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西游:我瞎编功法,就能变强! 第15章 孙悟空:师兄他有种母爱!

《西游:我瞎编功法,就能变强!》第15章 孙悟空:师兄他有种母爱!

作者:润先生 字数:1986 书籍:西游:我瞎编功法,就能变强!

  *

  京城热闹繁华, 外面的风雨飘不到跟前,京城的人便不知道京城之外风雨飘摇。

  鳌拜捏捏拳头,感觉他还能继续带兵打仗, 有道是老当益壮,朝廷这些年没有大乱子,有乱子也没到要他出马的地步,但是不代表他已经打不了仗。

  在他们满人眼里,军功永远比其他功劳有分量。

  鳌中堂兴致勃勃的想着到时候亲自带兵打仗, 隆小禧却一点儿也笑不出来,他只能想到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想到空空如也的国库和私库,想到战乱之后需要安置的大量流民。

  要花出去的都是钱呜呜呜呜。

  小阿哥兴高采烈的跑出宫, 不到中午就蔫儿了吧唧的回来,康熙听到消息后惊奇的不行, 到了饭点儿连忙把人喊到乾清宫。

  发生什么事儿了?

  说说为什么不高兴来让哥哥高兴高兴。

  隆禧:???

  什么人呐?怎么还有心情看笑话?他怎么笑得出来?

  七阿哥恶狠狠咬着筷子, 不想和傻不愣登的臭哥哥说话,化悲愤为食欲, 闷头苦吃谁都不想搭理。

  康熙慢条斯理的夹着菜, 吃两口抬头看一眼,再吃两口再抬头看一眼,不得不说, 他弟这气鼓鼓的模样还真挺下饭, 难怪宫里的长辈们都喜欢和这臭小子一起吃饭,太有食欲了。

  隆禧要被臭哥哥给气死了,他在这儿担心的吃饭都不香了,那家伙还有心情细嚼慢咽,就不问问他为什么回来那么早吗?

  好气啊啊啊啊啊啊!

  皇帝陛下心情极好的吃完饭, 幸好他知道什么叫适可而止,没把臭小子逗哭再去哄,“行了,说说是谁惹到我们七阿哥了,三哥去给你报仇。”

  “报什么仇啊,你可长点心吧。”隆禧恨不得以头抢地。

  他今天就不该出去,不出去就不会知道那么多不该知道的事情,不知道外面的情况就不会焦虑,不焦虑就不会沦落到现在这个境地。

  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皇帝也是这么想的,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康熙无奈的揉揉眉心,很想知道他弟这忧国忧民的性子是怎么养成的,寻常这么大的小崽子每天关心的是去哪儿玩才对,怎么到他们家这个身上就不一样了呢?

  常宁也没和这小子一样天天发愁,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皇帝陛下把纠结到扯头发的臭弟弟拎到跟前,上上下下打量了好一会儿,最终还是拿他没办法,“南边的藩王又不是傻子,他们想造反也得看看情况,汗阿玛刚走的时候他们没有造反,之后再生乱的可能性就大大减小,也不知道你发愁什么。”

  隆禧迟疑的看向他哥,“真的?”

  “当然是真的,骗你作甚?”康熙叹了口气,把人拎到自己跟前仔细和他解释。

  前些年定南王孔有德绝嗣,定南王撤藩,孔有德之女孔四贞嫁给孙延龄,后来孙延龄担任广西将军出镇广西,这些年来也没出什么乱子。

  剩下的几个藩王,吴三桂、耿继茂、尚可喜年龄都大了,三家都有质子留在京城,作乱的可能性也不大。以他们的身份,只怕也没脸造反。

  像平西王吴三桂,即便他想造反,又能拿什么名号来造反?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他吴三桂先背叛崇祯皇帝,又背叛闯王李自成,永历皇帝逃到缅甸也被他抓到昆明绞杀,天底下那么多打着反清复明旗号造反的乱军,那个旗号谁都能打,唯独他吴三桂不行。

  打天下不是有兵有马就可以,名不正言不顺,再多兵马也不行。

  如今民间想浑水摸鱼的都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要不是朝廷盯得紧,说是一呼百应也不为过。

