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没你就不行 第918章 流金岁月(49)三更

《没你就不行》第918章 流金岁月(49)三更

作者:林木儿 字数:2960 书籍:没你就不行

  流金岁月(49)

  一开春,一栋栋新的生产车间就拔地而起。

  这一片苇子彻底的不存在了,厂子就那么在眼皮底下给建起来。

  所以,大家都猜:金老四他娘的现在到底有多少钱?

  不知道!没人说的清楚。反正这边建新厂,那边也没停产,每天都有各种的货物上卡车,从卡车运到车站,从车站送到外省。

  这还不算有些外省或是外县人,直接来提货的。带着钞票,甚至带着卡车,来了就要货。厂子有专门的客房招待这些人,货到了就发。但尽量不叫人多等嘛!

  有些年龄大的,就坐在厂子不远处,看呢,也算呢。

  长心眼的人就算账呢,说这个是十个亿的人口九个亿的农民,这金老四这么挣下去,真能挣下一金山来。

  看见一段时间之后,大家就发现了一件事,那便是每天下午两点,太阳正好,暖洋洋的时候,老四家的媳妇小桐,拎着个篮子就溜达出来了。看那样子,篮子就是个空篮子,里面放着个黑色的小布兜兜,布兜兜不知道以前是装啥的,反正上面还有深蓝的毛呢料子打了个补丁。

  就有人问说,“小桐,又买啥去呀?”

  这个时节也没有啥菜吃,豆腐或是其他的货品一般都是走街串巷的叫卖,根本就不需要上街道去买。

  桐桐随便含糊的应一声,“看有啥可买的,随便买点……”

  这人还心说,这肯定是买肉去的!看看人家的日子,顿顿怕是都不离肉吧。

  其实呢,桐桐直奔厂子,厂子四爷拾掇的很规范。哪怕是生产着笨家伙的地方,厂子内部是不错的。路面用柏油才硬化完,两边也都种上树了。别的娇气的树不好养,就是桐树,泡桐这种树长的特别快,水给的饱的话蹭蹭蹭的就窜上去了。

  办公室在一个院子里,安装着铁门,这个时候四爷的办公室是最忙的。因为来订货的,都是这个点来缴纳货款的。一个个的背过身,从裤头里取钱,从衣服的内衬里取钱,从缠在腰上的长丝袜里取钱,那钱刷刷刷的往出拿。

  厂里的会计是供销社的老人了,谨慎的很。但供销社怎么说呢?来来去去的钱款数额都不大,哪里像是这样的,动辄就是数千乃至数万的量。这种时候就觉得进度慢的很。

  谨慎是对的,四爷也不催。桐桐一来,这才算是正式开始了。

  三个会计两个出纳,几拨人总账,然后钱和账目再在桐桐的手里过一遍。

  好家伙,那数钱都数出影了,有问题的钱抬手一抽就出来了,原模原样的给退回去。而今这做生意,人家未必是诚心来哄人的。不过是这钱他们自己都没有看出来。

  本来为真□□币的事很多时候会争执起来的,但便是第一次打交代的生客,也被特别专业的手法给唬住了。

  钱一收,账目一对,没问题。桐桐就从篮子里取出那个破兜兜,钱往兜兜里一塞,再往篮子里一装,得去存起来的。

  今儿有个本省的客商,来拿的是五块的那种面额。货量不大,只五千块钱的量,但是钱的体量就大了。兜兜里装不下,只能用篮子装起来,给上面盖几张纸完事。

  装好了,桐桐就在大家的目送下,一手篮子,一手破布兜兜,走人。

  坐在外头的人又看见下午三点半,老四家的媳妇出来了。还是提着东西的!

  就有人低声问边上的人,“你说小桐这进进出出的,提的是啥?”

  那谁知道呢?

  另一个人问说,“是不是钱?看那方方正正的,不是钱能是啥?”

  “钱……那得多少呀?谁整天提着钱这么进进出出的?要真是钱,老四能不跟着?”

  说的也是啊!

  于是,看着桐桐拎着东西走了。

  拎着钱去哪了呢?去邮局。一到这个点,就有人在外面等着。等着的人正是邮政所的所长,人迎进去,直接开了侧面的门,相当于是VIP。这个业务一直是楚所长负责,每天来都会有一杯温度正好合适的茶,且杯子是桐桐专用的。人家可以说是做的非常细致。

  外面柜台留一个人办理业务,其他人员都抽调过来。

  因着自家的大笔的存储,这边的邮政所都成了一个大所。

  一处理完,楚所长就给两个包里都塞上纸张和本子,反正瞧着包里鼓囊囊的进去了,但出来的时候还是鼓囊囊的。

  是个把细节处理的很好的人!而且很会做人,不会想着小镇上,自家的钱除了他们这个地方没地方储存去,而是单纯的想着维护好这个客户。本子纸张这些,能值多少钱呢?人家就当是送福利了。

  然后留意的人就会发现,桐桐每天都去邮局,但是,却没看到大宗的钱的影子。

  而杨淑慧呢,整日里的论调都是,“挣的没有花的多,这边挣,那边建!这就跟给水池子里放水,这边开着进水管,那边开着出水管一样,啥时候池子里才能有点水呢?”

