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没你就不行 1502. 岁月流年(29)二更 岁月流年(29……

《没你就不行》1502. 岁月流年(29)二更 岁月流年(29……

作者:林木儿 字数:2747 书籍:没你就不行

  岁月流年(29)

  这人问说:“马主编,老家来人了?”

  啊!我侄儿来了。

  “那今儿得是待客的好饭呀!”

  “那是!肯定是好饭。”

  桐桐也跟着来了,也没真的留下吃饭,江英开着车在外面等着呢,不能久呆的。

  马婶儿特别热情,“您看……这来的突然,也没啥招待你们的。”

  “招待什么呀?以后常来常往的。回头再来省城办事,我就直接来家里吃饭了。”桐桐这么跟她客套。

  马婶儿知道桐桐就是那个去录音的姑娘,也知道之后肯定会常来省城的。她马上道:“不来我可不高兴。别的没有,家常便饭,热热乎乎的,婶儿在家等你做好等着。”

  这次不光是带了一袋子黑面,还带了一袋子的蔬菜。像是秋里的辣椒,青西红柿,这些东西当时秋霜一下来,就都觉得不好吃了。韩翠娥搜寻了好些,先是放在地窖里藏着。等天冷了,就给冻在外面。现在再拿出来吃,这可当真算是好菜。

  马婶儿一看,就‘哎哟’一声,“当真是稀罕。”辣椒炒青柿子,用饼子一卷,这得多香呀。

  这边两人说的高兴,那边四爷就跟马秋水闲聊呢,聊下面的事。有一搭没一搭的,其实真没什么目的。凡是送来的稿子都用了,人家的面子平时给的挺足的。这要过年了,提前送点年货,就这点事。

  但是马秋水这个人呢,是个很讲究的人。两人坐了半个多小时,要走的时候,马秋水拉住四爷,低声道:“过完年之后,报社派几个采编的记者下你们县去……”什么意思,懂的吧?

  懂!懂了。

  你看!有时候事情就是这么有意思。

  一路认真走,好好修路,跟人好好的相处,路自然就宽了。

  从马秋水这里出来,赶到朱有为家的时候差不多就是午饭时间门了。拿的东西差不多,还有大队上的人捎来的乱七八糟的东西。什么黄豆、绿豆,菜干、豆腐干,所以显得东西特别多。

  姜婉如一见人,就立马下饺子,“饺子早几天都包好了,在窗外挂着冻着呢。”每年大队年前都会来人送东西,她一到日子就提前准备饭。以前是一合面的包子,在大食堂蒸一锅冻着,来人只管热就行。

  今年想着司晔要来,她用精面粉包了饺子,还专门弄了一斤牛肉,剁牛肉的时候怕肉柴,又把五花肉剁了半斤,搅在一起,纯肉饺子包了这么些。又有烙好的大锅盔,不够吃还有这个呢。

  拿了东西,四爷和桐桐也不说谁带了什么。但是江英有这个责任的。

  他一样一样的给交代,黄豆是谁家给的,绿豆是谁家的,茄子干是谁家的……说完了,才说:“这粮和这冻菜是司晔弄来的。”

  桐桐从包里掏出几双鞋,给放到床上,没有言语。这是韩翠娥给朱有为家的孩子做的,这两口子只一个闺女,六七岁大,听说是给改名字了,没姓朱也没姓金,改姓姜了,随了母姓。

  像是朱有为这样的,改姓的话那动的就多了。而且,他自己对出身有怀疑,改这事他也做不出来。但显然,没想叫后辈再姓朱。

  干脆给女儿改姓姜,取名姜桂。

  以前小名叫瑰瑰,现在弃了这个字,取名姜桂。

  这是桐桐这会子逗弄孩子,孩子自己说的,还在手心里写:“嫂子,是我妈妈的姜,是桂花的桂。”

  桐桐就笑,“姜是生姜的姜,桂是肉桂的桂。姜和桂都是中药,有个词叫‘姜桂之性’,有一首词里是这么说的,‘松柏苍然长健,姜桂老来愈辣’。姜桂耿直,愈老愈耿直,其性烈而浓。你爸妈这是盼着你做个正且直的人……”不会因为世事沧桑,人生际遇而变的面目全非。

  姜桂还很懵懂,只冲着桐桐笑,“嫂子,你说话真好听。”

  姜婉如把饺子放在桌子上,抬手摸了摸姜桂的小脑袋,“把你嫂子的话记下,我跟你爸就是这么想的。”

  桐桐拉姜桂,“走!吃饭。”

  姜桂先看她爸的脸色,可见平时来客孩子是不许孩子上桌的。

  朱有为点头:“没事,今儿没外人,过来吃饭,挨着你嫂子坐。”

  姜桂这才坐凳子上去了,吃饭的时候大人给夹了什么吃什么,不能没够的奔着盘子去。

  桐桐就给饺子扒拉出一大碗来,放在她边上,“从这里自己夹。”

  “吃不完。”

  “吃不完就剩下,晚上热一热接着吃。”

  姜婉如拦着,“不惯她这毛病。”

  桐桐挡开她,“我们都不长了,就她要长个的,好好叫吃饭。”

