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腹黑老公嫁不得 第一章 我回来了

《腹黑老公嫁不得》第一章 我回来了

作者:忆江 字数:2980 书籍:腹黑老公嫁不得

  张翠山道:“恩师百岁大寿转眼即至,小弟竟能赶上这件

  武林中罕见的盛事,老天爷可说待我不薄了。”殷素素道:

  “就可惜仓促之间,我们没能给他老人家好好备一份寿礼。”

  俞莲舟道:“弟妹,你可知我恩师在七个弟子之中,最喜

  欢谁?”殷素素道:“他老人家最得意的弟子,自然是你二伯。”

  俞莲舟笑道:“你这句话可是言不由衷,心中明明知道,却故

  意说错。我们师兄弟七人,师父日夕挂在心头的,便是你这

  位英俊夫郎。”殷素素心下甚喜,摇头道:“我不信。”

  俞莲舟道:“我们七人各有所长,大师哥深通易理,冲淡

  弘远。三师弟精明强干,师父交下来的事,从没错失过一件。

  四师弟机智过人。六师弟剑术最精。七师弟近年来专练外门

  武功,他日内外兼修、刚柔合一,那是非他莫属……”殷素

  素道:“二伯你自己呢?”俞莲舟道:“我资质愚鲁,一无所长,

  勉强说来,师传的本门武功,算我练得最刻苦勤恳些。”殷素

  素拍手笑道:“你是武当七侠中武功第一,自己偏谦虚不肯

  说。”

  张翠山道:“我们七兄弟之中,向来是二哥武功最好。十

  年不见,小弟更加望尘莫及。唉,少受恩师十年教诲,小弟

  是退居末座了。”言下不禁颇有怅惘之意。

  俞莲舟道:“可是我七兄弟中,文武全才,唯你一人。弟

  妹,我跟你说一个秘密。五年之前,恩师九十五岁寿诞,师

  兄弟称觞祝寿之际,恩师忽然大为不欢,说道:‘我七个弟子

  之中,悟性最高,文武双全,惟有翠山。我原盼他能承受我

  的衣钵,唉,可惜他福薄,五年来存亡未卜,只怕是凶多吉

  少。’你说,师父是不是最喜欢五弟?”

  殷素素笑靥如花,心中甚喜。张翠山感激无已,眼角微

  微湿润。

  俞莲舟道:“现下五弟平安归来,送给恩师的寿礼,再没

  比此更重的了。”

  正说到此处,忽听得岸上隐隐传来马蹄声响。蹄声自东

  而西,静夜中听来分外清晰,共是四骑,三人对望了一眼,心

  知这四乘马连夜急驰,多半与己有关。三人虽然不想惹事,岂

  又是怕事之辈?当下谁也不提。

  俞莲舟道:“我这次下山时,师父正闭关静修。盼望咱们

  上山时,他老人家已经开关。”殷素素道:“我爹爹昔年跟我

  说道,他一生所钦佩的人物只有两位,一是明教阳教主,他

  已经逝世,此外便只是尊师张真人。连少林派的‘见闻智

  性’四大高僧,我爹爹也不怎么佩服。张真人今年百岁高龄,

  修持之深,当世无有其匹。现下还要闭关,是修练长生不老

  之术么?”俞莲舟道:“不是,恩师是在精思武功。”殷素素微

  微一惊,道:“他老人家武功早已深不可测,还钻研甚么?难

  道当世还能有人是他敌手?”

  俞莲舟道:“恩师自九十五岁起,每年都闭关九个月。他

  老人家言道,我武当派的武功,主要得自一部《九阳真经》。

  可是恩师当年蒙觉远祖师传授真经之时,年纪太小,又全然

  不会武功,觉远祖师也非有意传授,只是任意所之,说些给

  他听,因之本门武功总是尚有缺陷。这《九阳真经》据觉远

  祖师说是传自达摩老祖。但恩师言道,他越是深思,越觉未

  必尽然。一来真经中所说的秘奥与少林派武功大异,反而近

  于我中土道家武学;二来这《九阳真经》不是梵文,而是中

  国文字,夹写在梵文的《楞伽经》的字畔行间。想达摩老祖

  虽然妙悟禅理,武学渊深,他自天竺西来,未必精通中土文

  字,笔录这样一部要紧的武经,又为甚么不另纸书写,却要

  写在另一部经书的行间?”

  张翠山点头称是,问道:“恩师猜想那是甚么道理?”

  俞莲舟道:“恩师也猜想不出,他说或许这是少林寺后世

  的一位高僧所作,却假托了达摩老祖的名头。恩师心想于

  《九阳真经》既所知不全,难道自己便创制不出?他每年闭关

  苦思,便是想自开一派武学,与世间所传的各门武功全然不

  同。”

  张翠山和殷素素听了,都慨然赞叹。俞莲舟道:“当年听

  得觉远祖师传授《九阳真经》的,共有三位。一是恩师,一

  是少林派的无色大师,另一位是个女子,那便是峨嵋派的创

  派祖师郭襄郭女侠。”殷素素道:“我曾听爹爹说,郭女侠是

  位大有来头的人物,她父亲是郭靖郭大侠,母亲是丐帮的黄

  帮主黄蓉,当年襄阳失陷,郭大侠夫妇双双殉难。”

