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另谋高嫁:这侯府夫人我不做了! 番外 郁峥姜舒篇

  郁子宥周岁时,姜舒给他准备了几十样东西,琴棋书画,笔墨纸砚,刀枪印信……

  郁子宥爬在摆满各色物件的红毯上,左瞧瞧右看看,最后伸手抓了一把做工精致小巧的金玉算盘,拿在手里使劲晃荡。

  玉石做的算盘珠子互相撞击,发出悦耳声响,听的郁子宥咧开了嘴。

  厅中登时沉寂下来,众人都盯着郁子宥不敢出声。

  “你就挑这个?”郁峥微微拧眉。

  他本是想将郁子宥培养成文武之才,为国效力为民谋福的。

  哪成想,郁子宥竟抓了一把算盘。

  “呵呵呵……”郁子宥坐在红毯上,晃着算盘笑的开怀。

  姜舒轻声开口道:“这只是个仪式,夫君不必太在意,子宥将来如何,全靠教导。”

  “嗯。”郁峥应了声,沉叹口气不再郁结。

  抓周虽当不得真,但若万一郁子宥志在于此,也是天意。

  郁子宥周岁后不久,便是秋狝。

  姜舒不会狩猎,但听郁峥说围场风景怡人,便也跟着去了。

  他们商讨着去围场时,姜宁碰巧来了,听见后一脸向往。

  “想去?”郁峥瞧出来了。

  姜宁猛点头道:“姐夫,能带我去吗?”

  郁峥手指轻敲着椅子扶手道:“近来学业如何?”

  “姐夫尽管考教。”姜宁自信的拍着胸脯。

  郁峥看他这般胸有成竹,也没跟他客气,考问了一些有难度的。

  姜宁大多对答如流,有一二不会的,郁峥稍一提点,他便懂了。

  “不错,再做首诗吧,就以秋日为题。”郁峥端起茶盏喝茶。

  姜宁转头望向屋外,略微思索后朗朗出口,末了一脸期盼的望着郁峥。

  郁峥搁下茶盏道:“回去收拾几套衣物,三日后出发。”

  “谢谢姐夫。”姜宁喜笑颜开。

  姜舒望着眼前的少年,心中颇有些感慨。

  她比姜宁大八岁,从小看着他长大,一晃眼姜宁十六岁了,已是大人了。

  都说长姐如母,姜舒看着姜宁,有一种吾家之子已长成的感觉。

  三日后,姜宁带着郁峥送他的马,随他们一道去了京郊围场。

  车马劳顿歇整一晚后,所有人都精神抖擞,目光炯炯的盯着远处山林。

  尤其是练了两年骑射的姜宁和庄韫,一到围场就摩拳擦掌,迫不及待的想要狩猎。耐着性子等了一晚,两人都按捺不住了。

  随着皇帝令下,手持弓箭蓄势待发的众人,争先恐后驾马冲向围场。

  “驾——驾——”

  郁峥和周泊序有秋猎之约,便没有陪姜宁和庄韫,让侍卫陪着他们,郁源和孙宜君也同他们一道。

  两年未猎,围场里的猎物肥硕繁多,刚一入林子,就见到了逃窜飞腾的野兔野鸡等猎物。

  这些飞禽小兽体型不大,没有攻击性和危险,侍卫便放任姜宁和庄韫追猎,不远不近地跟着指导提醒。

  孙宜君发现一只野鸡,兴奋的拉弓瞄准射出羽箭,成功的射断了野鸡的一根尾羽。

  受惊的野鸡扇动翅膀逃跑,被紧随而来的一支羽箭射落坠地。

  孙宜君惊诧的睁大眼,看向一旁的郁源。

  “如何?”郁源握着弓一脸神气得意。

  孙宜君轻咳一声道:“谁准你抢我猎物了?”

  郁源一愕:“我不射它就飞走了。”

  “那也是我的猎物。”孙宜君哼了一声,让随行侍卫将野鸡捡来,算做她的猎物。

  郁源:“……”

  相隔不远的另一边,姜宁和庄韫也发现了猎物,激动地狩猎。

  然接连射出几支羽箭,两人都没能得手,因为猎物是活的会跑动,不是死靶。

  随着尝试的次数多了,两人摸索出些许经验,终于射中了猎物。

  “中了中了,我们射中了!”第一次射中猎物,姜宁和庄韫高兴地大叫。

  侍卫捡来猎物道:“恭喜庄公子,恭喜姜公子。”

  两人得了勉励,兴致越发高涨,少年人精力旺盛不知疲惫,发现猎物后紧追不舍,恣意畅快。

  山林腹地,郁峥和周泊序左手持弓,右手策马,追逐着几只鹿,待距离拉近,两人几乎同时抽箭搭弓,利落射出。

  “嗖!”