  这话也是实话。

  消息真真假假的,除了桐桐肚子里有一本账,四爷知道的都是大概的数,具体到底有多少,他是不问的。当然了,常常把玩存折的金明明,是知道的。这孩子一到周末,都不爱去玩了。准点的守在家里,一家妈妈拎着篮子出门,她利索的就跟上了。收钱的时候,她就蹲在办公室的沙发上,然后娘俩拎着破兜兜菜篮子去邮局,人家周末还总留一个副所值班,应付自家的差事。

  资金来往各种不变,但四爷还是尽量做到了安全。客商要来,提前打电话,哪一班次的车。叫人去接车接人,人一接来,就进了厂子里。在厂子里只要不出去,保证你的人生和财产安全。等货好了,安全的送你离开。正是因为有这个保障,从没有出过意外,外处来的人才更加安心。

  可这一天,很奇怪,本来打电话说上午十点二十会到两个客商,没有按时到!接人的事一直是金锁负责,算是自己人,不怕被谁截胡了。车站允许自家厂的人拿着个大的标识牌去接人,一出站肯定能看见。

  可就是怪了,没见到人。

  金锁回来就说,“我专门去问了,都下车了,不知道是临时变化没能上车还是怎么了……”

  这不可能!人生地不熟的,不可能瞎跑。说来,必然是取钱之后带着钱款的,这要是出事,就怕人了。

  四爷先报警,反正有这么一码事,人家说了按时会到,结果没接到人,“按照之前的沟通,两人身上至少带了两万块钱……”

  这不是小案子!凡是带着钱款的,一旦失踪就可能有恶性的后果。别说现在了,就是六十年代,也有会计从银行取了全厂的工资之后失踪了,结果前年才被发现尸首,还不是有人动了歪念,打那钱的主意,把人给杀了。

  查吧!从车站入手。

  这一查就有车站一个检票的想起了,“有一个女的……挺时髦的,拉着两个男人走了,双方不像是很熟悉。”

  一个小镇上,能被说时髦的能有几个人?又有谁会跟陌生的男人拉拉扯扯?

  都是一个镇上住的,谁的根底不清楚呢?

  秀娟就是那种常年被批评教育,常年被处罚的那一种人。结果这边还没找秀娟呢,秀娟自己报警了,说是被人qiang奸!双方到了派出所,秀娟说两人强迫她如何如何,可那两人叫起来撞天屈,说是对方自称是四海农具厂的公关小姐,本以为是厂子安排接待的,谁知道这一接待,身上的两万块钱不见了。

  各执一词,还把厂子给拉扯进去了。

  这种事传出去影响多坏的!不知道还以为四爷设下的是仙人跳呢!这他娘的都是什么事?

  这事到了大姐夫手里,肯定不干厂子的事。雷智平就找方局商量,看这个事该怎么办。

  雷子就说,“这个陈秀娟是个老油条了,她要是非要咬死了,说是不情愿之下那两人对她做了什么,这两人难顺利脱身。至于那两万,怕是也难搜见。”

  这也是实话,真就是藏起来,这么大的地方,谁知道藏哪里去了?

  这件事怎么办呢?

  俩客商还是他们当地的农资公司的,是有正式工作的。万一闹大了,两人得完蛋。

  雷子的意思是:“只要不拿那两万说事,陈秀娟就不会咬着被非礼的事不松口。钱咱可以慢慢的找,这两人其实很冤枉,不能这么扣着。”

  方局看了雷子一眼,“你的意思是,分别谈话,叫双方先达成和解?”

  是的!

  “那你去处理。”

  处理完了,雷子才给四爷打电话,把事情说了,“……钱丢了,事不小。但是人要是一直扣着,这事传出去,对厂子也不好。你先把人接过去,剩下的事慢慢来。”

  四爷皱眉,虽是权宜之策,但是这个事本身吧,不是这么办的。

  如今怎么弄呢?四爷接了两人,先不收货款,两万块钱的货可以先给发货,只一个要求,请两人作证,咱上法院去。

  上法院告陈秀娟去,她冒充厂子的工作人员,涉嫌诈骗,损坏厂子名誉,所以,打官司,索赔!

  索赔多少钱呢?

  两万!

  八十年代的农村,谁见过打官司的?

  惹上官司这个事,在农村其实一直就比较少见。何况这个案子一报上去,桐桐就给宣扬出去了。

  是的!我们要告对方,要打官司。

  大家都听的稀罕:四混子跟人**律,就如同老虎改吃素了一样,透着那么一股子诙谐的劲儿。

  听说的人不会感觉这个案子怎么样,而是惊奇于金老四要跟人打官司,这是啥意思呢?

  意思是:金老四他要当原告!

  就问这个事,它可笑不可笑?!

  林雨桐:“……”就知道会这样!其实叫自己在秀娟家门口撒泼骂上半天,然后半夜揪住这女人抡上俩耳刮子,这事就解决了。

  告她?不是小看四爷,他告的赢,可对方绝不会拿出两万来赔偿的。

  要想解决问题,靠他?

  不靠谱!

  这事啊,他离了自己还就不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