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无双小村医 第一卷 第279章 你究竟有几个好姐姐

《无双小村医》第一卷 第279章 你究竟有几个好姐姐

作者:公子谦 字数:2219 书籍:无双小村医

  次日清晨,马大元吩咐心腹弟子去姑苏盯着燕子坞,玄苦在一旁提醒了一句,莫要忘了连同那青云、赤霞、金风、玄霜四个庄子也一并盯紧了。

  后厨送来了两份早膳,一份是给马大元和宁羽的正常早膳,一份则是给玄慈和玄苦的素斋。

  四人用过饭后,玄慈玄苦二人起身告辞,马大元和宁羽出门相送。

  送走二人之后,马大元回到府上,吩咐下人摘掉白事所用的东西,管家不解,没到头七,为何就撤去了灵堂。

  “那恶贼已经伏诛,想必夫人也不会含恨而亡,加上如今边关动乱,我们马府没有必要多做开支,留着钱给丐帮在雁门关外的兄弟用。”

  宁羽心想,“八成是昨晚想好的说辞,让马大元给康敏这毒妇‘披麻戴孝’了三天,属实难为他了。”

  马府恢复正常,马大元宁羽二人便准备出发。

  马大元看来昨晚是没怎么睡觉,把路线归化的明明白白,二人先去太行山碰碰运气,然后再去天台山,最后去登封少林通知玄慈玄苦此行的结果。

  马大元吩咐马夫从后院把自己的马和宁羽的马都牵出来,让后厨准备一些干粮,以防赶路过程中错过酒家。

  马大元的是一匹枣红马,看着也是膘肥体壮,算得上一匹良驹。

  可等马大元看到宁羽的青鬃马之后,眼睛就彻底移不开了。

  那时候,男人的小老婆可不是汽车,而是骏马。

  北宋马匹数量少,军马质量都一般,别说民马了。对于耍刀弄枪的武林中人,能有一匹宝马良驹,那是倍儿有面的事情。

  前文咱们就说过了,宁羽这匹马是从凌州曾家斥巨资买来的,那可是响当当的曾头市,和契丹人做买卖的。这批青鬃马,虽然比不上将来曾头市从郁保四手里抢来的照夜玉狮子,也算得上是当世的宝马了。

  “兄弟,你这马?”饶是马大元见多识广,可马这种偏向军用的物资,还是少见。

  “大哥,你若是喜欢,我家中还有几匹差不多的,有一匹遍体通红,等此间事了,你随我回长安,那匹马就赠与你?”

  “不可,不可”,马大元摇了摇头,眼神中恢复了清明,“我马术一般,拿了良驹也是糟蹋好东西,等此间事了,我去长安,长长见识。”

  宁羽哈哈一笑,“兄长当真是实在人,那这样吧,来日我带着兄长去趟凌州,帮兄长物色一匹,兄长觉得配得上自己的马。”

  “好说好说”,即将获得“小老婆”的喜悦,冲淡了康敏制造的悲愤。

  二人翻身上马,沿着官道,飞驰而去。

  一路无话,如今的北宋,徽宗皇帝和蔡京还没有巧立名目,收敛钱财,道上也没有什么剪径的盗匪。

  一路无话,二人就到了太行山冲霄洞。

  要说玄慈方丈说的真没错,赵钱孙就在太行山。

  要说这谭公谭婆和赵钱孙,真是一段剪不断的孽缘。

  赵钱孙是谭婆的师兄,倾慕于谭婆,谭婆却嫁给了谭公。

  赵钱孙在雁门关一战之后,心灰意冷,自称“赵钱孙李,行尸走肉”,也彻底放飞了自我,和太行派比邻而居。

  要说这赵钱孙,也就是个口花花的主,嘴上功夫了得,去也不曾做什么逾矩的事情,如今这般年纪,谭公也拿他没辙,索性就当个好邻居相处了。

  见马大元带着宁羽前来拜访,谭公谭婆将二人引入后院的家宅。

  马大元开门见山,“二位前辈,马某此次前来是受玄慈方丈所托,来访谭婆前辈的师兄。”

