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宁西河畔大地情 第三十四章:逆行而上为爱守候(三)

《宁西河畔大地情》第三十四章:逆行而上为爱守候(三)

作者:伊语涤生 字数:981 书籍:宁西河畔大地情

  求收藏、求推荐。

  多年前,荣昌对淼淼及其妈妈一直很好奇。

  他一直想着,倘若有机会去参加家长会,去见见这对被妻子赞叹不已的母子。

  但是一直未遂人愿,都近十年了,还从未与女儿曾经暗恋的孩子谋面。

  露露看上去乖巧听话,但荣昌知道女儿是个外柔内刚的孩子,性格倔强而富有弹性,但骨子里的东西是改不了的。

  这一点女儿太像他了,犹如他年轻时的样子。

  荣昌是土生土长的大西北人,祖籍在SH市,爸爸荣茂18岁离开家乡。

  上世纪五十年代,为了改变大西北教育落后的面貌。

  一个冬天,大西北派人在SH市招收知识青年,支援祖国大西北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

  荣昌的父亲荣茂,一个学富五车的热血青年报名前来支援大西北。

  上世纪三十年代末,爸爸荣茂出生于SH市十里洋场码头一个徐姓的搬运工家庭,年近3岁的荣茂父母双亡,成了孤儿。

  码头带班人是荣家的一个偏房生下的荣姓小户,看着3岁的荣茂孤苦伶仃,就收治这可怜的孩子给同岁的次子做同伴,给孤儿取名为荣茂。

  这家荣姓小家是个分支,人口单薄,家境殷实。

  荣茂从小随同偏方荣姓少爷长大,一起玩耍、一起上私塾,勤勉的荣茂,酷爱学习,年纪不大就成了饱学之士。

  解放后依旧没有放弃学业,读完高中、上师范。

  当大西北来SH市招收知识分子时,荣茂从街道办和报纸上得知消息后。

  在那个激情飞扬的岁月,到大西北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是荣茂那一代人的理想。

  尽管知道大西北是个非常遥远的地方,风沙漫天,缺水,荒凉,荣茂随同200余名同户籍的年轻人远离十里洋场,来到大西北,分配到了各个中小学任教。

  这批年轻老师的到来,给大西北教育带来了一股新风,人们将他们称为“SH老师”。

  大西北的生活比他们预想的还要艰苦,尽管条件很艰苦,但这批热血沸腾的SH市青年从来没有退缩过。

  开弓没有回头箭,大西北当地人能坚持下去,他们就能坚持下去。

  简单纯真的SH市老师们没有丝毫的怨言,SH老师,一个曾经深深刻在大西北大地上的名词,如今已渐行渐远了。

  “SH老师”这个特殊的名词,也是镌刻在许多人童年中最为亲切的记忆。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SH市对当年援助大西北的知识分子出台一系列安置政策。

  那时的荣茂已是大西北某大学校长,不打算回去工作了,他将机会让给养育的5个子女,三个女儿和两个儿子,

  次子荣昌是他最小的宝贝疙瘩,荣昌上面的哥哥、姐姐相继回到SH市落户,并享受落实工作的政策。

  但性格倔强的荣昌立志要子承父业,扎根大西北,而且高中成绩优异的他,酷爱军人身上那庄严神圣的绿色,瞒着荣茂弃笔从戎。

  后来有几次机会可以回到SH军区工作,但荣昌全都放弃了。

  他告诉迷惑不解的妻子,军人的职责就是逆行而上,倘若都去较为安逸优越的大城市工作,谁来守护大西北,他是为爱守候,对祖国、对大西北人民的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