  汉人和满人天生的不对付,就算本来没想造反,被人忽悠几句“恢复汉家天下”,稀里糊涂也就跟着造反了,想改朝换代没那么容易。

  喊出恢复大明江山的旗号可以迅速让民间有异心的人响应,问题是,有些人喊了也得有人信才行。

  云南那边吴三桂没法打出反清复明的旗号,让他改朝换代的话,六十多岁的人了估计也没那么大的心气儿。

  广东那边尚可喜向来安分,对治理封地也颇有心得,尚氏在广东二十余年,捐资广建佛寺,资助前朝末年出家的读书人,安抚南明遗民,同时不忘和郑氏作战。

  朝中勋贵都在大肆圈地的时候,广东一带也没出现圈地的现象,对朝廷来说是个格外省心的地方。

  隆禧抿了口茶,煞有其事的点点头,“有本事,值得肯定。”

  康熙瞥了傻弟弟一眼,嗤笑一声继续道,“尚可喜在广东私市私税,垄断了盐、矿还有其他所有贸易,每年赚的银两不下数百万,知道民间怎么形容他们的吗,‘平南之富,甲于天下’,你还觉得平南王好?”

  隆禧:……

  七阿哥捂住嘴,瓮声瓮气认错,“对不起,我收回刚才的话。”

  看事情要看全面,不能只看一方面,平南王那边每年都有数百万两银子的收入,那一家子在广东二十多年,府里的钱估计真的比国库多。

  “所以那几个藩王还是得裁撤。”康熙换个姿势,托着脸开始叹气,“平南王府有钱,靖南王府和平西王府也差不哪儿去,只是那两家知道藏着掖着,平南王府表现的更明显罢了。朕早两年就想着要不要撤藩,但是玛嬷说行事不能太急躁,兔子急了还会咬人,万一他们狗急跳墙真翻了,那可就坏大事儿了。左右朝廷现在不算太缺钱,朕忍了就是。”

  也就是他们最近不算缺钱,新建的几座厂子的进项也足够支撑花销,不然就算三藩有狗急跳墙的可能,他也非得试试撤藩不可。

  三家在封地敛财练兵,朝廷在那边的税收都不怎么收的上来,都让他们给想法子糊弄过去了,偏偏他们还每年都给朝廷要钱,说什么练兵讨贼都要花钱,一旦朝廷给的粮饷少了,那边必定要闹出点乱子出来。

  仗着朝廷不敢对他们下手太狠,就肆无忌惮的张口要东西,吃那么多怎么不把他们给撑死?

  康熙皇帝阴恻恻的眯了眯眼睛,心道他迟早有一天把那三个倚老卖老还抢他钱的混账东西给解决了。

  给他气受他能忍,抢他的钱绝对忍不了。

  隆小禧看他哥的表情不太对,慌里慌张让亲爱的哥哥沉住气,千万不要因为沉不住气坏了大事儿。

  年轻人太自信了没好处,虽然你有幸运buff加持,但是鬼知道多了那么多变数之后还有没有上辈子的幸运buff,万一不小心在三藩之乱的时候翻了车,他们就只能凄凄惨惨戚戚的带着残兵败将回盛京老家了。

  夭寿了,这年头的盛京是什么样来着,他听都没听过好吧。

  七阿哥虽然没听懂藩王之间的明争暗斗,但是他听出来了他哥想撤藩的主要原因只有两个,一个是藩王年年给朝廷要钱,一个是王府在封地敛财敛的太过分。

  说来说去,还是钱的问题。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对一个贫穷的皇帝来说,头可断,血可流,钱包坚决不能被偷。

  不就是钱财的问题吗,咱省着点花就是,日子又没到过不下去的地步,等过几年没那么四面受敌了再解决三藩就是。

  康熙要被傻弟弟给逗笑了,“你是玛嬷派来的说客吗?怎么说话和玛嬷一模一样?”

  “是这样吗?”隆小禧愣了一下,反应过来后立刻挺了挺胸,美滋滋的说道,“嗨呀,英雄所见略同,隆禧已经厉害到和玛嬷想的一样了,不愧是我哈哈哈哈哈。”

  康熙:……

  皇帝陛下扯扯嘴角,慢条斯理下令,“顾问行,送七阿哥去校场,校场的谙达说好些天没见着阿哥爷,心里想念的慌。”

  隆禧:???