  马大元这句话刚出口,就感觉到整个房间的温度骤然下降。

  “二位来的巧了,且稍等,我师兄正在此处”,谭婆运转真气吼了一声,“师兄,有高人造访。”

  不过一会,从墙头跃进来一个短小精悍的老头,“小娟,你吼辣么大声做什么,师兄就在隔壁,又不是。”

  此人正是赵钱孙,“见过马帮主,不知这位少侠是?”

  三人将目光移向宁羽。

  “我来介绍,这位贤弟正是前些日子在边关,震慑西夏贼军,诛杀‘四大恶人’的宁羽,宁大侠。”

  “原来是‘西宁羽’当面,老夫有眼不识泰山了。”谭公冲着宁羽一抱拳。

  “我还当‘西宁羽’是个昂藏大汉,却不曾竟是如此佳公子,宁兄弟不光武功超群,还一表人才,老头子羡慕得紧啊。”赵钱孙也是抱拳施礼。

  “哎呀,马帮主,你说你怎么不提前通知老身,老身这破落宅院,这不是礼数不周嘛”,谭婆一脸笑意,“怠慢了宁兄弟了。”

  宁羽口称不敢,也冲着三人抱拳施礼。

  “怎不见我乔峰兄弟,若是乔峰兄弟在此,我等畅饮一番,岂不快哉”,这谭婆别看是年过花甲的老妇,却豪气十足。

  宁羽心想,难怪这赵钱孙一直对谭婆念念不忘。

  “不知马帮主前来,寻我夫人的师兄,可是有何大事?”谭公将话题扯了回来。

  马大元从怀中将玄慈的亲笔信拿了出来,“这是玄慈方丈给赵前辈的一封信。”

  “哦?这是玄慈方丈的信?”谭婆从马大元手中接过信,赵钱孙翻了一个跟头,凑了过来,谭婆便把信给了他。

  赵钱孙拆开信封,展开信纸,细细阅读。

  却不曾想,这随着赵钱孙的目光下移,他的面目变得扭曲,似哭非哭,似笑非笑,“这,心中所言为真?”

  “半字做不得假”,马大元沉重的点点头,“赵前辈,玄慈方丈在信中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写的清清楚楚。”

  谭婆见赵钱孙神情诡异,似乎想到了什么,一把抢过了信件,看了一眼,也是目瞪口呆,“这?当年的事情,终究还是没能结束啊。”

  原来当年和赵钱孙一起前去雁门关的,还有谭婆和赵钱孙的师父,而师父的阵亡,其实才是压垮赵钱孙的最后一棵稻草。

  “乔帮主竟是那人的?”谭婆一脸不可置信的看着马大元。

  马大元点了点头,叹了口气。

  谭公见四人在这里打哑谜,却猜不透内中详情,只得拿眼神瞟谭婆。

  谭婆又看向马大元,马大元长出一口气,“贤伉俪本为一体,谭公乃是江湖名宿,这信自然是见得。”

  谭婆就把信递给了谭公,谭公看完信件,出了一身冷汗,脸上的表情与谭婆同出一辙。

  宁羽见场面冷了下来,赶忙出声,“三位前辈都看完了这封信,不知对玄慈大师给出的解决方案有何看法。”

  三人回了回神,倒是谭婆先出了声,“乔帮主其人,我虽未曾谋面,却也神交已久,是鼎鼎有名的大英雄,我信汪帮主,信玄苦大师,更相信玄慈方丈。乔帮主为汉人,对我大宋百姓有百利而无一害,我赞同。”

  谭公也点了点头,“我虽不知当年关外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我知道师兄变成如此,阿慧的师父惨死都因为关外那件事。若是如信件所说,那确实我们被那假传信息的大恶人蒙骗了,是我们对不住乔帮主,我们自然要将这个秘密带入坟墓。”

