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思倾城 69 政变

《思倾城》69 政变

作者:颜月溪 字数:4162 书籍:思倾城

  宇文长风将自己要出征去洛阳的事告诉溪月,溪月吃了一惊。“非去不可?”溪月当然知道此行凶险,担心不已。宇文长风点点头。溪月叹了口气,明白这件事不是她能说得上话的,皇后的懿旨不仅这府里没有人敢违抗,只怕这天下敢违抗的人也不多。

  “为什么让你去冒险?”溪月满腹委屈的望着自己丈夫。宇文长风叹息一声:“这次的事不仅仅是朝廷的事,也关系到我们宇文氏一脉。皇后和我们同样身不由己。”溪月撇了撇嘴,心中充满忧思。

  宇文长风轻抚着溪月的秀发,若有所思道:“我走了以后,你要处处小心。母亲已经免了你的晨昏定省,你就安心在竹雨斋里养胎便是,若是闷了,就叫妩儿陪你在花园里走走,千万不要自己一个人出去。”溪月明白他的言外之意,知道他是提醒自己远离是非,点了点头。

  “你不要忘了写家书派人送回来。”溪月不放心的嘱咐了一句。“放心吧,往来的驿站我自会安排好。”宇文长风留恋的看着妻子,十分不舍离开她远行。“行军打仗比不得在家里,你也要多加小心,我和孩子都指望着你呢。”溪月轻抚了下腹部。宇文长风按着她的手,夫妻俩的情绪都是既幸福又惆怅。

  宫里很快下了懿旨,长沙王挂帅,宇文长风和宇文逸风兄弟俩随军出征洛阳,皇后亲自送他们出城。这一来,朝野上下无不议论纷纷,皇后命自己的妹夫和弟弟带兵出征,其心昭昭,宇文家终于要走到政治前台。

  太傅郗昶接到皇后的懿旨时,已是黄昏时分。郗子祈走进父亲的书房,看到父亲忧心的坐在书案后,好奇的问了一句:“父亲,有什么忧心事吗?”郗昶这才回过神来,招呼儿子坐下。“皇后要召见为父。”“哦,大概是要和父亲商议朝政大事吧。”郗子祈并不觉得皇后召见有什么可怕。因为和宇文逸风交好,他幼时颇曾见过皇后。

  “你以为她还是以前那个宇文家的大小姐?我告诉你,皇后和她父亲齐王一样深不可测。”郗昶不无担忧的和儿子直言。“您的意思是,皇后想趁此机会执政?咱们朝中岂不是要出现第二个贾南风。”郗子祈冷笑一声。贾南风是前朝有名的皇后,把持朝政多年,皇帝一直是个有名无实的傀儡。

  “她当然不会像贾南风那样失策的急于走到幕前来,难道她不能效法汉代的吕后和王政君深藏于幕后?你别忘了,她父亲握有重兵,她的两个弟弟和妹夫此次若是平乱有功,她在朝中的势力就无人能撼动了。”郗昶叹了口气,思索着何去何从。

  郗子祈思忖着,脑海中灵光一闪道:“父亲,咱们不如冒一次险。如今朝中盯着皇位的人主要有三股势力,司马邺已经在洛阳称帝,但他和他手下多半是乌合之众,不足为虑。河间王司马虢手下人多势众,但依我之见,他目前虽气焰熏天,却不是个可以依托的明主。至于先皇的几个儿子,最有可能继承皇位的就是皇后所生的司马锐。咱们郗家不如和皇后联手。”

  郗昶不是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可是他始终有顾虑,历朝历代的宫闱之变,鸟尽弓藏、卸磨杀驴的事并不鲜见。若是他冒着得罪宗室的风险,公然把出身异族的宇文氏推到权力巅峰,宇文家会不会像吕后对付韩信那样诛杀功臣?而且万一事败,他得罪的将是整个司马氏皇族。

  郗子祈见父亲烦恼不已,进言道:“父亲若是担心重蹈未央之变的覆辙,不妨和皇后做一个交易。”未央之变是指韩信被吕后诛杀在未央宫一事,郗昶听到这话脸色一变。“二妹对宇文逸风有意,想必您早有耳闻。咱们不如趁机和宇文家联姻,既成全了妹妹的心愿,对我们郗家也有莫大的好处。”郗子祈适时的向父亲提议。

  郗昶点了点头,很赞同儿子的话。他早就有意和宇文家联姻,可惜的是人算不如天算,他看中的女婿成了别人家的女婿,此时若是成全了凤藻和宇文逸风的这桩姻缘,等于郗家和宇文家成了一条藤上的蚂蚱。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不失为一场值得下的政治赌注。