  姜桂把碗里的给桐桐夹:“嫂子也吃。”

  好!吃。

  饭桌上只说老家的事,因着有江英在,并不适合说别的话。而四爷也无意在别的地方跟对方有太深的牵扯,这么处着就行。

  走的时候姜婉茹又从床底下抽出两袋子干海带给江英,“这个一泡能发不少,看着回去分一分。”说着,给了桐桐一小包,“这是给嫂子的,你捎带回去。”

  行吧!有来有往的,你给我一碗黄豆,我还你两碗豆芽的关系。

  送着下楼的时候,姜婉茹才低声道:“省里点名夸了你录音的节目,过完年他们必是要找您的。你抻着一些,别小看那个单位,觉得地方不大,人不多,该是没多少油水的。但其实,油水大着呢。只看舍不舍得了。没编制给你,别的地方再不表示表示,你就别去了。部队也缺人才呢,从地方上借调人也是常有的事。”

  “县里的方主任跟我提过这个事,县里也是有意跟对方扯上关系。”

  “公家的利益要顾,自己的利益也要兼顾。别太老实!”姜婉如说着,就想起什么,喊楼上的姜桂,“把床头布包扔下来。”

  然后有一布包扔下来了,姜婉如从里面取出一大红的围巾来,新织的,直接给桐桐围到脖子上,“给你和炎炎一人织了一条,炎炎的已经寄去了,这个是你的,前儿才织好。”

  桐桐不好要,“毛线挺难买的,不能要……”

  “就买到大红色了,你说我这职业,我这年纪,围着大红的也不像个样子。你围着吧,订婚什么也没给你,还不能补一份礼了。”

  然后非给了一条红围巾。

  行吧!改明买到毛线了,给姜桂织一件毛衣还回来是一样的。

  楼上的同事逗姜桂,“你妈给你哥哥嫂子可真舍得。”

  姜桂就说,“我嫂子还说天天叫我吃细粮呢。”

  姜婉如上楼的时候这人就笑着学,“小小一个,还挺护自家人。”

  “家里省出来的粮食,都给小的带来了。惯的呀,一大家子省的细粮养她,她再不知道护家还得了?”

  口风可严实了,从不会叫人在这些地方指摘。

  而桐桐给林家东西可不敢这么给,这一家子的性子,看见给的多了会吓着的。因着之前金中州那个骚操作,其实林家是吃亏了的。四爷就想法子给补上,也没往家里送,这个点家里肯定还是只有老太太。

  车直接停在了托儿所门口,叫人喊了周红谷出来。

  有些职工没放假,孩子只能放在托儿所。她还在值班,没有休年假。

  桐桐拿了十块塞过去,又把袋子递过去,“过年我不一定能来,要是下个雪或是怎么着了,我就不特意跑了。这些东西您带回去,等过了正月十五,我许是还会进城。”

  不能拿你这东西。

  周红谷不要钱也不要东西,“我请一会子假,你跟我回家去,我给你们煮鸡蛋。”

  “真不用,我们吃了饭的。”桐桐将东西硬塞过去,“您下班带回去吧!过了正月十五,许是周末,我一准回家去。”

  说着,怕她又推搡,赶紧拉着四爷上了车。

  大冷天的,车熄火了还不好启动,江英摆摆手,直接走了。

  周红谷看着车走远了,只得请一个小时假先送东西回去。为了给金家十块钱又给了四瓶酒的事,老太太在家里骂了一冬了。

  她进了门,先把十块钱给老太太,“桐桐回来了,这不……给了十块钱。”必是知道家里吃亏了,又补回来了。

  老太太朝外一看,见没人跟回来,就问:“怎的不见人?”

  “坐人家的顺风车,等不得。”

  老太太接了钱,又看袋子,打开一看,里面五六斤苞米面,两三斤黑面够包顿饺子的。剩下的都是菜干冻菜这些东西。给的可不老少!

  她也有些不自在,“你是死人呀,不知道叫车绕回来一趟,一丫头弄回来的红枣不知道给带上些。”

  周红谷没言语,低着头又出去,还得赶着去上班的。

  老太太高声问说,“把红枣给寄上五斤,一半给她姑,一半给她,行不行?”

  给她姑干啥?她姑给家里啥了?周红谷只当没听见,走了。

  老太太借了称,把红枣称了五斤出来,又将红枣分做两堆,再用称称,这个两斤半,翘,她拿出两个来。那个两斤半又有点欠缺,搭上一个,平了。另一个放回原来那堆,然后缝制两个小纱布袋子,抱着给寄了,寄件人都写成林温言,叫她姑给送吧。省的姑侄俩时间门长了生分了。

  可到年三十了,桐桐都没见红枣。当然了,她也不知道省城给寄了红枣,韩翠娥还催着,“得去给你姑送点啥吧。”

  是呢!桐桐取了一十块钱,别的一盖不带,“我给我姑钱吧。”几乎是一月的工资,别的她不带。一是防着古庄提别的要求,一是他们嘴不严。

  一十块钱就行了!我才上班几个月呀?拿一个月的工资出来孝敬,谁也别指摘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