  “师兄,你呢?”谭婆转过头,看向赵钱孙。

  “我?”赵钱孙苦笑,“我本是个死里逃生的孤魂野鬼,当年之事如同梦魇一般,日日夜夜拷问我的内心,我一闭上眼就想起了当年雁门关外的惨状。乔峰,我听过他的名头,做的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如不是为了小娟,我将这条烂命赔给他都行。”

  “师兄,你说什么呢?马帮主和宁兄弟还在这里呢。”谭婆脸上闪过一丝羞涩。

  谭公脸色一青,藏不住的尴尬之色。

  “来了,终于来了”,宁羽虽然对老爷子笔下的这段黄昏三角好奇,但看到此情此景,也是无奈,把头扭了过去,“这三个痴男怨女,纠缠了一辈子,论狗血成都,比偶像剧都好看。”

  马大运也是极为震惊,谭公谭婆是太行派的大前辈,他早有耳闻。这赵钱孙是谭婆的师兄,应该也是江湖上响当当的豪杰,可眼前的这一幕让他大受冲击。

  “那既然如此,三位前辈便将这封信焚毁了吧,马兄和小弟还要去天台山寻那智光大师,就不久留了,告辞。”宁羽冲着三位一拱手,扯着马大元,转身离开。

  “啊,对对对对,马某也告辞了”,马大元回过神来,拱手施礼,转身而去。

  下山的路上,马大元欲言又止,“兄弟,这是什么情况?”

  宁羽心里清楚,但嘴上不能说,“兄长,你怕是糊涂了,我才刚入江湖,你都不知道的事情,我怎么知道啊。小弟只能说一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好词,贤弟大才,这一句词,当真是将“情”字说的清清楚楚。若是去参加科举,想必也能唱名东华门外。”

  “完犊子,元好问还有八十九年才出生,对不住了,元先生”,宁羽发觉自己顺嘴剽窃了元好问的《摸鱼儿》。BIqupai.c0m

  “都是听书听到的,兄长抬举我了,我可比不上那些相公。”

  “天台山位处江南一代,你我快马加鞭,若是快的话,三日就能到。”

  二人骑马,来到了长江渡口。马大元寻了当地的丐帮弟子,找了艘船,两人牵马上船,横渡长江。

  天台山止观寺,其实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庙,香火并不旺盛。

  智光大师不同于那些热衷香火名利的“高僧”,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和尚。

  “止观”二字,指的就是“禅定”与“智慧”。

  宁羽和马大元来到寺庙前,见庙门紧闭,马大元上前叩打门环。

  不过片刻,一个寺门开了一条缝隙,出来一个面目清秀的小和尚。

  “二位施主远道而来,实在抱歉,今日本寺主持参禅,不接待香客。”小和尚彬彬有礼。

  马大元来了兴致,“小师傅,你怎知我二人是远道而来啊?”

  “二位施主,小庙香火不胜,前来进香的基本都是本地的善信,而每月此日小庙都不接待香客。所以...”

  “小师傅果然聪慧”,马大元笑着说,“劳烦通知智光大师,信阳故人前来拜会。”

  “原来是师父的故友,小僧失礼了”,小和尚双手合十冲着马、宁二人一鞠躬,“二位稍后,我这就去通知师父。”

  大约半柱香的功夫,止观寺中传来脚步声,“马帮主驾临敝寺,小僧荣幸之至啊。”

  从寺庙中走出一位老和尚,面色黝黑,方脸阔口,不像个和尚,倒像是个种地的老农,一双手上长满了厚厚的茧子,一眼看过去就知道手上功夫了不得。

  但令宁羽疑惑的是,虽然智光大师的步伐不急不缓,但却失去了武者的稳重,步伐轻浮。

  宁羽突然想起来,在书中曾交代,智光大师在雁门关一战之后大发宏愿,“飘洋过海,远赴海外蛮荒,采集异种树皮,治愈浙闽两广一带无数染了瘴毒的百姓。他因此而大病两场,结果武功全失,但嘉惠百姓,实非浅鲜。”

