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另谋高嫁:这侯府夫人我不做了! 第349章 诚服

  屋中清寂,郁峥抱着姜舒,久久不肯松开。

  原本从外回来手脚有些冷的姜舒,愣是被郁峥的体温给暖热了。

  姜舒不禁感叹,天冷了,郁峥这恒温汤婆子又派上用场了。

  “啊咿……”被晾在软榻上的郁子宥,挥手踢腿出声抗议。

  姜舒拍拍郁峥的背,轻声道:“子宥要闹腾了。”

  郁峥深吸口气,松开了怀中人。

  姜舒起身,抱起郁子宥逗哄。

  郁峥望着母子俩,神色极尽温柔。

  “王爷,王妃,晚膳摆好了。”楮玉进来,从姜舒手上接过郁子宥。

  时候不早了,郁子宥又玩了许久,有些困了,张嘴打了个哈欠。

  楮玉抱着他回屋歇息,姜舒和郁峥去外室用膳。

  奔累一下午,姜舒饿坏了,觉得今晚的饭菜格外香。

  “慢点吃,别噎着。”郁峥给她盛了碗汤,吹温后递给她。

  姜舒正觉有些干巴,一口气喝了半碗。

  看她如此,郁峥墨眉微蹙:“往后不可再忙的不顾身体。”

  “知道啦。”姜舒乖顺应下,给他夹了块排骨。

  膳后歇了一会儿,两人一起去沐浴。

  疲乏的身子泡在温泉池里,只觉通身暖融舒畅,姜舒惬意的叹了口气。

  郁峥拿过棉帕,一点一点仔细帮她擦洗。

  姜舒早已习惯,闭着眼任由郁峥摆弄。

  两刻钟后,两人从浴房出来,上床安歇。

  郁峥拉过被子将姜舒拥在怀里,问她今日详情。

  号召全城绸铺布庄一文不赚的帮助朝廷,可不是件易事。

  姜舒小声说着,郁峥凝神细听。

  待姜舒说完,郁峥吻着她的面颊道:“难为你了。”

  “虽然一开始大家都不愿意,但讲清道理后,他们就心甘情愿了,也并没有多难。”姜舒口吻轻松,不想让郁峥有负担。

  然郁峥心中什么都明白,又亲了她一口道:“往后再有此类事,不要一个人面对,我跟你一起。”

  “至少,提前告知我一声。”

  “好。”姜舒在他怀里拱了拱,像只倦懒的猫。

  郁峥抚着她的发,忍不住又亲了一口。

  姜舒打了个呵欠,思虑道:“原料虽解决了,但赶制还需时间,二十万将士,一人至少需两套,便是全城绣娘一起赶工,怕也得月余。”

  可边关将士等不了这么久。

  手脚僵冷和饿肚子一样,都无法拿稳刀枪杀敌。

  郁峥沉默了片刻,低声道:“我来想办法。”

  “你有什么办法?”姜舒好奇问。

  郁峥思忖着,将心中想法说与她听。

  姜舒听后兴奋道:“若能如此,十日内便能赶制出第一批,二十日内定能全部赶制完成。”

  “嗯。”郁峥应了声,给她掖了掖被她挣开的被角。

  姜舒倚偎在郁峥怀里,搂着他的腰,畅想道:“粮草冬衣齐备,将士们定能战胜漠北。”

  “会的。”郁峥吸了口气,触动道:“有你们的倾力支持,大昭军民一心,没有什么难关过不了。”

  姜舒有些不好意思,小声道:“姜宁说国安家才安,我们只是为了保全自己的家略尽绵力,算不得什么。”

  她的家人里,有郁峥。

  而郁峥,是大昭璟王。

  从前,大昭昌盛安宁,他们能安稳行商,也是受君王将士护佑。现今大昭有难,他们理当尽力相助。

  “姜宁长大了。”郁峥慰叹。

  这一晚,两人说了很多话。

  郁峥时不时吻一下姜舒面颊,几乎都吻在同一个地方,吻到最后姜舒只觉那块脸都要麻木了,又好笑又无奈。

  不知聊了多久,浓沉的困意来袭,姜舒倦软道:“睡了,夫君。”

  “睡吧。”郁峥又亲了一下。

  姜舒换了个舒适的姿势,酣沉入眠。

  郁峥爱惜的拥着她,像拥着稀世珍宝。

  次日早朝,郁峥告诉皇帝,姜记联合全城绸铺布庄,愿将粮食冬衣以成本价卖给朝廷。

  此言一出,殿中哗然。

  “璟王殿下此话当真?”

  “若真如此,粮草冬衣之难便可解决了。”兵部尚书喜难自抑。

  这几日为了筹集粮草冬衣,他可谓是食无味寝难眠。每次面对皇帝的盘问,都惊惶冒汗。

  看到郁峥点头确认,其余官员也大松口气。

  “太好了,太子殿下可带领将士放心作战,无后顾之忧了……”

  皇帝听的心震,惊问道:“可是璟王妃的主意?”

  郁峥颔首应是。

  皇帝震叹道:“如此胸怀大义,气度卓然,尤胜世家闺秀,你娶了个好王妃。”

  “谢父皇赞誉。”郁峥坦然接受,且与有荣焉。

  周太傅由衷道:“璟王妃堪为天下女子表率。”

  “周太傅说的是,璟王妃的壮举,令我等敬佩叹服。”其余朝臣纷纷赞和。

  达官世族皆看重身份,皇室尤甚。原本对姜舒存有微词的皇帝和满朝文武,在见证姜舒接连的义举后,只剩下心悦诚服。

  虽是商贾之女,却有表率天下之风。

  听完众臣赞叹后,郁峥敛神正色道:“眼下还有一个棘手难题……”

  皇帝听后直问:“你有何解决之策?”

  知子莫若父,以皇帝对郁峥的了解,他定然已想到了办法。

  郁峥凝声道:“宫中司衣局的绣娘都空闲着,可帮忙赶制。再者,各朝臣世家家中都有会缝制衣裳的婢女,民间也有许多百姓会缝制……”

  若将这些人都动用起来,必事半功倍,节缩一半以上的时间。

  “王爷此策甚好,臣赞同。”谢丞相率先出声。

  “臣等附议。”剩下的朝臣异口同声。

  如此良策,皇帝自是没有意见,此事就此定下。

  郁峥又道:“大昭不仅是上京人的大昭,理当全国万民一心。粮食冬衣虽解决了,但草料仍是问题。”

  不论是运输辎重,还是上阵作战,马都极其重要。而草料,与粮食一样不可或缺。

  “儿臣以为,当颁令下至沿途各地,命地方官民筹备草料,沿路补给。”

  上京距边关几千里之遥,大军需得行一月才可抵达,这一路上马匹会吃掉许多草料,若不补给,到边关时怕是所剩无几。

  以往运输粮草,只有在驿站休整时会补充一些。然此次需求量太大,仅靠驿站补充远远不够。

  众臣商讨一番,纷纷赞成。

  “王爷所言有理,臣等附议。”

  “那便如此罢。”困扰于心的难题得解,皇帝顿觉心头一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