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穿书女频:女主恨我,女二虐待我 第82章 萧落尘,你休要污蔑本官

《穿书女频:女主恨我,女二虐待我》第82章 萧落尘,你休要污蔑本官

  虽然烈日如火,但是湖水仍然寒凉透骨,侵入肌肤。

  古浪展开身形,宛似一只蛟龙般,在“哈拉湖”中翻扑沉浮,激得浪花点点,在日光中闪烁不已。

  古浪兴致大起,忖道:“此地真个可爱,如果不是有事,我真愿永远在此!”

  他取过了脏衣,略为洗涤,平铺在岸上,然后尽情地戏水。这儿只有他一个人,他不住狂笑大叫,好不高兴,把水中的鱼儿,吓得纷纷逃开。

  良久,他发现太阳的位置又移动了,这才慌忙地爬上岸,像个原始人般,又开始他的功课。

  直到夕阳西沉,暮色转浓时,古浪才停了下来,因为太阳已经落山,那些石像的影子已经不会有什么变化了。

  古浪又洗了洗身子,把晒干的衣服穿上,由于过度疲劳,他把身子平躺在芳草地上,让柔和的清风,轻轻地拂过,只觉得舒适极了!

  古浪望着天边的彩霞,一双俊目中,射出两道奇异的光彩,自语道:“我的任务太重,我一定要不怕任何艰苦,把这套奇绝的功夫练成!”

  古浪说着,面上露出一丝不可理解的笑容,接着说道;“青海人真笨!平白地放过了这种天下难求的神技!”

  这个孩子的思想,远比他的年纪成熟,没有任何一个十七八岁的孩子,会像他这么深沉稳静。

  当月亮上升之后,他又开始忙碌了,这时的招式,与白天恰恰相反,因为月亮的光是由相对的方面照来的。

  一直到二更时分,他才疲累地停住了手脚,长长地吐了一口气。

  他觉得很高兴,因为这一天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天,他的收获是无价的。

  但是由于过度的疲累,他又禁不住发出了怨言:“创始这套剑法的人真缺德,简直是折腾后学的人!”

  虽然这么说,可是他仍然深深地感激那个人。

  匆匆十天过去,十天以来,除了阴天和中夜以外,他从没有停止过练习。但是他很灰心,因为十天来昼夜地苦练,他居然得不到一点要领!

  然而他师父苍老的声音,总是在这个时候,回绕在他的耳边:“孩子!学会它!一定要学会它!”

  于是,热血又开始在他心中沸腾,也更坚定了他原来本已经很坚定的信心。

  第十一天的傍晚,古浪发现自己的粮食快完了。

  恰好今天夜晚月亮不曾出来,也许她也疲倦了。

  古浪心中很高兴,想道:“正好!趁今天没有月亮我去办些粮食,顺便买些纸笔,把这些姿势变化画下来,以后就省事多了!”

  他带了些银两,由庙后拉过那匹黑马,腾身而上。

  那匹乌黑色的骏马,显然不耐长期的闲居,古浪才一上马,它已闪电般地向山下驰去。

  古浪抚着它的颈子,笑道:“黑儿,今天你可以痛快地跑一阵子了!”

  在“哈拉湖”之南,百里之内有一小镇,名叫“多玉”,这时古浪便是朝那个方向驶去。

  马蹄踏在黄土地上,发出轻脆的“得得”之声,如画的景色,由古浪的眼边,飞逝般地向后退去。

  尽管白日里炎热异常,只要太阳一落山,立时判若两个季节。

  古浪身在马上,寒风习习,有一种深秋的感觉。

  他心中默默地想道:“我一个人生活在这里,虽然很寂寞,可是将来也只有我一个人,独享这份成功的滋味!”

  “多玉”镇位于“哈拉湖”与“伊克别尔旗”之间,是一个很小的镇。

  大约还不到二更,古浪已经抵达了。

  由于这一带森林遍野,盛产木材,所以“多玉”镇便成了一个小小的木材集散地,倒也十分繁荣。

  古浪先寻了一家马店,着他们为马办草料,然后一个人向镇上惟一的一家“百乐”

  酒馆走去。

  青海人隆鼻凹目,身材高大,有些像新疆人,他们都有很大的酒量,所以这时酒馆之中,已经挤得满满了。

  古浪在门口张望了一下,立时有伙计赶了出来,嚷道:“客人请进,牛羊肉青稞酒全有!”

  古浪点了点头说道:“这么多人我往哪里坐?”

  伙计笑道:“不要紧,我给你找!”

  说着把古浪让进了酒店,不少青海人因没有坐位,都站着吃喝。他们站着喝酒聊天,往往是一两个时辰,不足为奇。

  小伙计很快便请人移出了一个座位,古浪坐下之后,点了些酒菜,独自吃着。

  由于他装束仪表与众不同,大家都看他出奇,他是由中原来的,于是不少人来找他聊天,但是他却很少答话,显得非常冷漠。

  时间一长,那些青海人也就不再寻他谈话了。

  古浪饮食之际,突见众人纷纷闪开,心中很是奇怪,抬目望去,不禁心中一动。

  原来门外进来了一个灰衣老僧,这老僧发须皆白,但是红通通的一张脸,精神极佳,很难判断出他的年纪。

  那老和尚进来之后,一般青海人纷纷施礼,老和尚也含笑合十。

  他略一张望,便向古浪这边走了过来,用青海话问一个当地人道:“朋友,可否为我让出个坐位来?”

