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宁西河畔大地情 第五三六章:功夫不负有心人(三)

《宁西河畔大地情》第五三六章:功夫不负有心人(三)

作者:伊语涤生 字数:1823 书籍:宁西河畔大地情

  “儿子,这点小事至于让你发愁成这样呀?”淼淼妈活动着脖颈关节。

  淼淼听了妈妈的话,起身蹲在妈妈身前,仰着脸期待的眼神看着妈妈。

  淼淼妈摸着儿子的短寸乌发,出着主意,“你们可以私底下邀请公司、企业或合作社参与竞标呀。”

  “阿姨,啥叫邀请竞标?”韩城也蹲在旁边虚心请教。

  “邀请有资质的企业参加报名,陪同上海良言公司参与竞标。有时候为了防止出现废标现象,这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淼淼妈耐心地跟儿子解释。

  韩城听明白了,直言不讳道:“阿姨,我明白了,你是说让上海良言公司去找几个托儿。”

  淼淼妈看着性子耿直的韩城,淡淡一笑,“小韩,我发现你说话虽直爽些,可是每次都话糙理不糙,就是那个理儿。”

  见纠结的难题被妈妈三下五除二解决掉,淼淼站起身又一幅意气风发的神情,开心地安排着:“刘哥,你那个哈萨克餐厅办营业执照没?”

  刘鸣瞪大眼睛囔囔道:“废话,没营业执照能开餐厅吗?那不成了黑店了?!”

  “韩文,你小姨公司的营业执照能借出来嘛?”淼淼问着正跟馨儿打情骂俏的韩文。

  韩文松开搂着馨儿的双手,脆声应道:“大哥,只要不干违法的事,没问题。”

  淼淼笑笑,转身问着在敞篷大棚下忙碌的黄雨:“黄雨嫂子,让巴哈提拿着你宣传广告公司的营业执照参加竞标,行不?”

  忙得满头大汗的黄雨起身,用手背擦拭着额头的汗水,回答道:“淼淼,没问题,不过千万别让我的宣传广告公司中标了,我没那么多的资金干其他事。”

  黄雨风趣的话语逗得大家哈哈哈地笑了起来。

  淼淼站在小院中间,开始发号施令,“韩大哥,待会儿你把巴依乡公告上的联系电话发到群里。哥几个,听好了,送货期间抽空报名参加竞标,韩城大哥是上海良言公司的委托人报名参加,是真正竞标的代表。韩文拿着你小姨公司营业执照报名,巴哈提拿着你老婆公司营业执照报名,刘哥就拿着你自己餐厅营业执照以建设农家乐方式报名,我嘛,就拿着布拉克村林果合作社名义去报名,这样,巴依乡的公告就不是一张废纸了。”

  “没问题。”

  “保证完成任务。”

  “哈哈,我也看看啥叫竞标。”

  “韩大哥,到时候,你可得小心了,万一被我们竞标成功,那你就在良言公司可没面子了。”

  ……

  淼淼这帮90后年轻人说归说、笑归笑、闹归闹,可是干起正事没半点含糊,大家说笑完,又投入到紧张有序的配送工作之中。

  韩城和巴哈提提前一天开车到乌孙草原购买羊羔子。

  果园的年轻人按照工作分工有条不紊得分拣装箱。

  期间,布拉克村的赵书记骑着他那引擎声格外响亮的旧摩托车又来到果园。

  赵书记跟淼淼开始洽谈种植秋菜的相关事宜,“淼淼,村里有几个老百姓要在种植冬麦的空地种植大白菜和青萝卜,你能帮着推销出去吗?”

  淼淼没想到农户的挣钱意识这样强烈,问道:“你确定农户施的是农家肥?”

  赵书记点点头,“你放心,我亲自在田地监督,必须上农家肥,为了帮助这些农户种植秋菜,村委会挤出经费已经购买了二十多车羊粪,已经撒在家境贫困的农户家的田地里了,大概撒了200亩地。”

  看着赵书记诚恳的神色,淼淼低下头沉吟片刻,“赵书记,市场就是无形的手,谁也无法预测今后消费者的需求,按照常规来估算下,每人每天消费250克的蔬菜量来计算,100天需要25公斤,目前上海良言公司已经拥有铁杆粉丝近10万人,核算下100天的蔬菜需求量250万公斤,从理论上讲布拉克村的200亩地蔬菜应该能推销完,可是咱都不敢打百分之百的保票,是吧。咱这样行不?只要是家境贫困的农户种植的秋菜,我保证销售完,让这些人有钱挣。”

  赵书记听了淼淼的话,商量道:“要不,其他农户种植的秋菜,你也想办法销售掉,每公斤蔬菜比贫困户的低个几毛钱也行。”

  见赵书记是实打实帮着布拉克村老百姓提高收入,淼淼深受感染,妥协道:“好吧,你就让巴拉克农民种植吧,销路问题,我来解决,我就是不吃不喝,瘦几斤肉,也得想方设法帮着布拉克村农民销售秋菜。待会儿我让馨儿把5万元定金转给村财务人员,咱布拉克村的绿色蔬菜,上海良言公司全部包圆了。”

  有了淼淼的承诺和5万元定金的保证,赵书记喜滋滋地离开,骑着摩托车的赵书记盘算着秋菜给每家农户增收多少。

  他越计算越高兴,原本只能骑行50码的老摩托车硬是被他骑的以时速70码的速度赶到布拉克村。

  荣燚的上海良言公司不仅以低廉的成本价得到宁西各族居民的肯定, 又以蔬菜、肉食品生食材加上面肺子、香辣蟹虾、骆驼奶、马奶酒等辅助食品配送引起了各族居民的关注,一时间产生无可比拟的轰动效应。

  在这个宅家抗击疫情的难熬日子里,上海良言公司犹如锲刻般深深凿在宁西各族居民的脑海里。

  宁西各族居民都亲身体会到,在全市人民宅在家里抗击疫情的日子里,上海良言公司犹如沙漠中的一眼泉水滋润温暖着各族居民的心。

  荣燚的上海良言公司彻底进入宁西各族人民的心中,是荣燚做梦都想不到的效果。

  在这场抗击疫情的日子里,宁西市的有些居民开始比较,长期驻扎在宁西市的企业在这次疫情之中默默无声,仿佛在世间遁形消失。

  平常大吹特吹,自吹自擂企业为宁西市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可真正面临困难,这些企业只想着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

  可是一直想入驻宁西市却未如愿的上海良言公司以高瞻远瞩的视角,发挥了一个上市企业真正的社会责任感,让宁西市社会各界刮目相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