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李世民为弟弟心声头疼中 第 213 章 良性循环资金流

《李世民为弟弟心声头疼中》第 213 章 良性循环资金流

作者:木兰竹 字数:2857 书籍:李世民为弟弟心声头疼中

  建国之初事务繁忙是很正常的事。

  只是自从李玄霸因病不处理文书后,他就把要推动的工作全部布置了下去。

  “我只是先布置下去,你们不一定要做完。等我回来,我们一起做。”

  李玄霸说得好听,但谁不知道他那促狭性子。

  杜如晦等人都对自己的才华很自傲。他都把工作布置下去了,这群人怎么可能放着工作不推进,等李玄霸回来?他们能给李玄霸留个尾巴就算不错了。

  李玄霸这人的嘴又很“甜”,养病时谁来看病他就夸谁。

  “虽然现在政务繁忙,但你们这么厉害,我就算休息也没关系。”

  “不过一些俗务,朝中相公们自会处理,我是不担心的。”

  “哈哈哈,等我身体好转时,说不定已经无事可做了。”

  这是当着朝堂其他人,李玄霸的说法。

  等私下与友人们见面,李玄霸就换了衣服嘴脸。

  不是吧不是吧?你们这么弱的吗?说好的“房谋杜断”呢?说好的“秦王十八学士”呢?这就说搞不定了?哦,你在史书中好像没什么记载……哎?我不是嘲笑你,别生气,只是你运气比较差,跟随了王世充……对,就是那个王世充!

  一向注重形象的真·儒雅随和薛德音,差点变成了后世解构版本的“儒雅随和”真儒士,茶杯都举了起来。

  但砸晋王是不可能的,他只能把茶水一饮而尽,再不说休假。

  薛元敬本来只擅长文书,现在每日埋头算筹,还在学习李玄霸病中突发奇想推动的“算盘珠子”和“复式记账法”,抠着国库那点东西斤斤计较;

  薛德音接受了水利之事,为了不被李玄霸气死,已经离开京城,要双足踏遍关中河道;

  房玄龄和杜如晦除了做之前本来就很繁重的朝务,又接手了李玄霸手中瘟疫和天灾防治的活;

  李玄霸原本独自张罗的前线后勤的事,被母亲和李智云接手。

  李玄霸以为自己生病后,李渊会重新想揽权。谁知道母亲现在仍旧每日和李渊一同用一次饭,李渊知道母亲在忙碌,也没开口问政务。

  窦慧明很疑惑,李渊怎么一副心如死灰的模样。

  李玄霸咋舌,没想到自己的剧透对李渊的打击那么大。不就是执政九年仍旧不被后世认可为开国皇帝吗?

  李玄霸对母亲道:“虚名而已,居然这么痛苦,父亲的承压能力真的差。”

  窦慧明知道李玄霸会谶纬后,不敢向他询问“原本时空”的事。

  没有了李玄霸的预见,家中事肯定会更惨烈,说不定连父子都会真的兵刃相见。

  李玄霸知道母亲喜欢把所有苦恼都默默消化,不去麻烦其他人。他观察到母亲的忧虑后,就借着这件事把另一个时空的事告诉了母亲。

  当皇帝的仍旧是二哥;玄武门之变死的人多了一个上蹿下跳的搅屎棍李元吉;自己和母亲前后脚病逝;

  小五最为可怜,被李建成丢在河东被杀,享年十四岁,父亲一句“他年幼赶不了路才丢下他”就敷衍了过去。

  至于父亲,他倒是安享晚年,只是死后被移出祭拜开国皇帝的帝庙而已,这有什么可伤心的?

  窦慧明听到了另一个世界的惨状,没有之前想象中的难过。

  李元吉该死。她只恨李元吉死太早。

  她对李建成的爱也磨灭得差不多了,现在徒余一声叹息。

  自己和三郎都早早病逝了,没有见到乱世,说不定也是一种幸运。唯独小五的遭遇,令窦慧明痛心不已。

  “你要对小五更好一点。”窦慧明对李玄霸道,“他每日都哭丧着脸,你是不是对他太严格了?”

  李玄霸严肃道:“他当上楚王后就不肯再看书习字。”

  窦慧明改口:“我会让万娘子好好说说他。都要成婚的人了,怎么能还如孩童般顽皮?他年幼时明明最爱读书习字,现在性子都野了。”

  李玄霸频频点头。母亲说得对。

  让母亲心情好转之后,李玄霸又去探望了李渊,再次被李渊赶了出来。

  他看着李渊身体不错,比他这个病秧子精气神充足,只是头发全白了,心情很好。

  李玄霸对父亲还是有感情的,不希望李渊真的被自己气死,死了自己还得守孝。

  李玄霸闲着闲着,杜如晦等人就把十月地震的应对方案拿出来了。

  “阴盛而反常则地震”,“为寇至,为叛臣”。这很明显是因为李世民本来该去年十二月继位,结果延后到现在都没继位,上苍在催促真命天子赶紧归位,镇住天下气运。

  都是李建成和突厥人的错!

  李玄霸问道:“那赈灾呢?”

