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神雕杨过:芙妹请自重! 第467章 宋理宗的主意,未来帝师

《神雕杨过:芙妹请自重!》第467章 宋理宗的主意,未来帝师

作者:柯远 字数:1982 书籍:神雕杨过:芙妹请自重!

  嗯哼?

  听了宋理宗这番话,几人都是微微一愣。

  你还别说,你还真别说。

  这办法的确是不错的,如果文云孙真有那么大的本事,这样的确是一个好办法。

  就和现在的何宗一样,虽然文治才学上比较焚书坑儒,但武功够高,能帮宋理宗办很多事,而且完全足够忠心,是宋理宗身边最得信任的人。

  可以说对于宋理宗来说,除了贾贵妃这个负距离的之外,就没人比何宗关系更近了。

  但情况也是有些不同,之前为了提防贾似道,宋理宗对贾贵妃也是有点留心眼的,加上贾贵妃有时候也会吃醋宫斗一两下,不是完全无私心。

  而何宗就是干干净净,完全忠心于宋理宗的,甚至随时为宋理宗死他都愿意,如果能把一个文武都行的人培育成杨新的老师,未来未尝不能和现在宋理宗和何宗一般和睦。

  赵衿却是有些担心的问道:“此事固然可行,但前提是那个文云孙没什么野心,他若是一个野心家的话,这样岂不是要养出来比舅舅更难搞的人?当真成了霍光这样的人,却难办了。”

  如果是之前的赵衿,其实还是多少有点神经大条的,考虑事情不多,但现在涉及到自己的儿子,心就不由得细了很多很多。

  “这个完全可以放心便是!”

  宋理宗毫不担心的挥了挥手,说道:“你父皇的识人水平你还不知道么?文云孙此人文武双全,本事很大,但却毫无半点狂傲,心中一腔爱国之心绝对无人可比,甚至比杨过也不差了,此人性格刚强正直,却也懂的变通之道,正是世间难寻的人才!”

  宋理宗的确不是吹牛逼,在识人这方面,他的确是还凑合,当然前提是不能偷懒,正经研究还行。

  不然就容易整出来贾似道这种货色,只能说宋理宗的确想做点事,但有时候很懒,脑子也抽风,所以杨过才把耶律楚材留在他身边,给他来个摄政权力,让宋理宗只需要摆烂听话就行了。

  实际上宋理宗对于这样的生活也是极其满意,他甚至没感觉到自己手里权力都不大了,都在耶律楚材手里呢。

  他只是觉得,耶律楚材是自己人,耶律楚材是杨过安排来的人,加上耶律楚材对他确实恭敬,下令也好使,对他来说就十分足够了。

  “若是如此,那也更好。”

  赵衿点了点头,说道:“不过新儿的性格本事,大多也还要之后杨大哥来管才好,别人才学再高,我总信不过。”

  对于这方面,赵衿可是十分上心的。

  而杨过则是什么都行,在赵衿看来,就杨过那一身本事,交给杨新一半,就够杨新管理天下的了。

  “那是自然,杨过这身本事不教给新儿怎么行?文云孙也自顾把他的本事教给新儿便是,多学些总不是坏的嘛!”

  宋理宗笑了笑,随即颇有些豪气的说道:“文云孙性格刚直,人品是绝对信得过的,若是按照之前咱们大宋不敌蒙古,估计他宁可被蒙古人砍了也不会投降,绝对是刚直正臣,所幸朕身为千古名君,总该让文云孙这等胸怀大志的大才有施展才能的机会才是,这才不辜负他的一身才学!”

  听了这话,几人都给宋理宗点了一个赞。

  别的不说,宋理宗在这方面的心胸还是很OK的,说他懒也好,说他憨也罢,总是可以让大臣放心的施展才能,不怕陛下猜忌。

  这样性格的唯一坏处,就是容易养出奸臣来,但在杨过的安排下,这个隐患就没有了,留下的都是好事。

  于是,在宋理宗的安排之下,科举状元文云孙,正式成为了杨新的老师。

  杨新虽然性格调皮,但对于母亲的话还是听的,自然乖乖磕头认了老师。

  这一下,就换了文云孙有些受宠若惊了。

  杨新的身份已经不是谜团,就是杨过和赵衿的儿子,在外的名字也叫赵新,宋理宗甚至对外公布了,这就是未来要继承皇位的人。

  本来这么早说,可能会给杨新带来危险,但现在却根本不会。

  原因很简单,这些年改革以来,宋理宗特别针对赵宋宗室来了一拨带清洗,就是为了给杨新铺平道路。

  这就导致现在的大宋宗室,待遇上都和普通地主差不多了,根本翻不起浪来,宋理宗也干脆摆明了说,绝不会把皇位传给这些宗室,让他们死心便是。

  于是乎,现在的宗室一点事都做不了,只能老老实实的看着现在的情况,苟延残喘罢了。

  对于文云孙来说,自己虽然自诩才学不错,但忽然成了未来皇帝的老师,这待遇可以说是十分的高了。

  帝师啊!这可不是白叫的。

  别的不说,就看何宗,虽然没什么官职,穿的也是普通侍卫那些衣服,没什么出奇,但满朝文武大臣都对何宗毕恭毕敬,因为都知道,惹了宋理宗,何宗帮着求情可以会好点,但若惹了何宗,宋理宗都得下令砍了你。

  可以说,何宗是为数不多,可以成为宋理宗刀鞘的人。

  文云孙心想,自己若是和杨新相处得当,未来估计比何宗也不会差,到时候尽可以施展抱负,千古流芳!

  想到这里,文云孙的心中就有些心潮澎湃。

  他在幼时,就曾见到学宫之中祭祀的乡贤,比如欧阳修,杨邦乂和胡铨等人,谥号都带一个‘忠’字,被万千之人敬仰,那时候文云孙就心中发誓,大丈夫当如是也,自己未来也一定要以忠义之命流芳百世!

  这次科举,给宋理宗看的文章,就是乂‘法天不息’为题,洋洋洒洒写了一万字,让宋理宗惊为天人,文章之中逻辑分明,正义十足,一看此人就有了不起的志向,立刻钦定为进士第一,成为状元。

  在见面详谈之后,宋理宗更是确定了这一点,此人是个刚正不阿,心怀正义,本事极大的人才,不然宋理宗也不会这么看重他了。

  现在文云孙成了未来的帝师,他心中高兴不已,心想自己总算是距离自己的目标更近了一步。

  未来杨新登基为帝,自己忠心辅佐之,效仿诸葛孔明的忠义和才能,必然也能流芳百世,被后人尊为忠义大臣,无数个如同自己这般的人,也都会心向往之,视为人生目标。

  如此这般,他文云孙就不算白活这一遭!

  想到这里,文云孙的心中激动,浑身上下都充满了干劲!

  他决定,要把自己的所学所知,都交给杨新,同时培养好杨新的性格,让他心怀正义,成为以后的明君,自己也能倾心辅佐,成为一代佳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