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美国学飞回忆录 9.2 五百天

《美国学飞回忆录》9.2 五百天

作者:Baily 字数:1940 书籍:美国学飞回忆录

  “等到时候,再说吧。我们等下就要上机了,又没有信号了。”

  Fu在一旁商议道。

  附近坐的基本上都是这一趟航班的人,但几乎没有什么防护措施。最多,就是戴一个口罩。而且,很多是那种布料的口罩。具体的效用如何,还待考证。

  最后, 在上机的前几分钟,S老师给我们打了电话,他看到了短信的内容,商量好加他微信说,然后落地的时候和他说一声,如此就能来接我们。

  总体的时间安排还是可以的, 之前有一批学员因为时间实在是太晚了,将近半夜的时候才到纽约,那就需要自己想办法打车到约定的酒店里。

  到达西亚图只需要一个小时左右不到的时间,可以说很快。

  在这个时候,也没有感受到太困。只是想看着飞机的滑行路线。民航飞机的停机坪是在另一侧的,因此滑行的路线会短一些,也更方便进入跑道。现在,这个时间,还是需要借助机场的灯光才能看清楚滑行道和跑道。

  沿着绿色的滑行道中线,两旁就是蓝色的滑行边灯。在这一点来说,夜航似乎还比白天要好飞一些。至少,在地面上,很容易认清楚路线。

  之前,在去美国之前,就下载了一个可以记录时间的软件。最后,发现一直到训练结束,一共有五百天。这其中的时间是魔幻的,经历了不知道多少的事情。

  这个数字,应该不算慢。理论上最快的时间是十个月。当然那是针对于不用等待,并且一次性全过的情况下, 才会出现的。概率很小。

  在遭遇了疫情和航校的转移之后,还能做到这个数字,实属是可以了。

  还好,在这个航班上,我俩的座位不算太远。就在前后隔开的位置。穿着防护服,再想要动手机就比较困难了。

  防护服本身并没有口袋,因此只能将手机放入羽绒服的口袋内。

  没有与周围的乘客有过多的视线接触,只是低垂着,偶尔看一下行李架旁的数字。

  在两件行李托运完之后,就轻松多了。有点类似于联程的感觉,我们并不需要再次拿行李。

  只需要保管好自己的背包即可。

  为了安全,还是将自己的包抱着放在胸前,过完了全程。

  没有感觉过多久,就感受到了飞机已经施加了马力起飞。在这个时间段,无疑天气是极好的,对于飞机性能也有很好的帮助,几乎感受不到什么颠簸的存在。

  很快,就离地到万尺的高度。

  乘务员有分发简单的零食,我只是接过, 放在面前的小桌板, 没有动。

  第一次的行程很快,就到了西雅图机场,进行第二次的转机。

  这个时候,也是需要和S老师联系的。宗旨就是每一次的起飞和落地都要说一声。

  有些幸运的是,连续两次都没有任何延误的情况出现。

  到了干线机场之后,明显发现人流量变多了。虽然偶尔会有人有异样地眼光看着我们,但是还是那句话:只要不去看别人,就没事。

  根据指示到了登机口,因为是联程的航班,所以需要再换一张登机牌。只需要给地面出示相应的上一个登机牌即可。

  在等待的期间,还看见了机组整齐地过来。大多都是人高马大的存在,身高也至少在185cm以上,再加上自己公司的帽子,在人群中非常亮眼。

  我们的手套也是全程佩戴的,为的就是更可能少接触或者不直接接触物品。在当时认为说,所有的物品都潜在存在病毒。

  因此,在操作手机的时候,确实也是有一些不方便。还好我的是密码解锁的,虽然不能面部,但总比有一些指纹要好一些。

  还有对一些屏幕的触碰方面,偶有阻塞感。用完之后,都会使用随身随带的免洗液消毒一下,以此来达到最快捷的杀菌。

  终于等到了第二个航班的登记。

  人们开始顺着排队,我们是靠近前面中部的位置。

  进入飞机之后,总体感觉还是会有一些挤。一个可能是由于机型改装的问题,前后的间距没有想象中的大。还有美国人本身的身躯就要宽一些,这也为我们的舒适感上下降了一个层面。

  这一次的餐食依然是简单的坚果饼干供应。虽然我是听到了分发的声音,但是也没有理,乘务员就默认不需要了。

  还是等到去酒店再吃吧。

  从西雅图到纽约的时间就久了,至少也是三倍于刚才的时间。因此,就可以稍微放宽心睡觉。

  在到达西雅图之后,天其实就已经亮了。比较少的人和我们一样乘坐两个航班,大多都是精神比较充沛。

  但是我熬不住了,在靠近窗边的位置休息了会儿。

  就算醒来之后,也还是干等了一段时间。两个人终究还是隔着一些距离,彼此可以守望,但是不至于可以交谈的距离。

  也不能喝水和进食。余光看到左边有一些乘客直接就开始吃了,我只能撇过头不去看他们。

  但对我们来说,这几个小时,还是勉强可以接受的。

  疲态逐渐开始显现,一直到去拿行李的时候。

  纽约机场确实是有一些大,我们走到行李转盘也花了不少的时间。两人找到之后,就再一次联系了S老师。他告诉我们,马上就会在外面见面:白色外身带有公司名字的一辆车,就在机场大厅外面。

  刚走出大门,就感受到很大的风。大到我们的隔离面罩都好几次被吹翻了起来。艰难地行走着,一边找着这所谓的车。

  放眼望去基本上都是人群,车辆在里面极难行驶。这给我们寻车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于是,我们想照着中间的走廊亭子,一直向前,估计就在前面。

  五分钟后,看到了熟悉的公司名字。

  S老师正穿着反光背心坐在前排的驾驶位置上。

  简单地相认后,终于可以用中文正常进行沟通了。

  我们的目标很简单,就是知道这里离酒店要多远。得到的结果是大约需要半个小时左右。因为中饭等一系列问题还没有解决。

  现在已经怎么样也睡不去了,也就作罢。等到S老师终于开出了人群,进入高速路,这才告诉我们这几天的安排。

  和前面几位基本上都是一致的。

  出发前一天,需要开车送我们去一个专门的机构做核酸的测试和抗体的测试。

  做完之后,需要网上申请一个二维码之后,才算可以登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