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官场怪谋 第33章

《官场怪谋》第33章

作者:束有春 字数:2794 书籍:官场怪谋

  曹丕见状,也故作姿态,挪了挪身子,对曹植说:“以前,只听说你的诗文很精彩,父亲也一直当众夸耀过你;你自己也常常因此洋洋自得,目空一切。今天,我倒要当面领教领教。我限你在七步之内成诗一篇,如能做到,我就免你一死;否则,别怪我不念手足之情!”说完,又挺了挺身子,为自己这个置人于死地的高明主意而得意起来。

  周围的大臣们一听,心想,这个曹植小命玩完了,都吓得伸了伸舌头,你望望我,我望望你。他们想,曹植纵然才智聪明过人,诗情横溢,要想在七步之内吟出一首诗,这谈何容易啊!曹丕这一着也真狠,是用软刀子杀人!

  整个场面刹时寂静无声,大家都屏住了呼吸。

  “那就请大王命题吧!”曹植抬起头,抛出了这句话。

  全场顿时又出现了交头接耳的议论声。

  曹丕先是一惊,心想:他果然胆子不小,还敢应征。于是,转动了几下眼珠,说:“好!你我是兄弟,今天,你就以我们兄弟为题赋诗一首吧!”

  话刚说完,曹丕又觉得不能太便宜了曹植,又补充说道:“虽说以兄弟为题,但是,诗中不准出现‘兄弟’两字。开始吧!”

  一步、两步,三步..

  曹植两眼含泪,缓缓地走着,仿佛是在走向刑场,走向悬崖。每走一步,都离死亡的边缘越来越近。

  那些平日对曹植感情较好的大臣们,真想上前拖住他的脚步,不要让他再走了, 他们更希望时间就此停住, 让一切都静止!

  “煮豆燃豆萁”,当曹植轻轻跨出第四步时,一声低缓而又沉重的声音开始在大厅内回荡。待到第七步走完,一首千古绝唱已经吟成: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好诗!好诗!人们禁不住暗中赞叹,眼前的这个曹植,果然是个奇才!

  曹丕听罢曹植的诗,既在心底佩服曹植果真才情不凡,又不觉心头一酸。

  泪水差点流了出来。他想:曹植的这首诗做得何等好啊!诗句既贴切,又含劝谕之意,语气诚恳,听了令人为之动容,堪称诗歌中的绝唱!他后悔不已:

  因为自己的嫉妒,差点酿成了一场悲剧!

  曹丕当场免了曹植的死罪,并封他为安乡侯,但封地却削去了不少。

  这一切,都没有躲过卞太后的双眼。原来她一直在大厅后面呆着,见曹植七步成诗而获平安,激动得失声痛哭。个中滋味,连她自己也说不清楚。

  口软手硬

  三国时期的黄盖,曾和周瑜共同演过一出“苦肉计”,至今还成为妇孺皆知的事,但在这之后,黄盖还曾做过石城县令,有一件事也很值得玩味。

  黄盖早就听说石城县的官吏很难驾驭,一到任,他就先进行人事结构大调整,把官吏们分置成两掾,让他们各自管理好自己的事务。他召集各曹官吏,对他们说:“我这个当令长的没什么德行,只是靠武功才做了官,并不熟悉文吏的事情。现在,敌国未灭,军务很多,一切文书都交给你们掾属去处理。你们一定要管理好各自的事务,不断纠证谬误,把各自的工作做好。

  倘若有弄奸欺骗的行为,我是终究不会对你们鞭抽杖打的。”言下之意,如果谁弄奸欺骗,那就要给杀头。

  这种不软不硬的命令下达后,各曹官吏们是整天提心吊胆过日子,恭敬老实地认真为黄盖办事。可是时间一长,有些官吏们因为黄盖不懂文书治理,便开始懈怠起来。从心眼里开始瞧不起这个“武”县令。

  黄盖发现了这种苗头后,不动声色,就着手暗中进行调查,最后查出有两名掾属各自违法的几件事。

  在掌握了确凿的证据以后,黄盖便召集所有官吏,提出几件事情来追问那两个掾吏,两个掾吏想不到黄盖掌握了这么多有关他们的材料,吓得连忙磕头谢罪,请求黄盖饶恕。

  黄盖看了这两个磕头如鸡啄米一样的掾吏,语气偏缓而又面露杀机地对他们说:“我已经有言在先,如果你们中的无论哪一个犯了法,我是终究不对你们鞭抽杖打的。我这个人向来说话算数。今天,我也不敢欺骗你们!”

