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三国大教主 第二四章 【冀州篇】救难

《三国大教主》第二四章 【冀州篇】救难

作者:岱起 字数:2837 书籍:三国大教主

  风雪依旧吹拂着雒阳大地,但是端坐在大将军府的袁术却额头冒汗。

  大将军府采用了豪华的地暖设计,地下埋了一根贯穿全屋的瓦制大管道。寒冬时家仆在屋外火炉生火,使地下水管温度升高,让全屋维持在只穿单衣也依旧暖和的温度。而身穿冬装的袁术,在这样的“空调房”里,自然是汗流浃背。

  “贤侄啊,令尊的事情你放心吧,我与袁司空同朝为官多年,明天我和廷尉说一声,让他出面为你父亲求赦。”

  膘肥体壮的何进踞坐在一条华丽的长榻之上,张口吞下了一颗仕女送到嘴边的葡萄。

  “慎侯大恩,术没齿难忘。”

  袁术拜倒在地,双手奉上了父亲袁逢的印玺。

  在士族来说,交印,代表臣服。

  袁逢作为袁氏的族长,交出袁逢的印,就代表整个袁家向何进臣服。

  何进收下这袁逢的印玺,露出了得意的神色。

  在雒阳,士族的一举一动都关乎礼节。

  而礼节本身,关乎权力。

  何进知道,袁术的低头,并不是意味着自己的血统比袁家更高贵,而是因为自己手中真正掌握了权力。

  士族,不过也就是权力的一条狗。

  在袁术恭敬的离开大将军府后,何进冲屏风后面的蒙面男子说道:“这就是你劝我救的袁家?现在自身难保,救了他们有用?”

  “不救袁家,他们那些门生故吏只会倒向杨家。您现在牵住了袁家的脖子,以后才能再按住杨家。”

  屏风后面的声音顿了顿,继续悠悠说着:

  “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借出去的本金越高,期限越长,利息也就越丰厚。”

  “切,不懂你们这帮读书人说什么。你可不要像那个许攸,答应我能借势除掉史侯,结果还需要我来擦屁股。”

  何进说着捏了捏仕女的脸颊,似乎对行刺之事丝毫没有放在心上。

  是的,那日许攸来找何进,所献的就是一出“借刀杀人”之计,即以袁术假行刺为幌子,趁机派出真刺客刺杀天子和皇次子刘协,目的则是确保何进胞妹何皇后所生的嫡长子刘辨提前顺利继位。

  何进之所以同意这种生猛的手段,主要是因为外甥“熊孩子”刘辨越来越不招父皇的待见,而刘协年仅三岁已经表现出了神童潜质,激起了天子刘宏废嫡立贤的心思。

  天子家事,便是国事,更是腥风血雨、你死我活的战事!

  “救了袁逢,那袁术杀良冒功、刺王杀驾的事情到底怎么解释?”何进手继续放肆的摸着,脸上却没有一丝兴奋的表情。

  “张角已死,余孽仍在。南阳狂生许攸诽谤朝廷,勾结叛逆,借角逆复生的谣言欲行刺天子!”屏风后面的人有条不紊地说着,宣告了许攸的死刑。

  五日后,袁术终于等来了朝廷的消息。

  “执金吾袁逢护驾有功,官复原职。”

  “虎贲中郎将袁绍玩忽职守,免冠思过,着袁术接任虎贲中郎将一职。”

  袁术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何进一句话,不仅救活了袁家这颗参天大树,竟然还让自己得到了梦寐以求的虎贲之职。

  然而另一个消息,也加剧了他的担忧。

  许攸成了朝廷邸报中的匪首,下令全城缉拿。

  袁术的心再次提到了嗓子眼,因为许攸被抓,自己一定会被供出来。

  “公子!门口有人给您留了封信!”

  袁术急忙夺过锦囊,抽出了里面的信纸,读了两遍,气愤的当场撕碎。

  “好你个许攸!跑就跑了,竟然还敢威胁我!有种你永远别回到这雒阳城!”

  此刻的袁术,早就忘记了自己之前狼狈的样子,重新拾起了贵公子,甚至是大将军的脾气。

  “对了!来人!”袁术似乎是想起了什么,招呼来了一个贴身奴仆。

  “还没找到袁忠吗?”

  “没有,四九城问过了,谁也没看见。”

  袁术哼哼一笑:

  “带够了人,去南阳新野县黄家村,把袁忠他老娘给我带回来。要是敢反抗,格杀勿论!”

  与此同时,获释回家自省的袁绍,迎来了第一位登门拜访的客人。

  “本初,现在你这将军府可是清静多了。”

  “孟德啊,也就是你了,连淳于琼现在都躲着我。”

  这位客人,正是与袁绍相交多年的挚友,曹操曹孟德。

  相比于袁绍的魁梧挺拔一表人才,曹操身型矮小了不少。也许正是因此,曹操自幼年以来一直扮演着袁绍小弟的角色。

  “尝尝我带来的稀罕货,这是去年秋天雒阳新流行的葡萄酒。”曹操笑着从酒壶中为袁绍舀了满满一碗,递到朋友面前。

  袁绍压住了在诏狱虎穴中新长的茂密胡须,一口气将美酒咽下。

  “本初休要牛饮,这酒后劲足,而且不便宜啊!哈哈哈!”