  椒房殿深处,宫女们已经点起了灯烛。大概是因为下了一天的雨,这一晚的烛光晦暗不明,整个大殿被包围在诡异的氛围里。皇后坐在正位上,等候郗昶来拜见。

  “老臣郗昶拜见皇后。”郗昶恭谨的向皇后一拜。皇后吩咐舍人赐座给他。郗昶坐下后,皇后摒退了左右宫女、舍人,语调和缓的问郗昶:“郗卿家可知哀家今日召见,所为何事?”“老臣不知。”郗昶面色澄定的说。只有皇后先提出条件,他才好见风使舵的提出自己的条件。

  皇后暗笑一声,不动声色道:“郗家和宇文家一向是世交,郗卿家又是哀家弟弟的师父,有些话,哀家不必说,郗卿家也能猜到。”皇后峻然的看了郗昶一眼,开门见山的说。郗昶迎着她的目光,幽暗的烛光下,皇后秀美的脸略显苍白,然而她眉目间的神色,却让人辨不出她的喜怒。她这句话像是质问,又像是劝慰他不必有所顾虑。

  郗昶仍是沉着声,不卑不亢道:“老臣愚钝,还请皇后示下。”皇后见他总是顾左右而言他,显然是老谋深算,非要自己开口相求不可,耐住性子和他周旋。她假意叹息了一声:“司马邺在洛阳称帝,哀家这皇后还能当几天,屈指可数。”郗昶如何听不出她这是在试探,进言道:“司马邺的乌合之众不足为虑。长沙王亲征,必将剿灭叛军、大胜而归。”

  “这么说,卿家也认为司马邺是乱臣贼子,那谁才是正统呢?”皇后清冷的声音掷地有声。郗昶知道这是皇后在等他表态,只有他表了态,才有继续和她谈下去的可能。“继位者当然只能是先皇龙脉。”皇后显然对他的回答很满意,微微一笑。

  “郗卿家,哀家今日召你进宫,就是有一事要和卿家商量。”“皇后请讲。”郗昶知道皇后终于要切入正题了。皇后抬头看了他一眼,郗昶会意,站起来走到她对面坐下。皇后缓缓从正位上站起来,走到郗昶下首坐下。郗昶吓了一跳,皇后此举显然是逾越君臣之礼。他身为人臣,怎能坐在皇后上首。

  他刚要站起来施礼,皇后却道:“世伯安心坐着吧,侄女没当皇后之前,不是一直称呼你为世伯吗,今日没有外人在场,你我不必拘于君臣之礼。侄女有事相求,还望世伯勉为其难,助侄女一臂之力。”这番恩威并施的话令郗昶惴惴不安,脑门上开始冒汗。

  皇后幽幽道:“先皇驾崩的仓促,没有留下遗诏,谁能继承大统,还是未知之数。我的锐儿年龄小,还不懂事,没法和他那些年长的叔伯哥哥们争,我若是不为他争,我们孤儿寡母在这皇宫里如何能立足。”“皇后的意思是?”郗昶抬头看了皇后一眼。

  皇后觉得铺垫的差不多了,说出了她的真实目的:“世伯位高权重、权倾朝野,你上一道奏折保我的锐儿登基为帝,朝中想必无人敢提出异议。”她的目的郗昶早就猜到,此时她亲口说出来,他丝毫不觉得奇怪。“仅凭老臣一人,恐怕势单力薄。”郗昶不无忧虑的说。

  “陈郡谢氏、太原王氏、高平郗氏都是朝中大族,你们联名上书,有何不可?谁敢不服?”皇后淡淡的一句话,却让郗昶惊讶不已。原来皇后早已打算,早早的就联络了这几家。这几家和宇文家无不沾亲带故,若是自己不答应,他们反而会联合起来铲除异己。

  郗昶很快恢复了脸色,向皇后道:“皇后打算在金陵让新君登基?这恐怕不行,众所周知,洛阳才是帝都,在洛阳称帝告天才是顺应天命。”“天命是什么,王命就是天命。洛阳城中各股势力蠢蠢欲动,除了司马邺,还有匈奴的刘渊,羯族、氐族、羌族势力纷纷想渗透,到洛阳称帝,无疑是自己送死。”皇后一番话让郗昶心中疑窦顿生。

  皇后显然有心让皇室退出北方疆域、偏安江南一隅,为什么又要让自己的妹夫和亲弟弟率军西征呢。她这么做有什么目的?如果说是为了掩人耳目,这一决定莫名其妙。忽然间,他领会了皇后的用意。

  皇后此举的目的有三:首先,让自己最信任的人立功,便于将来安置,把兵权逐渐从司马氏皇族过度到她弟弟们手里,长沙王虽是宇文家的女婿,但他毕竟是司马氏后裔;第二,混淆视听,让金陵城中的司马氏皇族猜不透宇文家的真正目的是平乱还是夺宫;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算金陵事败,凭着长沙王和宇文兄弟带出去的兵马,宇文家想东山再起绝非难事。

  如此周到的考虑,皇后显然一直在暗中斡旋。只怕这背后出谋划策的,正是她父亲齐王宇文松。宇文松常年在府中不上朝,可是宇文家的势力并没有因此而减退,反而越来越巩固,由此可见,这对父女早就把目光放到了皇位。只怕他当年娶长公主,都是精心设计的一步棋。