  说完,大声喝道:“来人,把这两个家伙拉出去斩了!”那两个掾吏本来还存一点侥幸心理,但一听这话,连哭鼻子的机会也没有了。

  两个掾吏被杀后,众掾吏从此人心惶恐不安,再也不敢拿黄盖的话当儿戏了。从此,一县安宁,黄盖工作起来也更加得心应手。

  大勇若怯

  东汉末,刘备在沛城被吕布战败,失去了栖身之所,只好投到曹操麾下度日。后来,曹操又把刘备带到许都昌以便随时控制刘备。

  刘备是汉家天子的后裔,人称“刘皇叔”,他是不会甘心长久受制于曹操的,眼下只是“勉从虎穴暂栖身”。但他又害怕曹操知道自己的大志,而遭到谋害,便在居住的屋后开了一个菜园子,自己浇灌种植,显得无所事事的样子。

  一天,曹操突然兴致上来了,请刘备赴宴与他共饮。酒至半酣,天空中忽然乌云密布,眼看一场暴风雨就要来临。这时,天空中道道闪电犹如蛟龙,忽大忽小,忽长忽短,忽隐忽现,曹操触景生情地说:“龙(闪电)发则飞升九天,犹如世之英雄一般。”突然,话锋一转,问刘备道:“依你看,当今天下英雄有些什么人?”

  “当今天下当以袁术、袁绍、刘表等人为英雄。”刘备答道。

  “不,不,他们都算不得真正的英雄。”曹操大笑着说道:“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隐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也!”

  “主公所说的这等英雄又是谁呢?”刘备不解地问。

  曹操用手先指刘备,后指自己说:“方今天下,英雄只有使君你和我而已。”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刘备以为曹操已看出了自己的心思,一听此言,心中猛地吃惊,手中的匙子和筷子统统地吓掉到地上。

  也正巧在这个时候,室外一声雷声轰鸣,震得大地发颤,顷刻间,大雨倾盆而下。曹操忙问刘备:“咦,你怎么把筷子给吓掉了?”

  刘备急中生智,回答说:“圣人云:‘迅雷风烈必变。’震之威,乃至于此。”

  “雷乃天地阴阳击搏之声,有何惊怕?”

  刘备见已将曹操巧妙骗过去,就又进一步扯起了通天大谎:“我小时候就怕雷,只要一听到雷声,吓得只恨无处藏身。”

  曹操听罢,又放声大笑了起来。

  此后,曹操就认定刘备只不过是一个胆小如鼠的无能之辈,将来成不了大气候。从而放松了对刘备的戒心。后人有诗赞刘备曰:“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杀人。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不久,刘备向曹操请求,能带一支军队去截击袁术,曹操也就爽气地答应了。刘备一得到曹操的同意,立即星夜收拾军器鞍马,挂上帅印,催促部队立即上路。关羽、张飞也感到纳闷,问刘备为何这样慌速,刘备说:“吾乃笼中鸟、网中鱼。此一行,如鱼入海,鸟上青霄,不受罗网中之羁绊也。”

  关、羽二人听了,立即协助刘备,集合部队,连夜出发了。

  第二天大清早,曹操谋士郭嘉听说曹操让刘备进兵徐州攻打袁术,知道大事不好,忙对曹操说:“刘备有雄才,又深得民心,非久为人之下者,其谋不可测也。今以兵与之,如虎添翼也!”

  曹操说:“吾观刘备闲来种菜,醉后怕雷,不是一个成大器的人,有什么可以忧虑的?”但仔细一想,连呼上当。但已为时过晚,刘备的军队早已无影无踪,销声匿迹了。也正因这次放了刘备,才使刘备得以重振雄风,出现转机,直至后来形成魏、蜀、吴三国鼎力的局面。

  先下手为强

  三国时期,吴国的太史慈在郡里任职时,刚好碰上郡里与州里有矛盾,且是非难辨。在这种情况下,往往得谁先上奏章,谁就占上风有理。

  这天,州里的奏章已派人送出了,郡里的官员知道后,生怕落在后头吃大亏,就想找一个得力的使者去迫赶州里送奏章的人。最后,人们选中了太史慈。

  太史慈接到任务后,昼夜兼程向洛阳赶去,很快来到了专门接待臣民上书的公车衙门,赶在州里派出的使者之前递送上了奏章。这时,州里的使者刚到,正在求守门的官吏为他通报。太史慈上前问他:“你想通报上奏章吗?”

  州里来的使者说:“是的。”

  大史慈骗他拿出奏章来看看,说:“你的奏章题头落款是不是写惜了,拿出来看看。”

  州里的小吏不认识太史慈是什么人,就在喘息未定的情况下,将奏章给太史慈看。

  太史慈接过对方的奏章,不由分说,三下并作两下,一把将它给撕得粉碎。

  州里来的使者一见奏章给撕坏,大嚷,一把抓住太史慈拼命,口里连连骂道:“你赔我。混帐东西!王八蛋!”并且以拳相加。

  太史慈左挡右闪,一边往后退,一边说道:“你要是不把奏章给我,我也没有机会把它撕了。是祸是福,咱们俩都一样承受,反正也不能让我独自蒙受罪责。与其这样,不如咱俩都悄悄离开这儿算了吧!”

  “你究竟是什么人,要撕我的奏章?”州里的使者一边揪住太史慈,一边问道。

  太史慈这时才暴露出自己的身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