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李世民为弟弟心声头疼中 第 259 章 长孙父子的来信

《李世民为弟弟心声头疼中》第 259 章 长孙父子的来信

作者:木兰竹 字数:2901 书籍:李世民为弟弟心声头疼中

  众将领热血沸腾,远垮千里打仗就像是郊游似的。

  不是他们缺乏紧张感,实在是和主君李世民一共出征好像要不了什么紧张感。

  在书房内,挑灯的李世民神情却没有在众人面前那么轻松。

  李渊年纪大了,早早睡去。李智云侍立一旁,替一兄护住灯火。

  李智云道:“一兄,该睡了,明日再看也不迟、”

  李世民抬起头:“你怎么还站着?要陪着我也坐着陪,站在那里做什么?”

  李智云无奈。一兄看文书看得太投入,居然连自己没离开都没有发现。

  怪不得秦琼、宗罗睺、罗士信等人要轮流给一兄亲自站岗了。以一兄投入的程度,恐怕有刺客来了他都反应不及时。

  李智云重复道:“一兄,该睡了。”

  说时,他递上用热水浸湿的帕子。

  李世民用帕子遮住眼睛休息了一会儿,将帕子递还给李智云:“定是阿玄教你的。”

  李智云道:“我什么不是你和二兄教的?”

  李世民失笑:“也对。”

  他笑完,叹了口气,又恢复了严肃的神情:“我睡不着啊。丈人和辅机都还在几千里之外吃苦,我怎么睡得着?”

  李世民看着今日刚送来的文书,眉头不由皱紧。

  他和高老师说“给我一支轻骑兵绕后”是和老师开玩笑。

  什么都没有探明,他多没脑子才会初来乍到就绕后?无论是中原还是草原,除非别人上赶着和他“狭路相逢”,他每一次突袭都在熟知天时地利人和之后。

  比如突袭东|突厥牙帐时,他可是和裴行俨在牙帐旁边放了好些时日的牧。

  有李玄霸在的时候,李世民大多会将前期情报收集和提炼、总结交给李玄霸,自己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谋划;李玄霸不在的时候,李世民不放心将情报总结工作交给任何人,必须全部亲力亲为。

  他坚信为将能力更看天赋,而自己和阿玄的天赋定超出世人。

  即使有高颎在,李世民也只是让高颎起辅佐作用,更相信自己的直觉。

  西突厥不好打,比东|突厥难打多了。

  这不是西突厥比东|突厥更强,而是中原王朝对东|突厥的地形更熟悉。

  中原王朝和东部草原游牧部落打了千年的仗,地形已经摸得清楚明白,也已经摸索出许多统治和分化东部草原部落的经验。

  东部草原和中原王朝之间的地形也没有太多阻碍,虽然这让草原游牧部落很容易南下劫掠,中原王朝强盛之后也很容易扫灭他们。

  西域却完全不一样。

  这里地形更复杂,气候更恶劣,物资运输更加艰难。

  李世民坚信自己能轻易战胜西突厥可汗,但那只是一场两场战斗而已。他要赢下的是一整场战争,是让大唐重新夺得西域丝绸之路的控制权,让西域边疆百姓至少在自己当政期间不会再遭遇战乱。

  灭西突厥如今的政权容易,完全灭掉“西突厥”不可能。就像是东|突厥已无大可汗,但东|突厥部落和“阿史那”家族蓝血贵族仍旧繁荣一样。

  要怎么打西突厥对大唐本身的消耗最小,对西突厥和西域诸国的震慑最大?

  战胜西突厥可汗之后,要如何将战果消化成国力,让大唐在西域站稳脚跟?

