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步步倾城:噬心皇后 第六百二十二章:鸠占鹊巢

《步步倾城:噬心皇后》第六百二十二章:鸠占鹊巢

作者:一缕相思 字数:2893 书籍:步步倾城:噬心皇后

  意阑居里,庸王手撑着凳子缓缓起身。此时,他那惊恐的、慌乱的眼神儿,已经全然不见了。此时他的样子,反而清醒精明得很。呼吸也早已经恢复如常,颇有些临危不乱、运筹帷幄的模样。

  庸王站直了身子,回身看了躺在地上的、仍旧睁大双目的周炎一眼。很从容地将摔倒的凳子扶了起来,将桌子上被撞到的茶杯茶盏正了正。然后到周炎身边儿去,拖着周炎,将他拖到了内室寝房里、抬到了床上,将床幔拉上了。除非是神仙,不然谁也无法看出里头躺着一个死人。

  庸王确定了这番布置无差,便又到床幔里去,将周炎腰间的令牌拿了下来。周炎的令牌很是独特,是罕见的紫玉制成,婴孩巴掌大的一小块儿,上面雕刻着一个鹰头,鹰的眼睛里,雕刻着一个“周”字。做工之精妙,便是放在未央宫的珍宝阁里也不为过。

  周炎的令牌,可谓世上独一无二,想要仿造几乎无可能。所以周家人和周家的势力认的,就只是这令牌。若是两个长得一模一样的周炎站在一起,甚至于那没拿令牌的人看起来更像真的,但所有人听的,一定是那个拿着令牌之人的命令。

  平日里周炎对他的令牌宝贝得什么似的,天天放在腰间带着,即便是睡觉的时候,都会压在床底下,不给任何人触碰这令牌的机会。

  有了这令牌,他想要调令周炎的势力,可是再轻松不过。

  庸王拿了令牌,开门儿叫一旁小屋里的张福海进来。周炎是个行事相当谨慎的人,和他说什么事情的时候,哪怕是他身边儿最为得力的奴才,他都信不过,必要打发了才行。

  张福海听了庸王的传唤,忙三步并作两步走地跑了过来,问道:“殿下有何吩咐?”

  庸王招招手,示意他进屋来说。张福海随着庸王进了屋,见庸王拿出了一小块儿罕见的紫色玉佩,递给他道:“你拿着这令牌,去找我说的这几个人来……步军营副都尉黄敬德、殿前副都尉属官季鸿生、长升门总都尉于海成、巡防营管带张启林。让他们到意阑居来,记着,务必要悄悄儿的给他们看,悄悄儿的和他们说。”

  张福海接了庸王递来的玉佩,看了一眼,这才发现这玉佩原来是一块令牌,而且还是周家的令牌。低头之时,见地上有血迹,忙问道:“殿下,没什么事吧?”

  “能有什么事儿”,庸王冷笑道,“外公老了,很多事情都办不利索,还是要本王出手才妥当些。你快去办,记着,可千万不要被人给发现了。”

  “是。”张福海应了一声儿,忙退下办差去了。

  其实已经到了这个节骨眼儿上,即便让人发现是他在找这些人,也无妨。有心之人也不过是把他叫了这些人的事情,去告诉给父皇或是老三。

  父皇那边,是再不可能听到、再不可能有任何应对。而老三那边呢,即便不知道他要动手,也一定已经在做对付他的准备了。估摸着此时,老三和皇贵妃那老贱人,正在承天阁里商量对策呢。现在比的,就是谁的动作更快些。或者更直接的,就是直接两军对峙,强者胜。

  张福海走后,庸王收拾了地上的血迹,又将自己身上那沾染着血迹的衣裳换掉了。又等了片刻,便听到有人停在了门口儿。随即,便是一阵低低的敲门:“大人。”

  一听,来的就是周家的人。如若不然,先有的称呼就是“殿下”。

  这四个能借派上大用场的统领里,有两人是周家的心腹,要么受过外公大恩,要么就是祖上世代追随周家。总之,他们有今日的地位全靠着周家,因而对周家相当忠心。另外有两个则是他们抓着了把柄控制着,使其不得不效力。

  周家那两人是黄敬德和张启林,那两个后控制住的,是原本就和他关系不错的季鸿生和于海成。

  听得来人的声音稳重老成,应该是步军营副都尉黄敬德。这老头儿可是个精明角色,是这四个人里最不好糊弄的。

  “进来。”庸王坐在桌边喝茶,做出相当悠然的样子来。

  黄敬德推门进了屋,见只有庸王在,并未先给庸王请安,而是四下看了看,明显是在寻找周炎。看了一圈儿没看见周炎,这才施礼道:“下官给殿下请安。”

  庸王笑道:“黄伯伯快快请起,与本王无需多礼。”

  黄敬德起身,见庸王神色如常,不免有些诧异道:“是……殿下叫下官过来的?”

  庸王模糊道:“是,也不是。是外公的意思,不然本王岂敢劳烦黄伯伯呀?”

  “殿下言重了。”黄敬德忙施礼道。

  庸王笑道:“等下还有几个人要来,外公的吩咐,等人来了,本王一并说给你们听。接下来的事情,少不了要黄伯伯帮忙啊。”

  “国公交代的事,便是下官该尽的本分。只是……”黄敬德又四下看了看,问道,“国公呢?”

