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三国之小虫成神 第七十二章:活字印刷术

《三国之小虫成神》第七十二章:活字印刷术

作者:诸葛烧饼 字数:2402 书籍:三国之小虫成神

  听郑玄这么说,我从包袱里拿出了一张纸来,说道:“要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我是老师教出来的学生,怎么能想不到这抄写的事宜呢?老师您看看这张纸上写的文字如何?”

  郑玄拿过我手中的白纸,只见纸上写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郑玄大略的读了一遍,说道:“这是《礼记》第四十二篇《大学》中的一段吧?这应该不是剑儿你写的字。这字虽然写得工整,但没什么人气。好像所有的字都千篇一律一样。”

  我笑了笑,说道:“师尊,您还真是说对了,因为这页纸上的字根本就不是写出来的。您看我这样东西。”说着,我才不紧不慢的从包袱里拿出了最后一样东西。

  郑玄和赵商定睛一看,只见一个木框子里塞满了一个又一个的方块字。郑玄拿起一个字来一看,这似乎是木头雕刻出来的一个长方条。在长方条的一头雕刻了一个字,其他的地方则都是方方正正的。郑玄仔细看了看这个字,说道:“这个字和你那页纸上的字一模一样,难道只一个人写出来的,或者说是刻出来的?”

  我把郑玄手中的木条拿回来又放到了木框里,说道:“这些字不能算是写出来的,而是印出来的。”

  “印出来的?什么意思?”郑玄有点糊涂了。

  这时,我拿出一个刷子,沾着油墨在木头字上涂抹了一遍,再把一张白纸往木框上一放,然后又拿一个干净刷子在纸上轻轻刷了一遍。最后我双手一揭,一张与郑玄手中一模一样的书页就出来了。

  赵商拿过我手中的书页来,说道:“难道一页书一百多个字,被你这么两下子就印出来了?我的天啊!这么点时间我也就能写三四个字而已。师弟,进门之前你给我说要和老师做什么生意,不会就是这个吧?”

  我微微一笑,说道:“真让师兄说对了,就是这个生意。师尊,我发明的这个东西叫印刷术。先把不同的字雕刻出来,在需要印刷的时候,就把这些字一个一个的放入木框之中,一直印他个几百上千页。等印完了这页之后,还可以把这些字拿出来再次利用。假如顺利的话,印刷上几百本同样的书也就几天的功夫。不过这印刷术唯一的问题是,我那里的工匠没有几个认字的。所以我想请一些师兄弟过去,帮忙拟定字体,并给书籍排版。当然,老师的一些藏书我也想借一下,可以一起多印刷一些。”

  “几天几百本书?你没说大话吧?”郑玄吓了一跳。

  我恭敬的说道:“在老师面前,我怎敢说大话?”

  郑玄想了一想,说道:“按照你这个印刷术的方法,还真是能印这么多。好吧,假如你这个印刷术真的做成了,那是天下学子的一件大喜事,为师应承了。我就让你那些还没有入仕的师兄弟们去你那里帮忙。对了,赵商,你也去吧!”

  “啊?我也去?师尊,你身边不能没人照顾啊!”赵商虽然不是郑玄的大弟子,但这么多年来一直跟在郑玄身边,就像郑玄的左右手一样。赵商自己都没有想到,郑玄会把自己也派过去。

  郑玄大咧咧的摆了摆手,说道:“我很老了吗?还要你们照顾?赵商你和他们都去!你师弟刘剑的印刷术干的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如今奸臣当道,咱们虽然不入朝为官,但也不能置天下社稷于不顾。既然有这么一件大功于社稷的事情找到了咱们面前,咱们就义不容辞!”

