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官场怪谋 第38章

《官场怪谋》第38章

作者:束有春 字数:2973 书籍:官场怪谋

  跟着,那十几个盗贼被拖到树林边,脑袋搬了家。

  拓跋祯作为一州之长,在本州最危险的一帮人面前淋漓尽致地显示了自己的威风。在预期目的达到后,他又若无其事地与众宾客道别,还不时地说:

  “以后有暇,再请诸位拨冗光临!”那帮人巴不得早点离开此地,心里在暗暗祈祷:但愿下次不要让我再来了!

  原来,那被拓跋祯当着众人面杀死的一名箭手和十多个劫贼,都是关在死牢里的囚犯。拓跋祯分咐手下人,将他们分别扮成箭手和盗贼模样,最后成了拓跋祯杀鸡做猴的牺牲品。

  从此以后,豫州一带民风大转,盗贼匿迹。在之后的几年中,豫州城乡到处流传着刺史拓跋祯治军严格,料事如神的故事。但极少有人知道,这故事是拓跋祯自己编导的。

  装聋作哑

  北魏末年,权臣元当权,朝廷一派乌烟瘴气,刀光剑影。王公大臣们只要不合元的心意,便随时有可能脑袋被搬家。在这白色恐怖下,北魏孝文帝的侄子、广陵王元恭审时度势,自觉如有不慎,也会招来杀身之祸。深谙宫廷斗争内幕的元恭也知道,祸从口出。为了杜绝这一祸根,保全性命,他决定来个装聋作哑,静观其变。

  “广陵王病得起不了床了!”

  “广陵王病得又聋又哑了!”

  几天后,广陵王突然生病,最后病得又聋又哑的消息传遍了朝野上下。

  有人为之高兴,有人为之吃惊,也有人对此怀疑。

  由于元恭本来信佛,最后,通过与别人进行笔谈,表示要求进洛阳郊外的龙华禅寺修心度日,过起了与世隔绝的日子。他每日除了睡觉吃饭,便是打坐默经,过得悠闲自得。

  但是,躲得了和尚躲不了庙。朝廷中一些与元恭以前政见不和者和对权位垂涎三尺的人,并没有放过对元恭的“关心”。

  永安末年(公元528 年),有人匿名上书孝庄帝元子攸,声称广陵王元恭装聋作哑,是一场政治阴谋,他表面上隐居在龙华寺不问世事,实则与各方要员都有联系,很可能有一场宫廷政变会在广陵王的遥控下发生。而且近来民间又有传闻,说是龙华寺的上空有王气,新的真命天子就隐居在龙华寺里。

  听了这番告密,孝庄皇帝果然十分惊骇,立刻下令到华龙寺缉拿元恭。

  元恭事先知道了消息,是又气又恨,想不到费尽心机躲祸避灾,到头来还要惹祸上身,便又惊又怕,放下经书,跑到洛山上躲了起来。尽管如此,元恭最后还是被抓住押到了京城洛阳。审问了十几天也没审问出个名堂。因为元恭总是装聋作哑,与审问他的人打哑语。最后,孝庄皇帝元子攸念在元恭是自己族叔的份上,又将元恭送回了龙华寺。这一下,元恭在寺里一呆又是半年。在此期间,他是言行更加小心谨慎了,连最亲近的人也是金口不开。

  由于孝庄皇帝的政权长期受权臣尔朱荣一家的多方胁迫控制,孝庄皇帝忍无可忍,于北魏普泰元年(公元531 年)的九月,对尔朱荣发动了捕杀, 结果使尔朱荣和他的死党元庆穆被杀。但不久,尔朱荣的从子尔朱兆发动叛乱,将孝庄皇帝杀死。一切宫廷政变终于还是以尔朱氏取胜而结束。

  元子攸从被抓到被杀,北魏的皇帝宝座将近有100 多天轮空。炙手可热的尔朱氏原先议立长广王元晔为帝,但经过再三权衡,最后偏偏看中了又聋又哑的元恭。他们知道元恭是在装聋作哑,但总觉得他藏身龙华寺,是对尔朱氏有畏惧感的表现,让他当皇帝,更有利于尔朱氏的控制。于是,尔朱氏就让尔朱彦伯经常到龙华寺“考察”元恭,进一步密谋“出山”计划。

  531 年,广陵王元恭在邙山之南接受了长广王元晔的禅位,成了北魏王朝的第十个皇帝。在禅礼仪式上,一惯以又聋又哑著称的元恭,此时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面对众大臣的顶礼膜拜,在发布他的执政演说。

  巫蛊术

  宋文帝刘义隆还在居丧期间,就于元嘉三年(公元426 年)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刘劭。为了遮人耳目,就将这个儿子深藏宫中,有元皇后自己整天哺育着,一直等到居丧期满,才谎称这个儿子刚刚出世。

  据说刘劭刚出世时,母亲元皇后认为这个儿子有异常之貌,是个亡国破家的孽种,让宋义帝早点把这个儿子弄死算了。可文帝看了后,连说“不可”,认为不作兴把头生子给弄死。就这样,小刘劭保了下来,并且后来还当上了太子。当然,刘劭后来总算长得出息,浓眉大眼,仪表堂堂。又喜攻经史,长于骑射,能文能武,宋文帝总算开了心,凡事无巨细,只要太子需要的,尽管满足。