  薛元敬道:“国库实在是没钱了。”

  房乔等人都黯然。

  他们不是不想对百姓更好一些,用以工代赈来安抚百姓,还能重新整修长安城,但是现在战事未平,朝堂确实是捉襟见肘。

  如果直接征发徭役,恐怕因为杨广的徭役惊惶未定的百姓们会有怨言。而百姓在大隋已经习惯自己扛天灾,他们少做反而少错。

  “减免受灾地区百姓一年徭役和赋税。”房乔道,“这是我们能做的极限了。”

  李玄霸探得朝堂能做的极限后,道:“长安城的下水系统需要整修,否则两三代就会变成老长安城那样。我已经把原长安城的建造者宇文恺的族人从朔方郡接来,他们会负责长安城的修缮。以工代赈的钱粮我来想办法。”

  杜如晦问道:“你要继续经商了?”

  李玄霸笑道:“我大冬天地给他们演了一场,之后又在百忙之中参加了多场诗会,他们对茶叶和玻璃垂涎依旧,香皂铺子也要重新开张。我会以阿姊们的名义经商,然后我、小五和阿姊们一同捐献家产赈济百姓。有我们先捐钱,朝中勋贵世家应该不会一毛不拔。”

  先用稀奇的商品赚豪强们的钱,然后捐出从豪强那里赚来的钱,

  逼豪强也一起捐钱,这就是李玄霸的计划。

  薛元敬闷声道:“还是要让晋王殿下出手啊。”

  李玄霸道:“我是监国亲王,这种大事我都不出手,二哥就要回来骂我了。”

  薛元敬失笑:“这倒也是。”

  有李玄霸兜底,他们都轻松不少。

  李玄霸给李世民、长孙康宁和宇文珠寄了几l大箱子“珍宝”,让他们多宣传自己即将限量发售的人造奇珍异宝。

  他还特意用磨成多棱形的玻璃点缀了一件祥云常服,送给二哥穿。

  磨宝石的本事,华夏人在石器时代就在做了。只是因为文化原因,“圆”是自古以来华夏民族的哲学思想,所以华夏人民更喜欢把宝石车成珠子。

  李玄霸不车珠子,将玻璃磨成多棱形,技术上没问题,反正车珠子和磨成多棱形都是珠宝工匠的手工活,熟悉之后工作量不会增加太多,只是有棱有角的宝石不符合珠宝工匠的审美。

  长孙康宁和宇文珠也不喜欢太闪亮太奢华的珠宝,更别说把这些亮闪闪的东西穿在身上。李玄霸便只送给了他们玻璃珠子。

  宫里的妃嫔在窦皇后的带领下,也较为节俭。李玄霸送给母亲的玻璃珠子,母亲都拿来赏人了。万贵妃更是只喜欢簪各季鲜花,对宝石不屑一顾。

  不过窦慧明和万贵妃为了支持李玄霸,正打算把宫里的宝石开销都换成玻璃,给李玄霸赚钱。

  李玄霸正在绞尽脑汁拒绝中。

  李世民到达洛阳城时,李玄霸送来的衣服正好寄到。

  至于刘武周,李世民这次没出手,让裴行俨和长孙无忌带上刘武周的降将和颉利可汗去攻打,自己率先去了洛阳。

  刘武周不过就盘踞一郡的贼寇而已,李世民没必要亲自去。

  高颎已经写信催促李世民了。李世民再不来,他就按不住洛阳想要投降的人了。

  李世民特意在离洛阳城几l十里远的地方洗澡洗头,换上了李玄霸给他送来的亮闪闪衣服,才与高颎见面。

  李世民这次选了一匹青黑色的马,好衬得马背上他的更闪亮。

  亲卫探得李世民大军即将到来时,在马车上闭目小憩的高颎才下马车迎接。

  然后他就看到一个闪得看不出人影的家伙一路纵马过来,还高声呼喊“高老师久等了,你看我衣服好不好看,是阿玄特意给我做的”。

  “高公!住手!那是太子殿下!”左右护卫拉住要拔刀的高颎。

  “李二郎就是这样的性格,你还没习惯?哎,大德又给李二郎准备了什么奇怪的东西?”裴仁基头疼道,“守敬不会也学坏了?”

  裴仁基可不想看到一只亮闪闪的儿子,太伤眼了。

  马还在减速,李世民就自持艺高人胆大,从马背上跳了下来,一个箭步冲到高颎面前:“高老师,我的衣服好看吧!”

  高颎打量李世民的衣服,脸色稍霁。

  还好,大德还是没有过分乱来,给大雄的衣服近看还算正常。

  李玄霸又不是让他哥扮丑,稀碎的玻璃点缀成祥云霞光的模样,近看甚至觉得有些素雅。只是如果太阳光很强烈,远远看去有点伤眼睛而已。

  “不错。”高颎一看李世民的衣服,就知道李玄霸要开始卖玻璃了。

  李玄霸和他说过玻璃的事。玻璃就是一种半透明的、仿佛水晶的陶瓷器。李玄霸只是趁着其他人不懂,所以把未成形的“陶瓷碎片”当宝石卖,好从勋贵豪强手中温和地夺得一笔钱粮,弥补大唐建国初期的百业凋零。

  赚钱只是第一步,李玄霸不断高调的“捐赠”这些赚来的钱财,逼迫勋贵豪强们也一同捐钱,才是这位好徒弟所谓的“良性循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