  “皇后的意思,老臣领会了,老臣这就回去草拟奏折,明早送给皇后过目。”郗昶深思熟虑之后说。皇后满意的点点头,道:“锐儿若能顺利登基,卿家就是首功之臣,理当封侯拜相,位列三公之首。”郗昶见时机成熟,提出了自己的条件。“皇后,老臣还有一事相求。”

  “哦,卿家请说。”皇后虽能猜到他是有备而来,仍不免有些诧异。郗昶清了清嗓子道:“老臣斗胆恳请皇后替小女凤藻保媒。”皇后何等聪明,立刻猜到他的用意,似笑非笑道:“凤藻小姐对哀家的三弟有意?”“正是。皇后若是不嫌小女资质愚钝粗陋、不堪配宇文公子,还请皇后做主成全。”郗昶向皇后拜了一拜。

  他把话说到这份上,皇后怎么能不答应。郗家和宇文家早就有意结亲,皇后知道,宇文长风之后,就是宇文逸风,但是她不喜欢凤藻,所以迟迟没有出面做这个媒。在她看来,凤藻那姑娘性情刁钻、没有一点温文之态,根本配不上她三弟宇文逸风,可此时为了笼络郗家,也不得不出此联姻的下策。

  皇后心中暗自叹息,表面上却道:“这桩姻缘甚好,深得哀家心意。只是哀家的三弟自幼顽劣,况且还有父王、母亲和颖夫人在,哀家也不便就此自作主张。等哀家征得了他们的意见,一定给郗卿家一个满意的答复。”郗昶见皇后不肯一口答应,显然是对凤藻不甚满意,也不便多语,谢恩而去。

  三日后,郗昶和谢亭等人联名上书,保荐皇后之子司马锐为新君,待七七孝期一满,即行登基。同时,宇文皇后代诸君下懿旨昭告天下,在洛阳登基的司马邺为伪君。

  就在新君登基的当天,河间王司马虢纠集了司马氏宗族的一干人等浩浩荡荡的往金陵皇城正阳宫发难。王常侍急急忙忙向已经成为太后的宇文秀风回报了此事。宇文太后冷笑一声,命皇城大开城门,让河间王等人进大殿来。

  以司马虢为首的司马氏宗族子弟大摇大摆的穿过皇城,走进正阳宫大殿。六岁的小皇帝坐在龙椅上,被眼前凶神恶煞的一群人吓得直哆嗦。“各位叔叔伯伯们此时来贺新君登基,哀家和皇上不胜感激。”宇文太后先发制人的说。

  “宇文秀风,你一个异族女子,有什么资格当太后。”司马虢不以为然的发难,旁边的人纷纷附和。“哀家是先帝昭告天下册立的正宫皇后,又是当今天子的生母,哀家的太后当的名正言顺。你欺君犯上,当着皇上的面直呼哀家之名,乃是大不敬。来人,将司马虢押下去砍头。”宇文太后一字一句的说。

  司马虢等人先是一愣,随即发出狂笑,根本不相信在场的众人有谁敢动他。宇文太后看了自己哥哥一眼,宇文啸风会意,拔出佩剑当场就将司马虢斩于剑下。血溅朝堂,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司马虢直到身首异处仍不相信,自己死于他一向不怎么瞧得起的宇文啸风剑下。场面一下子僵持住了,跟在司马氏宗族子弟身后进宫的一群卫兵纷纷把手按在佩刀上。

  “哀家还是那句话,各位叔叔伯伯要是来贺新君登基,哀家和皇上不胜感激。”宇文太后面不改色、气定神闲。她看到郗子祈站在殿外,知道父亲宇文松已经带禁军将皇宫重重包围,这里的人,一个也跑不了。父亲说的没错,这个天下到了关键时候,还是得靠兵权来说话。司马家的纨绔子弟们,哪里是宇文氏的对手。

  小皇帝司马锐看到这个场面终于吓得哇哇大哭。宇文太后瞥了儿子一眼:“锐儿,今天是你登基的日子,哭什么。”司马锐看到母亲责备的目光,吓得连哭也忘记了,委屈的用小手抹着眼泪。

  一名侍卫快步走进大殿来,向太后道:“回太后,齐王带领五万兵马将宫城包围勤王,现在兵马已经驻扎在太平门外,只等太后一声令下。”太后峻然扫了众人一眼,见他们纷纷低头不敢言语,才道:“传哀家懿旨,命齐王将兵马退回城外驻扎。今日进入正阳宫大殿的兵将一律罚俸一年,不加追究。”

  兵将们本是跟着司马虢等人起哄而来,司马虢已被当庭处死,众人心中皆是骇然,因此一见太后法外开恩,纷纷下跪谢恩。司马氏众人见此情景,知道大势已去,只得偃旗息鼓,下跪拥戴新主。宇文太后和郗昶相视一眼,彼此都像是松了一口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