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永徽迷局 第二十三章 旋干转坤

《永徽迷局》第二十三章 旋干转坤

作者:满碧乔 字数:5208 书籍:永徽迷局

  子夜时分,赏灯之人仍未回还,平阳郡公府中静悄悄的,只有柳夫人的佛堂还亮着灯,偶尔能闻听点点更漏之声。

  后院小门处,一个黑影闪身而入,顺着回廊,悄然无声地来到了佛龛处。雪光熹微,照亮半面轮廓,依稀能看出此人容貌英俊,与薛讷有五分相像,神情却大相径庭,透着一股过分的精明,正是薛讷的胞弟薛楚玉。

  傍晚时分,眼见薛讷出门,薛楚玉便也换装戴上傩面跟着他出了门去。薛楚玉一直笃定,薛讷一定窝藏了樊宁,可那日刑部猎犬却未在他身上嗅到樊宁的气息,这让薛楚玉很是困惑。但今日在西市,看到薛讷与一女子并肩而行,薛楚玉一眼便认出那是樊宁,倒不是因为他对樊宁多么熟悉,而是在于薛讷望着她的眼神。

  薛楚玉压抑着想上去掀了樊宁傩面的冲动,悄然无声地跟着他们,待确定薛讷与樊宁皆去了鬼市,他急忙调头回府,来到后院的石桌椅旁。

  已是子时三刻了,薛楚玉屏息凝神,将石桌上的积雪扫落,而后双手托住桌台,将其顺时针转动半周,随着轻微的石门摩擦地面的声音,佛龛里的佛像慢慢反转过身去,露出一个只容一人过身的小洞来。

  虽是意料之中,但亲眼所见,还是令薛楚玉面露惊讶之色,他略定定神,迈入石门,顺着密道徐徐向下走去。

  新岁之前,在观音寺密会那日,他曾向众人提议,称自己了解兄长,以薛讷的性格,断然不会将樊宁藏在别处,必然是藏在身边,八成就在平阳郡公府之里,只是不知究竟在何处。

  听了这话,众人嗤笑薛楚玉跟没说一样,唯有座中那头配“赵”字面具之人表示信服,待众人散去后特意将薛楚玉留了下来,告知他关于平阳郡公府地宫的秘密,并说薛讷若是窝藏樊宁,必然会藏在地宫之中,嘱咐薛楚玉暂且不要造次。

  薛楚玉万般讶异,自家府邸下竟有个地宫?住了三两月,他竟毫不知情,而此人又是如何得知的?薛楚玉想要追问此人身份,但见旁人都对他十分恭谨,便不敢造次,老老实实地点了点头。

  过了元日后,有人以新年拜帖为名,给薛楚玉送来了正月十五行动之安排。薛楚玉没成想这些人竟还能调遣得了刑部主事,买通得了鬼市之人,不觉有些惊惶,毕竟他想要的只是薛讷失势,让自己名正言顺地承袭爵位,并不想将平阳郡公府过多引入是非之中。正当他犹豫之际,洛阳传来薛讷破获龙门山业火大案的消息,天皇天后的嘉奖与杨炯的夸赞令薛楚玉嫉妒又愤怒,他不再犹豫,终于下定决心,先除掉薛讷再图其他。

  心下憋闷了多少年,渐渐成了顽疾,薛楚玉只觉不服,难道只因为早出生几年,兄长便能承袭爵位?明明他更优秀,更符合“将门虎子”四个字,却还要靠施舍来得到这一切。薛楚玉急于证明自己,他要让父母知道,要让二圣知道,更要让全天下之人都知道,他薛楚玉比父兄更优秀,更厉害,是大唐未来的将星,亦是承袭爵位的不二人选。

  薛楚玉如是想着,秉烛来到了地宫之中,尽管早有心理准备,当看到地宫的规模与储藏的兵器铠甲时,他仍不免大为惊骇,久久没有回神。

  自家园舍下竟有一间如是规模的地宫,而兄长竟不上报,反而用来窝藏朝廷钦犯,薛楚玉既愤怒又激动,只恨这三日节庆,官府还在放衙,天皇天后亦没有临朝,否则他真想现下就带着刑部之人到此处来,即刻将薛讷捉去认罪。

  四处查看后,薛楚玉确定樊宁藏身此处,强压住心中的兴奋,悄无声息地退出地宫,在漫天的风雪中无声大笑,怎么也停不下来。

  率龙虎军将士回营安顿后,薛讷与李媛嫒一道策马回崇仁坊。夜色太深,路上行人又多,薛讷便一直将李媛嫒送至英国公府的后门方休。

  见薛讷欲乘马而去,李媛嫒一把拉住他的手臂道:“若是有人问起那一箭,你就说是我不慎射偏了,有我曾祖父在,没人敢将我怎么样的……”