  七阿哥的笑声戛然而止。

  康熙摆摆手,目送傻乎乎的臭小子被赶出去,失笑一声开始干活儿。

  傻弟弟想一出是一出,他可不能想一出是一出,施琅从福建那边回来,刚回来就在朝堂上和其他大臣吵了一架。

  施将军一门心思要□□,朝廷其他人却不想那么急,福建那边水师实力有限,耿继茂之子耿精忠和郑经眉来眼去,现在打也打不出结果,反而让靖南王有借口向朝廷多要军费开支。

  综合各方情况考虑,现在不是开战的最好时机。

  话是这么说,但是施琅却不同意,接连几次上疏非要和郑经打,他和大臣们吵也就算了,可双方实力悬殊,明知道吵不赢还要吵,这不是上赶着找事儿吗。

  要不是他及时叫停,任施琅骂下去的话,福建水师都不一定能保住。

  朝中武将大多擅长骑射,对水军几乎毫无了解,施琅以一己之力舌战群将,真不知道是脾气大还是不怕死。

  他们吵起架来可没什么理智可言,什么裁撤水师、凿沉战船之类的话都说了出来,差点把施琅气的当场撞柱子。

  你说你明知道人单力薄还不知道收敛,这不是自找的吗?

  他本身就是个降将,和台湾郑氏又是不死不休的关系,再和朝中的同僚相处不好,他以后打仗的时候别人扣他粮草怎么办?

  朝廷只是现在不和台湾那边开战,不代表以后不开战,水军将领就那么几个,到时候打仗还要用他,现在不求他和同僚相处多好,至少别结仇。

  康熙在心里嘀咕着,朝廷的安排不可能面面俱到,他要是四面树敌,打仗的时候要防备的就不光是敌人,还有自己人,这还打什么打,直接认输得了。

  臭小子说的不错,当皇帝的确不容易,调解朝臣的关系真是太令人头疼了。

  另一边,七阿哥被顾问行顾总管笑眯眯的送到校场,看着久违的谙达们,笑的比哭还难看。

  常宁正在试弓弦,看到被顾问行亲自送过来的傻弟弟乐的不行,“小格格终于舍得出门了?”

  “呔!讨打!”隆小禧竖起眉头,随手从兵器架上拿了把木刀,气势汹汹就冲了过去。

  刚才还井井有条的校场跟滴了水的热油锅一样瞬间炸开,一群谙达师傅赶紧过来把两个小祖宗分开,刀枪无眼,木头刀枪也不能掉以轻心,伤着了怎么办?

  打成一团的两个小祖宗被谙达们分开,分别占据校场两端开始上课。

  隆小禧站在靶子前面,气势汹汹的练习准头,虽然十次里有八次都要脱靶,但是他拉一百次,总有那么一二十次能射中靶子。

  七阿哥心比天高,奈何体力在那儿摆着,只拉弓就把一下午的时间给耗过去了。

  常宁抱着手臂在旁边看着,这会儿倒是没有打击臭弟弟,看到他射中靶子连声叫好,射不中也不乱说,只等下一次射中继续鼓掌。

  隆禧:……

  虽然有点丢人,但是不得不说,有人捧场感觉超棒。

  兄弟两个从兵戎相见到亲亲热热转变飞快,好在校场的所有人都习惯了他们俩这样儿,到点儿之后就恭恭敬敬把人送走,收拾好东西各自回家。

  隆禧走着走着忽然想起来鳌拜说索尼似乎要不行了,中午在乾清宫的时候只顾得三藩,把索尼老中堂给忘了,不过现在想起来也不迟。

  索尼这几年总是生病,隔三差五就听谁说索老中堂在家养病,病了那么多年,忽然听鳌拜说他要不行了,竟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在家养病的错觉。

  鳌拜的消息比他们灵通,他说索尼快不行了,应该就是快不行了。

  总之这事儿和他们关系不大,他们注意点儿别往枪口上撞就好。

  这事儿不好宣扬的所有人都知道,隆禧小声提醒他们家五哥,让他不要乱说,自己知道就行,万一索尼和以前一样又熬过来了,消息传出去了多不好听。

  就算不管索尼的官职,人家好歹是他们未来三嫂的祖父,说话的时候得注意点儿。

  “放心放心,哥明白。”常宁呼噜呼噜傻弟弟的脑袋瓜,拍拍胸口表示他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哥儿俩带着太监侍卫离开校场,谙达们互相打了招呼,留下太监们收拾靶子和兵器架,很快也消失的没影儿了。

  校场一角,一个其貌不扬的小太监正在扫地,他的动作比其他人慢了点,其他太监把该干的活儿都干完了,他这边还剩下一点没干完。

  小太监和其他人摆摆手,让其他人不用等他,他干完活儿自己回去,然后继续不紧不慢的扫地。

  等校场的人都走完了,他干活儿的速度也没有变快。

  等该干的活儿全部干完,小太监带着工具回住处,路过万春亭的时候看到正在修剪花草的中年太监,上前打了声招呼然后低声说了几句,说完之后很快离开。

  作者有话要说:这个月双更,这两天在调整更新时间,不一定是几点,过几天稳定下来再定时更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