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都市仙尊(又名:重生之都市仙尊) 第4347章前世的力量

  王舆一言出时,仲明和仲平先是一怔,然后一副不可思议的样子,看向老者瞪大了双眼,仿佛活见鬼了。

  周朝爵位为公、侯、伯、子、男。因此“公”之称呼,并非所有人能够称之。

  但凡称“公”,往往是一方诸侯。而王舆口出的“季象公”更是非同一般的存在。

  只因为,周朝的季象公,大名鼎鼎,可谓是无人不知。

  五百多年前,邶商末君放任诸侯。致使国内诸侯动乱,加上犬戎、北夷等外族侵攻国都,诸侯竟不来救。以至于邶商灭国!

  而在那时,有一位少年励精图治,平息内乱,统御四夷,迁都镐京,维护大统。而他便是周国四子,姬象!

  但在平息动乱以后,他却并未称王。相反还意图将王位还给商君后裔。但最后还是未能成功,王位虽易与商王,但最终还是“禅让”给了周氏长子,因此建立了大周。

  在那之后,姬象便隐于幕后,守天子藏室,数十载未曾干预政务,但却留下了无数著作,其学识囊括农乐匠艺,诗书岐黄。

  季象其排名第四,因伯仲叔季之故,故又称周公季象,也即是季象公。

  然而。

  季象公是五百年前的人物!按说,应当早已宾天了才是,为何王舆竟然说这老者是季象公!?

  仲明和仲平震骇,但夫子所言,又岂有虚假?

  难道说季象公一直活到现在?

  另一旁,老者听到王舆口出此言,目光微动。

  他双眼微微眯起,看了看王舆,并未应承,也未否认。

  王舆见状,心中却已确认。

  他再行大礼:“季象公,请恕晚辈叨扰。晚辈自幼研读《德道》、《太易》,对公万分景仰,恨不是同时生人。未想到,公竟尚在。还望能对拙作有所指点。”

  王舆言道。仲明和仲平闻声旋即各自拿出一些竹简,恭敬地递向老者,正是王舆所归纳著作的《十三经》。

  此时,仲明和仲平也不管这老者是不是真的季象公,但他二人心中浮现出了敬畏。

  毕竟若此人真是,那岂非就连王舆都是他的十代子孙辈了?

  老者看着递来的竹简,并没有接过,道:“这竹简尔等暂且收好。王坤厚,先前我已说过,老夫并不是你要找的人,你要找的人,在那深处池边。不过看在你心仪成礼之份。若有有闲暇,亦可与老夫来藏室谈谈心。只不过什么指点论道之语便切莫说了,以免生出不愉。”

  老者说着,指了指天倾池所在的位置。

  既有此言,王舆便也不敢再打扰,而且能有如此回应,已是莫大欣喜,于是说道:“如此便多谢季象公了。仲明,仲平。你二人将竹简收好,待我再去拜访圣贤。”

  “是,夫子。”两人收好十三经。

  在老者的示意下,王舆带着二人,很快便接近到天倾池了。

  而实际上,另一方,天倾池中苏叶看着这老者,心中却是腹诽:这师父,看起来漠不在意的,心里早就乐开了花吧!

  别看老者言语似有拒绝之意。但实际上,他对王舆的第一印象是不错的。

  尤其是,对方竟能猜出他的身份。老者难免也会有几分开心,这是他的自然之心,是人的天性,他从不会压抑。

  只不过若是王舆真找老者论道,老者,定然是要回绝的,因为老者并不认可王舆的“大同论”。若是有所争辩,难免会生无趣。

  事实上,与老者一样,苏叶也不喜欢争辩。他们都觉得这是浪费时间。

  道不同,不相为谋,君子绝交不出恶语。若有分歧,自当不见便是,没必要白费口舌。

  但是比起老者,苏叶对王舆的“大同论”,虽不完全认可,却觉得也有一部分与自己的心意相合。最重要的是,这人的确值得尊敬。所以他才愿意与其多加谈论一番。

  不过话说回来,师父竟然有五百多岁了呀……苏叶对这个年龄也是蛮惊讶的。虽然,身为一个“修仙者”理论上来说,莫说五百岁,就算活个几千几万年,理论上来说也是平常之事。

  但现实,往往并没有那么简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那上古的无数大神通者,到如今都不复存在。真正的求道者,纵使寿命长久,也不会在世间枯活。

  他们去哪儿了,苏叶不确定,但肯定不会全部逝去。现如今这个世界,凡人寿命不过四五十年。老者活了五百年还健在,已着实难得了。

  最关键的是,苏叶还知道,老者是真的没有用那种仙道的力量延年益寿,而是仅仅凭借凡人的身躯,“顺延造化”而来的。

  这个先不提。

  如今,王舆已近在咫尺。

  当苏叶抬起头来时,远处,便已出现了他和仲明、仲平的身影。

  在池中观察,往往不甚清晰。亲眼见了,苏叶才发现,这王舆真是相貌堂堂。

  只见他气质儒雅,身穿文袍,腰间悬着一把三尺宝剑。眉宇之间露出些许英气,不似想象般的纯粹的文人,颇有一种“出则将,入则相”的感觉。

  一眼看去,便令人心生好感。

  王舆来到近前,四处打量,却发现周遭灵气四溢。

  他略微一怔。

  那“圣贤”在哪儿?怎地没有人在?

  旋即,目光微凝,看着四周的花草树木,飞鸟松鼠,不由眼中露出些许凝重。

  转而又看到了池边的土国,更是露出几分讶然,旋即眼中浮现出了些许喜色。

  紧接着,王舆做出了仲明和仲平颇有些无法理解的动作。

  只见他双手执礼,朝着周遭的花草树木、飞鸟、松鼠、野菊、莲花,甚至是蜻蜓蚂蚁,各自行了行礼!

  夫子这是在干什么!?

  仲明和仲平,愈发觉得诡异。王舆平时也行礼,面对老者时,行的是大礼,抱拳鞠躬。而面对普通人,往往也会执些小礼。可如今他竟然面对一些“花草树木”什么的行礼,这是把它们当人了?

  要知道。王舆的“大同论”、“格位平等”之学说,虽然已深入两人之心。但,这论调却只是面向“拥有人格”的存在。

  类似花草树木,亦或是只存在本能的牲畜,是不适用于格位论的。

  这也是为什么王舆会教授别人打猎砍柴的缘故。

  而如今他的所作所为,难道是说,这些“花草树木,鸟兽虫蚁”都拥有“人格”不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