  “智光大师,您这是折煞晚辈了啊。”马大元快步走了上去,搀扶住智光大师,“您让这孩子带我们进去就好,何必亲自出来迎接。”

  “武功丢了,但身子骨不能落下,多走走,对身体好”,智光大师笑着说道,让马大元搀扶着他,将目光移到了宁羽的身上,“这位少侠,身上真气不显,但气度不凡,可是最近扬名西陲的宁羽少侠?”

  宁羽刚理清了智光大师的来路,对他的行为也是肃然起敬,冲着智光恭恭敬敬的施了一礼,“晚辈长安宁羽,见过大师。晚辈的功法师从道门,有调养身体功效,若大师不嫌弃晚辈功力浅薄,不如让晚辈为大师调养一下身体?”

  智光也是一愣,这宁羽少侠与自己初次见面,就提出帮自己调养身体。智光当年也是武林好手,知道这样其实很耗功夫,他不懂为什么宁羽要这么做。

  “宁少侠,您这是?”智光盯着宁羽的眼睛,想从宁羽的眼中读出答案。

  马大元也是不解,冲着宁羽打了个眼色,意思就是,你这有点交浅言深了。

  宁羽目光也不回避目光,恭敬的说,“宁家世代贩茶,除了祖地长安之外,江浙算得上宁家的半个家。大师当年对浙闽两广一带百姓的活命之恩宁家没齿难忘,宁羽只想聊表心意。”

  不等智光答话,马大元笑出了声,“兄弟,这事做的没毛病。大师若是拒绝,我帮你按住他,你来给他调养身体。”

  “种善因,得善果。阿弥陀佛。”智光也是哭笑不得,“马帮主,你这可是要强龙硬压地头蛇?”

  “大师,当年你去看老帮主的时候,和我切磋的那几场,我还记得清楚啊。”

  原来智光大师也就比马大元年长十岁,他不仅和汪剑通是好友,和丐帮关系也匪浅,马大元的师父是丐帮宿老,当年智光闯荡江湖,去丐帮访友的时候,和马大元投缘,俩人切磋了好几天,当然这就是马大元的单方面挨揍。

  “我还道你马副帮主年纪大了懂礼数,知道叫我大师,不叫我秃子了,没成想,还是当年那个顽童。”

  “老和尚,你参禅这么多年也没变啊。”马大元笑的很开心,康敏带来的阴霾终究被这次故友相见一扫而光。

  “阿弥陀佛,禅就在心中,明心见性罢了,岂有参禅把自己参丢了的道理?”

  小和尚见三人在院子里不走,直接唠上磕了,赶忙提醒一句,“师父,二位贵客,咱们还是后院说话吧。”

  “是了是了,都是自家人,到后院说话,一会老僧亲自给你们做几道素斋尝尝。”

  就这样,一行人到了后院,马大元冲着智光打了个眼色,智光瞬间就明白了马大元此行是有重要的事情,就吩咐小和尚去厨房准备素斋。

  待小和尚离开,马大元从怀中把信拿了出来,递给智光。

  等智光看完信,马大元和宁羽把他们的推测和决定又讲了一遍。

  “好说,乔帮主当时豪杰,老僧为了乔帮主造了口业又能如何”,智光面不改色,“只是如果像宁少侠和玄慈师兄推断的那样,这姑苏慕容倒是一处隐患。”

  宁羽心说,姑苏慕容才没心思来弄(neng)你呢,你得防着老萧。

  “正是如此,所以大师不如就去少林暂避风头,等到此事了解,再回天台山也不迟。”

  “就是啊,老和尚,你这庙小,比不得人家太行派人多势众,你要是被灭了口,尸骨都烂了我们都不一定知道。”