  后来,宋文帝的妃子潘淑妃又生下了个儿子,名叫刘濬,长大后被封为始兴王。由于宋文帝过分宠幸潘淑妃,气量狭小的元皇后不久就郁郁寡欢而死。刘劭气得牙齿发痒,要害死潘淑妃和刘濬,替母亲报仇。

  谁知这刘濬生性聪明狡黠,他见刘劭对自己不好,心想,硬顶下去必然吃亏,于是就来了个180 度大转弯,对刘劭百般讨好拍马,忙前跑后,哥哥长哥哥短的,直叫得刘劭心麻。也是好花开一处,烂木头滚一堆,这兄弟二人臭味相投,变得形影不离了。一方做下了错事,另一方必定替他打圆场,作掩护,真有点狼狈为奸的味道了。宋文帝见两个儿子团结得如同一人,心里还十分高兴哩!

  也正是文帝所喜爱的这两个宝贝蛋,后来干出一番令宋文帝气煞的勾当来,直至最后,宋文帝的老命也给他们结果了。

  这天,京城来了一位从浙江湖州过来的女巫,名叫严道育。传说此人神通广大,极富神性,很快誉满京城。东阳公主身边的一个名叫王鹦鹉的婢女将此事告诉了公主,公主又告诉了弟弟刘劭。姐弟俩很想见见这位民间神人,领教一下女巫的法术。于是,就向文帝谎称,说此人是个养蚕能手,何不请进宫来,教教宫女们养蚕,以显示皇上重视农桑呢?宋文帝当然同意了。就这样,巫女严道育成了宫廷里的座上客。

  严道育本因丈夫是强盗后被判为官奴,她自己生活无着落,才到处招摇撞骗,宣称自己有通灵异术,以此骗取钱财度日。谁知这宋文帝的儿女偏偏对她的骗术深信不疑。刘劭和刘濬见让巫女干一些小事大划不来,希望她能运用神异之术帮助他们干大事。

  一天,刘劭和刘濬来找严道育,对她说:“我们两人曾背着父王干下了许多坏事,害怕有朝一日被皇帝老子知道,要受惩罚。”请严道育帮忙。严道育一口答应,说道:“这等小事乃不费吹灰之力。我将亲自为你们魂游上天,向天帝请求,不让你们的事情泄漏。”于是就手舞足蹈,像模像佯地作起法来,看得刘劭、刘濬两眼发直。

  说来也奇怪,宋文帝由于过份信任自己的两个宝贝儿子,也就根本没管他们什么事,所以,过了好长时间,刘劭、刘濬二人干下的坏事也没有被皇上发现,两人心想,这严道育果真神啦,就对她佩服得五体投地,还封严道育为“天师”。

  又过了些日子,刘劭、刘濬觉得总是背着皇上偷偷摸摸地干坏事,这多不自在?要是让皇上早点死了,不是更加省心?于是,又请严道育施展巫术,咒骂皇帝早日升天,并答应事成之后,定有重赏。

  严道育深知自己那一套是骗人的把戏,推说不敢。但经不起刘劭、刘濬的威逼利诱,也就大胆地向皇帝施展起了巫术。她用一块玉雕琢成貌似文帝的形象,又在上面滴了几滴血,画了一些符咒,让刘动派人埋到靠近宋文帝的地方。跟着,又向刘劭密授一套咒语,让他每天认真念三遍,这样会感动上帝,使文帝快快死去。刘劭言听计从,认真执行。就这样,一场诅咒宋文帝的巫蛊活动在皇宫秘密进行着。参加这次活动的还有王鹦鹉、王鹦鹉的情夫陈天兴和宋文帝身边的侍臣陈庆国。

  正当刘劭他们在紧锣密鼓地诅咒宋文帝时,谁知东阳公主却忽然病死,真像中了邪魔一般。依照皇宫规矩,公主的随身婢女王鹦鹉必须出嫁。刘劭害怕她嫁出去后走漏风声,就决定来个内部处理,硬让刘濬的心腹沈怀远把她娶了过去。王鹦鹉虽然有了归宿,但她时刻担心以前跟陈天兴的丑事会泄漏,更害怕陈天兴对她报复,于是,就请求刘劭把陈天兴给杀了。

  陈天兴被杀,可吓坏了陈庆国,他不知陈天兴是因为已被杀,下一个倒霉的该轮到自己了。他越想越怕,觉得这刘动还没有老皇帝厚道,就又跑到了宋文帝身边,来了个反戈一击,将刘劭搞的巫蛊活动彻底告诉了宋文帝。

  宋文帝听了这消息,无异于遭了雷电一击,他想不到自己的宝贝儿子会在暗中诅咒他早死!于是,立即下令把王鹦鹉抓起来,从她家中查出了许多刘助和刘濬私下记录的文字,其中有几百页全是对宋文帝最恶毒的诅咒,后来,根据口供,又从含章殿前挖出了巫蛊用的玉人。人证物证一应俱全,文帝下令严加追查和惩办。吓得严道育闻风而逃。

  宋文帝好气恼啊!气得老泪纵横,气得两眼发黑,气得几天茶饭无心。

  他来到宠妃潘淑妃那儿,淑妃情知自己儿子已犯下大罪,小心翼翼地侍候着。

  宋文帝长长地叹息道:“太子刘劭贪图富贵,想早日做皇帝,这也算有个缘由吧。可我万万没有想到,虎头(刘濬小名)竟也参与其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