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李世民为弟弟心声头疼中 第 190 章 李靖对势的运用

《李世民为弟弟心声头疼中》第 190 章 李靖对势的运用

作者:木兰竹 字数:3767 书籍:李世民为弟弟心声头疼中

  长孙无忌虽然有意隐瞒,但陈棱还是很快知道了洛阳城破的消息。

  原因无他,薛收向长孙无忌询问了中原的事,说服了长孙无忌后,将这件事告诉了陈棱。

  “洛阳城破,主公已经是秦王,李三郎也被封为晋王。”薛收以开玩笑的口吻道,“长孙四郎担心你心系大隋,知道这件事后会悲伤过度,我认为他想太多。”

  陈棱嘴角扬起嘲讽的笑容:“先帝被杀时,大隋已经灭亡,洛阳小朝廷不过苟延残喘,救不救有什么意义。”

  陈棱听懂了薛收委婉的言下之意,明白长孙无忌更担心的是自己会对主公不救洛阳有微词,但长孙无忌确实想多了。

  在原本的历史中,陈棱确实对大隋较为忠诚,因在镇压杨玄感和农民起义中立下战功,被封信安侯。

  宇文化及离开江都后,陈棱为杨广重新安葬。贼帅李子通攻陷江都,陈棱逃往另一个贼帅杜伏威处,被杜伏威忌惮,不久后杀害。

  但这一世,陈棱对杨广的感情可不深。

  他先被困筑紫岛几l年,勉强算自己倒霉,不关大隋的事。

  但他刚回到中原,杨广脑门一拍,认为继续驻扎筑紫岛对攻打高丽有好处,便又让陈棱去岛上吹海风了。

  谁愿意去岛上当野人?陈棱心里难免有埋怨。

  更重要的是,长期驻扎到海岛上,陈棱与中原朝廷“脱节”了。

  他刚出海时,正是大隋最强盛的时候;当他第一次从筑紫岛回来时,大隋已经岌岌可危;而他第二次从筑紫岛回来,杨广都没了。

  曾经陈棱在朝中有许多好友,现在他能信任的只有与他一同在沙滩上挖了几l年贝壳的薛收。薛收的主公又正好是最有可能夺得天下的人,陈棱多犹豫一秒,都对不起自己的智商和在筑紫岛上吹的那么多年海风。

  “等见到主公,我再为你引荐一番,就不用担心了。”薛收道,“李二郎和李三郎都是很好相处的人。”

  陈棱开玩笑道:“主公和晋王殿下可能好相处,但主公的下属似乎不是很好相与。看来将来我仍旧谋求外放,继续在筑紫岛吹海风得了。”

  薛收失笑:“下次你再去筑紫岛,我和你一起去。说不定李三郎也会想一同去。”

  李三郎曾经说筑紫岛有金银矿产。等李二郎打下天下,李三郎肯定会去筑紫岛。

  陈棱好奇:“晋王殿下去筑紫岛干什么?”

  薛收随意找了个借口,但也不仅仅是借口:“高丽有不臣之心,终究是需要解决的。”

  陈棱叹气:“是啊。”

  先帝征讨高丽这件事本身没错,他错的是不顾百姓死活强征高丽。

  薛收的坦白让陈棱心中对投奔李世民的忐忑又少了几l分。他积极备战,想在见到主公之前赚点战功。不然以他在隋朝的地位,可能有薛收举荐,也难以身居高位。

  长孙无忌观察陈棱的态度,松了口气。

  陈

  棱这次带回来的兵卒不多,大部分仍旧留在筑紫岛屯田,但也比他带来的几l十个护卫多太多。有了陈棱的兵,江都守军也会更尽心尽力。陈棱愿意尽全力守城,他可以将功劳都让给陈棱。()

  陈棱还需要功劳赚取爵位,而自己什么都不做也是个国公,爵位已经到顶,不需要再争权夺势了。

  ?木兰竹的作品《李世民为弟弟心声头疼中》最新章节由??全网首发更新,域名[(()

  长孙无忌想着李玄霸的唠叨,觉得放弃争强好胜的心思,把精力转移到举荐人才上,似乎也不错。

  江都做好了守城的准备时,李靖已经点兵出发。

  当长孙无忌求援之前,李靖已经征集了大船,顺着长江一座一座城池的劝降。

  在得知杨广被杀后,江南各个郡县群雄并起,许多郡县的官吏被杀。

  江夏郡的太守和郡丞还未被豪强杀掉,见到李靖劝降,赶紧献城保命。

  江夏的官吏表示,李世民是大隋的郡王,自己把江夏郡交给李世民,怎么能叫投降献城?这是下官该做的事!