  “这个……师尊……”赵商本来还想劝一劝郑玄,可一时也找不到说头了。

  这时,我对赵商说道:“师兄请放心吧,诸位师兄弟们寒窗十载可不是为了做些端茶递水的事情。各位师兄弟去我那里帮忙印书的时候,我派些仆人来照顾师尊的生活起居就是了。”

  赵商白了我一眼,说道:“好你个刘剑,你真是做生意出身的,现在居然把老师也搅进你的生意你了。不过看在这确实是读书人的一件幸事,所以本师兄就帮你一把吧。不过我丑话说到前面,这印出来的书,所有师兄弟们必须一人一本!”

  赵商虽然名字里有个“商”字,可还真没有商人的习惯,而更像一个书呆子,去帮我做事不要钱,而是要书。我笑着说道:“师兄放心!无论印出了什么书,我都给师兄弟们一人一本。而且师兄弟们来帮我刘剑的忙,我绝对不让大家白忙活。除了赠送大家的印刷书,每位师兄弟每个月都给三金的报酬,怎么样?”

  “三金?你刘剑真是有钱!”赵商可有可无的说道,显然对钱还是不太在意。

  于是,一直跟着郑玄学习的上百名士子在过完年后,就都进了我的工匠作坊,帮助拟定字体,给书籍排版,甚至有些善于雕刻的士子直接做起了雕版的工人。这印刷术最难的地方是拟定字体,所以一开始赵商直接带着十几个师兄弟们拟定所有字的字体,把一笔一划都确定了严格的位置。赵商这帮师兄弟们不愧是做学问的,他们把每一个字都用最漂亮的隶书写出来,看得我都怦然心动。以后我印刷的书籍这么漂亮,那绝对能震惊天下文人。

  看着赵商他们一个字一个字干得这么认真,我灵机一动,就想干脆就让那些没什么事情做的师兄弟们给这些字做注解。假如把所有的字都完成注解,那不就是一本字典了吗?当我把这个想法给赵商说了以后,赵商也大加赞成。由于字体的事情已经走入了正规,赵商干脆就自己带领剩下的人进行字典的工作。郑玄听到我们正在做这字典的事情,也按捺不住,隔三差五的也要来看一看赵商他们的工作成果,有些不对的地方就当场纠正谬误。

  当赵商他们整理出第一批字体后,我就让匠人们开始雕刻、制作木字,同时马钧也开始研发泥字的烧烤工艺。这木字的雕刻工艺只是临时的替代方案而已,等所有工艺成熟了以后,我打算让马钧直接弄一套刻字机,用金属刻字,做出几套可以长期使用的金属字来。

  就在赵商等一帮师兄弟们忙活得四脚朝天的时候,汉朝也进入了汉灵帝太平二年的春天。此时,天下的农民开始在田地里耕种,而汉灵帝闲的没事,也琢磨着播种的事宜呢。不过他的播种不是在地里,而是在大姑娘的身上。

  太平二年二月,汉灵帝下旨增加农民的赋税,用以建设毕圭苑、灵昆苑两处御花园。有了这么大兴土木的机会,张让这帮十常侍们那是必须要大捞一把的了。于是这两个御花园的包工头就成了张让和赵忠这两个人,其他十常侍也担任了不同的司职。而不知道是可笑还是可悲的事情,张让居然也给我委任了一个职司,让我担任了两处御花园的餐饮总管。

  我去!这个事情要是再发展下去,我说不定连御膳房也要管着了。我可不愿意哪天变成一个刘常侍,于是我就在九娘手下挑了一个机灵的酿酒师,又在七娘手下挑了一个手艺不错的厨师,让他们全权负责两处御花园的饮食供给,我则是有多远就跑多远了。

  也许是老天也看不下去汉灵帝这种贪于享乐的行为了,就在汉灵帝宣诏建设两座御花园的第二天,张牛角、褚飞燕等人就在中山、常山一带起义,号称黑山军。由于冀州的官府剿贼不利,黑山军没有多长时间就发展成为二十万人的规模,对外号称百万。在大量黑山军的聚拢下,张牛角、褚飞燕等人率军北攻幽州,南侵冀州。于是,这大汉朝东北角的两州之地也彻底乱了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