  智光听到这里,重重的拍了马大元一掌,“阿弥陀佛,贫僧犯了嗔戒。”

  可他眼中丝毫没有忏悔的一丝,反而是一丝狡黠。

  “老和尚,你可是占尽了我的便宜。当年我年轻武功没你好,打不过你;如今,你做了那么大一桩好事,丢了武功,我还不能打你。还是你会算计啊。”马大元笑骂道。

  智光也不搭茬,“只不过,老僧有一件事不明,这乔帮主的身世,我们到底要不要和他说?我等听信谗言,误杀了乔帮主的生父生母,如今还要将他身世隐瞒,我们如何能做这个决定,这...造孽啊。”

  一个问题,问住了马大元,也问住了宁羽。

  “对啊,我凭什么做这个决定?”宁羽的心神被这一句话搅乱了,“就因为我是穿越者?就因为我想为了乔峰好?我这般行为,又与他爹萧远山有何区别?”

  “是啊”,马大元沉思,一抬头却发现了宁羽的不对,“贤弟?”

  马大元刚想叫醒宁羽,却被智光拦住,“宁小友陷入了烦恼障,这是难关,要靠他自己度过,不成功便成仁,你若是此时叫醒他,就是害了他。”

  说完,智光嘴里念念有词,马大元愣住了,“老和尚,你怎么会《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宁羽心思紊乱,双目通红,然而就在此时,丹田之中的黄庭真气却莫名其妙地自行运转了起来。

  随着黄庭真气运转周身,宁羽也冷静下来,心中也想出了答案,“既然如此,我便将真相告诉乔峰,让他自己决定,这样也总比杏子林和聚贤庄的结局要好很多。”

  “果然是道门真传”,智光止住诵经之声,“看来今日这个调养身体,老僧蹭定了。”转过头看了一眼马大元,“你师父说的没错,你是不学无术,唐中后期三教就有了合流的趋势,都是先贤经典,我如何不能懂得?”

  宁羽清醒过来,听到了智光的话,站起身来再次冲着智光施礼,“大师果然是当世高僧,晚辈谢过大师。”

  “不敢当、不敢当,宁小友因老僧一言入魔,还好宁小友内功精纯,心性过人,不然老僧怕是只能请几位天师来救你了。”

  “不知道小友,可曾想明白了?”

  “我等若隐瞒乔帮主身世,那与西夏贼子有何区别?我等只等做好自己分内之事,可将乔帮主身世隐瞒天下人,但唯不可瞒乔帮主。”

  “是了,若不嫌弃老僧庙小,就在这休息一晚,明日我便与你二人动身,今晚可别忘了给老僧调养身体啊。”

  “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深”,马大元被智光骂了没文化,也无法反驳,只得在嘴里嘟囔两句。

  “我是大妖风,你就是大王八”,智光是真的不惯着马大元,“你骂我何必要带上自己?”

  马大元是骂也骂不过,动手还不敢动,只得让宁羽拉偏架,“贤弟,你看看这老秃子,别说高僧,连和尚都不像。”

  宁羽却不搭理他,“大师可是‘德山宣鉴’一脉?”

  智光惊讶的看着宁羽,笑着点了点头。

  马大元却是一脸懵逼。

  宁羽笑着说,“兄长,论及佛道,你真的是丈育了。”

  智光不解,“宁小友,何为丈育?”

  宁羽一笑,“一丈两丈的‘丈’,生儿育女的‘育’,倒是你说人要是不识字,会不会把那两字念做丈育。”然后冲着智光,做出文盲的口型。

  “是极是极,宁小友是个妙人”,智光哈哈大笑。

  马大元没看到宁羽的嘴型,自然不得而知。

  入夜,宁羽回到智光安排的禅房休息,却见桌上一张纸条,“子时半山腰,萧”。

  写麻了,人有点晕,求推荐票,睡醒了接着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