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唐天子 第十章 席卷大非川

《大唐天子》第十章 席卷大非川

作者:殷扬 字数:2884 书籍:大唐天子

  一秒记住,为您提供精彩阅读。

  薛仁贵兵败大非川,不仅仅是唐朝的奇耻大辱,也是薛家的奇耻大辱,在这即将进军大非川,洗刷耻辱的时刻,薛直自然是要向薛仁贵的在天之灵祷告。

  “薛直听令。”李隆基大声喝道。

  “末将在。”薛直上前一步。

  “左骁卫大将军兵败大非川,薛家男儿引以为奇耻大辱,发誓要用薛家男儿的血来洗刷,今日,我就成全你。你率领一万精锐为先锋,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李隆基大声下令。

  噗嗵。

  薛直跪在李隆基面前,额头触地,冲李隆基重重叩头。

  激动难已,大声谢恩:“谢太子隆恩!谢太子隆恩!”

  李隆基此举就是在给薛直洗刷耻辱的机会。薛仁贵兵败大非川,是唐朝的耻辱,也是薛家的耻辱,薛直当先锋,就会第一个进入大非川,以此昭告天下,薛家男儿洗刷耻辱。

  还有比这方式更好的么?

  李隆基此举对于薛直来说是再造之恩,要他不激动都不成。

  “谢太子!”

  不仅薛直给李隆基跪下了,就是众将也是齐刷刷跪下,大声谢恩。

  薛仁贵是一员不可多得的良将,他在唐太宗征高丽时从军,大展雄风,威名赫赫,打得高丽人心惊肉跳。他不仅武勇过人,还极富军事才华。

  因此,唐太宗对他特别欣赏,曾当着薛仁贵的面夸赞:如今随我打天下的将军们都老了,要不了几年他们就无法驰骋在战场上。这次东征高丽,我不喜得高丽。而是喜有将军。后继有人了。

  由这话可见太宗对薛仁贵的评价有多高。对薛仁贵寄予厚望。

  事实上,薛仁贵也没有让唐太宗失望,他东征西讨,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立下赫赫功勋,是唐军心目中的战神。

  到于大非川之战的失败,并不是薛仁贵的错误。是郭待封违背将令,以致于粮草被吐蕃焚毁。

  粮草的重要性不需要说的,粮草被毁,这对于唐军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军心不稳,士气低落,而吐蕃大论率领四十万大军前来进攻薛仁贵,准备把薛仁贵歼灭掉。

  然而,让大论意外的是,薛仁贵沉着应战。没有丝毫慌乱,展现了他杰出的军事才华。在薛仁贵的指挥下,唐军打了一连串的胜仗,打得吐蕃血流成河,尸积如山。

  眼见无法达到全歼薛仁贵的目的,大论只得与薛仁贵和谈,以让薛仁贵率军离开为条件,结束这场战事。

  在大势不可挽回的前提下,薛仁贵也只能接受这一条件,带回来近一半唐军。

  若是换个人的话,很可能全歼覆灭,匹马无还。

  薛仁贵能做到这点,无论怎样赞誉都不为过。

  唐朝在追究这次战役的罪责时,却是因为郭待封的老子是唐朝名将,偏向了郭待封,没有处死郭待封,只是削职为民而已。

  而在不可能的情况带回近半唐军的薛仁贵,也被贬为庶民,这对薛仁贵极为不公平。

  对薛仁贵的不公平待遇,将士们一直在为他鸣不平。

  如今,李隆基要把雪耻的机会交给薛直,让薛家洗刷耻辱,将士们打从心里认可,对李隆基不得不服气,是以下跪相谢。

  “起来。”李隆基双手扶起薛直,要将士们起身。

  “谢太子。”将士们齐声相谢。

  “左骁卫大将军兵败大非川,非他之过也,实为郭待封之过。而朝廷对左骁卫大将军进行撤职夺爵,这极为不公。”李隆基在薛直手背上拍拍,道:“今日,大唐进军大非川,你率军为先锋,尽情的杀戮吧!用吐蕃人的鲜血、尸骨,告慰左骁卫大将军在天之灵!”

  “呜呜!”有道是男儿有泪不轻弹,然而,李隆基这话说到薛直的心坎上,他激动难已,终于流下了热泪。

  唐朝对薛仁贵不公,这是共识,然而,作为太子,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出来,还是第一次,这是还薛会贵公道,作为薛仁贵的孙子,薛直不能不激动。

  “嗯。”薛直重重点头,率领一万精锐,率先出发。

  “弟兄们:二十年前,我的祖父,左骁卫大将军,兵败大非川,是我薛家男儿的奇耻大辱,我薛家男儿发誓,一定要用我薛家男儿的鲜血来洗刷!今日,机会到了,我将率领你们前去大非川,洗刷这一奇耻大辱,你们愿意与我一道么?”薛直来到将士们面前,大声训话。

  “愿意!愿意!”

  薛仁贵虽然死去多年,然而,作为战神级的统帅,他的威名还在,将士们对他依然服气,能为他洗刷耻辱,正是他们心中所想,无不是扯起嗓子大吼。

  一时间,声振长空,地皮都在颤抖。

  “出发。”薛直飞身上马,一拍马背,率先而出。

  将士们紧随其后,如同一条长龙,对着大非川滚滚而去。

  “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驱入汉关!”也不知道是哪个将士激动难已,唱起了薛仁贵的传奇之歌。

  “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驱入汉关!”一有人唱,将士们立时和,一时间,歌声雄壮豪迈,直贯九霄。

  当年,薛仁贵奉命西征,在天山三箭吓破蛮夷的胆,蛮夷不得不降。将士们就是唱着这首歌走向辉煌,如今,他们再度唱响了这首薛仁贵的传奇之歌。

  尽管薛仁贵已经不在了,然而,他的雄风依在!