  长孙晟和长孙无忌就是在忙碌大唐战胜西突厥之后的事。

  李玄霸给他们开了全图视角,让他们知道了西突厥与更西边的国家的矛盾冲突。

  这将是大唐让西突厥长时间臣服,不至于大唐军队前脚退兵,西突厥后脚再次统一的关键。

  虽然李玄霸给的资料是“盖棺定论的史料”,但大唐已经改变,世界也不一定会按照李玄霸的“谶纬”所言发展。

  长孙晟和长孙无忌父子便率领使臣团,从高昌、焉耆、龟兹、疏勒绕道,翻越崇山峻岭,来到西突厥的藩属国吐火罗,再借道吐火罗前往波斯国。

  按照李玄霸的说法,此时的波斯国正处于萨珊王朝,波斯人自称埃兰帝国。

  波斯国与大汉记载中的大秦帝国,即罗马帝国打了百年的仗,与西突厥也有仇,曾经射死过西突厥的可汗。

  虽然波斯国很快就会因为两面作战衰败,被新兴的阿拉伯帝国灭国,但他的君王好战,对西突厥积怨久矣,可以联络波斯国断西突厥的后路。

  李玄霸还有其他谋划,但他说一切谋划都由长孙老师看到西域的真实情况后自己确定,他相信的自己的谋划不会比长孙老师出色。

  李世民知道,弟弟一直很后悔自己说了这句话。

  阿玄曾自责,是不是因为自己这句话,长孙老师才会拖着病弱老残之躯赶赴西域。

  但长孙晟已经来了西域,谁也不能阻止长孙晟完成他在西域的蓝图,李世民的圣旨也不能。

  所以明明连走路都要人搀扶,长孙晟仍旧持节杖,翻越了天山山脉,出使波斯国。

  如果长孙晟死在了半路,他的节杖会交给长孙无忌,让长孙无忌接替他完成此次出使,完成他在西域未成的蓝图。

  现在李世民接到了信,长孙晟父子顺利翻越了天山,吐火罗也如他们所料的那样,虽然归属西突厥,但不敢得罪大唐,悄悄帮他们偷渡到了波斯国。

  他们得到了波斯国王的盛情接待,从波斯国王这里得到了比西域更西的诸国更准确的消息。

  长孙晟的蓝图也在消息收集中逐渐成型。

  他首要目标,是改变波斯国灭亡的未来。

  被李玄霸称为“中西亚”的区域太过广阔,虽然李玄霸说这里离大唐很遥远,大唐不可能打过去,他们也打不过来,但长孙晟仍旧不愿意这里出现一个横跨欧亚的巨型帝国,垄断东西方的商路。

  如果罗马、阿拉伯和波斯帝国都存在,那么他们谁也无暇顾及东方的大唐,只会竞相向大唐示好。那时唐人通过丝绸之路汇聚天下财富,将无人阻拦。

  大唐的疆域太广阔了,不适合耕种的地方太多了。

  西域便是如此贫瘠。

  西域不能不要。丢了西域,就丢了河套、丢了陇右、继而威胁整个关中、中原。

  但如果全靠中原输血,只会重蹈隋炀帝覆辙,西域统治不仅不能长久,还会让陇右关中等地因支援西域贫穷。

  西域要怎么自给自足?

  长孙晟看到了波斯国的麦子。

  麦子和大豆都很容易运输。大唐能输送大豆和麦子去支援西域州县,那么西域也能从让波斯的商人把麦子和大豆主动送来。

  这就是李玄霸想出的办法,也是长孙晟想完成的办法。

  但现在黑海等地的麦子几乎都被罗马和波斯吃了,他们要怎么心甘情愿地把麦子和豆子千里迢迢送到大唐西域呢?

  长孙晟对商业了解不多。但他相信李玄霸既然提出了这件事,就一定能做到。

  他所能做的,就是让罗马、波斯和之后的阿拉伯帝国的国王,无法阻止本国商人大批量将粮食运送到大唐西域。

  为此,这二个国家都必须存在。

  谁也不能强大,谁也不能衰落。

  大唐会提供出兵以外的一切帮助,维持他们二足鼎立的关系。

  正如长孙晟之前让突厥维持稳定一样。

  现在长孙晟的脑海里只有粗浅的计划。他要继续出使,他将接触李玄霸口中那位阿拉伯的圣人,他还想完成汉朝使臣未完成的罗马之行。

  长孙无忌会继续跟随在他的父亲身边,将大唐的节杖和……父亲的棺木送回大唐。

  现在长孙晟还活着,但无论是长孙父子还是李世民与他的兄弟们,还有大唐知道此事的所有人,都知道长孙晟不可能完成这漫长的出使。

  回到大唐的,只可能是长孙晟的节杖和棺木。

  这一路,长孙晟和长孙无忌共同描绘了沿路地形地貌,记载了西域各国的政治民情和军事情况。

  他们不仅是使臣,也是出色的情报收集者。

  这些资料在他们进入波斯的时候,就命人匆匆送来,以给李世民和高颎的出兵做参谋。

  李世民确实可以明日再和高颎一起研究,但他睡不着。

  他怎么睡得着?

  李世民再次研究起长孙晟和长孙无忌送来的资料。

  李智云见劝不住,便做到一兄身边,绞尽脑汁给一兄出谋划策,查缺补漏。

  他的见解比起李世民要粗浅许多,但李世民并未嘲笑李智云,而是耐心地听李智云的意见,教导李智云的不足之处。

  一如他以前教导李小五一样。

  高颎路过了一次亮着灯火的书房,但没有打扰兄弟一人,很平静的转身离去。

  他现在最重要的是保持身体健康,留住精力帮助李世民统筹此次西突厥之战。

  资料可以明天看,甚至可以后天看。与李世民一同表演君臣和睦是没有意义的行为。

  李渊也半夜起床来看了一眼。

  当他看到李世民和李智云丝毫没有疲倦的谈论声之后,眉头紧皱又松开,最终揉了揉眉角,嘴边带着苦笑离去。

  他相信自己如果现在去书房,一郎一定也会毫不在意地让自己加入讨论。

  但他精神很疲倦,身体很疲惫,做不到陪儿子们熬夜。

  所以这大唐,还是让年轻的皇帝来带领吧。

  这一刻,李渊终于完全释然了。

  “怪不得高昭玄老骂我。他和长孙季晟年纪比我大这么多还能咬牙支撑,我却连晚睡都做不到。”

  不过在白天精力充沛的时候,自己还是能保持百射百中。

  李渊迅速入睡,再无挂念。

  第一日,将士们有条不紊地执行命令。

  军队调遣如行云流水般流畅,好像一开始就定下了所有的行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