  曹操一语,逗得二人哈哈大笑。

  “哎,孟德,这几日我也想了很多。就说这何大将军,好多人还嘲笑人家屠户出身,可是人家掌握权力啊,几句话,就把我和老爷子放了。什么家世背景,在权力面前一文不值啊!”

  说着,袁绍又干了一大碗葡萄酒,脸色有些泛红。

  曹操听闻此言,收住了笑容,沉吟片刻,一声叹息,将自己手中的酒碗放下:

  “本初,那何大将军可没有救你……”

  “没救我?那杨奉怎能放我出来?”

  “是我向卫家的商铺典当了倚天剑,买通了宦官蹇硕才放你出来的。”

  “什么!”袁绍瞬间酒醒,望着救命恩人说道:

  “你竟然为了救我,将你祖传的倚天剑给了卫家?”

  “本初勿忧,典当嘛,将来有钱还能赎回!”曹操又憨然一笑道:“天下可以没有倚天剑,不能没有你袁本初啊。”

  哐!袁绍一头磕在地上,向曹操行了大礼。

  曹操则赶忙扶起挚友,诚挚的说道:“大敌当前,需要的不是一人敌的绝世好剑,而是万人敌的无双名将!”

  袁绍听得曹操话中有话,连忙问道:“我听说那角逆已死,孟德说得莫不是盘踞西北作乱的边章、韩遂之辈?”

  “本初啊!那边章不过冢中枯骨,一偏将即可擒之,谈何大敌啊!”

  “那你说的大敌是指?”

  “首先,就是跨州联郡的黄匪余孽。前日我带着曹仁折返冀州,本想调查那角逆复起的谣言,却没成想正巧遇到那黄匪火并,一举抓住了那作乱的余孽张梁!估计过几日那贼逆就会被押送至京,角逆死而复生的谣言料可不攻自破。但是一路所见,竟连司隶之地都是饿殍千里,冀州山区更是易子相食,听说多地山贼都打起了‘黄天当立’的旗号,这和新莽年间何其相像?”

  活捉人公将军张梁!这是不亚于斩杀张角的大功。曹操如此轻瞄淡写轻描一语带过,反倒让袁绍心里感到汗颜。

  “二一则,就是这侵蚀大汉国脉的蛀虫!”曹操此话掷地有声,让袁绍脑中如炸雷惊醒。

  “孟德所言我已知之。四方盗贼并起只是疥癣之疾,宦竖卖官害民,欺君罔上,导致正人皆去,才是我大汉心头之患。”

  “本初何其胆小也?”

  曹操突然抓住了袁绍的手腕,厉声说道:

  “黄匪为什么频剿不尽,西北辽东为什么久靖不安?根子就烂在这雒阳城!这雒阳城里烂一点,天下郡国就得烂一片!这大汉朝的心头之患,不在边陲、不在河北,就在这雒阳帝都,就在这南宫墙里!”

  “孟德慎言!!!”袁绍连忙要去捂曹操的嘴,却被曹操一把推开。

  “怕什么?你是四世三公的袁本初!你生在天下首望之族,你就得有担负天下的责任!你怕?黄匪攻破了雒阳城,第一个杀的就是你!你退?大汉朝十三州百余郡,你退一步就是万丈悬崖!”

  袁绍此刻被曹操彻底骂醒,本来因丢官而沮丧的心情瞬间受到了激励,眼神中重新燃起了青年时的热血。

  “孟德之意,我已知了。有些话你我兄弟心照不宣,单说今后怎么办?”

  曹操平顺了下气韵,重新坐到袁绍身边说道:

  “我观本朝气数,除世祖外,天子在位皆不超二十年。今上登基已历十五载,故而才渴求方士寻长生之术……”

  袁绍按住了曹操的话头,起身到门口,确认四下无人,将房门紧闭,转身问向曹操:

  “你想拥立哪位皇子?”

  曹操听得此言,愣了一下,笑着摇摇头。

  “本初啊,你还是想着士族借力打力那一套。告诉你,无论皇长子背后的何大将军,还是皇次子背后的董太后,都不可依仗。”

  曹操冲袁绍攥紧了拳头说道:

  “真想办成事,只能靠自己。”

  袁绍眉头紧皱说道:“可我们无兵无粮,你这不是一句空话吗?”

  曹操瞪着袁绍的眼睛:

  “我们有势!本初,来之前,我已暗中联结多位有志青年才俊,有世家子弟、有军中新秀,更有汉室宗亲,发愿共保汉室,涤荡宇宙!这次我来,就是受他们之邀,来推你做盟主的!由你带领我们除奸救国!”

  说完,曹操竟然从怀中掏出了一块绸布,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人名。

  “曹孟德啊曹孟德,你瞒了我好苦啊,如此大事,怎能没有我!”说着,袁绍高兴的将绸布铺在书案之上,沉思片刻,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对了,刚刚你说你活捉了张梁,那贼人现在何处?”袁绍写下大名,不经意问起曹操的胜绩。

  “为了你的事,我和曹仁先回来了。现在人犯还关在邺城,冀州刺史王芬说,年后就亲自押送进京,还有这次的降将张燕等人,一并请天子诏命封赏!”

  “贤弟大功一件啊!来,举杯痛饮这碗庆功酒!”袁绍笑着举起酒碗,又饮了一大口。

  “眼下盗贼四起,但愿那王芬不出纰漏吧。”曹操忧心忡忡的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