  “那怎么行”,薛讷断然拒绝,“你已帮我许多了,如何还能让你为我顶罪,今日射出那一箭的时候,我便已经想好了,断然不会牵连郡主的。”

  李媛嫒身着戎装,手执马缰,有种说不出的别样妩媚:“你莫要觉得欠我什么,曾祖父曾与我说过,做人一世追随己心便好,瞻前顾后,计较得失最要不得。我帮你,诚然是因为我心悦于你,但这种心悦令我自己很痛快,不图你回报什么,你不必有任何顾虑避忌。今夜的事,是我带兵去的,由我来承担再合适不过,即便说到天皇天后那里,我与樊宁并不熟悉,更算不得朋友,绝对没有释放朝廷钦犯的嫌疑。但你就不一样了,一旦被人定罪,我也会受牵连,此时就不要讲求君子义气了,一切以大局为先……”

  李媛嫒这一席话确有道理,但薛讷不想她过多牵扯到此事中来,婉拒的话还未说出口,便听英国公府中传来一阵嘈杂的声响,有小厮连滚带爬拉门跑出,看到李媛嫒,带着哭腔道:“郡主怎么才回来,家公他……殁了……”

  李媛嫒只觉一阵天旋地转,险些从马上栽下,踉跄着冲向府内。

  薛讷亦是震惊哀痛,李勣不单是位慈爱祖辈,更是大唐的国之柱石,他去世后,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便全部归于尘土,数十年前乱世纷争的英雄气概,亦湮没在了大唐富庶繁华的歌舞声中。

  李家现下正是需要人的时候,不单李媛嫒对薛讷有义气,李勣亦对薛仁贵有恩德,薛讷翻身下马,走入英国公府帮忙。从入殓到设灵堂,再写讣告,给朝廷送文书,诸事繁杂,即便有家丁百人,亦有些手忙脚乱。

  天还未亮,太子李弘便乘车辇从东宫赶来,不消说,李勣是天皇李治最为仰赖的臣子,如今病老归西,李弘作为监国太子自当前来吊唁,他以晚辈之礼,敬香致哀,又宽慰了李敬业夫妇半晌。李敬业夫妇感激天皇天后与太子的关怀,大拜而谢,而后按照李弘要求各自忙活去了。

  薛讷一直守在一旁,待礼数周全后,李弘将他拽至旁处,问道:“慎言,昨夜的事我听说了,那樊宁人在何处?可脱险了吗?”

  “谢殿下关怀,她没事,现下应当在安顿鬼市那些朋友,臣还未与她相见……”

  “刑部近来没什么的动静,好似将诸般心事都用在了安定的案子上,突然来这么一下,着实吓了本宫一跳。你要多加提防,同时加快破获弘文馆别院之案,免得夜长梦多。”

  “是”,薛讷拱手应道,“臣以为,刑部背后,恐怕有其他势力在介入此案,否则单以刑部各主事之力,根本无法渗透入鬼市。殿下乃监国太子,在六部中皆有心腹,可否暗查一番,看看刑部背后究竟是何人,又为何插手?”

  “不劳薛御史费心”,李弘半开玩笑道,“听闻此事后,本宫便已安排了。到了如是地步,本宫依稀觉得,此案后应当有不小的阴谋,一定要将幕后图谋全部挖出才好……不过,本宫还以为你会在家等着那樊宁,没成想竟来这里了,当真能放心吗?”

  今日薛讷射出那一箭颇为可疑,本身他便与樊宁有故交,难免会引起高敏的怀疑。樊宁的身手非常敏捷,旁人能以追得上,但薛讷的行踪还是可以追溯的,他们很有可能会根据薛讷的反应来试探他与樊宁究竟有无瓜葛。越是如此,薛讷便越不能表现出分毫挂心,恰逢于薛家有恩的英国公李勣去世,唯有在此吊唁帮忙方为正章。

  但他心里又怎会不记挂她,不知在昨夜的乱箭之中,她有没有受伤,不知她怕不怕,是否又在独自一人委屈难过。

  薛讷好似答非所问,却又切中肯綮,喃喃回道:“我想她应是懂我的……”

  天渐渐亮了,瑞雪过后的清晨,雀鸟皆出巢来,喳喳觅食。平阳郡公府外,好心的厨娘们将剩米渣堆在树坑下或墙角处,供雀鸟过冬。

  一个纤瘦身影趁众人不备,翻身而入,悄无声息地进了慎思园,麻利地钻入了地宫里,她褪去了鸦黑的大氅,露出染血的手臂,拿出药箱,徐缓地为自己清理创口。

  虽然受了伤,好在画皮仙他们都并无大碍,平日里攒的有些银钱,先回老家躲几日,等到开春就又能回鬼市做生意了。只是没想到,薛讷竟会带兵来救她,樊宁桃花眼通红,不住在心里骂他真是个大傻子。

  鬼市注定住不得了,樊宁思量着随薛讷去蓝田县之事,又怕拖累他,百般纠结,更疑惑的是薛讷怎的竟不在府中,难道因为那一箭受到牵连了吗?