  薛直离开后,唐军在李隆基的指挥下,一队接一队的开出,直奔大非川而去。

  若是从空中望去的话,只见从河西走廊到大非川的道路上,一条一眼望不到头的长龙。正滚滚前进。直扑大非川。

  从石堡城到大非川不算太远。第二天就到了。

  在进入大非川的隘口上,有一座城池,是用来守卫这条道路的。

  这座城池不大,有近两千驻军。

  “准备进攻。”薛仁贵把此城一打量,准备强攻。

  就在这时,却是发生了让薛仁贵想不到的事情。

  “那是唐军?不可能吧?唐军怎会来到这里?”

  “明光铠,横刀,这要不是唐军谁是唐军?”

  “你真是笨呀。装备可以缴获的嘛。这肯定是大吐蕃的勇士打败了唐军,缴获了唐军的装备,穿在身上眩耀呢。”

  “也有理。好多的明光铠!哇,我眼花了,太多了。”

  “明光铠,那可是好东西,是最好的铠甲了。走,我们去讨点。”

  “对!讨点明光铠来穿穿。即使不能讨来,我们见识见识也是好的。”

  明光铠是中国古代最有名的铠甲,因其卓越的防护力著称。在吐蕃人眼里,那是不可多得的宝物。要是能弄到明光铠。那就是祖坟冒烟了。

  即使不能弄到明光铠,近距离见识见识,也是不错的经历。

  吐蕃兵士离开城池,三五成聚的蜂涌而来,个个脸上泛着笑容,笑呵呵的,如同见到祖宗似的。

  “兄弟,你这明光铠卖不卖?要多少牛羊骏马,你说。”

  “你要是不要牛羊骏马,要金银也可以。”

  “你连金银都不要的话,那细皮嫩肉的女人,你要么?你要啊,没问题,要多少?”

  这些吐蕃兵士一边涌来,一边叫嚷,个个一脸的期待。瞧他们那期待样儿,仿佛见到老祖宗似的。

  “我们是唐军。”唐军将士看在眼里,只觉这世界太疯狂了,疯狂得吐蕃人连敌我都分不清楚了。

  “哈哈!兄弟,你真会说笑。唐军怎能来到这里呢?大吐蕃有石堡城在,唐军不可能来到这里。”

  “石堡城,那是天下间最为坚固的城池,除非唐军长有翅膀,会飞,飞到这里来。”

  “只要石堡城在,再多的唐军都没用的。你们这说笑挺有意思的,我好想笑。”

  吐蕃兵士听在耳里,个个直摇头,一副打死我也不信的样儿。

  石堡城有多险要,不要说在当时,就是在后世,也是大名鼎鼎,要吐蕃兵士相信唐军会来到这里,那是不可能的。他们宁愿相信太阳从西边出来,也不愿相信这是真的。

  “呃。”唐军将士嘴里发出一阵磨牙声,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明明说的是大实话,明明唐军已经近在眼前,吐蕃兵士竟然不信,这对于唐军来说太过荒唐,还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儿。

  “这是好事儿。”薛直灵机一动,脸上泛着笑容,道:“兄弟,你要明光铠,是吧?好说,好吧。容我们进城,歇口气,再来谈价钱。”

  “好嘞。”吐蕃兵士齐声叫好。

  “还是这位大人通情达理。大人,您请。”立时有吐蕃兵士围将过来,牵马的牵马,坠镫的坠镫,簇拥着薛直进入城里。

  就这般,不少唐军被吐蕃兵士如同欢迎老祖宗似的请进了城里。

  原本以为要经过一番血战,才能进入城里,却是没有想到,吐蕃兵士如此“热情”的邀请唐军进入,要不是亲身经历,打死唐军也不相信这是真的。

  “见过送死的,没见过如此送死的!”唐军将士在心里不屑的贬低吐蕃兵士,脸上却是泛着笑容,与吐蕃兵士虚与委蛇。

  “杀!”一进城池,薛直大喝一声,手中横刀一挥,一个吐蕃兵士的头颅就搬家了。

  “大人,您这是……”吐蕃兵士一下子懵了。

  “噗。”薛直一刀砍掉他的脑袋,可没有心情为他解释。

  “杀!杀光吐蕃狗!”唐军将士爆发出惊天的吼声,个个奋力砍杀,出手凶狠凌厉。

  鲜血喷溅,人头抛飞,不一会儿功夫,吐蕃兵士就是死伤惨重。

  “真是唐军?”

  到了眼下这份上,吐蕃兵士不得不信这是真正的唐军了,个个一脸的惊诧。

  什么有眼无珠,这就是!

  唐军明明表明了身份,吐蕃兵士竟然不信,还如同迎接老祖宗似的把唐军请进城里,这不是找死么?

  这场战斗很快就结束了。

  占领了这座城池,也就意味着唐军正式踏上了大非川。

  “弟兄们:前面就是大非川了,尽情的驰骋吧!”

  薛直大吼一声,一拍马背,率先冲出,第一个踏上了大非川。(未完待续。。)

  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