  那青海人连声应诺,让了开去,老和尚便在古浪对面坐了下来。

  古浪见他所点菜食,荤酒皆有,心中想道:“我当他是云游高僧,却原来是个喇嘛!”

  因为一部分西藏喇嘛是荤酒不忌的。

  那老和尚自从酒菜来了之后,便专心吃喝,不再与别人交谈。

  古浪细心地打量他,见他长得甚是清秀,双目虽然净洁,但缺少练武人的那一分光彩。

  他虽然吃的是大酒大肉,但是吃相文雅,很有几分书卷气。

  古浪察看他良久,心中暗笑,忖道:“他不过是个普通喇嘛,我却把他误会作古庙中燃烛之人!”

  等到古浪酒饭已过,吩咐伙计办了十天的干粮,那老和尚突然对古浪说道:“小兄弟,请问你贵姓呀?”

  古浪听他说的是青海话,便也用青海话回答道:“我姓古!”

  这个少年人的天性中,似乎有一分冷漠存在,所以他对任何人都是冷冰冰的,从来没有一丝笑容。

  老和尚微微一笑,眼睛眯成了一条缝,说道:“老僧法号门陀。”

  古浪一听他的法号很是奇怪,不禁望了他一眼,仍然不发一言。

  门陀和尚浅浅地喝了一口酒,又接着说道:“古施主,老僧是个游四方的野和尚,无家可归,你知道哪儿有什么空庙,可供老僧栖身么?”

  古浪心中一动,冷冷说道:“哈拉湖有座达木寺,老师父不嫌偏僻,不妨去该处寄宿!”

  门陀老和尚高兴异常,用力地搓着一双干枯的手掌,说道:“阿弥陀佛!有这等去处,老僧自是不会放过。施主,你也在达木寺栖身么?”

  古浪望了他一眼,一言不发。

  这时小伙计已把干粮送来,马店的伙计,也已把那匹骏马牵到门口,并且代办了一大包草料。

  古浪付清了帐,把人、马的两大口袋食料,挂在了马屁股上,然后上了马。

  这时已是三更时分,酒店内的人都走完了,只剩下那个老和尚。

  古浪上马之后,向他遥遥拱了一下手,说道;“老师父再见!”

  门陀和尚却追了出来,说道:“施主!如果顺路,你可否把我载到‘哈拉湖’去?”

  古浪双目一闪,说道:“不顺路!”

  一言甫毕,跨下骏马已一声长嘶,如飞而去。

  古浪回到了“达木寺”之后,一切均无异状,第二天起,他又开始了艰苦的工作。

  清晨,太阳还没有出山,古浪在湖边散步,他望着清澄的湖水,被微风吹起了阵阵涟漪,心中不禁联想到自己的身世和任务。

  他很焦急,恨不得一天就把这种功夫学会。

  那十七具残破不全的石翁仲,默默地站立着,这十几天来,虽然经过了他的搜集和修补,但是仍然有一具石像缺了一颗头颅。

  古浪心中很难过,因为这十七具石像,就如同他的师父一样,他对他们充满了挚爱和尊敬。

  他已把这一带都找遍了,但是始终寻不着那颗失去的头颅。

  这时东方渐红,天已经亮了,突然,一个念头像闪电般,由古浪的脑际掠过,他忖道:“这十七个石人雕塑得栩栩如生,我何不逐个详细看看以增进对他们的印象?”

  于是,他走向最左方的一具石像,那具石像与他差不多高,古浪细细地观察着。

  这尊石像,是个七旬以上的老者,生得甚是枯瘦,颔下长须垂胸,可惜面部残破不全,无法看清他的相貌。

  古浪看了半天,忖道:“他一定是个奇人,只可惜不知道他是谁。”

  古浪想着,正要提步离开,突然发现这石像的内胁下,刻着几行小字,如果不用心去看,几乎看不出来。

  古浪连忙低下了头,仔细看去,只见上面刻的几行小字是:“莫云彤,河北人,擅‘千佛指’。”

  古浪不禁惊喜交集,失口道:“啊,莫云彤!”

  莫云彤是江湖上一大奇人,直到现在,偶尔还在江湖上出现,什么人为他塑下这尊石像呢?

  古浪百思莫解,再向第二尊石像走去。

  这座石像是一个老年的道土,身子很瘦,头部大得出奇,两个大眼睛深凹进去,看来很是恐怖。

  古浪又在胁下寻着了他的名字,那是:“娄弓,湖北人,擅‘万手琵琶’。”

  古浪大吃一惊,因为这娄弓也是江湖中闻名丧胆的人物!

  他疑惑了一阵,又走向了第三座石像。

  这第三座石像,也就是缺了头颅的,看他的穿着,像是一个文弱书生,长袖坠地,右手还拿着一只短笛,体态修长,虽是一座石像,仍然有着很浓的书卷气。

  古浪仔细地寻找,只在他胸前找着一个“琴”字,此外别的什么也没有。

  这具石像,似乎有极强的吸引力,使古浪徘徊不去。

  他心中想道:“这人一定也是个武林奇人,可惜不知道他的名字……”

  他也曾把自己所知道的厉害人物,在脑中想了一遍,但是始终想不出一个名字中有“琴”的人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