  眼见天已大亮了,薛讷应当是一夜未回,这对于他而言实属罕见之事,樊宁越想越坐不住,打算通过地宫的窥探口,打探薛讷究竟有没有出事。

  虽说在这里住了大半个月,但樊宁没有一次做过这样的事,也从未动过这样的念头,今日实在是不得已,她默默道歉几句,眼一闭心一横,走到了佛堂的窥口前,只见柳夫人正坐在桌案前抄经,与往日的慢慢抄来不同,今日她好似在赶工,手腕酸痛也顾不得歇,微微活动下便继续写了下去。樊宁看了一会儿,忖不出什么异常来,径直往前走,绕过了前院,来到了薛楚玉园子的窥口处。

  本想直接趴上去看的,又怕这厮在洗澡换衣,若是看到什么不该看的,岂不受恶心还要长针眼。樊宁如是想着,先将耳朵附了上去,这一听不要紧,竟是薛楚玉正与那管家刘玉说话,两人好似方从外面回来,冻得不住发出“嘶嘶”的声响,两手交叠摩挲着双臂,半晌才缓过来,只听薛楚玉说道:“亏我守了大半夜,那樊宁根本没有回来,许是正被羽林军追得四处逃命。这么冷的天,早知道我就不等了。”

  “小的守着就是了,若是冻坏了我们郎君怎么了得”,房中笼着地龙,已是十分暖和,但刘玉还是煮茶倒水,极尽巴结之能事。

  薛楚玉窝在温热的毛毯中,十分舒适惬意,撑头道:“罢了,今日都是高兴事,不提这些……贺兰大学士就要从洛阳回来了,你备些好物件去,当年礼送与他。”

  “郎君应当知道,贺兰大学士最爱美人,我们送些金玉字画,可并不能送进他的心坎里去啊。”

  薛楚玉笑叹一声,轻佻里带着三分无奈:“父母亲是什么样的性子你也知道,平日里如何胡闹都不打紧,万不能做逼良为娼的事,若真闹出人命可就糟了。再者我看贺兰大学士已不大讨天皇天后的欢心,大概有失势之嫌,与他的年礼也不必太丰厚,让人挑不出错漏就是了。”

  “郎君思虑周全,倒是我愚钝了”,刘玉紧赶慢赶着拍马,哄得薛楚玉十分高兴。

  “对了”,薛楚玉忽而压低了嗓音,算得上俊俏非凡的面庞上露出几分狠绝之色,右手握拳,大拇指紧压食指,似是下定了决心,“一会儿我写封奏承,你亲自送去与刑部太常伯,兄长在府中地宫里窝藏凶顽之事,明日一定要传到中书令的案头上……”

  没想到薛楚玉竟已知晓了地宫的秘密,樊宁面色冷然,静默迅速地回到自己的住所,坐在卧榻上,满头尽是冷汗。

  薛楚玉是何时发现地宫的?细忖他方才的说辞,应当是昨夜的事,他知晓刑部与盗门的瓜葛,趁着她与薛讷不在,前来地宫搜查,方才还想守在地宫外将她缉拿。

  若非顾及薛讷,樊宁真想跃出地宫去一剑劈死他。此人已经鬼迷心窍,为了证明自己比薛讷更好,甚至已经不顾父母亲族,完全不思量天皇得知手握重兵的将军府中有这样一座宅院,会作何感想。

  眼下薛仁贵尚将兵在高丽,一旦出什么差池,伤的可是将士征战沙场之心,樊宁越想越气,再次压抑住掐死薛楚玉的冲动,努力想对策。

  薛楚玉这样的人,不见棺材是不会掉泪的,一定要火烧在自己身上才知道疼,父母兄长皆不会顾忌,更妄谈什么家国之情。樊宁如是想着,抬眼看看四周,桃花眼中流露出几分不舍。

  但留恋过去无用,哪怕高山阻隔,她也要劈山为路,区区一个薛楚玉又算得了什么?樊宁站起身,行至地宫正中的方位,转动地面上八卦图的阴阳双眼,只听嚯的一声,地面耸起了一个半高台,台面上镶着一枚圆形琉璃珠。

  这间地宫设计极为精妙,也如皇宫一般,设有内外宫禁之分,这机关便是为了防着外敌入侵地宫,一旦转动,便可将外宫房梁的夯土压断,摧毁外宫,活埋入侵者,而地面上不受分毫影响。毋庸置疑,薛讷的慎思园正处在地下外宫的方位,一旦坍塌,便会掩盖住樊宁曾居住过的痕迹,若说有人在地宫里窝藏逃犯,则是住在地宫内宫之上的薛楚玉最有嫌疑。

