻名不醉酒仙!用孙晓先自己的话就是快活似神仙了。可今天他胖胖的脸上满是焦虑,鼻尖油亮油亮的不知道是汗还是油,一点也不快活,自然也就没了神仙的逍遥和飘逸了。

  众人坐定,没等李学之开口,孙晓先就抢先开始了自我批评:“李县长,彭主任,我先自我批评,因为我们的工作失误,处理问题不及时,导致了今天大炼村村民堵门闹事事故。经过我们轧花厂劝说调解无效,才惊动了各位领导,还请李县长多批评!我们......”

  李学之一挥手打断了孙晓先的唠唠叨叨,问:“孙厂长,请说重点,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孙晓先为难地看了看李学之,嘴唇嗫嚅着,又把求助的眼神望向彭必桂,似乎想请彭主任来解释。

  彭必桂咳嗽了一声,笑着说:“李县长,棉麻的王经理、孟经理去了省城处理储备棉一事还没回,孙晓先知道事态严重,就给我打了电话。我接了电话就立即赶到了轧花厂,当时还只有几十人在厂门口吵闹,可后来人陆陆续续越聚越多,群众的情绪也越来越不好控制,这些村民完全堵住了厂大门,一早来送花的车全堵在了厂内的停车坪,外面已经上路送花的车却进不来,大概厂外停了二十多辆农用四轮车、手拖。本来想请派出所派干警来维持秩序,又恐怕进一步激怒村民情绪,只得让厂里所有的经警和男职工来维持现场秩序,怕失控的群众闯进厂内造成更大损失,可奇怪的是,那些村民却没涌进厂区,只是堵住了大门。”

  李学之耐住性子听他说了这么多,可就是没听到村民门堵门的真正理由,说:“彭主任啊,他们究竟为什么堵门呢?”

  彭必桂笑了笑,冲着一穿经警制服的中年男子说:“老许,你把情况跟李县长说说吧。”

  老许踌躇了会,才说:“李县长,我是棉麻公司负责安全保卫的副经理。这些在外面堵住大门的村民全是轧花厂和j油脂厂被清退的临时工。建厂三年多,基本上都是两个厂所在的煅炼村的村民做临时工的,您要求棉麻总公司清退临时工而用公司的职工上岗,他们很是不满,毕竟他们损失了几千元的收入啊,村委会也有点不满意,煅炼村的黄支书和牛村主任也曾经到棉麻来恳求我们棉麻再招临时工,可我们哪敢违抗政府的指令呢,只得委婉拒绝。这不就有村民来上门闹事,开始只有三五人,渐渐增至十几人,可在我们的劝说下也没怎么样,都还表示了体谅和理解,我们也就没向上面反映。谁知道今天......”他停了下来,用舌头舔了舔嘴唇,艰难地说:“唉,都怪我们工作马虎大意,给李县长给政府添麻烦了。”

  孙晓先接着说:“上午八点多,就有村民陆续到了厂门口,起先都还隔得远远的,到了九点多人是越聚越多,差不多六七十人时,他们就开始堵住了厂大门,我们急忙疏导劝说,可村民根本不理会,我厂有个经警语气稍微重了点,他们居然动手打人。我一面跟总公司汇报一面联系煅炼村的黄支书和牛主任,可人家一大早就出了门,在村里有点威信的村委会的干部也都联系不上,联系得到的村干部又管不住群众,总公司的王老总又出差不在,只好启动县社的彭主任了。”

  李学之一听村民还动手打了人,急忙问:“孙厂长,那挨打的经警没大问题吧?”

  孙晓先说:“还好,只是被人扇了几巴掌,倒没受伤。”

  李学之松了口气,说:“没人受伤那就好!村委会的干部联系不上,跟煅炼村所在的老河口乡政府通知了吗?”

  孙晓先说:“给老河口乡政府打了电话汇报了情况,说是会有人来处理的。不知怎么还没来?”

  彭必桂微笑着说:“孙厂长,有李县长在,还要乡政府的干部做什么嘛!李县长在群众面前的威信可高呢!我见情况不妙,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跟李县长汇报,我认为只有李县长来了才能把事圆满解决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