  江夏郡的郡城就在后世武汉。李靖夺得江夏之后,就占据了长江和汉水的交界处,连通了长江和汉水水运航道。

  李世民已经拿下的襄阳、南阳等郡,终于可以通过汉水和巴蜀、洞庭湖平原连为一体。成都平原、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三大产粮地都接在了同一张运粮水网上,李靖攻打江南再无后勤之忧。

  稍稍休整一二,李靖继续顺着长江南下,劝降九江郡。

  但贼帅林士弘在鄱阳起兵,包括九江郡在内的鄱阳湖周围郡县都已经尽入他囊中。林士弘已经称帝,国号为“楚”。李靖劝降波九江郡受阻,被林士弘部将阻拦。

  李靖本应该老老实实在九江郡攻城。谁知道他只派出萧铣麾下刚归降的将士佯装攻打九江郡,一边继续前行。

  林士弘虽然已经坐拥鄱阳湖平原两年,但他有个大部分贼帅都有的毛病——不知治理。

  他打下的郡县只是派将士守城,其他治理都交给了当地豪强,自己只需要拿钱。

  至于什么劝农桑、明政令、兴教化……你和一个大字不识的大老粗说这些干什么?完全不懂。

  所以新修军备什么的,林士弘也不懂,只是拿着隋朝兵器库里的兵器坐吃山空。

  林士弘这个楚帝既没有设立完备的官制,也没有颁布可行的政令,虽说称帝,仍旧如贼帅一般,所以他明明占据着鄱阳湖平原这个水战之地,却没有多少战船可用。

  李靖从长江水流而下穿越九江郡,没有受到任何阻拦。

  长江诸郡县虽说归服林士弘,但林士弘没有建立一个完善的政治体系,对各个郡县的管辖力度很弱。大部分郡县都只是名义上归服林士弘,实际拥有者是当地豪强。

  李靖越过林士弘有嫡系军队驻扎的九江郡,到达了历阳郡,派人前去劝降。

  历阳郡的守将见李靖顺流而下,以为李靖已经攻占九江郡,将长江上游连成一片,便立刻献城投降。

  李靖笑纳了历阳郡,休整一番,将守将换作自己

  () 的人后,又逆流而上,重新来到九江郡城下,带着历阳郡补充的兵吓唬九江郡,再次劝降九江郡守将。

  历阳郡守将:???

  但他也没办法,降都降了,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了。

  事有凑巧,林士弘本来定都豫章郡(江西南昌),与九江郡有鄱阳湖水系连通。

  去年年底,正好是李玄霸与萧铣对战的时候,贼帅张善安夺得庐江郡(合肥),南下投奔楚帝林士弘。

  林士弘虽称帝,但没有一丁点的雄主气度,见到稍稍厉害一点的人不会倒屣相迎,总是端着一张怀疑脸忍不住忌惮。原本历史中的陈棱就因为他的器量狭小被杀。

  林士弘也忌惮张善安,不准张善安进城。

  张善安这个暴脾气,当即攻打豫章郡,烧掉豫章郡外城后跑了。

  称帝后的林士弘不仅既没有器量也不懂治理,连原本揭竿而起的胆气也没有了。张善安挑衅他,他也不追击,就带着下属和后宫跑到了更南方的南康郡(江西赣州)继续当快活的皇帝。

  林士弘这样的行径让他的部下都感到很郁闷,士气大大低落。

  因此原本历史中,萧铣趁机夺得了九江郡和豫章郡。

  现在萧铣还未崛起,就已经被李玄霸打败。李靖正好抓住了这个机会。

  他稍稍一整合了情报,就制定了这个“两头骗”的计谋。

  李玄霸在他耳边叹息了许久后勤,李靖尽可能地不动用自己的兵卒,竭力减轻后勤的消耗。

  既然林士弘的下属已经对这位称帝后变得耽于享乐的贼帅不满,李靖何必去打攻坚战?他只需要用兵势逼迫守将献城即可。

  但洛阳的消息传来后,李靖运用“势”更加得心应手。

  李靖派人将中原的事告知九江郡守将,对被他围而不攻的九江郡守将道:“林士弘不过是一个贼帅,论出身还不如你。他又没什么英雄气概,退到南康郡闭城不出,已经把你当做弃子。这样的主公,有什么值得你追随?隋朝已亡,我的主公李世民是世间罕有的英雄,你向我的主公投降不是向隋朝投降。跟随一个英雄,还是跟随一个草莽,将军应该能做出正确的决定。”

