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一开始,我只想搞钱 第六十六章 争议

《一开始,我只想搞钱》第六十六章 争议

作者:油炸大金 字数:1795 书籍:一开始,我只想搞钱

  当年刘备遇到诸葛亮,说了句: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嗯,如鱼得水的典故。

  沉旭东很喜欢这个词,他也觉得自己很像一条鱼,鱼离不开水,在水里反而游得更畅快…

  确实很累,毕竟男子的男字,下面就是用力的力…

  既然来了,就做好了心理准备!

  反正他年轻气壮,顶得住。

  不过巩利第二天一大早就得乘飞机去上海——跑场宣传。

  《全民目击》六大城市都要举办发布会!

  宣传主力已经变成了演员们,沉旭东就不需要跟组跑了。

  所以,艺术研究只进行了一个小时…

  ……

  “《艺伎回忆录》主打今年颁奖季吗?”

  “听说是这样的…你有什么消息?”

  “我又不混好来坞,能有什么消息?”沉旭东犹豫了一下,还是道:“不过,今年梦工厂有《慕尼黑》…”

  巩利好奇::“《慕尼黑》?”

  沉旭东道:“斯皮尔伯格执导的,政治悬疑片,背景是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

  《慕尼黑》拍的很拉胯,一点也不斯皮尔伯格——好好的历史事件,愣是拍成了流水账!

  很正常,取材真实的历史,而且是那种至今没有给出评价的历史事件,没有个人英雄主义与邪恶强大敌人的经典冲突,道德困境主角是没办法成立的,感觉斯皮尔伯格想批判,但又不太敢…

  这个不是重点,重点是《慕尼黑》、《艺伎回忆录》都是今年的冲奖作品,梦工厂不可能全都主推,必须要舍弃一个…

  巩利挺无所谓:“这个角色我演的很认真,我相信大家能看得出来!”

  嗯,巩利确实凭借《艺伎回忆录》拿了不少影评人协会奖,可惜,一个有分量的奖项都没拿到,甚至连提名都没拿到,国际章好歹靠着自己的犹太男友撸了个金球奖最佳女主角提名!

  沉旭东转移话题——主要巩利开始动手动脚,手脚都动了,便不是聊一聊了。

  但他还是想说点什么,于是赶快问:“《老千》十月开拍…您有问题吗?”

  “我这边还行!”聊到工作,巩利认真起来…

  《老千》里的角色,她在《摇啊摇到外婆桥》演过,不过小金宝的形象比较良心未泯,虽然是舞女,但心系贫苦农民…

  《老千》里的郑女士则把身体当成工具,用于交换金钱…

  但她段位很高!

  蛇蝎美女!

  巩利忽然问了一句:“…那个邓朝没问题吧?”

  “咱们中戏的戏疯子,您说呢?”

  “中戏的,那就没问题了!”

  ……

  邓朝正在拜师学艺——《老千》嘛,男主角出神入化的老千技术,当然不需要他全部掌控,但有一段长镜头展示,还是需要一定的功力的,剧组帮忙联系了一位老千高手…

  《老千》钦定他做男主角,给他搭戏的是巩利!

  压力贼大。

  当然,学习之余,也有关心电影市场,《全民目击》上映后,他比沉旭东还要心系票房成绩。

  结果嘛,首日880万,次日1600万,第三天,1860万!

  首周末4340万!

  在这个成绩虽然比不上《十面埋伏》的首周末5500万,但已经是今年最高的市场表现了!

  而且口碑不差。

  大部分纸媒还有门户网站,都给比较中肯的评价:“基本代表了目前中国悬疑片的最高水平!”

  “惊艳!《全民目击》的出现使持久低迷的国产电影出现了一抹亮色。层层剥笋式的剧作结构和多视角叙事在国片中尚属罕见,不愧是沉旭东!”

  “沉旭东绝对是黑泽明的死忠粉,又是罗生门式结构,多视角讲述,线索互补,层层推进,“真相”被不断确立不断打破,最后拼成整图。在国产电影中实属少见。虽然整体有点用力过勐,情绪渲染也显刻意,但能如此用心做剧本必须好评!”

  当然,也有给差评的,而且不少…

  “法律是严肃的,为什么要拍这种人情大于法理的东西?”

  “女儿杀了人,一帮子人喊着她还是个孩子,爸爸爱你,放过她吧,砸钱的砸钱,伪证的伪证,顶包的顶包,这片子要传递什么?”

  双方吵作一团,但有一个共识:剧情很不错!

  邓朝有点心痒,干脆买了张票…

  ……

  《全民目击》其实就是一个一部关于父爱和救赎的电影。

  富豪的女儿杀了后妈,富豪顶罪…

  内容上了没什么好讲的。

  在故事情节不能有大的突破的时候,从结构入手真的是个不错的方法!

  《全民目击》就是这样,大众视角,检察官视角,律师视角,富豪视角,通过闪回,最终拼凑出真相!

  邓朝看的很过瘾,也大概明白了为什么那么多观众会给好评,同时也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说这部戏有不好的引导…

  细一分析,犯罪的明明是女儿——醉后开车把人撞死了!

  富豪老爸砸钱收买最好的律师,甚至可以轻易的制造伪证,形成完整的证据链…

  当然,最后女儿认识到了错误,亲自出来自首了。

  但…总感觉不太对…

  走出电影院,买了一份报纸——娱乐头版就是《沉旭东谈《全民目击》》…

  “我最开始想写一个表现父爱的本子…你永远无法想象,父母能为儿女做出多大牺牲,再加上那阵子看了艾伦·帕克的《大卫戈尔的一生》,就想写一个父亲为女儿顶罪的故事…创作的时候借鉴了《控方证人》…”

  “关于观众诟病的引导问题…其实,我在写剧本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到这个,我就奔着一个目标:观众希望林泰脱罪,剧本则必须要让林泰死!”

  “我也没想到观众会认为我是在宣扬什么…电影这种东西,尤其是商业电影,重要是讲述,而不是教育观众…看完了,有感触,就够了。”

  “我必须强调一下,我没有洗白林泰,他还是个恶人,只是还算个感人的父亲而已,这完全不是一码事!坏人就不能爱自己的女儿了嘛?而且结局,林萌萌默念龙背山的传说,然后拨通了自首电话,真正的罪犯也受到了教育,邪不压正…”

  “我们的电影完全符合上映流程,我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人说什么建议下映…这是典型的专制时代遗风!”

  邓朝看的很过瘾,尤其是最后一句…

  翻开第二版,头条则是‘沉旭东还有那些才艺是我们不知道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