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英雄联盟之最后王朝 预祝高考的兄弟们考个好成绩!另外请个假!

《英雄联盟之最后王朝》预祝高考的兄弟们考个好成绩!另外请个假!

作者:苦海有爱 字数:1746 书籍:英雄联盟之最后王朝

  “刘师兄,这是感染风寒了?”

  听见刘知易打喷嚏,周问卿问道。

  刘知易摇头:“几个喷嚏而已,不碍事的。”

  周问卿看病上瘾了,坚持道:“还是让我给你把把脉,切勿讳疾忌医!”

  刘知易不啰嗦,伸出胳膊,周问卿把过脉后,点头:“没大碍。许是疲乏所致。”

  刘知易不禁又惭愧,周问卿天天义诊,也没疲乏,自己天天浪荡,竟然疲乏了?

  感觉周问卿是在影射他,可他没有证据。

  干笑两声:“周师兄辛苦,该疲乏的是你。早点睡吧,明天考试,祝你旗开得胜。”

  周问卿点头:“确实有些乏了。”

  说完铺开铺盖,在刘知易房中打起地铺。这座客栈距离贡院不远,是一间小客栈,可是房钱很贵,一天就要二两银子,刘知易倒也不是负担不起,本打算给周问卿也开一间的,可他死活不接受,最多接受跟刘知易拼一间,他只需要睡地上就行。再多说几句,周问卿宁可去睡文庙,睡在文庙里的书生,也不全都是冲着文圣托梦去的。

  第二天一早,早早被人叫醒,是家里派来陪考的小长工刘二柱,家住春风亭七里,是村里有名的机灵人。

  “少爷。该去考棚了。”

  刘知易没好气道:“叫贡院。”

  李二柱从善如流:“少爷该去贡院的考棚了。”

  刘知易起来梳洗停当,这才叫醒周问卿。

  “周师兄,你不会想弃考吧?”

  他一点都不怀疑这个奉师命来应考的同行。

  周问卿睁开眼,打了个哈欠:“天都亮了,该出发了。”

  头也不梳,脸也不洗,背着药篓,跟着刘知易、刘二柱就往贡院赶去。

  贡院门前,已经人山人海。除了已经排起长长队伍的考生之外,围在外面的,主要是家长。能进京赶考的士子,已经在地方县试里考中了举人,拥有一系列特权,除非离家特别远的,都有条件让家人陪同考试。

  跟高考一个样!

  排队的队伍,从大门向外,在贡院大街上一路向左,一路向右,绵延出两里。

  两队考生泾渭分明,互相之间隐隐有一条无形的界限,偶尔互相之间打量几眼,眼神不甚友善。

  因为这两队考生,虽然都是参加考试,性质却不一样,一个考的是科举,中举后入朝为官,暮登天子堂,是读书人最终的追求,一个考的是太学,考中之后可以进入太学读书,要想做官,要么下次科举中举,要么只能退而求其次,去地方上做一个小官,终此一生。

  其实无论是考中太学,还是考中科举的,都是读书人中的佼佼者,可因为不同的经历,让他们之间渐渐出现裂隙,都打上了明显的符号。科举期间,来考太学的学生,实际上都是地方县试的失败者,往往没能考中举人,却自认为有举人之才,就来考太学,一旦考中太学,跟举人一样,就有下一次科举的资格。所以考太学这批学生,跟对面考科举的学生,或许在智力上不分高低,可因为太学生往往都有县试失败的履历,被科举士子所瞧不起。这也是为什么徐谦也好,魏无暇也罢,都要闯太学,压太学学生一头。

  别说现在这种眼神敌视了,历史上出现过不止一次斗殴情景。由于入棚检查很不仁道,要脱了衣服搜捡,所以几次贡院斗殴,双方学生往往赤身露体,在贡院门口扭打成一团,十分丑陋。

  即便如此,太学依然将考试安排在科举之际,跟科举士子一同参考。目的绝不仅仅是为了挑事,主要是因为每次科举之后,太学中有大量学生中举做官,太学顿时一空,所以才选择同时考试,走一批来一批,稳定太学。同时让考太学的学生,跟科举士子一同参考,也是激励他们的斗志,让县试失手之后的大批优秀学子知道,他们不比那些考上的举人差。另外,在科举期间,一起在贡院考试,也有抬高太学地位的目的,太学毕竟是国学,以此彰显自己的独特地位,吸引更多学子就学。

  太学中,至少一半学生,并不是直接考进来的。而是通过乡学、县学、郡学一层层拔擢,精选上来的。这种选拔极为严格,绝不比相对应的乡试、县试容易。因此太学生,也并不像科举士子辱骂的那么差,他们进入太学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所以每届科考,当外地士子入太学挑衅的时候,太学没有一次闭门拒绝,每次都是斗志昂扬的应战,胜负也在五五之数。可惜徐谦和魏无暇两次力压太学,名头太大,因此给人一种太学虚弱的假象。

  实际上,每年科举,地方士子和太学生高中进士的人数也是大差不差,五五分。不然太学也不至于每到科考之年,就会少一大批学子了。而且由于全国各地来参考的学生人数更多,精选后的太学学生中进士的比例其实要高的多。

  刘知易不知道这些隐秘,他决心考太学不过是这几个月的事情,之后一心扑在备考上,对考试以外的情况懒得关心。但他此时感觉到了太学士子和科举士子之间明显的敌意,这些敌意从一个个单独的人身上散发出来,两个队列的都有五六千士子,五六千道敌意凝聚起来,给人一种强烈的压迫感。

  刘知易心中好奇,默运医家真气,聚集于眼。

  “望气!”