  “外公还有其他事情要做……”庸王很谨慎地起身,开门向门外看了看,又看了看房内的几个窗户,确定了门窗紧闭,这才走到黄敬德面前去,低声道,“父皇……已经驾崩了。”

  “啊?”黄敬德一声低呼,显然很是惊讶。

  庸王见这一法子奏效,便继续道:“是刚刚的事儿。父皇驾崩的时候,皇贵妃就在父皇身侧……至于父皇到底是怎么没的,这个咱们就不得而知了。只是这会儿,老三那边一定已经知道了消息,一定已经准备要对付咱们了。一旦让老三得手,本王和外公,都回不去京都城……”

  庸王的语气相当郑重,颇有些蛊惑人心的本事:“所以现在要比的,就是谁的准备更充分、就是谁行事更快。本王和外公,已经两个人拆成了四个人来用,可却也未必能筹谋过老三那边。所以黄伯伯,你们几个,对本王和外公的生死存亡,对皇后、对整个周家的存亡,可是至关重要……”

  言罢,叹了一声儿,拍了拍黄敬德的肩膀。事还未成,便已经开始感念起来:“本王常听外祖父夸赞黄伯伯的忠心,刚刚祖父还说,这些人里,最能靠得住的,也就是黄伯伯了。所以啊,黄伯伯您身上的担子,可是重得很哪……”

  “为国公和殿下做事,乃是下官的本分。下官不怕担子重,只盼能为国公和殿下尽一份力。”黄敬德忙抱拳道。

  庸王叹道:“有黄伯伯此言,本王就放心多了。外公果然没有看错人哪!黄伯伯,一旦事起,你既要帮本王和外公对付宸王那边,又要帮本王盯着咱们这边的人,着实辛苦了你。且也要提起万分的谨慎才行,事关重大啊!”

  庸王又拍了拍黄敬德的肩膀,道:“这也是为什么外祖父再三交代了,一定要先叫黄伯伯过来,先把情况和黄伯伯交代一番。”

  黄敬德忙施了一个臣子大礼,道:“承蒙国公和殿下器重,下官定当全力为之,不辱使命!”

  庸王随意笑道:“好了好了,无需多礼。外公信得过黄伯伯,本王自然也信得过。估摸着其他人还要等一会儿才能到,黄伯伯,且坐下等一会儿吧。”

  “多谢殿下赐坐,只是下官不敢僭越,还是站着候着更自在些。”黄敬德道。

  庸王笑笑,道:“那好,本王也不为难你。”

  这老家伙年近五十,在军队里摸爬滚打了大半辈子,军人那些豪放痛快的性子在他身上不多见,但朝堂老朽们迂腐谨慎的做派,在他身上倒是随处可寻。

  老家伙自己没什么大本事,多亏着周家提携,才得以在五年前调任回京,一路升至步军营副都尉。每日里被那二十出头儿的步军营总都尉张羡林差遣着,倒也不觉得屈辱,反而怡然自得。是个老婆孩子热炕头儿的主儿。一肚子的鬼心思,都用在了自保上。

  身上唯一可取之处,也就是对周家的忠心了。而且他对周家的忠心,当真到了令人敬佩的程度。这般很会精明权衡、只顾着自保的人,若是遇到周家的事儿,那“自保”二字便被抛到了脑后儿去,不管自己的生死,听凭周家差遣。就连外公那样苛刻的人,都对他的忠心颇为赞许。

  这也是外公那老狐狸早年筹谋得当,不得不说,外公的远见,非常人所能及。当年外公还是周家少爷的时候,只身一人外出游历,见着一个被一群乞丐围着欺负的小孩儿。小孩儿不过七八岁,面对一群壮年乞丐的毒打,虽说连连求饶,百般认怂,但无论如何,就是不把怀里那一块鸡腿交出来,死死的护着……

  外公心内诧异,便用些银钱驱散了那些毒打他的乞丐,倒也并未多问什么,白做了一个好人似的,放他走了。随后跟上了这小乞丐,只见小乞丐护着这鸡腿,回到了郊外一处破房子中,将鸡腿给了躺在破床上的、奄奄一息的老妇人。老妇人却舍不得吃,推搡着非要让小乞丐吃……

  那一情景光是听着,都让人心内恻然。

  外公在门外等了一会儿,见小孩儿又出去乞讨了,便追了上去,细细询问了一番。才知道那老妇人是小孩儿的祖母,小孩儿刚出生的时候,父亲上山砍柴,被狼给吃了,母亲嫌弃家贫,仗着有几分姿色,跟着一个游商走了,再没回来过。小孩儿自幼和祖母相依为命,如今祖母病重,他们不仅看不起病,就连饭都吃不上了,没法子,这才只能出去乞讨。却因年纪小,常常被这一代的乞丐欺凌。

  外公听了,便动了恻隐之心。当时没说什么,但趁着小孩儿出去乞讨之时,请了大夫来给老妇人医治。但无奈那老妇人已经病入膏肓,请了几个大夫,都表示无力回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