  九江郡守将听闻虽然李世民已经晋升为隋朝的秦王,但隋朝已经亡了,终于心里没了疙瘩,乖乖投降。

  投降后,九江郡守将积极地自告奋勇前往豫章郡,劝降豫章郡守将。

  之前献城的守将感到了危机,也立刻向李靖请命,前往劝降附近的安陆、永安、同安等郡。

  李靖鼓励了他们,赐予了他们不能吃不能喝的金银珠宝,让他们各自带人去劝降。

  不出一旬,从江夏郡(武汉)到历阳郡(乌江)这一段长江流域,长江以北的郡县纷纷献城归降秦王李世民,长江以南也有豫章、宣城两郡献城归降。

  李靖未耗费一兵一卒,就拿下了数十个郡县。

  长孙无忌求援时,李靖就在历阳郡城乌江。

  隋文帝毁建康城(南京)

  后,原建康城所管辖的地区被分成几l块,其西便归于历阳郡。后世乌江属于马鞍山市,就在马鞍山市和南京市的边缘线上。

  长孙无忌十分紧张,担心自己等不到救援,在陈棱积极备战后才松了口气。

  其实他完全不需要紧张,因为李靖如果想要救援他,顺流直下不出一日就能出现在江都城下。

  但李靖在得知陈棱到达江都后,封锁了自己的大军已经到达历阳郡的消息,没有立刻前去救援。

  他胆大包天,要以主公的妻兄为饵,围城打援。

  李靖这一番操作,看得李神通有点糊涂。

  李靖只是劝降,便将自家领土从洞庭湖,快推到了长江入海口。他没有显示出任何武勇,总让人觉得“我上我也行”。

  但李神通虽带兵打仗的本事不行,也不是个没眼界的蠢货,兵书史书都读过。

  显然李靖这轻描淡写的劝降,换上自己估计是真的不行。

  李靖制定策略和吩咐部下都没有避开李神通,李神通很努力地想看懂李靖在这轻描淡写行为后的深层次考量。

  他看不懂,实在是看不懂。

  李神通委婉地问道:“既然这么多郡县都能劝降,为何将军不去劝降庐江郡?自古合肥易守难攻,如果能不费一兵一卒拿下合肥,我军在江淮大地上将畅通无阻。”

  李靖笑道:“我现在劝降的郡县不是心向萧铣,就是属于已经胆气不足的林士弘,不然就是还捏在隋朝旧官吏手中,我才能用‘势’去压他们,逼迫他们献城投降。但张善安不一样。他是个狡诈凶残的贼寇,又没什么远见,不会轻易投降,就算投降也会很快复叛。‘势’压不住他,他也看不懂‘势’,只能硬打。我见窦建德似乎朝着合肥而去,就让他们二人先碰一碰。”

  李神通颔首:“原来如此。”他好像听懂了。

  李神通又问道:“为何我们不去救援江都?就算要围城打援,先告知江都也一样。”

  李靖道:“虽然现在我们看着强势,但其实直属我们的将士并不多。降卒的数量已经远远超过了我们自身带来的兵卒数量。现在他们畏惧我们,我们勉强能指挥他们。但如果真的遇上一场大战,他们中出现了伤亡,我们不一定能控制住哗变。”

  李靖又笑了一下,笑容中带着一丝苦涩,但略有苦涩却仍旧不改自信:“我对外声称围城打援,其实只是让杜伏威、沈法兴等反王以为我隐瞒大军来袭的消息,想要围城打援,好让他们自己撤兵。”

  李神通:“原来如此。”是、是这样吗?原来我们看上去很强,但其实不能打吗?

  他迷糊了。

  李神通感慨:“将军和主公的作战方式完全不同啊。”

  李靖想了想,叹气道:“若是主公和太原郡王都在这里,或许太原郡王会请主公亲自去劝降杜伏威和沈法兴,不需要我逼退他们。我能操控的‘势’,远远比不过主公亲自上战场的‘势’。”

  李神通仍旧不解:“我们是主公的部将,难道我们劝降不等于主公劝降?”

  李靖失笑:“这哪能一样?未见主公,他们仍旧心存侥幸;若见主公,谁敢奢望自己能打败主公?主公可是‘战无不胜’啊。”

  李神通再次颔首:“原来如此。”原、原来如此,这就是“势”!他懂了!

  他再一次觉得,自己上好像也行!下次要不要向主公请战试试?

  李靖看着李神通恍然大悟,并逐渐自信的表情,捻须微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