  俞莲舟道:“正是。我恩师当年曾与郭大侠夫妇在华山绝

  顶有一面之缘,每当提起他两位为国为民的仁风侠骨,常说

  我等学武之人,终身当以郭大侠夫妇为榜样。”他出神半晌,

  续道:“当年传得《九阳真经》的三位,悟性各有不同,根柢

  也大有差异。武功是无色大师最高;郭女侠是郭大侠和黄帮

  主之女,所学最博;恩师当时武功全无根基,但正因如此,所

  学反而最精纯。是以少林、峨嵋、武当三派,一个得其

  ‘高’,一个得其‘博’,一个得其‘纯’。三派武功各有所长,

  但也可说各有所短。”

  殷素素道:“那位觉远祖师,武功之高,该是百世难逢了。”

  俞莲舟道:“不!觉远祖师不会武功。他在少林寺藏经阁

  中监管藏经,这位祖师爱书成癖,无书不读,无经不背。他

  无意中看到《九阳真经》,便如念金刚经、法华经一般记在心

  中,至于经中所载博大精深的武学,他虽也有领悟,但所练

  的只是内功,武术却全然不会。”于是将《九阳真经》如何失

  落,从此湮没无闻的故事讲给了她听。

  这事张翠山早听师父说过,殷素素却是第一次听到,极

  感兴趣,说道:“原来峨嵋派上代与武当派还有这样的渊源。

  这一位郭襄郭女侠,怎地又不嫁给张真人?”

  张翠山微笑斥道:“你又来胡说八道了。”

  俞莲舟道:“恩师与郭女侠在少室山下分手之后,此后没

  再见过面。恩师说,郭女侠心中念念不忘于一个人,那便是

  在襄阳城外飞石击死蒙古大汗的神雕大侠杨过。郭女侠走遍

  天下,找不到杨大侠,在四十岁那年忽然大彻大悟,便出家

  为尼,后来开创了峨嵋一派。”

  殷素素“哦”的一声,不禁深为郭襄难过,转眼向张翠

  山瞧去。张翠山的目光也正转过来。两人四目交投,均想:

  “我俩天上地下永不分离,比之这位峨嵋创派祖师郭女侠,可

  就幸运得多了。”

  俞莲舟平日沉默寡言,有时接连数日可以一句话也不说,

  但自和张翠山久别重逢之下,欣喜逾常,谈锋也健了起来。他

  和殷素素相处十余日后,觉她本性其实不坏,所谓近墨者黑、

  近朱者赤,自幼耳濡目染,所见所闻者尽是邪恶之事,这才

  善恶不分,任性杀戮,但和张翠山成婚十年,气质已大有变

  化,因之初见时对她的不满之情,已逐日消除,觉得她坦诚

  率真,比之名门正派中某些迂腐自大之士,反而更具真性情。

  这时忽听得马蹄声响,又自东方隐隐传来,不久蹄声从

  舟旁掠过,向西而去。张翠山只作没听见,说道:“二哥,倘

  若师父邀请少林、峨嵋两派高手,共同研讨,截长补短,三

  派武功都可大进。”

  俞莲舟伸手在大腿上一拍,道:“照啊,师父说你是将来

  承受他衣钵门户之人,果真一点也不错。”张翠山道:“恩师

  只因小弟不在身边,这才时致思念。浪子若是远游不归,在

  慈母心中,却比随侍在侧的孝子更加好了。其实小弟此时的

  修为,别说和大哥、二哥、四哥相比固然远远不及,便是六

  弟、七弟,也定比小弟强胜得多。”

  俞莲舟摇头道:“不然,目下以武功而论,自是你不及我。

  但恩师的衣钵传人,负有昌大武学的重任。恩师常自言道,天

  下如此之大,武当一派是荣是辱,何足道哉?但若能精研武

  学奥秘,慎择传人,使正人君子的武功,非邪恶小人所能及;

  再进而相结天下义士,驱除鞑虏,还我河山,这才算是尽了

  我辈武学之士的本分。因此恩师的衣钵传人,首重心术,次

  重悟性。说到心术,我师兄弟七人无甚分别,悟性却以你为

  最高。”张翠山摇手道:“那是恩师思念小弟,一时兴到之言。

  就算恩师真有此意,小弟也万万不敢承当。”

  俞莲舟微微一笑,道:“弟妹,你去护着无忌,别让他受

  了惊吓,外面的事有我和五弟料理。”殷素素极目远眺,不见

  有何动静,正迟疑间,俞莲舟道:“岸上灌木之中,刀光闪烁,

  伏得有人。前边芦苇中必有敌舟。”

  殷素素游目四顾,但见四下里静悄悄的绝无异状,心想

  只怕是你眼花了罢?

  忽听得俞莲舟朗声说道:“武当山俞二、张五,道经贵地,

  请恕礼数不周。哪一位朋友若是有兴,请上船来共饮一杯如

  何?”他这几句话一完,忽听得芦苇中桨声响动,六艘小船飞

  也似的划了出来,一字排开,拦在江心。一艘船上呜的一声,

  射出一枝响箭,南岸一排矮树中窜出十余个劲装结束的汉子,

  一色黑衣,手中各持兵刃,脸上却蒙了黑帕,只露出眼睛。

  殷素素心下好生佩服:“这位二伯名不虚传,当真了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