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宁西河畔大地情 第八四九章:丰年留客足鸡豚

《宁西河畔大地情》第八四九章:丰年留客足鸡豚

作者:伊语涤生 字数:2320 书籍:宁西河畔大地情

  鸿雁南归秋水寒,淼淼将多多放在肩膀上,站在残红余黄的生态农家乐院中眺望着远方,思念着露露。

  国庆黄金周已过,秋风渐歇,冬风渐起。

  前来生态农家乐的人络绎不绝。

  大院内一片车水马龙,人声鼎沸,可淼淼的内心却荒芜无边。

  他刚送走木图乡木图村的郝明、巴哈提一行。

  巴哈提一行来皮牙子乡了解毛子骆驼旅游开发的情况。

  淼淼目送着两辆越野车渐行渐远。

  毛子站在淼淼身旁,兴致勃勃说道:“兄弟,今年我跟媳妇在这里光卖骆驼奶就净挣6万元,还没算游客骑骆驼的钱呢。”

  淼淼拍拍毛子的肩膀,“毛子哥,好好干,别让嫂子失望,我真羡慕你,能跟嫂子天天守在一起,再辛苦都值当。”

  毛子抬眼仰望着憔悴的淼淼。“兄弟,弟媳还没消息?”

  淼淼自嘲道:“等她气消了,就回来了。”

  这时,杨老汉的电话打来了,“傅书记,药材老板来了,他要跟村领导见个面,都在我们的黄芪地里呢。”

  淼淼跟毛子辞别,驱车朝皮牙子村特色经济合作社的种植基地赶去。

  今年开春,龚智带来一名收购黄芪药材的大老板,跟老杨头他们签订了订单合同。

  正值秋收好时节,特色经济合作社养殖基地的田间地头。

  中草药黄芪花寂静绽放,一片芬芳倾泻成海,正默默上演紫色海洋绝美秘境。

  淼淼下了车,一位身材魁梧的东北汉子迎了上来,询问道:“傅书记,你能保证这黄芪是施有机肥种植的?”

  淼淼笑答,“放心,绝对是有机肥。为了让你们收购方买的放心,我们工作组的老韩哥从开春的施肥到中间的浇水、人工管理全部跟踪拍摄了视频,来不了一点假,我让韩哥待会儿把视频发给你。不过,你一定要确保最高价钱来收购,不能压级压价。”

  老杨头开心的忙不得点头,帮腔道:“靳老板,你放心吧,工作组的干部比我还认真呢,尤其是那个刘俪,那真够较真的,已经把我们这块特色经济基地列为有机试验田,明年申请有机专利呢,等我们有了有机认证,你今年这个价格,我们可不买,怎么也得涨一点。”

  收购方靳老板松口气,“不是我苛刻,药厂收购把关严,要进行农药检测的。行,我先把50万元打在你们经济合作社的账户里,等拉货后一次性结完。”

  一听50万元,老杨头喜滋滋点头。

  尝到甜头的老杨头客气道:“这样,今晚,在我家摆一桌子,请大家吃个便饭。”

  旁边忙碌的社员们一听,都争先恐后地抢道:“杨经理,还是来我家吧。”

  “来我家,我家养了几十只土鸡,今晚管够。”

  “不行,我家昨天宰了只羊,来我家吃羊肉吧。”

  ……

  靳老板打趣道:“看来,社员们这是挣上大钱了,抢着请客哩。”

  最后,几个社员一商量,每家提供些牛羊肉和土鸡,在买买江家的农家乐摆上两桌子,来答谢收购方靳老板、乡村工作组组员以及各族村干部。

  几人朝路边走去。

  淼淼将嘴巴凑到老杨头耳边,低声问道:“每亩地净利润多少钱?能不能给我个实话?”

  老杨头也神秘兮兮回到,“每亩地成本1800元,估摸着亩产中草药根650公斤,按照订单最低收购价8元核算,能卖到5200多元,你说能净挣多少?”