  双眼充盈医家真气,又用出从周问卿那里偷师来的医家术法,望闻问切之中的“望气术”,顿时看到了不一样的景色。

  只见两只不同出身的考生队伍上方,由两队考生身上散发的气息分别凝聚不散,形成两条十分狰狞的巨龙。巨龙身上散发着五光十色的光彩,每一片龙鳞都闪耀着各色光芒,这是由道、儒、法、墨、兵等等诸子百家气息凝聚而成,几成实质。刘知易顺着龙身,向龙头看去,突然感觉眼睛刺痛,不由闭上眼睛。

  突然听到:“啊,我瞎了,我瞎了!”

  “我的眼睛!”

  “好痛!”

  许多声音从考生队伍中升起。

  真是好奇害死猫!

  刘知易腹诽着,接着感觉到一股温柔的气息从自己后背进入身体,最后汇聚到眼睛,带来丝丝凉爽,他终于能睁开眼睛了。

  “不要乱看。这是贡院中历年来科考的士子文气凝聚的两条文脉,每次科考,他们都会来汲取文气。”

  周问卿的声音响起,刘知易不由愤慨,这事可没人告诉他,方先生这种土夫子可能不知道,或者忘记交代,真不靠谱。

  睁开流着眼泪的眼睛,发现周围不少考生对他投来讥讽的眼神,有一些跟他同样遭遇的考生则一个个低下头,当众出丑,太羞耻了。

  队伍缓慢蠕动,终于到了刘知易,一脚跨入贡院门槛,前面几个青衣刀笔吏正一个个搜捡考生。搜捡小吏两行排立,考生从中鱼贯而入。两人搜检一人,考生自己开襟解袜。刘知易解开自己的衣服,两个小吏简单摸了摸,摆手放行。

  另一边科举的考生检查就严格了许多,他们的衣服鞋袜不仅仅要解开,而且要脱下来,小吏拿在手里认真检查。科举考试对服装也有规定,必须是拆缝的衣服,单层的鞋底,随身携带的物品也要搜捡,只能带篮筐、小凳、食物、笔砚等,其他东西都要截留。刘知易看到,已经有不少被搜出来的违禁品被扔到了一边,据说有一年科举因为携带违禁品,当场被迫弃考的考生就有两千。搜捡十分严格,连携带的糕点都要切开查验,因此几乎没有作弊的机会。

  太学这边稍微宽松,因为考中太学后并不会去做官,而是进入太学学习,是不是有真本事,很容易暴露,因此太学尽管宽松,太学考试中作弊的反而更少。

  虽然宽松,但检查的流程都一样,搜捡过后,经过一张书桌,有一个小吏登记,一个小吏核对。刘知易过去交上印结和考凭,印结是一种担保书,上面有担保人姓名,还有官府大印,考凭是一块木牌,也叫考牌。搜捡制度是防止夹带,印结和考牌制度,是为了防止替考,事后追查起来,保人会受到牵连。即便是熟人,不给与重金,一般都不愿意当这种保人,刘知易的保人是他师父。

  考牌登记过后又还给了刘知易,上面写下几个数字“壹玖肆玖”,这是他的考房牌号,相当于考号。

  贡院的考试号舍,简称考号,有两万多间,不愁容纳不下所有考生。刘知易一千九百四十九号,不能算靠前,因为数字是随机的,紧随他后面的周问卿的号码竟然是四千多号。显然这也是一种防止作弊的办法。

  进了考号,是一间狭小的半敞开隔间,有一张书桌,一张小床,之后三天他吃喝拉撒都要在这个小房间中,不能出门,不能跟其他考生喧哗,要么伏案答卷,要么卧床睡觉,不能提前交卷,不能中途退场,这待遇,跟坐牢一般,只是科举让人趋之若鹜,坐牢让人闻之色变,只因为最后的结果不同。

  考试要考三天,第一天入场就要用掉半天,午时才会发考卷,据说是因为那时阳气最盛,是良辰吉时。

  等考卷之前,刘知易躺着闭目养神。考号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腐朽味道,这贡院存在不知道几百年了,前朝就存在,前朝的前朝也存在,历代只是修复,从未重建,墙壁上的砖可能早换了许多遍,但砖后的泥坯也许是上千年前的;屋顶是木椽,上覆泥瓦,遮风避雨,冬暖夏凉。屋角的净桶也不知道谁用过,不过洗刷干净,不凑近没什么味道。

  一阵微风袭来,又带来了几缕新的味道,刘知易不由皱眉,因为气味中带着酸腐味,这是谁吐了?

  迷迷糊糊睡了一觉,门口一个中气十足的声音将他叫醒。

  “发卷了!”

  一个小吏从考号外的窗户递进来一张考卷。

  考试终于开始了。

  第一科,考方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