  樊宁小手紧紧握住琉璃珠,准备着力。因为积年未用,这机关扣得很紧,似是有地方生锈了,樊宁使出吃奶的劲儿,左手抱住石台,右手奋力拧着机关,须臾便是满头香汗。

  这机关极其隐蔽,即便刘氏在此处生活了半个月也未发觉,还是她请遁地鼠帮自己开小门时,遁地鼠发现薛讷房间下的土层异常丰厚,才反推出了此处的存在。

  不单为了自己与薛讷,更为了远征的将士与大唐的安宁,樊宁樱唇颤个不住,似是耗力到了极点,随着咔嚓一声响动,琉璃球终于转动,地面亦随之震颤不止,头顶之上隐隐能听闻薛楚玉与刘玉的惊呼声。樊宁卸了口气,心想眼下若从正门出必定会被活捉,唯有赶在外宫被摧毁之前,从遁地鼠打好的小门逃出才能活命,她转头看看已经开始落土坍塌的外宫,奋力冲了过去。

  午时将至,李家宗亲陆陆续续从各处赶来,薛讷见事情忙得差不多,起身准备请辞。

  李敬业的夫人走上前来,对薛讷道:“孩子,今日当真是辛苦你了,忙前忙后的,一夜也未休息。”

  “伯母言重了”,薛讷忙躬身拱手礼道,“英国公于薛家有恩,父亲不在京中,母亲不便出门,慎言理当前来。”

  李夫人看着眼前俊朗知礼的少年,欲言又止:“孩子,你与媛嫒从小一起长大,眼下能否去劝慰劝慰她?她打小是被曾祖父带在身侧长大的,不知会有多难受……”

  薛讷本就打算去向李媛嫒请辞,应道:“慎言与郡主自幼 交好,即便伯母不提,慎言也自当前去劝慰,伯母放心。”

  说罢,薛讷再是一礼,起身走往灵堂处。李媛嫒跪在李勣灵位前,脸上泪痕横布,一夜便憔悴了许多。薛讷跪坐在她身侧,轻道:“郡主节哀,这三日不能吃饭,要为英国公守灵,但你总要喝些温水,这般不吃不喝熬坏了身子,英国公在天之灵会何等忧心。”

  “那起子来的人,是来蹭吃蹭喝的吗?”李媛嫒虽没有出灵堂,却知自家那些亲戚已不顾守孝之礼,照常吃喝起来,父亲辈分较低,少不得由着他们去,李媛嫒却咽不下这口气。

  “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英国公是旷达之人,不会在意那些人的。但若他一直捧在手心里的小郡主伤心难过,哭坏了身子,英国公必然会万般心疼,请郡主一定节哀。”

  在旁人面前,再伤感都能忍得住,但听了薛讷的话,李媛嫒却怎么也绷不住,好不容易忍住的泪又簌簌落了下来,她赶忙慌张抹去,抽噎良久不止。

  “对不起……”薛讷看着李媛嫒瘦削的身影,心下不好受,“今日若非薛某为一己私事,郡主还能陪在英国公身侧,送他最后一程……”

  李媛嫒一怔,回头望着一脸愧色的薛讷,破涕为笑道:“你这又是什么傻话,曾祖父早两日就已陷入了昏迷之中,谁人唤他都已听不见了,我在与不在又能如何?不过,眼下在这里多陪陪他倒是正章,否则等到发丧进了先帝陪葬陵墓里,想去祭拜都不能随心意。”

  太宗在世修陵墓时,特意为自己最喜爱的几名大臣修了陪葬墓,这自然是无上的殊荣,但对于家人亲眷而言,不能随时祭拜,亦是心伤。

  薛讷不知何从宽慰,正踟蹰间,又听李媛嫒说道:“昨夜见到她,我方知你为何如此钟情于她。平日里她虽时常与我拌嘴争吵,对于朋友却是很重义气的,我自愧不如,羡慕却不嫉妒。曾祖父曾说,人活一世最忌讳 ‘英雄相忌’,如是人人为己,于天下家国无益。薛郎,往后有能用得上我的地方,只消你说话,我李媛嫒绝不推辞,你莫要与我生分客气,好吗?”

  李勣之所以这般受先皇与天皇赏识,与他豁达高洁的品性分不开关系。李媛嫒长在李勣膝下,性情可爱爽利,算得上是难得的良友,薛讷很是感慨,拱手方要言谢,就听灵堂外有小厮急匆匆唤道:“薛郎,薛郎,平阳郡公府来人寻你,说是贵府出了事,请薛郎赶快回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