  淼淼心算后,咧嘴笑了,看看走在前面的靳老板,低声道:“每亩地净挣3400元,杨叔,可以呀,你发大财了。”

  杨老头纠正道:“不是我发大财了,是社员们发大财了,傅书记,明年我们要增大种植面积,到时候,我们合作社宰头牛感谢你们驻村干部和村干部。”

  秋收季节,荣燚又飞到宁西市。

  皮牙子乡投入的2000多万元,也就半年的时间毛收入达2000多万元。

  荣燚从皮牙子乡生态农家乐、民俗屋、300亩地星空帐篷的试营业中看到了潜在的商机。

  良言公司决定将跟宁南县合作开发高山绿湖及沿线的旅游项目。

  项目投资1个亿,以打造5C级自驾游营地为目标,以露营公园为载体,带动区域文化和旅游、体育、交通、农业农村等多个产业协同发展,建设一个具有主题特色、生态、国际化并符合国家标准的旅游项目。

  这个项目建成后,宁南县高山绿湖沿线打造成集观光、旅游、休闲、吃住为一体全产业链,极大促进宁南县全域旅游产业的发展。

  宁南县也将成为新疆旅游业的新名片。

  而作为皮牙子村第一书记的淼淼,带领乡村振兴工作组组员和村“两委”班子成员,多次前往相邻地区某县企业和种植大户调研参观。

  他们在引导各族村民发展羊肚菌产业的基础上,村委会筹资10万元又购买了羊肚菌菌棒,在原来的蔬菜大棚基础上进行简单改造,搭建架子,拓展了羊肚菌产业。

  为解决羊肚菌产业水源不便、水质盐碱化问题,淼淼建议配套安装改良水质的蓄水池和自动化喷灌设施,请专职技术员为村民传授羊肚菌定植、定时覆膜、保湿等技术,为羊肚菌生长提供保障。

  工作组积极争取资金,在皮牙子村北面的蔬菜大棚基地又建起了一个占地30亩,有20座标准化生产大棚、8万支菌棒的羊肚菌种植基地。

  为解决羊肚菌销售问题,淼淼和他的组员们早早通过电商平台、微信平台主动联系各地收购商前来订购,当年采收销售羊肚菌4吨,户均增收两万余元。

  乡村振兴工作组除了在产业上下功夫,帮助农民增产增收。

  闲暇之余,修路、捡垃圾、拓就业、搞养殖、发展特色种植、带村民治病忙。

  淼淼跟老韩和刘俪在跟各族农牧民相处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向他们学习、增长才干,坚定信念,不断前行。

  在一份份严谨细致的材料中,在一盏盏深夜不灭的灯光中,在一个个冲锋在前的身影下,诠释着“乡村振兴”工作组三名党员干部的执着与奉献。

  三人配合相当默契,村里事务繁杂,要做的事情很多, 他们分清轻重缓急,合理安排规划,用耐心和细致把每件事做到不留遗憾。

  农村广阔的天地,留下淼淼三人骄阳炙烤下的汗流浃背,有疾风骤雨里的泥泞裤腿,被晒黑的皮肤、被磨起的老茧,一点点替换了淼淼脸上的青涩,磨砺出他的品格,锻炼出一份责任和担当。

  一年的时间,从村民对乡村振兴工作组的“能不能行”的看法,发展到现在的“傅书记,没问题,你放心。”

  淼淼见骆驼产业前景可观,他跟老韩和刘俪又商量,也在皮牙子村发展骆驼产业。

  因为荣森在开展为期一年的调研中提出来,特色农牧业将成为宁南县皮牙子村重点发展方向。

  宁南县的牛羊肉要认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打算“品牌效应”催生“经济效益”。

  荣森还认为利用援疆资金,整合全县各地羊和骆驼附属产业,并引进修建厂房加工下游产品,未来规划生产驼奶、驼绒被、驼奶粉、驼奶片等相关产品。

  整合散养资源后的骆驼养殖业将进一步拓宽宁南县村民的增收渠道。

  而淼淼、刘俪和老韩看到了农民发家致富的商机。

  就在淼淼跟组员每日为村民走上致富之路奔波忙碌时,县组织部开展了乡村振兴考核工作。

  在考核中,皮牙子村的三名组员在各族村民中留下了极好的口碑,无人不夸赞。

  在民意测评一栏中,三人的优秀率高达95%。

  而组长傅淼淼更是家喻户晓,他在农牧民中民意测评的优秀率位居全县工作组成员第一名。

  皮牙子村各族农牧民都喜欢这个年轻的第一书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