  “嗖!”

  奔跑的两头鹿应声倒地。

  郁峥和周泊序只睇了一眼,未做停留继续追猎。

  跟在两人身后的侍卫,马背上已堆放了好些猎物了。

  有野鸡,有野猪等等。

  两人从进林子开始,一路竞猎,但凡被他们发现盯上的猎物,几乎无一逃脱。

  沉寂山林因上千人的追猎,变得沸腾起来,禽鸣兽叫声此起彼伏,整座山似乎都在震动。

  姜舒郁澜不会骑射,没法参与这热闹,只能欣赏秋日景色。

  此处是皇家围场,平日无人踏足损毁,山山水水都是自然形态,很是清幽美丽。

  姜舒和郁澜缓行在软绵草地上,一边闲话一边赏景,好不惬意。

  夜幕降临时,山林外的宽广空地上架起了火堆,白日猎得的各色猎物被炙烤的滋滋冒油。

  姜舒郁峥几人围坐在一起,一边喝酒吃肉,一边兴谈白日趣事。

  郁峥和周泊序定有赌约,但一日较量下来,一人所猎的数量稍多,一人所猎的猎物体型略大,综合考量后难分伯仲。

  今日尽了兴,两人并不在意输赢,相视一笑举杯互敬。

  秋日短暂,转眼便入了冬。

  第一场雪落下时,王府后园的梅花开了。

  絮絮落下的白雪映衬着怒放的红梅,形成鲜明对比,美的让人惊叹。

  刚学会走路的郁子宥,挣脱开姜舒的手,跌跌撞撞地在梅林里撒欢,没走多远就不出意外的摔了。

  绵软雪地被砸出一个坑,郁峥大步上前将郁子宥拎起。

  “噗——”郁子宥吃了满嘴雪,皱着眉头往外吐。

  “可摔疼了?”姜舒蹲下身,给郁子宥拍打衣裳上的雪絮。

  郁子宥看着飘落在姜舒头上的雪花,觉得很是稀奇,伸出小手去摸。

  雪花冰凉轻薄,郁子宥的手一触碰上就化了。

  看着消失的雪花,郁子宥黑漆漆的眼睛睁的大大地,满是惊奇,不顾寒冷伸手去抓飘洒的雪花。

  “咯咯咯——”玩着玩着,郁子宥笑了起来。

  本就还走不稳,又仰着脑袋盯着空中雪花不看路,眼看就要撞上前方的梅树,郁峥及时伸手将他抱了起来。

  “子宥,看这里。”姜舒指着一枝梅花。

  红梅覆雪,美丽诱人,郁子宥越看越觉得像糕点,张嘴就咬了上去。

  “哎,吃不得。”姜舒惊的赶忙阻止。

  然郁子宥动作太快,已经将雪和梅花咬进了嘴,吧唧吧唧咀嚼起来。

  “快吐出来,这不能吃。”姜舒抬手去捏郁子宥的嘴。

  郁子宥别头躲开,吃的更欢了。

  直到白雪融化,梅花被嚼烂,苦涩的味道在嘴里漾开,又涩又冰,郁子宥皱起小脸,厌恶的吐了出来。

  姜舒看他如此,又是好气又是好笑。

  自打郁子宥有了行动能力开始,见到任何东西都要先啃一啃尝一尝,怎么劝阻都没用。

  “贪吃,该。”郁峥半点也不心疼。

  郁子宥撇着小嘴,一脸不高兴。

  “子宥乖,一会儿让人摘花取雪做梅花糕给你吃。”姜舒拿帕子给郁子宥擦干净嘴。

  雪不知何时停了,一家三口继续前行。

  走了没几步,郁子宥挣扎下地,要自己玩耍。

  宽广梅林里,郁子宥迈着小短腿摇摇晃晃地走在前面,姜舒和郁峥紧跟其后,在雪地里留下两大一小三对脚印。

  雪一下,离新年就不远了。

  过完年一晃,春日又要到了。

  大昭安稳平和,一切都井然有序,朝中无甚要务,郁峥便向皇帝告了长假,带姜舒和郁子宥去看大昭河山。

  姜舒欢喜不已,趁着姜父身康体健还能掌管姜记,她可抽身偷闲,欢欢喜喜地踏上了旅程。

  江南春来早,一家三口离京后去的第一处地方,便是江南。

  与上次不同,此次他们乘船而行,不慌不忙的游赏沿途风光。

  檀玉去年八月生产,如今孩子不过几月,离不开母亲照顾,和追云留在了王府。

  郁子宥习惯了楮玉侍候,楮玉便跟着随行。

  船行到临安府靠岸,秦易卫宇驾着马车在码头已恭候多时。

  “先去客栈落脚。”郁峥上车后吩咐。

  此次是微服出游,郁峥不想惊动地方官员。

  坐了近十几日船,姜舒和郁子宥都有些晕乎,到客栈安顿好已是傍晚,用饭洗沐后便早早歇下了。

  次日,休息足够的姜舒神清气爽,同郁峥去了慈安院。

  三年过去,乞儿巷与以往大不相同,巷中的五间荒宅经过修整焕然一新,与周遭民宅无异。若说唯一的不同,便是这几间宅院互相连通,里面住的都是孩子。

  “来抓我呀,我在这里……”

  姜舒和郁峥抱着郁子宥走进巷子时,一群孩子正在追逐玩耍。

  他们衣着整洁,面容干净带笑,个个都长的健壮精神,生龙活虎,一看便知被照顾的很好。

  “啊!”一幼童奔跑时没看路,撞到了开路的逐风身上。

  其余孩子见有生人进巷,停止了打闹,警惕又惊奇的盯着姜舒几人。

  姜舒正要说话,孩子们忽地转身,呼啦啦跑回了宅院。

  姜舒无奈轻叹,抬步朝敞开的院门走去。

  刚走至院门外,便听里面响起清脆女声。

  “走,领我去看看,什么人……”

  话还未说完,院中人踏出院门,一抬眼看见姜舒和郁峥,瞬间惊愕住,剩下的半截话卡在了喉咙里。

  “院长,就是他们。”有孩子扯了扯赵曼莹的衣袖。

  赵曼莹回神,看着笑意盈盈的姜舒激动不已。

  “曼莹,好久不见。”姜舒轻声开口。

  “真的是你,你们怎么来了。”赵曼莹上前握住姜舒的手,又惊又喜。

  她从未见过姜舒女装,加之几年未见,是以初看到时有些不敢认。

  至于郁峥,他被郁子宥挡住了半边脸,看的不也太真切。

  “我们顺道来看看你,你可安好?”姜舒仔细打量赵曼莹,发现她比以往精悍凌厉了些,少了几分温柔婉约。

  赵曼莹笑道:“我很好,你们瞧着也挺好。”

  幸福和满一家三口,可叫她羡慕死了。不像她,至今仍是孤身一人。

  “走,进去坐下说。”赵曼莹拉姜舒进院。

  进到厅中坐下,两名十几岁的小姑娘端来茶水,厅外围了一群孩子好奇地打量。

  “带他们玩去,别惊扰贵客。”赵曼莹吩咐。

  “是,院长。”两个小姑娘带着孩子们走了。

  姜舒观察后道:“看来你这院长做的颇好,威慑十足。”

  赵曼莹听后皱眉叹道:“别提了,这几年快被他们气死了。”

  一群自小便无人管束的乞儿,突然要管教他们,自是困难重重百般不易。

  光是夫子,就被他们气走了不下十个,只有现在这个书生因为缺银子坚持了下来。

  被饿怕了的乞儿们,满心满眼只有填饱肚子,每次一放饭,个个都跟猴孩子似的你争我抢,将饭食弄的到处都是,赵曼莹喊破喉咙也没一个听。

  别说知礼明理了,这群孩子根本没有半点规矩可言,还有偷抢撒谎等等一身恶习。

  回想过去的几年,赵曼莹一脸苦大仇深。

  姜舒宽慰道:“辛苦你了。”

  仅听赵曼莹所说的三言两语,姜舒便感觉到了她的不易,更遑论赵曼莹是真真实实的经历。

  从前对比现在,孩子们改变巨大,可见赵曼莹费了多少苦心。

  “比之你们,我做的这些不算什么。”赵曼莹话头一转,说起了姜舒和郁峥的丰功伟绩。

  尤其是姜舒,简直让天下女子开了眼。

  这几年里,两人偶有书信,对彼此的事都略有所知。

  “你在信中说王夫人也时常来慈安院帮忙,今日怎么没见到她。”姜舒随口问。

  王夫人心善,产后半年身子恢复后,便主动来协助赵曼莹。有她相帮,赵曼莹轻松许多,崩溃无助时也有人劝慰勉励。

  日久见人心,如今两人已是至交蜜友。

  赵曼莹道:“她儿子前日病了,这几日怕是都抽不开身。”

  姜舒了然道:“春日天气变化多端,最易感染风寒,你也要注意身子。”

  赵曼莹点头:“你们此行为何?”

  “游赏大昭河山。”

  赵曼莹一听顿时满脸艳羡,这也是她的梦想。

  然她被慈安院的孩子绊住了脚,不知何时才可得闲迈出脚步。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从姜舒的事迹聊到旅程路线,不知不觉杯中茶已凉透,郁子宥坐不住了。

  姜舒止住话头起身告辞。

  赵曼莹恋恋不舍,邀他们晚间游湖用宴。

  姜舒听后直摇头:“不想坐船了,晚间你来客栈,我们一道吃个饭吧。”

  “好。”赵曼莹欣然应下。

  约定好往院外走时,姜舒瞥见两院相连的拱门处行来一人。

  青衣长衫仪表堂堂,惯常的书生装束,想来便是慈安院的夫子了。

  见到姜舒和郁峥,他在拱门前站定,躬身见礼。

  郁峥扫了他一眼,姜舒回以颔首。

  踏出院门后,还能听到院中的说话声。

  “院长,他们是你的朋友?瞧着不像临安人。”

  “嗯,柳先生寻我可是有事?”

  “我听闻有院长有贵客,过来瞧瞧。”

  “哦……”

  郁峥和姜舒渐行渐远,声音便听不清了。

  三月的临安气候宜人,一步一景。姜舒和郁峥同寻常游客一般,松闲悠适的欣赏着临安美景。

  晚间,赵曼莹如约来到客栈。

  席间闲聊时,姜舒问起柳先生。

  “柳先生啊,他是个好人。不仅对慈安院的孩子们极具耐心包容,也对我多加关照。”

  赵曼莹的神色不自觉柔和下来,面浮愉笑道:“他知我一个女子支撑不易,便事事关照帮扶,是个难得的好人。”

  一介孤女立世,自是会引起非分之人觊觎,不论是图钱还是图人,总之都是不安好心。

  慈安院初立时,赵曼莹没少受各种骚扰欺负。柳先生来后,时常跟在她身后挡在她身前,为她免去了许多麻烦。

  听赵曼莹说完,姜舒意味深长地问:“他对谁都如此吗?”

  “这我哪知道。”赵曼莹神色微异。

  姜舒笑了笑不再多问,只道赵曼莹年纪不小了,若有心仪之人该考虑成婚了。

  赵曼莹一愣,随即面色瞬时涨红。她张了张嘴想要解释,又觉得说什么都像是欲盖弥彰。

  姜舒看她这副模样,心中愈发笃定。

  见过赵曼莹后,第二日姜舒又约见了王公子。

  因与姜记合作,王家便对姜记的消息上了心,加之郁峥与姜舒大婚时昭告天下,姜舒的身份人尽皆知。

  收到消息的王公子不敢怠慢,定了临安最好的酒楼,携王夫人一同宴见。

  于王家而言,姜舒可是顶天的贵人。不仅与王家合作拯救了王家的生意,也救回了王公子。

  徒狱一年改过后的王公子,与以往大不相同,看上去判若两人,姜舒险些没敢认。

  规矩行礼谨慎落座后,王公子对姜舒和郁峥好一番感恩戴德。

  姜舒不在意的揭过道:“王小公子的病可好些了?”

  王夫人一愕,随后受宠若惊道:“谢王妃关怀,已好的差不多了。”

  姜舒点头转入正题,谈起了姜记与王家的生意。

  王家绸货品质上乘,如今王公子又痛改前非挑起了王家大梁,不会再有风险不妥,姜舒便打算与王家长久合作。

  王公子也有此意,与姜舒一拍即合。

  顺道办完正事后,姜舒同郁峥去了灵隐寺。

  故地重游,两人站在七叶树下,心中感慨万千。

  茂盛的七叶树上挂满了祈愿牌,有新有旧,无法辨出哪两块是他们的。

  “夫君当日许的愿可灵验了?”姜舒仰头望着树顶的祈愿牌问。

  郁峥颔首:“灵验了,你呢?”

  姜舒一脸喜意:“应当也灵验了。”

  “何意?”郁峥不解蹙眉。

  姜舒收回视线,看着他眨眼笑道:“它在灵验的路上。”

  郁峥闻言勾起唇角,牵起姜舒的手道:“我们也该继续上路了。”

  姜舒轻应,两人相携离开。

  满树的祈愿牌在他们身后随风飘荡,撞击出叮叮当当的悦耳声。

  愿望说出来就不灵了。两人都没有问对方,但当日许下的愿望,他们心中都记得清清楚楚。

  郁峥写下的是‘愿执卿手,共赴白首’。

  至于姜舒,她求的是‘璟王郁峥,一生平安,顺遂安康。

  一生很长,他们的愿望都在实现的路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